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立论:也称立意,指一篇论评所形成和提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作为对所评述事物或问题提出主要看法和见解,立论是选择论据、分析事物的指导思想。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立论统率全文所有的观点和材料。“意”,指文章中统摄材料的中心思想。虽然它并不就是具体的论点,但却是诸论点的总和,并且统率诸论点,可以说是全文的基调。
判断题 数字技术——是能将任何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以数字代码的形式转化成二进制(0或1)的数字语言,由计算机处理的技术。
判断题 报纸销售包括:向读者出售报纸和向广告商出售广告版面两方面,参与者,发行部与广告部人员。
判断题 《新中华报》:1937年1月,为团结抗日计,改名为《新中华报》,7月后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年,同时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三日刊,主要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发行,1941年停刊,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放日报》该报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发表了大量社论、重要评论和中共中央的通电、文件等,全面系统的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以及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判断题 如何提高新闻写作的时效性?在新闻写作中要认识到,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在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就应注意保持新闻的新鲜、快速、简短。一、新鲜(1)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2)把报道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内容提炼出来。即保持“导语”的新鲜度。(3)寻找新闻的最近点,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二、快速(1)集中精力,投入写作;(2)打腹稿,酝酿起草稿件;(3)熟练掌握写作要领;(4)准备好素材,随时根据需要拼接组装。(5)培养口述新闻的能力,提高写作速度。三、简短(1)坚持一事一报;(2)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3)化整为零,多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4)挤掉水分,只讲事实。
判断题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的内涵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采访方法。二、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具体功能(观察的作用)1.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2.获取生动的细节,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3.加深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4.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有时是采访的唯一方法。三、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一)现场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概貌2.观察现场事物的“动态”和细节(二)人物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人物周围的环境2.观察人物的外貌3.观察人物的动作4.观察人物的无声语言四、观察的注意事项(一)明目的(二)多请教(三)抓特点(四)选地点1.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2.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3.避免听觉刺激对视觉的干扰。4.注意动观与静观相结合。(五)善用脑
判断题 “刻板印象”是由于大众传媒对一定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的长期片面、歧视性、不平衡报道而形成的。()
判断题 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1、通讯的语言应朴实无华通讯再现所报道的事情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渲染和夸张。这就要求记者抓住能反映通讯主题的最感人的事物,用清新朴实、具体真切的语言将它们生动地描述出来。2、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要使通讯的语言鲜明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富有变化。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再新颖生动的语言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老是一个腔调地采用它,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味。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通讯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比喻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人物鲜明生动,通俗易懂。(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所报道的事物,使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机盎然。(3)引用诗歌、民谣阐明问题可以增强通讯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引用时一定要少而精,最好引用大家熟知的名句,使读者一看就产生亲切感,也便于理解通讯所表达的意思。3、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既能使通讯做到群众化、通俗话,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通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乡土气息。4、浓郁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通讯的语言比新闻的语言带有更浓郁的感情色彩。如排比句,能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感情;议论加抒情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能表达出作者的鲜明的爱憎感情。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努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随时随地观察,随时随地发现新闻题材,占有新闻素材,积累素材,积累知识,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通讯报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