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闻标题的类型
一、新闻标题的类型
1.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按标题的构成来分)
2.实题和虚题(按表现方法和表现重点来分)
实题: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眼于叙述,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
虚题: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
二、新闻标题的种类
三、新闻标题的结构
· 单一型结构
·复合型结构
·所谓标题结构是指一条新闻标题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方式
1.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
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部分。主题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2.引题引出主题:
引题是在复合型标题中导引主题的辅题。它位于主题之前,字号小于主题。引题又称为眉题或肩题
引题引出主题的方式:
(1)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
(2)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
3.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又称子题,字号小于主题、引题)
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的方式:
1.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
(1)补充同一事实的不同画面
(2)补充同一事实发展的结果及产生的影响
(3)对同一事实的某些方面加以限定
(4)与主题事实相关的另类事实
2. 印证主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
3. 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
4. 提要题:传统意义的提要题指在重要的长新闻的主题之下,所加的“内容提要”式的长副题,较详细地概括新闻最主要的内容
5. 分题(又称“小标题”、“插题):穿插在新闻稿件中,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概括的辅题,一般用于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既是对新闻主题的补充,又打破视觉上冗长沉闷,美化了报纸版面
注意主题与辅题之间的关系
主题与辅题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目的与手段”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把不一致的意见和想法拿出来快速验证,得到真实的用户反馈,反馈最好的就是用户的最终选择,这是新媒体运营决策过程中常用的A/B测试
判断题 BBS不能实现单独的交流的功能。
判断题 违线采访,即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通信方式,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距离又远的情况下最能发挥优势,不光节省旪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为“快餐式采访”。与一般的面对面的采访相比,电话采访有着快速、方便、轻松三个优势。电话采访虽然有着以上优势,但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短处:①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的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和采访对象间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其谈话的内容,也就难以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和把握。②由于缺乏像个别采访那样在“通话”时间长短上的自由,因此双力一交谈便难以达到具体、深刻的地步,记者得到的材料往往难免肤浅。③电话传输线路的物理性干扰,尤其是远距离“通话”,难免因噪音干扰,而使信息的传递失真、失误。
判断题 采访提问的技巧有哪些?1、正面提问:是直截了当的讲明采访目的: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这种问题开诚公布,干脆利落无需拐弯抹角,采访对象一般也会畅所欲言。2、迂回提问;3、诱导提问: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地把采访对象掌握的信息诱导出来。这种诱导,既可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诱发对方的情感;4、追踪提问(连珠炮式的提问);5、灵活设问:设问题问法,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一般不要提闭合式的问题;6、激将法:谈话要让采访对象即受到激发,又感到合乎情理(正面激问);7、故意错问:记者提出错误的问题以考察、试探、激发采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材料;(适用范围:心存顾忌、不合作、自有主张、无可奉告的人)8、及时插话;9、巧用借问:借他人之口提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判断题 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判断题 通讯《中国的西北角》的作者是(范长江)
