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的一个附件。防止漫射光和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以免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判断题 百度也设立了H5制作平台
判断题 在新闻写作中如何贯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需要编辑部在各个环节,包括从选题、采访、写作到编辑、排版、印刷等生产全过程的共同努力。在进入新闻写作阶段后,要贯彻新闻真实性的原则,避免报道失实。新闻写作中避免报道失实应注意的问题:(1)在确定主题和选择报道角度时要坚持独立思考新闻写作首先要确定报道的主题和角度,这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惟上、不惟钱、只惟实,不盲目地“跟风”和“跟钱”。手中的笔只有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真实性才能得到根本保证。(2)在谋篇布局时要避免片面性谋篇布局实际上体现作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认识与分析。掌握与运用科学的方法,辩证地、全面地反映和报道事物,是防止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要求正确交代因果关系,避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对复杂事物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报道,掌握“平衡”原则。(3)在写情节细节时要严禁想当然新闻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不能将推测、推论、合理想象的东西作为事实来写。新闻事实常含有不可预料的方面,想当然容易失实。(4)培养质疑意识,注意核对引用材料实践已证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反复核实,可以避免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新闻报道涉及面广,要求记者培养质疑意识:①稿件中所引用的材料,包括采访中获取的各种素材、背景资料、史料,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查询与核对。②对被采访者的自述,即记者通过采访所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也要保持质疑意识,也要核对。③要注意核对数字。记者在新闻写作涉及数字时,要一丝不苟,养成严谨的作风。(5)描写要有分寸感用词造句与描写的分寸感是体现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对人物、事件、过程还是环境进行描写时,都要精心选择用词,力争用更准确、更恰如其分的语言去描述。有些报道失实,缘于记者用词不当或词不达意。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描写,特别是慎用形容词,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至关重要。(6)要注明新闻来源在消息或者通讯写作中巧妙地交代新闻来源,做到笔笔都有依据,这是堵塞杜撰新闻的一条渠道,对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有重要的意义。(7)严格执行稿件送审制度稿件写完后一般应送审。除媒体内部把关,审稿者主要是被采访对象,以纠正稿件中的失实之处;有些重要稿件按规定还要送有关部门审稿,避免宏观上的失实。
判断题 邓拓:1、著名记者,报刊政论家,杂文家。1966年文革中重点批评对象,含冤去世。2、1937年进入革命根据地,从事党的报刊工作并长期担任主要负责人。1940年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1949年起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亲自主持了1957年《人民日报》改版工作1957年当选为全国记协主席,因在整风期间宣传报道中跟不上毛泽东步伐而被批评1958年改任中共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副书记,负责主编理论刊物《前线杂志》1961年为《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的专栏,撰写知识性杂文他所写的新闻理论的文章,收集在《邓拓文集》第一卷,约15篇3、邓拓杂文的特点:1961年《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开辟杂文专栏《燕山夜话》,邓拓执笔,每周二、四刊登两次。署名马南邨。这个专栏题材十分广泛,作者旁征博引。议论横生,将知识与思想熔于一炉,写的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深受读者的喜爱,不久结集出版,广为流传。邓写这些杂文时刚刚48岁,正是一个政论家与史学家的黄金时代,虽是短短千字的文章却将其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深的理论修养、精湛的写作技巧融为一体,是真正的厚积薄发。1961年——1962年,在《前线》发起《三家村札记》,由吴晗、廖沫沙执笔,共用笔名“吴南星”4、邓拓的新闻思想1邓最重视的是报纸的社论工作,认为社论是一期报纸的旗帜,报纸的评论工作应当看成是思想工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2重视报纸的理论宣传,应当就各项问题进行马列的解释,强调理论宣传要从实际出发,力戒教条主义3对办报的任务和目的上,认为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是有区别的,全国性报纸的责任是全面地反映全国建设工作的成就,解释全国性的问题与任务,从全国的观点出发并照顾地方的特殊条件来反映地方生活,解释地方的成就和经验,并把它们普及到全国去,还负有解释中国的国际状况和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保卫世界和平的任务。地方报纸应以大篇发表地方材料,以地方实际情况和需求发其他地区的经验和材料4群众办报和全党办报,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群众的形式表现群众的内容就是全党办报的核心。5十分重视改进新闻报道,提出: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必须选择人民有共同兴趣的事实,刚刚发生的事实,倡导“简明的科学的生动的文风”。
判断题 校对常用技巧现代出版物文字出错规律:1.形似字容易混淆。2.音同字容易混淆。3.义近字容易混淆。4.错分致误。录排时由于视觉失误造成“错分”,一个字录排成两个字,如将“腋”错分作月夜,将“好”错分作女子,将“硒”错分作石西。5.错合致误。同上理,将两个独体字错合成一个合体字。6.义连致误。一个汉字作为语素,可以同多个字分别组成不同的词。例如,“文”同“字”组成“文字”,同“化”组成“文化”,同“明”组成“文明”。心里想写“文字”,往往会下意识地错写作“文化”或“文明”。7.互倒致误。两个字组成词,两字互倒就成了别的词,例如人家―家人,感情―情感,办法―法办,爱人―人爱,校对―对校,书写―写书,统一―一统等等,书写和录排,都容易发生互倒致误。8.草字误判。作者写作,如果字迹潦草,录排容易误判致误。例如,“千斤鼎”误判作“4斤鼎”,“乃”误判作“13”,“设”误判作“没”,“析”误判作“折”等等。9.错用简化字。有三种错误:错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错误类推简化,自造简化字。10.繁体字。11.专用名词错用同音字。专用名词,包括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用字是规定性的,“图们江”的“们”,“扬州”的“扬”,“株洲”的“洲”,“黄连”的“连”,“拓扑”的“扑”,“棉铃虫”的“铃”。写成门、杨、州、莲、朴、蛉就错了。
判断题 媒体融合中的平台融合主要是指用户平台的打通。
判断题 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判断题 集中式版面的编排注意事项:求多样;求气势;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