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拍摄与制作技巧小知识
构图基础知识
构图的概念:
对摄像构图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摄像师从选材、构思到造型体现的创作过程,概括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部组合。
狭义:即指镜头的布局与构成。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筛选对象、组织对象、处理好对象的方位、运动方向,以及线条、色调等造型因素。镜头构图是电视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像构图的根本意义在于积极主动地调度观众的视线,引导观众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摄像构图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组织好各种镜头的构成,以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
构图的特点:
1.固定画框
电视镜头有一个四方的画框,画框内的景物可见,而框外的景物是完全看不见的
2.一次性构图
电视镜头的构图必须在拍摄现场进行,而且是一次性完成
3.动态性构图
电视摄像记录一个运动过程
4.构图的蒙太奇因素
蒙太奇对摄像构图的要求体现在镜头镜头和镜头镜头的组合上,以及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组合上。
运动镜头与静止镜头基础知识
运动镜头: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变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镜头,称为运动镜头。主要可以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
静止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摄像机机位,镜头光轴,镜头焦距等均保持不变所进行的拍摄,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镜头,称为静止镜头。
推镜头: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拉镜头: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摇镜头: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移镜头: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法
跟镜头: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方法
升降镜头:摄像机借助升降装置等一边升降一边拍摄的方式叫升降拍摄,用这种方法拍摄到的画面叫升降镜头
综合运动镜头:综合运用以上方式进行拍摄
非线性编辑基础知识
非线性编辑概念:
非线性编辑是指剪切,复制和粘贴素材无须在存储介质上重新安排它们。而传统的录像带编辑、素材存放都是有次序的。你必须反复搜索,并在另一个录像带中重新安排它们,因此称为线性编辑。
非线性编辑系统概念:
非线性编辑的实现,要靠软件与硬件的支持,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一个非线性编辑系统从硬件上看,可由计算机、视频卡或IEEE1394卡、声卡、高速硬盘、专用板卡(如特技加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为了直接处理高档数字录像机来的信号,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带有SDI标准的数字接口,以充分保证数字视频的输入、输出质量。从软件上看,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由非线性编辑软件以及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音频处理软件等外围软件构成。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视频编辑处理对专用器件的依赖越来越小,软件的作用则更加突出。目前关区视频制作主要用的会声会影就是非线性编辑软件之一。
视频拍摄易出现问题
视频拍摄中常用技巧
视频拍摄易出现问题:
1、画面不稳
2、构图不理想
3、运动镜头观感不佳
4、逆光拍摄
视频拍摄常用技巧:
1、如何使拍摄画面稳定
有条件的话尽量使用三脚架,如果在条件并不允许的情况下拍摄视频的时候,能够双手持机的一定要使用双手,除了右手正常持机之外,左手也要参与进来,扶住屏幕使机器稳定,如果胳膊肘能够再顶住身体提供三个支点,那么摄像机将会更加稳固。总的来讲,有这样几条原则:双手握住DV,机器重心应放在腕部,同时保持身体稳定,可找个依靠的物体(如墙壁、柱子、树木)来稳定重心,若需要移动拍摄也要保证是双手握住DV,将机器的重心放在腕部,两肘夹紧肋部,双腿跨立,稳住身体重心。这样才能保证拍摄的视频在很大程度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后期的观看。
2、如何保证构图平衡,拍摄出独特的技巧
在拍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景)、拍摄角度(俯角、平角、仰角)、拍摄方向(正面、侧面、背面)的变化来合理构图
3、如何拍出高质量的运动镜头
