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和《循环日报》王韬:中国近代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报刊政论文体,对文坛报界产生深远影响。他早年曾游历欧洲诸国,是我国最早倡导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知识分子之一。提出了一系列办报主张,并撰写了数百篇政论文章,直陈时弊,内容广泛,所著《园文录外编》是我国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循环日报》: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的报刊政论家王韬所创办的第一家政论报刊,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报刊,其宗旨为强中以囊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首创政论为报纸的灵魂,对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对后世影响重大。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根据媒介系统的进化过程,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可分为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的第一个阶段。口语最初只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简单符号,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逐渐提高了抽象能力,发展成了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口语的产生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促进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达。口语的局限性在于它仅能用于近距离的信息传递,同时具有转瞬即逝性,不便于保存和记录。(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文字是在原始图画、记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字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①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长期保存信息;②文字打破了空间和距离的限制,扩大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③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了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信息系统,它的产生加速了人类开发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3)印刷传播时代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文字信息的复制技术,并有了批量生产意识。古登堡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现实。印刷技术的进步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书籍和报纸等印刷媒介的普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引起了巨大变革。(4)电子传播时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训一算机、卫星等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为人类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①电子媒介实现了时空两个领域的突破,使远距离的实时传播成为现实;②电子媒介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音声和影像信息系统;③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的信息处理、记忆和传输能力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有了巨大飞跃。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判断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寻找新闻角度有以下启迪意义:新闻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中国古代著名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写的是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旖旎风光。这对寻找新闻角度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角度好比一个“窗口”,从不同的“窗口”看去,所见的风景不一样。角度选准,入手就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就容易表现其新闻价值。(2)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庐山,可以正面拍、侧面拍,也可以仰拍、俯拍,选择的角度不同,拍出的照片景物与意境也千姿百态、风光迥异。而事实就像庐山一样,是由丰富多彩的诸多侧面组成的,是一个“多面体”,每一面都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表象与特点。因此,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它。角度不同,新闻价值就可能不同,表达的思想意义也就不同。(3)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从什么方向、在哪个立足点上、用什么视角,或者通过什么突破口去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因此,受苏东坡的这一诗句的启迪,新闻学借鉴摄影的概念,要求记者要学会站在不同的方位去看待客观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新闻价值。(4)媒体生产出的新闻产品,最终要“卖”给受众,所以媒体在发布新闻时,应考虑受众的感受。事实有很多侧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但读者需要的是最佳的角度。所以,在选择角度时,应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
判断题 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判断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判断题 受众的权利是指作为信息传播接收者的受众,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享有的各项保护自己正当利益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和传播制度,我国受众主要拥有以下六种权利:(1)选择权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选择权是受众的一种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国际消费者联盟宣布的八种权利之一,在大众传播中,受众面对众多的媒介和信息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口味和自己所能运用的力一式作出自由选择—或喜爱或厌恶,或接受或拒绝,或阅听或观看,没人可以强迫。(2)知情权知情权是指受众享有知悉有关方面真实情况的权利。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和通过传播媒介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真实的消息情报,有权及时得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有关公共信息和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3)表达权表达权是指受众“有权把他所看到的关于个人生活条件、愿望、需求和痛苦的真实情况告诉别人。凡是用恐吓或惩罚迫使他保持缄默,或剥夺他利用传播渠道的机会,就是侵犯了这项权利。”(4)反论权反论权是指当个人或集团遭到来自大众媒介或传播者方面的攻击和对自身利益、权利的侵犯时,有权要求该媒介划出一定的版面或时间供自己作自由公开的反驳,以便人们对事情真相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5)监督权监督权是指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有察看并督促的权利,以免其产生不良后果。以往学术界理解受众的监督权,是专指“人民群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而新闻媒介则由党和政府来领导并监督。这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认定的一项权利。(6)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受众享有个人独处,对个人与公众利益、公众事务无关的私生活进行保密、不受新闻媒介打扰和干涉,以及个人的名誉和利益不受伤害的权利。任何人都有私生活,都有不愿让人知道的私事,也都希望不受打扰,有宁静独处的欲望,法律上也认为这种权利应受保护。
