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怎样正确处理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关系?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自己的身份和意图的一种主要采访方式。亮明身份,文字记者通常靠单位的介绍信或记者证,广播电规记者除介绍信或记者证外,还有注明台标的话筒,这样既表明记者的身份,又防止假冒记者招摇撞骗。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①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显性采访的办法不灵,采觚对象不仅不会掏心置腹地同记者讲真心话,反而心生疑虑,设置种种障碍对付记者,使记者了解不到真实情况。这时,适用隐性采访可以达到了解真实情况的目的。②有时候,对某些人或事,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两种方式均可用,但隐性采访能更好地了解真实情况,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也宜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③隐与显是矛盾的统一。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运用隐性采访这一方式是有条件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现行采访方式为主要采访方式。④隐性采访时,要处理好暗访与明察的关系,把暗访与明察结合起来,无论是暗访,还是明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全面了。有的采访,可以以明察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暗访配合;有的采访,可以以暗访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明察。关键是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判断题 光圈是指在镜头中用于约束光线通过的孔径光栏(阀)装置。
判断题 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左翼记联”)1932:1932年成立于上海,是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的,简称“左翼记联”。联盟在国内及海外南洋等地发展盟员,并在上海法租界创办目标新闻社,向国内外报刊供稿,报道的主要内容为抗日活动。联盟还通过上海的通讯社发布有关中共抗日主张和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消息。1934年,出版小型报纸《华报》又出版刊物《集纳批判》。1935年,创办中华新闻社,公开发稿。1936年,为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宣告结束。“记联”在国统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宣传了中共的抗日主张。
判断题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1、黄远生(1885—1915)是民国初年名记者中的最杰出代表2、清末在政府部门为官时,便经常为京沪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评述。辛亥革命后,全身心的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主编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并担任上海《时报》、《申报》、《东方日报》驻京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日报》撰述,还经常为《东方杂志》等多家报刊撰稿3、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的新闻通讯,一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他常常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新闻和内幕新闻。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忧隐毕达。黄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鞭辟入里。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黄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题材,用日记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新闻。4、黄在新闻思想方面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5、1915年他被革民党人误杀后,其友人将他发表过的文章变为《远生遗著》存世。
判断题 社会效果标准:新闻传播必须对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有利,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1)最高层次是政治层面的,既要准确、全面、及时地体现和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要团结人民,激励人民,组织人民,为实现党的目标、纲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2)第二个层次是社会层面的,这个层面应该是最广泛、最普遍、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灾祸性报道:①报道内容必须准确、真实,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②对于各种严重事故的报道也要注意不要过分集中在一个时期。③对于还在侦查、起诉或审理的案件,以及尚未作为终审、判决的案件,不宜播载。④对报道的案件进行评论,要努力做到了解案件的全貌和问题的实质。⑤对于恐怖主义作为及重大政治事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切不可擅自报道。(3)第三个层次是法律层面的,这个层面是社会价值标准的最基本的底线。
判断题 极调(极色)是指黑,白二色,两个极端的颜色。
判断题 媒介定位:媒介选定市场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传播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判断题 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