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业务中,编辑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编辑部门在媒介产品的生产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在很多环节起着中介的作用,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辑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在媒体内部各部门之间起到中介和调度的作用
新闻产品的生产是由诸多工种和工序集合进行的,这一系统的有序运转离不开新闻编辑的指挥调度。特别是在从事重大的新闻报道的时候,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人员、印刷工人等协同作战,各环节畅通无阻,各工种默契配合,编辑指挥各个生产环节,使新闻传播工作顺利进行。
(2)编辑是新闻记者和受众之间的中介,起着“把关人”的作用
所有的新闻稿件都要经过编辑的把关过程才能与受众见面。在这过程中,新闻编辑按照新闻价值标准和新闻宣传标准,对稿件进行筛选,必要时进行一定的拆分组合,成为新闻记者与受众之间的中介。
(3)编辑部门还是媒介产品生产系统和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
比如,报纸编辑是报纸的设计者和生产者,而他所生产的报纸必须通过报纸销售系统才能传递到读者手中,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反过来,报纸销售系统的运转关键又取决于报纸的质量,只有那些办得好的报纸才能赢得较多的读者群,从而也赢得较多的广告份额。在这两大系统的互动中,报纸编辑部门是实现信息和能量转换的枢纽,编辑要以销售系统的信息为决策依据之一,将信息转化为报纸改进的能量,进而提高办报水平,促进报纸的销售。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消息的组成:消息由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
判断题 【解析】
判断题 新闻性谈话节目是在主持人主持下,邀请嘉宾和观众,就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观点与见解。谈话节目的特点在于:通过各抒己见的谈话,传播观点与见解,反映当代人的心态、观念。谈话节目由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共同参与、直接对话共同完成,因此,谈话节目成功的很重要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现场的驾驭能力。
判断题 导语的写法(1)导语写作的“三导”与“三防”新闻导语,是指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吸引读者的注意。导语的“导”字,含有“开始、启发、吸引”三个涵义。新闻学者洪天国在《现代新闻写作技巧》一书中说“一条优秀导语的标准有两条即可,一是抓住新闻事件的本质,使读者读导语以后而略知全篇新闻,二是吸引读者的目光,迫使他不得不接着读导语下面的新闻主体。”经过多年的采写实践,我认为写好新闻导语,要做到“三导”、“三防”:一是导出主题,防止空洞一般情况,导语中只交代重要的要素,其它要素则放在后边的段落里。导语要揭示新闻的主题思想,就要抓住事件的核心,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尽量避免那些空泛的套话。如:1998年3月18日《邯郸晚报》头条发的眉题为:“临漳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锣鼓正响。”主题:县领导给市政员工送“宝”。导语是这样写的。“3月8日晚,本是周末休息的日子,临漳县市政管理局的会议室里却灯火通明,该局一百多名干部职工聚集在这里。他们要干啥呢?原来,他们是等待县领导给他们送‘宝’来了。”这则消息导语直截了当揭示新闻主题,鲜明地指出县领导给他们送的“宝”的浓厚氛围。然而,我们在报纸上常见空洞无物的导语,让一般化过程、措施和泛泛而谈的经验体会,把中心思想掩盖了。不少导语,“事实一点点,议论一大篇”,以空话来冒充事实。导语要写得具体、肯定、准确,不能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昨天下午,全市教育工作会在市大礼堂隆重举行,市委副书记XXX主持会议,市委书记XX、市长XX到会并做重要讲话。”某报这样的消息导语,在各家报纸上时常可见,空洞无物,会议内容是什么?无从了解。乍看起来,交代了几个要素,本身无错,但是,一条教育工作会的消息,读者并不关心在什么地点召开、什么人主持、那些领导讲话,关心的是会议决定了什么事,有什么新的信息。二是导出新鲜,防止繁杂新闻要新,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结构新,导语尤其如此。在选择重要事实做导语的时候,要有时间观念,越是及时的新闻,其信息量也就越大。在导语中要突出最新鲜的事实,突出距报道最近的时间观念。