首先要谨慎使用变焦镜头。现在摄像机的变焦杆都是采用的分段式设计,随着你拨动幅度的不同,变焦速度也不同,从后期的观感来说,轻微拨动变焦杆让镜头缓慢变焦才是视频拍摄的最佳选择,切记视频拍摄中不要快速变焦,因为拍摄视频的时候是记录的连续影像,快速变焦在回放的时候观感不佳。其次在拍摄全景时由于摄像机镜头的限制,需要摇转镜头来达到扫视全场的效果,这时候要注意的基本姿势是:首先将两脚分开约50公分站立,脚尖稍微朝外成八字型,再摇动腰部。这样可以使得摇摄的动作进行的更为平稳。而且不管是上下摇摄还是左右摇摄,动作应做得平稳滑顺,画面流畅,中间无停顿,更不能忽快忽慢。另外所有的运动镜头在起始和结束时都应有所停顿。
4、尽量避免进行逆光拍摄
顺光能使拍摄物体更清晰,绝大部分情况下,应使拍摄物体处于充分的光线强度下。而逆光拍摄很容易使高光部分过曝,阴影部分又看不清楚,结果细节全部丢失,画面没有任何美感可言。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逆光拍摄的时候应如何处理呢?一般的摄像机都有一个逆光拍摄的按钮,开启后就会在逆光情况下拍摄出质量尚可的画面,但是该种模式是以牺牲图像质量为前提的,不推荐使用。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媒体发展的驱动因素有哪些:1.技术与市场2.资本市场3.政府重视支持
判断题 暗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产生何种效果,都应在法律和新闻职业规范的限制范围内谨慎运用。(√)
判断题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中提出的。
判断题 特写的文体特征什么是特写?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断”、“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1.镜头感①巧妙的“截取”;②适当的“放大”。2.透视感所谓透视感,是指特写比其他新闻文体更强调“以小见大”的传播效果。3.现场感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特写一定是来自现场的报道,作者一定要在现场采访,他必须是新闻事实或被采访人的现场目击者。现场感的另一个特点,表现在特写的写作要历历如绘,要情景交融。
判断题 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
判断题 目前的组织传播研究,内容丰富,学派纷呈,大体上可以分为基础学派和现代学派两大类。其中,基础学派包括古典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现代学派则主要包括系统学派、文化学派和批判学派。(1)古典学派。伴随着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大生产迅速取代了家庭手工作坊,一些古典管理理论相应产生。古典管理理论对组织的核心比喻是“机械”。机械比喻中包含着专业分工、标准化、可代替及可预测性等若干原则。古典学派侧重于对管理要素和管理原则的考察,如等级结构秩序、自上而下的权力集中式管理、个人服务组织等,其管理目标在于用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古典学派的传播内容主要是和工作有关的问题,信息传播流向是原则组织层级结构等级结构链自上而下垂直流动。在古典学派管理中,书面传播方式最为普遍。古典管理理论在今天的组织中仍然被广泛运用,如军队组织、生产装配车间及快餐店等,对纪律秩序、生产标准及工作效率的强调非常重要。(2)人际关系学派。其对组织的核心比喻是“家庭”。这一比喻包含着对员工社会需求和感情需求的重视,对组织中各种非正式社会因素的关注及对管理风格变化的强调等。在组织这一“家庭”中,管理者应当像“父母”一样负责为孩子们提供良机,使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能力得到培养。传播流上不否定信息垂直流动的必要,但却大力提倡横向流动,即员工间的互动。突出强调面对面的传播,更多地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特点。(3)人力资源学派。其对组织的比喻是“团队”,把员工看成组织的体力和智力的贡献者,员工的思想和观念能使组织更好的合作。其传播内容除任务传播和社会传播外,还强调创意传播,即组织中关于新观念的互动一一包括如何使工作做得更好,关于新产品及不同的组织结构方式等。从传播方向上看,人力资源组织鼓励组织中各方位的信息流动,即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水平和交叉方向上的传播。由于人力资源学派强调以团队为基础的全方位传播,因此偏重非正式传播,但不排斥正式传播。(4)系统学派。其对组织的比喻是“系统”。组织被概念化成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它依赖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即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而生存和发展。系统中包含着类似于古典学派的等级秩序的观念,但这种等级秩序必须按次级系统和超级系统等复杂组织起来。系统比喻也包括着相互依存的观念。一个组织就如同一个人的体系统一样,各系统之间有很高的相互依存性,一个子系统出了问题,会导致其它部分甚至整个系统的功能丧失。系统的第三个观念是组织具有一个可渗透的边界,以供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各种交换,包括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组织内外的信息交换一也具有反馈性质,以利于组织的有效管理。(5)文化学派。将组织看成是一种“文化”。对组织文化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种正确的文化能使组织获得成功。