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的体会和看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媒体(又称“第四媒体”)这种以因特网为传输平台传播新闻和信息的渠道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利用,网络媒体的受众群体正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样的结果与网络媒体自身的传播特点有密切关系,这些特点对新闻信息发布者的竞争态势和受众处理新闻信息的习惯都产生着影响。

(1)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时间的自由性。

这主要体现在随时发布新闻的实时性以及随时阅读新闻的易检性。早在上世纪末,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不断刷新发稿时效第一的记录。例如,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清晨5点50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人民网9点25分发布使馆被炸的第一篇报道,而中央电视台在12点的《新闻30分》中加以报道,新华社则在午后向新闻媒体发稿。这种实时发布使得读者能够随时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但也会使部分读者难以从随时更新的新闻中抽离,而这些新闻未必都是对读者有价值的,于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时间。

(2)网络媒体在传播空间上具有无限性的特点,它不受地域限制,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化”传播;同时,它也不像报纸那样有版面的限制,而是一种广容性的媒体。

“网络传播无国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采取特别的措施实施封锁,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有可能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网。但这同时也会助推一些煽动性的言论产生实质性的社会影响。面对某些新闻信息和相关的言论,网民若不能足够理智和冷静,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媒体的广容性使读者每天都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虽然有互联网强大的检索功能,但检索出的同类信息仍然是海量,其质量参差不齐,要想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信息并不是那么方便。

(3)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方式多样性的特点,它是多媒体、交互性、小众化的传播。

网络传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报道手段,使新闻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

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它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以多人对个人、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双向互动化的异步传播方式,为受众主动获得个体化信息提供了条件。网络论坛、讨论区、聊天室、MSN等即时通讯软件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网络论坛在“孙志刚事件”“宝马撞人案”等几起社会新闻事件上,发出强大的声音,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媒体小众化传播的特点体现媒体变革最明显的特征。近年来,互联网融合报纸运作模式产生网络报纸。随着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融合电台技术产生网络电台,融合电视技术产生网络电视台,融合移动通讯技术产生网络手机短信、手机网站,变革编辑理念和模式产生博客,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异彩纷呈。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节目为例,试分析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426(1)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体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和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它在触及时事、反映诉求、表达主张、弘扬正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上更是一枝独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赞誉。(2)电视新闻评论除具有新闻性、思想性、群众性、科学性等一般评论形式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①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加丰富多彩。②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a.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b.由于画面本身会“说话”,电视评论记者有时无需再做文字上的描述,保留现场声反而更加重要,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比报纸更具有“眼球吸引力”,因而电视评论受众面更广。③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a.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b.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c.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同时电视评论可引入多种评论者的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中的议论评述),使证据更为真实可信,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3)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995年12月30日播出一期题为《仓储粮是怎样损失的》的节目。节目一开始,演播室大屏幕画面呈现出粮仓的外景,然后由主持人先说开场白。在随后的画面中,粮库员工打开仓库的大门,只见老鼠在仓库里乱窜。大量的小麦已经霉变、虫蛀。特写镜头下,霉变的粮食已经变色,并且开始结块,虫蛀的麦粒已经变成粉末。在主持人画外音之后,镜头聚焦于一位粮库的职工,只见他用手抓起粮食,边看边说:“完了,完了。”痛惜的神情溢于言表。在节目的最后,记者采访在这一事件中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淮阳县县委书记李华亭。(4)面对上百万斤粮食霉变、虫蛀,造成降级、降等甚至成为一堆麦糠的巨大经济损失,李华亭的回答和神情都十分不以为然,为其塑造了一个十足的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同期声与现场采访的画面的有机结合,使这一官僚主义者的典型跃然屏幕。也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仓储粮食损失的原因、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危害。

判断题 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几种?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

判断题 加强交流,记者可以接受采访对象的免费旅游()

判断题 一般意义上,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包括哪些:(1)电视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判断题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判断题 新闻传播活动对于社会秩序的影响是众所公认的。新闻传播活动具有控制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这主要靠新闻政策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予以规范和调节。

判断题 拓展篇怎样才能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呢?在大学丰富多彩而很多又具有循环性的生活中,要寻找到有价值的事情就要培养自己敏感的新闻触角,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很好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曾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09级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同时作为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新闻稿,就必须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值得写的事情,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比如,期中考试结束了,可以采访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同学,请他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采访任课老师,请他谈谈同学们在前一段时间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等等当选题确定以后,还要做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调查。比如,我校的纪律状况在师生们的努力下,有了较大的改观,我们可以采访同学们,请他们谈谈自己为学校的校规作了哪些工作;可以采访老师,请他们谈谈看到班级发生变化后的感受,可以采访校领导,请他们谈谈怎样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校风、校纪工作。在采访中,首先要做好采访的准备,比如要提出什么问题,准备好必要的记录工具,如纸、笔、录音笔等;其次,采访过程中,要虚心学习,认真记录;然后,对采访得到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纳。最后,我们就要从中选取一个最适合的角度去写,所选角度要尽量新颖。最好不要人云亦云,我们要抓住独树一帜的做法,标新立异地真实报道出来,尤其现在提倡创造,我们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出发,报道出这则新闻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各位可以参考下以下四个角度:第一、读者角度,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一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第二、时间和空间角度。有些新闻事实,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空间其重要的程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的事件和话题,在一定时期内迫切需要解决,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有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第三、思想角度,有启发性的思想常常能够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上的力度是最重要的新角度。第四、特色角度,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行文中新闻的主体内容要充实,层次清楚,语言简明。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值得注意的是背景烘托和深化主题时不要喧宾夺主。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就是它的背景。虽然好的背景,能烘托和深化主题,同时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帮助读者理解新闻的内容。但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能喧宾夺主,也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要根据需要而定。最后,结语注意简要概括,进行评论或提出希望。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新闻写好之后一定要要有反复修改的毅力。一定要多读几遍,避免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例如“驾驭能力”就不能写成“驾御能力”,这样给读者易造成歧义,理解不透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判断题 为了达到“提升销量”的营销目的,新媒体团队需要通过互联网渠道对企业产品进行推广,引导网民在线下单,或者引导网民在线预约并在线下消费,从而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