2000年12月13日《文汇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趣谈平高科技上市》,导语市这样写的:“昨天,我国第一家以科学家名字冠名上市公司‘隆平高科’开盘,持有250万股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由此身家过亿。”新闻的新意在导语中充分显露出来,新近的时间、新鲜的事实,把读者最想了解的东西放在第一句话中,引起读者的注意。2001年4月27日发表于《河北日报》一版要位的的眉题是“领导下乡送宝,农民进城献礼”。主题是:“临漳桃农第一箱式‘仙果’敬政府”,导语是:“4月25日上午,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唢呐演奏曲,临漳县称勾镇钱村农民李小军、宋嗣华手捧着自家今春第一箱温室蟠桃进了县城,将这代表全村桃农心意的特殊礼物献给县委、县政府。”导语中,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甚至连结果都跃然纸上,简洁明快。三是导语引力,防止平庸一个好的导语,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味。要善于运用生动的形象而又朴实的言语来润色导语,表现形式上要努力创新、讲究文采,做到新颖别致。可采用叙述、描写、评论、提问、对比等多种手法来写导语,使之精彩醒目。引人入胜。“一般老百姓,大多不喜欢向别人借钱。这种‘无债一身轻’的传统美德却不为银行所赞许了——各家商业银行正在转变观念,存款多少不再是评价客户的关键条件,而‘常借钱’,‘准时还’成为优质客户的标准。”这是2001年2月12日《羊城晚报》一则消息的导语,用对比法展示了银行新观念,用生动的导语引出了个人信用经济的内容,起到了导读的作用。导语千篇一律,缺少变化,是新闻写作中的一大顽症。写新闻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写导语要千姿百态,不拘一格。写导语时可用一些色彩明丽、富有动感的富有魅力的细节描写,概括出新闻的重要内容,既新鲜、生动、直观,又可点名主题,就有一箭双雕之效。1998年5月16日发表于《邯郸晚报》头条的“昔日虎是林中王,今天兔为畜中魁——临漳评选‘兔子大王’”,其中导语是“5月14日上午,临漳县电影院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獭兔大赛’正在紧张地进行,来自全县99个獭兔场的场主带着自己的‘杰作’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开篇就把时间、地点、人物、时间、事件、氛围、交代的一清二楚,抓住了读者。(2)导语的通常写法导语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给大家共同学习5种:一是叙述式——这是导语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一种。这种导语就是用叙述的方法,高度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如:就今天这次学习写个消息,开头可以这样写:为强化公司通讯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3月4日,党群工作部在公司举办了为期一天的新闻写作培训班。)二是提问式——这种导语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予以回答,以引起读者对某个问题的注意。(比如:1998年5月18日,《河北日报》刊发写的一篇反映县交警大队创建交通安全村的新闻,其主要活动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安全行路。导语是“走路,正常的人都会。而今,临漳县的广大群众却在学‘走路’。为何?”)还有1992年3月29日《邯郸晚报》头条的一篇消息,主题:京深高速在临漳绕了个弯儿。导语是:“举世瞩目的京深高速是贯穿我国南北的一条大动脉。它的修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此重要的工程穿越临漳县境内时却绕了弯儿。为此,国家多投资了500万元。原因何在?”提问式导语更能吊起读者的“胃口”。三是结论式导语——先提出一个结论性的观点,然后再对这个结论加以阐述。如:还是就我们的这次学习培训写个消息,结论式导语就可以这样写,“通过一天的培训学习,河西公司广大通讯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描写式——用描写手法,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侧面,作简洁而生动的描写,以突出所报道的人物或事件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河北经济日报》头版要位刊发的《开放兴县安民、项目立县富民、工业强县惠民——临漳县发展的指挥棒围着“民”字转》一文的导语是这样写的:珠峰测绘仪器、清结纸浆产业化等15个总投资14.4亿元的富民项目竣工投产;污水处理厂等5个总投资10.2亿元的惠民项目开工在即;投资1.5亿元的纺织生产线、投资1亿港元的太阳能光纤建筑构件等一大批投资协议、合作意向相继签约;架桥、修路、办电等一大批民心工程紧锣密鼓……临漳大地招商引资如火如荼,项目建设春潮涌动,富民惠民工程卓有成效。五是对比式。