判断题 校对出错的几种方式:1.“视而不见”。指的是在校对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字词不能引起应有的注意,从而让它在校对眼前一掠而过,以致出现错误。这种错误易出现在形近字等。例如,“乞”变成“气”,“士”变成“土”,“干”变成“千”,“曰”变成“日”,“天”变成“夭”,“刺”变成“剌”,“床笫”变成“床第”,“寒暄”变成“寒喧”。2.“先入为主”。指的是与自身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事物和字词,容易在大脑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部分在大脑皮层建立起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对较弱的兴奋中心产生抑制。例如,“通缉坏人”“草本植物”“各界人士”“抠字眼”变成了“通辑坏人”“草木植物”“各届人士”“扣字眼”。3.“自以为是”。指的是在对校样的过程中,遇到某些似是而非的字词或问题,想当然地将它们确认下来,最终酿成错误的心理现象。比如,把“一筹莫展”认定成“一愁莫展”,“明日黄花”变成了“昨日黄花”,“七月流火”用来形容酷暑也认为是正确的。对从网上下载东西的毫不怀疑,拿来就用。4.“熟视无睹”。指的是受已往知识、经验、习惯的制约,对比较熟悉的字、词等缺乏应有的敏感,校对中不该出现错误的地方,出现了错误。比如,,“普通话”变成了“普遍话”,“烦躁”变成了“烦燥”,“搭档”变成了“搭挡”,“乌鲁木齐”变成了“鸟鲁木齐”,“一诺千金”变成了“一诺千斤”,“沧海一粟”变成了“沧海一栗”,明显的错误,定式仍顽固地将其视为正确的加以接受,这就是差错得以通行的缘故。
判断题 结合“抢盐风波”谈谣言的控制策略:(1)谣言的含义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谣言的传播往往和两个条件有关系,一是问题的重要性,二是证据的暧昧性。问题越重要,证据越暧昧,谣言的传播就越厉害。(2)抢盐风波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突发9.0级大地震后,位于本州岛福岛的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核泄露;由于外界盛传服用碘盐可以抵抗核辐射,从而引发民众大量抢购、国积碘盐。舆论在线上短时间内迅速引爆激发公众的恐慌情绪,极容易引发社会动乱。谣言凶猛,广东省多个部在短时间内迅速对舆情作出了回应,行政介入与权威信息发布多种手段形成立体辟谣渠道,一场席卷全国的公共危机在小到两天的时间内迅速平息,这场政府应对舆情的示范战,被媒体称为“短命谣言”。(3)谣言的控制策略①在“抢盐风波”开始之前,正值日本核泄漏的关键时期,各种媒体争相报道与核泄漏有关的消息,这使得“防辐射”事件的新闻价值迅速提升,而各种媒体对于西方国家抢购含碘药品的报道,为“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于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扩散谣言,而广大民众在关注自身健康的情况下,纷纷“从众”,因此,谣言经微博、论坛、聊天工具等“自媒体”传播之后,一场轰轰烈烈的“抢盐运动”就展开了。②通常情况下,如果事件没有新闻价值,那么一般不会滋生谣言,在某种程度上,大众传媒越突出某信息——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消息,该消息越要承受更多更严重的歪曲。当事件对个人的生活有重要影响而又缺乏有关该事件的消息,或即使有也容易使人在主观上产生分歧的时候,谣言便开始流传。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新闻没有报道清楚,有时是得到有关该消息的相互冲突的描述,有时则因为个人对该消息的理解力的原因所致。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控制谣言:a.对有可能滋生谣言的新闻注重深度报道和连续报道奥尔波特认为:“谣言在缺乏新闻时滋长”,的确,在抢盐风波中,核泄漏引起民众恐慌,而媒体又在传播西方一些地区抢购含碘药品的新闻,在民众不清楚到底含碘物是否能防辐射的情况下,极易引起误解而滋生谣言,假设对于西方抢购含碘药品的报道,我国新闻媒体能及时请权威人士解读这种抢购的盲目性,对防辐射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和评论,很有可能就不会导致后来“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谣言的扩散。b.媒体快速反应,持续、反复发布准确信息如果危机不可避免,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避免流言四起和社会恐慌,是危机管理的基本对策。在有些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由于事件本身和公众的密切性,使得完全阻止谣言的扩散与传播不太现实,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谣言开始扩散之初,媒体快速反应,尽早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发布准确、权威信息,并且要持续、反复播报信息,使准确信息在量上压过谣言,进而使那些谣言“传播者”在信息压力之下产生趋同心理,趋同于准确、权威的信息,从而实现谣言的传播控制。c.开启开放性的对话机制,堵不如疏,采取官方与民间的渠道开放,譬如开启政务微博、官方微信等通道进行全方位沟通,把信任断层链接上。d.从长远角度看,一方面要对于网络舆情要建立起危机预警系统,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自净功能,通过公共人物的理性呼吁和网络纠错系统来净化谣言,才能快速地、自然地将谣言控制在萌芽状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