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1(1)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2)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
2“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1956,好的地方学,缺点不学 (2) 刘少奇的几次谈话
一、重点《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
二、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1) 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 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进行大胆改革。(2)1956年7、8月,第四次全国广播会议结束后,广播工作改革全国展开。改进新闻报道, 增加新闻节目的次数和容量,强调时效性。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允许批评。 办好文艺广播,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听众需要。 (3) 非党报《新民报》积极参与改革,提出改进报纸工作的三个口号“短、广、软”生 动通俗、深入浅出。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接近生活、社会新闻加重,总编辑赵超构亲自 撰写“小言论”(4)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研究,1956.王中《新闻学原理大纲》 “商品性”(5)关于中国报纸的传统问题,全面继承,不仅继承解放区党报,还应借鉴非共产党进步 报纸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 (1)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 (2)明确了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继承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3)改革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发行量增加 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右倾机会主义。全盘否定建国后学 苏联的历史必然性和收益方面, 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上, 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 地继承与学习。 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改革,因反右扩大化等原因而中途夭折,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 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积累了初步经验。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简述新闻标题的具体作用。96
判断题 我国的电视机屏幕通常每行有(800多个)像素。
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体现在强烈的政治性、论理思想性和论说的公众性。
判断题 如何理解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创新”?创新是被采用的个人或团体视为全新的方法、实践或客体。这个定义的关键之处在于,创新与否是相对于特定群体而言的,并没有客观的标准。对于某些群体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物或实践,对另一个群体而言可能就是全新的。一个创新能否被大众接受,取决于几个因素:①相对优势;②兼容性;③复杂性;④可试验性;③可观察性。换言之,如果一个群体主观感觉一个创新的价值越大,它就越容易被该群体接受。具体而言,一个创新和它所取代的事物相比优势越大,与现存的价值观、潜在接受者过去的经验和需求冲突很小,复杂性不高,可以通过试验进行考察,并且人们可以直接观察结果,那么这个创新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创新在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者们发现有时使用者还会对创新进行再发明,改变其最初的用途、方法、价值或使用环境。过去人们常常把这种“误用”看做是一种错误,现在人们越来越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这些行为。
判断题 媒体机构本身没有建立严格的虚假失实新闻惩治机制就等于变相纵容虚假失实新闻。25
判断题 信息爆炸:信息爆炸是指媒介发达带来的社会信息绝对量的增加,它主要体现为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信息爆炸的直接结果是其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并推动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判断题 由小景别发展到大景别的画面组合句式,有利于制造悬念。
判断题 头条:横排报纸版面左上方、竖排报纸版面右上方的位置被认为是版面找那个最重要的区域,用以刊登最重要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