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在长沙创刊,是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由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4开4刊的小型周报,新闻,评论皆用白话文写作,以评述为主。毛泽东在报上发表政论,杂论近40篇,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是指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最早是由加拿大媒介理论家和哲学家马歇尔凌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媒介生态包含诸多因素,主要是一定时代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介本身的属性、话语立场、人文精神以及受众方面的教育水平、文化境界、身份背景等。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即媒介因素(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出版、音乐制作等)和环境因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自然资源、技术等)。
判断题 大众传播研究中的“两级传播”理论是在什么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对传播效果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冲击:(1)“两极传播”理论提出时的研究背景①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的广泛应用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是“传播流”研究,“传播流”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等。②“伊里调查”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历时半年,对俄亥俄州的伊里县600名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做了一项实证调查,7次追踪调查的结果表明,在整个竞选宣传期间,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而改变了原来意向的人只有8%。即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且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一结论显然与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直观感觉大相径庭。为了弄清其原因,研究人员又对全部调查数据重新进行了分析。通过这次分析,他们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效果乃至整个传播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系列理论假说。其中包括“舆论领袖”和“两极传播”。(2)“两极传播”理论对传播效果研究的影响伊里调查发现,在人们做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研究人员将他们与一般受众做了比较,发现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意见领袖的接触频度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据此,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做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两极传播”理论为否定当时甚为流行的“子弹论”效果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传播效果研究进入“有限效果论”阶段。
判断题 MY是光的三原色。
判断题 年月日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得到强化,这增大了媒体从司法机关获得案件信息的难度。
判断题 制作抖音视频,需要产品定位明确,并且根据定位受众推荐的品牌和价位非常合理,主题鲜明,不会让观众点进主页之后产生无措感。
判断题 网络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1.网络新闻的筛选①选题和组稿。通过广泛的收集各方面的有效资料,充分合理地运用作者的资源,确定网民最感兴趣,最能将“眼球”转化为注意力经济的选题。或者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约稿,让作者与编者在网上充分较交流思想,组织有价值的新闻稿件。②审稿。其核心是“把关”,在新闻报道中涉及专业知识、特殊数据等问题与有关方面联系,遵循传播的规律和新闻选择的原则对新闻稿件进行审核和筛选。2.网络新闻的内容的编辑①稿件文本、图像、音频的编辑(校对)。对文稿的校对,改错、删除、增添和改写。编辑符合新闻传播的相关图像和音频,是网络新闻多媒体化。②新闻提要、标题的制作。网络信息海量,出色的提要和标题能够是受众关注新闻,达到传播的目的。网络新闻编辑要制作出既不哗众取宠,也不华而不实却能吸引眼球的新闻标题。3.网络新闻页面的编辑①稿件编排。把稿件编排成符合受众阅读习惯,利于信息传播的新闻稿;②组织和设计页面。设计好放置新闻的网络页面,使之配合网络新闻的传播。4.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为特定主题或者事件组织和展示相关的、系列的新闻报道,是这些新闻形成传播的强势,极大的满足受众的相关信息的需求。5.其他编辑策划和编辑各种以电子形式为主的网络新闻杂志,代表网站编辑各种对新闻事件、新闻事实的评论。
判断题 大数据时代的融合新闻生产在2013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中,cookie这个互联网领域中的专业名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报道声称这些积聚人气的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cookie轻而易举地掌握用户的诸多信息,例如,你每天去了哪儿、买了什么东西、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孩子、孩子有没有上学、每个月工资多少、每天花多少时间上网、浏览什么样的网页,互联网企业都可以做到了如指掌。而这个宣称在互联网中无所不能的cookie,是网景公司前雇员LouMontulli早在1993年3月就开发出来的。cookie可译为“小甜饼”,在互联网领域,也被称为HTTPcookie、网络cookie或浏览器cookie。“它是当您浏览网页时,网络服务器以文本格式存储在您电脑硬盘上的少量数据。海量用户的海量cookie信息构成了大数据,所以一定程度上cookie技术是大数据的基础。”®被央视曝光的几家企业均声称拥有大量的cookie(小甜饼)。在网络世界中,你一不留神可能就成为这些毫无关联的第三方口中的“小甜饼”。例如,“品友互动目前可以捕捉到互联网上5.7亿的cook-ie,易传媒号称拥有3亿多互联网用户cookie数据,悠易互通,艾维邑动,号称拥有5亿网民cookie数据,传漾公司号称拥有9亿cookie,亿玛在线,号称拥有9亿cookie”®。这些互联网企业均宣称可以对数以亿计cookie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帮助企业快速找到消费者,而广告商则可以更好地进行低成本营销,获得可测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效果的最大化,使得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推荐成为可能。其实,我们不是即将迎来大数据时代.而是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正如记者李盛明所言:“电子设备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无孔不人,你的一举一动都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也就是说,我们无意识中、不经意间生产着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可以被分享、可以被挖掘、可以被分析、可以被解读,当然也可以被利用,这些或许包含着个人隐私的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网络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可以被挖掘的资源。
判断题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的内涵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采访方法。二、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具体功能(观察的作用)1.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2.获取生动的细节,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3.加深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4.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有时是采访的唯一方法。三、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一)现场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概貌2.观察现场事物的“动态”和细节(二)人物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人物周围的环境2.观察人物的外貌3.观察人物的动作4.观察人物的无声语言四、观察的注意事项(一)明目的(二)多请教(三)抓特点(四)选地点1.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2.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3.避免听觉刺激对视觉的干扰。4.注意动观与静观相结合。(五)善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