如果一个组织具有强势文化的成分,那么它将是一个适合个人工作的地方,同时会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强势文化有四个关键部分:一是价值观,是组织强调的信念和看法;二是英雄,也就是代表了组织价值观的个人神话,如柳传志等;三是礼俗和习俗,是组织用来弘扬其文化价值观的仪式;四是文化网络,即用于确立和强化文化价值的传播系统,以促进价值观的广泛传播。但是,对强势文化的过度重视,偏信“正确”文化对组织成功的作用,有使组织的生活简单化的倾向。目前很多关于组织文化的研究强调组织文化是通过组织成员互动而创造出来的多元复杂现象。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应当更多地借助于对成员互动的密切观察来进行,要通过“文化故事”的细节化叙述来充分理解组织文化的特性。(6)批判学派。其对组织的比喻是政治和权利的斗争。批判学派将组织视为权利支配的场所,理论家的作用在于揭露组织结构和过程所导致的基本的权力失衡现象,以促使某些社会阶层和团体从压迫中解放出来。因此他们特别关注权力在生产方式、组织话语及意识形态中的表现,对性骚扰等问题的研究代表了批判学派中女权主义的批判观点。
判断题 试述新闻敏感的具体内容。新闻敏感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是有着具体、实在的内容。当记者面对某一新闻线索时,他必须在第一事间作出如下判断:(1)判断该线索及其背后的事件全貌从整体上说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对此所作的准确判断,是新闻敏感最重要的表现。这直接决定了新闻记者是否会进一步进行采访报道活动;记者关于事实有无新闻价值的判断如果慢了半拍,就可能影响到对新闻线索的捕捉。因为新闻线索通常是稍纵即逝的。面对重要新闻线索,迅速判断其新闻价值,这是每个记者起码的职业素养。优秀记者常能对看似不起眼的新闻线索进行准确的新闻价值判断,并当机立断进行采访和报道。①判断新闻线索是否具有新闻价值,首先要判断其背后可能被挖掘出的事实(事件)是否会引受众中的兴趣。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是事实(事件)的新闻价值的关键所在。受众最关心的新闻通常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衣食住行,例如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改革举措等。有时,受众关心的新闻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②判断新闻线索是否有价值,还应在瞬间判断别的记者或者别的媒体是否已经采访过、报道过同类的题材,根据目前的新闻线索还有多大的深挖的可能性。这种判断也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清楚这些情况,就有可能把“旧闻”当作新闻。(2)判断目前的新闻线索哪些与记者已经采访到的新闻事实、已有的经验知识或者记者以往获得的新闻线索有关就手头的新闻线索就事论事的进行报道,几乎任何新闻线索的最终成果都是一篇简单“五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齐全的消息稿,很难深入下去。而对于一个重要新闻事实而言,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任何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都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结果,而是一个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过程。要把新闻报道做深,必须注意事件与事件、背景与背景、事件与相关背景之间的联系,而不能将事物与外部环境割裂开来。如果一个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就判断出目前的新闻线索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中的线索有一定的关联,他就有可能更深入地挖掘新闻。(3)判断目前的新闻线索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在新闻线索中通常包括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只有从最根本的信息着手,才有可能在新闻报道中走最少的弯路,在新闻竞争中占得先机。在很多情况下,新闻线索给人提供的情况是扑朔迷离的,要学会抓住其中的关键性因素。这些关键因素通常表现为现状变动的强度和事件中主要人物的异常活动。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从次要的线索入手,可以独辟蹊径,但那通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如果记者总是能在关键问题上准确地把握事件的走向,那么他就不必退而求其次,从侧面寻求突破。
判断题 修改一篇稿件最终需达到的要求;1.真实——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现实方面的各种材料,必须完全符合现实的本来面貌2.准确——构成事实成分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语等都必须准确无误3.科学——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事实,文字表述需符合科学4.统一——稿件中关于事实的表述应该统一5.清楚——关于事实的表述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不留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