“文萃三烈士”1947 :《文萃》周刊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在上海出版的报刊。 初为文摘性刊物,由国际新闻社记者孟秋江等创办并主持编务,主要转载重庆、成都等地报 刊的进步文字,旨在沟通大后方与收复区的民主舆论,将内地民主运动扩展到收复区。 1946年由黎澍(树,四声)接办并任主编,后又陆续吸收陈子涛等参加刊物工作,并逐步改 版为时事政治性刊物,以适应新的斗争的需要,揭露国民党当局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的 真相, 反映人民群众要求和平民的呼声, 述评性特稿日渐增加,使述评成为《文萃》 的特色。为了在国统区坚持进步宣传,《文萃》在国共合作破裂后,自1947年改为秘密发行、原来的 公开的文萃杂志被撤销,以出版社名义出版,编辑人员分散开展工作,以每期周刊的一篇文 章的题目作为刊名,并印有“文萃丛刊”4个小字。为了迷惑敌人,《文萃》不断变换手法,不再印“文萃”字样,改为印有一个特殊的小标志。 1947年7月,《文萃丛刊》的“地下”编辑部被国民党特务查获,该刊工作人员吴承德、陈子涛、骆何民被捕,后在上海解放前夕惨遭杀害,时称“文萃三烈士”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凡是报道刚刚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实及其动态的消息,就称动态消息。这种消息是从新闻内容的特点提出来的,相对的还有静态消息。它是一种因其内容特点而在写作形式上具有特殊要求的消息品种。动态消息强调报道事实的动态,它的特征体现在“动态”和“消息”的完美结合上。68
判断题 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判断题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作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
判断题 新闻的品质与新闻记者的整体形象息息相关。9
判断题 罗宾逊是摄影术的发明者!
判断题 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掌握与实际应用白描式的新闻语言。(1)多用动词,用准动词“白描”所要求的简洁而准确的线条勾勒,在新闻写作中主要是依赖“动词”实现的。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西方新闻写作从来讲究动词的运用。在小少教科书中对此甚至有明确的定量要求。他们认为新闻文体是一种“简洁而注重动词的文体”。主张“必须根据这一简洁而注重动词的文体来调整自己的写作风格”。近些年来,在西方新闻写作中,动词的运用更加受到重视。在新闻写作时掌握多使用动词的要领,既能把人物和事件写“活”,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能把环境和景象写“活”,使人如临其境,最终让消息或者通讯“立于纸上”。(2)多用子概念“白描”所要求的简洁与准确的线条勾勒,在新闻写作中还需要以具象化的概念支撑。子概念的特点就是具体、丰富而且形象。母概念和子概念,是形式逻辑中的专有名词。由于子概念的内涵总比相应的母概念内涵丰富具体,因此,多用子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多用子概念,即多用具体的语言去写作。真实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往往是生动的。(3)多用大白话“白描”所要求的线条勾勒,不仅简洁、准确、具体,而且要生动、传神、出彩。“大白话”具备这种语言的要求。“大白话”在这里是指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或者叫大众口语。大众口语生活气息浓,大都具有通俗明白、平易近人、生动形象的特点。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能为大多数读者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当然,口语化不等于地方方言。有些地方报纸出现了滥用方言土语的趋势,这种苗头不好。语言规范化是干百万人在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为了在更大范围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不致产生误解,新闻语言首先必须以规范化了的语言为基础。使用规范化的语言不仅指要注意语法修辞的正确,也包括记者在写报道时要尽量使用普通话,而不要滥用方言。
判断题 在中国,娱乐节目属于文艺类节目这一类别。
判断题 拍摄点的确定?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