把两种不同的观点放在一起写,通过比较突出主题。如:《邯郸晚报》头条发的“小球玩大了、脚跟扎下了——临漳三千农民做了北京人”。导语是:“随着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多,原本属于农民的劳动力市场渐渐被他们所占领,许多在外打工的农民不得不重回故里。而临漳县的农民在这种形势下,非但没有被‘挤’掉,相反却在繁华的京城牢牢占有了一席之地。”看似两个观点,其实告之人们的还是一个问题。同样一个载体,导语还可以变成另一种写法,如:叙述式。该报道于99年4月22日在《河北日报》刊发时,就变成了这样:眉题:脏活累活可“淘金”,煤球滚成“金元宝”。主题:临漳三千“煤球大军”火京郊。导语:“4月13日,在北京市郊号称‘煤球大王’的临漳农民李海平,又从家乡带走20多名剩余劳动力,进京和他一起打煤球。据统计,该县已有3000余人活跃在北京市郊的煤球市场。”
判断题 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
判断题 如何对新闻稿件中的立场观点进行修正?对新闻稿件中出现的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正,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新闻稿件中涉及的敏感的政治和政策问题的文字表述要特别注意审查,严格把关。新闻稿件因文字表述不当导致出现政治差错的情况比较常见。一般而言,通过编辑选稿这一关,被选择刊登的稿件大多不会在政治导向和原则问题上有大的差错,但是,稿件中一些具体的概念、论点或提法仍可能有失准确、妥帖。最显而易见的是用字、用词的不当,导致出现政治问题。(2)对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事实与观点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修正因事实与观点不一致导致的差错。有些稿件,单纯从新闻事实方面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事实与新闻观点相联系的角度看就会发现新闻中的观点难以成立,这是因为新闻事实不能支撑新闻报道的立场和观点,它们之间缺乏合理的内在逻辑关系。(3)对新闻稿件的选材和角度进行分析,修正因选材与角度不当导致的新闻立场观点方面的偏差。新闻报道是新闻记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认识的反应,新闻稿件对事实的表现总是受到记者本人的认识水平、采访的客观条件和稿件篇幅的限制,因此,新闻稿件表现出的立场与观点,也与这些限制有关。对新闻报道的角度与取材还会影响到一条新闻的兴趣和品位,编辑在改稿时就要分析记者或者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强调的是哪些要素,是以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事实,这种角度和素材的选择表现出来的趣味是不是正确的健康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放弃新闻专业原则的庸俗报道。(4)对于新闻稿件中涉及案件和法律方面的内容,要特别慎重地把握分寸,注意防止“媒体审判”。由于新闻媒介面向大众,‘已对案件的报道不评议能产生很大社会影响,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这就会对一些尚未查清或有所争议的案件的判决形成干扰。所以新闻报道要注意避免“报纸审判”的情况出现。即使是可以公开报道的案件,在报道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度”。①对残暴的、淫秽的行为不宜作过细的描写;②对于案件中的受害者以及某些失足者的姓名应该加以隐匿。(5)对于新闻稿件中可能造成的“泄密”内容要从严把关。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各国情报机关获得情报的重要来源,新闻编辑也需要注意新闻稿件中可能出现的泄密问题,以防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新闻稿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信息量过多、报道过细引起的泄密;②报道时间把握不当引起的泄密;③不注意内外有别造成的泄密。
判断题 分题:分题是指穿插在新闻稿件中、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概括的辅题,又称小标题或插题。分题一般用于篇幅较长的新闻中,既是对新闻卡标题的补充,又打破了长稿视觉上的冗长沉闷,美化了报纸版面。分题可实可虚,文字以简短为主。有时为了突出文中的精彩之处,也可加以变通。从平衡、美观的角度考虑,每个分题所辖文字和段落不宜差距过大。同时,为了增强整体感,避免凌乱,分题的表现形式也应大体相似,即虚与实、长与短、文言与口语等相对的表现手段,以不错杂在一起为宜。消息和通讯都可使用分题,又以通讯为多。
判断题 报纸的产生大致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新闻书、手抄新闻、周报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