判断题 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理论的异同(1)可以认为属性的取舍、强调、排列也是框架的一种,但是框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属性的设置更加丰富。框架除了表现在具体细节之外,还是一种格式塔(整体的感觉),比如甘耐姆所说的感情属性、风格、语气等。1+1很可能会大于2,把一些属性加在一起,还可能产生某些“化学反应”,超过属性简单相加产生的效果。(2)所以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并不能画上等号,框架效果所涉及的影响要大于属性议程设置的影响。(3)此外,框架研究包含的内容也涉及新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结果的全过程。尽管如此,从属性议程设置的角度研究框架效果,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框架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信息传播的效果力一面。
判断题 分析下列评论观点并提出你的看法,要求篇幅不超过800字。附材料:时评需要更多样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忽视。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优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认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应,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网“打通”的成果。一些互联网上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转载的对象。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而一些网络评论的写作何者也由于其文字清新或辛辣而被传统纸媒所倚重,成为专栏作者。这样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相互支撑的互为犄角之势,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的空间,对于社会充分了览公众的意见有极为正面的价值。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经济情况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相当迅速,,所以公众对于快速反应的时评有着强烈的需求。是评往往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接了当,是一种充满了“确定性”的文体。这对于公众在复杂生活中寻求某种确定性是有相当的帮助的,也对于公众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参与公共事务有相当的意义。因此,简单地否定时评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一些否定时评的言论其实也是被当作时评发表的,这其实也说明了时评的价值和时评作者们对于社会的贡献。但时评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我想时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时评多数是由由一些时评人写成,他们对于时评文体有很好的掌握,但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简单化,往往倾向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以及只求痛快淋漓、不求宏观理性的策略。时评具有网评般的尖锐犀利,也有网评的一清二白。时评往往从一种情绪化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网络博客和跟帖的风格来理解事物,常常结论来得过快过大。期望见微知著,却难免无限夸大;期望深入浅出,却难免言过其词。这样的文体风格对于一望而知的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和鞭笞是有所贡献的,但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各种矛盾纠结的多重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却难免缺少宏观理性的态度和具体入微的分析。其次,时评往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切实观察。往往仅仅依靠一些互联网中或媒体中的报道来发表意见,二是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引申,往往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距离。这可以说是时评当下所表现的明显弊端。时评往往可以帮助宣泄公众的情绪,却无助于公众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入体察和理解。有这样的弊端,其实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不应该简单否定时评的贡献。现在所需要的是时评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中有弗里德曼这样的名记者,也有克鲁格曼这样的大学者。像记者这样接触第一手现实材料的人写出的时评往往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学者是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对于问题的复杂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让更多记者和学者加入到时评人的行业之中,这样,时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意见互相参照和互相对话,显然有利于时评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当下时评的问题不是应该做“减法”,让现在的时评压缩,而是要做“加法”,让更多的不同的人来写时评。这样,社会舆论的空间才会扩展,而舆论的理性和客观性才可能实现。“忽如一夜春风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话来形容眼下的时评专栏,可谓是再贴切不过了。大小报纸纷纷开辟以“时评”为名的评论专栏。其中办得较为出色、影响较大的包括:《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时评》等。这种时评热让笔者想起了上个世纪初,中国新闻史上曾经有个一次时评热潮。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时报》,首立时评栏目,使时评这一文体风靡一时,《中国日报》、《民报》、《神州日报》、《苏报》等一批在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报纸都曾大量发表时评文章。比较两者的背景可以发现,眼下的时评热也和当时经历着一样的背景,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中国社会的激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由此,作者分析时评这种文体的特点与当下环境的契合,“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这样的特点使得时评能够适应当下的受众寻找确定的价值观,做出直接的判断。但是在后文中,作者也分析了时评的局限并将其归纳为两点:首先是由于时评人对于问题看法过于简单,且易用宣泄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次是时评认缺乏第一手资料,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引申。在文末,作者也提出完善时评设种文体的措施:进一步扩大时评的空间,让记者和学者等专业人士加入时评人的行列。全文的评论很好的坚持了辩证法的观点,没有孤立地看待时评热这一现象,而是客观分析其特点和局限,并且提出补救的措施,本文的评论有理、有节、有致。时评作为一种新兴的评论文体,固然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这也是新兴事物的通病。对于这种通病,一味地打击、揭露恐怕也是不恰当的。比起批评时评的不足,给时评的发展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才是应该鼓励的做法。
判断题 悄然兴起的精确新闻采访精确新闻的报告样式今天已经成为调查性报道的一个主要流派,它追求报道的深入、精确和科学,而不是满足于记者的经验判断和偶然经历。一、精确新闻学的创立者——菲利浦·梅耶1.20世纪60年代是精确新闻报道的真正诞生期。2.1973年菲力浦·梅耶出版《精确新闻学—一种用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精确新闻学定型。二、精确新闻学的基本特点(一)精确新闻学的优点1.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2.客观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民意3.新闻报道更令人信服(二)精确新闻学的缺陷1.这种报道方式费时、费力。2.这种报道方式并不适宜于任何新闻事件的报道,只适宜于报道社会问题。3.用这种报道方式写出的报道难免枯燥,可读性不强。三、精确新闻报道的基本程序1.确定报道题材2.进行社会调查3.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4.写出新闻报道四、精确新闻采访的方法(一)利用实验手段进行采访用途:可以验证服务行业的诚信程度;检测产品的质量;也可以戳穿骗局。注意:不能影响公众的正常生活;实验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二)通过民意调查进行采访调查主持人的身份;调查时提出问题的确切措辞;进行抽样调查时,所涉及“人口”的定义;抽样调查对象的人数,他们与调查宗旨的关系、回答问题者所占的比例;抽样调查的误差幅度;那些调查结果是根据抽样调查对象中一部分人的意见得出的;调查意见的收集方式;收集调查意见的时间。(三)借助统计分析进行采访统计分析是借助于对现有的资料系统进行量化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清晰的结论。(四)实施跟踪调查进行采访跟踪调查可以切入得更深,纵向展示出某一点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