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闻写作的技巧:新闻改革带来的重大变化是专访,尤其是人物专访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新闻宣传的一支新生力量。“专访”这种形式的出现和发展,给各新闻媒体增添了新貌,为人物新闻写作和宣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专访”,即新闻记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进行专题访问所写的报道,一般是记者采写后独家发表的,故日“专访”。“专访”既然是一种新闻体裁,其写作就必须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如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严守真实性、实效性原则等。同时,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以及采访能力的强弱,无疑决定着一篇专访的优劣。其中,专访新闻写作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选准“新闻人物”或代表性人物
专访的“专”字,是指被访问人物的特殊性。特殊是指专访所写的人物应该是“新闻人物”或特定条件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采访对象选得准不准,是一篇专访成败的关键,要是采访的人物选得准,文章即成功了一半。
有代表性的人物,它的概念比“新闻人物”要来得广泛,包括不具备“新闻人物”特点的人物。例如要赞扬甘当配角的精神,要发一篇关于这方面的专访,写谁呢?具有甘当配角精神的人物很多,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的标准是这里指的“代表性”。因此,“代表性人物”可以是指众多的人物中最突出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带有一定新闻因素的人物。
(2)访问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①谈话原则
a.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开始谈话。采访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在走进采访对象房间时,首先要打量一番,有时可以发现采访对象的爱好所在,再以此打开话题。像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那样,寻找采访对象与自己的经历或亲朋中某些人的共同之处展开话题,也是一种好办法。
b.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围绕你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被你抓住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行。
c.前一个问题与后一问题要有逻辑上的联系,即要符合采访对象思路的逻辑发展,否则易把采访对象思路打乱,而引起烦躁情绪。
d.采访提问要注意张弛结合,在连续提了若干个严肃的问题后,适当改换一下话题,提一个轻松活泼的话题,然后再转入严肃的提问,这样有利于调解气氛,也可以打开思路,发现自己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有价值的内容。
e.在采访一些对专访至关重要的内容的时候,不要仅仅因为采访对象坚持说“无可奉告”就轻易放弃。可以设法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诱使对方回答或者根据其拒绝回答的情况给他设想出一个令其为难的结论,并问他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采访对象非开口不可。
②倾听的原则
a.记者在专访时应该避免对采访对象作长篇介绍,应该避免为一个问题纠缠辩论不体。
b.要敞开思想去接受各种不同的崭新的思想观点,甚至包括你所反对的那些思想观点。
c.要尽量避免频繁的、不得要领的打断别人的谈话,要给采访对象以充分的时间阐述他自己的见解或对某个问题的解释。
d.要注意采访对象话中有话,注意被精心掩盖着的那一层意思。这可以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他那吞吞吐吐欲说又止的神态以及某些经过斟酌而特意使用的词句来发现。
③观察的原则
话要讲得好,讲到点子上,问要问得巧、问得准确,都要借助于观察。例如,观察采访周围的环境,看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东西作为话题,帮助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使谈话进行得热烈、自然、融洽。还可以观察对方的衣着、神态、表情,看有没有值得留意的地方,并通过这种观察来充实与改进提问,确定提问的广度和深度,克服谈话采访中临时遇到的困难。同时还应当在观察中把采访对象和其他人加以比较,掌握他的性格特点,并在提问中进一步发掘其个性特征,使采访进行得更深入。
(3)准确而巧妙地运用“引语”(或同期声)
作为一篇专访,要注重谈话纪实。一般而言,专访的主要内容是谈话,在报道中要把谈话内容体现出来。直接引用的被访人物的话,即“引语”(或同期声),是专访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语”(或同期声)能使文章活起来,能够真实地传达出被采访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4)恰当运用背景材料
在运用背景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主题。做到用得活,用得贴切,用得精当。“专访”一般要给受众介绍一位人物,或让人物谈出一些见解,为使人物给受众留下一个印象和人物对一些问题的见解能为受众所接受,适当的背景交代是必要的。正像作家理由比喻的:摄影记者搞的是平面摄影,文字记者搞的是“全息立体化拍照”。那么,背景材料可以说是“景深”了,它能使人物有立体感。
要想巧妙地运用好背景,首先要占有大量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有选择的余地,才会出“精”。背景材料的运用,一定要剪裁,精选,实在没有合适的,宁可不用。要善于分散穿插,力求动静结合。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消息的分类:A.按事实性质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B.按报道内容分为: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人物新闻和政治新闻等C.按写作特点分为:特写式消息、目击新闻、解释性报道和背景报道D.按篇幅长短分为:简讯、一句话新闻和标题新闻E.其他样式的分类,有公报式消息、答记者问F.西方新闻界对消息的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纯新闻G.按不同的写作形式、写作特点,把消息分为四大类:动态消息、经验性消息、综合消息、和述评性消息
判断题 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早期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的繁荣。对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而言,特别是对德国社会学家G·西梅尔的理论而言,芝加哥学派起着思想登陆点的作用。(2)芝加哥学派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芝加哥学派是改良的、进步的和实证的,它试图通过研究这个世界的社会问题而对之进行改造。芝加哥学派的问题是在迅速成长的城市中拥挤不堪的移民贫民窟里,诞生于乡村社区的美国民主制能否有生存之地。它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城市社会问题而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的手段。(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对于芝加哥的社会学家来说,要成为社会的存在、人类的存在,就需要传播。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作符号交互论的观点。(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芝加哥学派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进行了关于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这些研究为许多后来的传播效果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早期的模式。
判断题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陈子昂
判断题 “关键词”的选择与设置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文献的主题,并获得文献的关键信息。读者只要分析一下关键词,就可判断文献的类别,以及主题内容及可能提供的信息量。
判断题 试就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做一比较。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中外都是一样的:美国普利策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而在中国,更是将评论定义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权威性言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程度、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新闻评论呈现出很多差异。(1)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的原则差异①中国:党性原则在中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而新闻评论,又是各种宣传形式中最重要、最权威的一种形式,体现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报纸的立场、观点和它的党派性。新闻评论党性原则的主要表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唯物辩证法,对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正确地阐明观点和主张。②西方:独立性原则西方新闻界为新闻评论确定三项原则:保持独立性;为公众利益服务及在社会舆论中的领袖地位。独立性是其中的首要原则。普利策曾给《世界报》确定的原则:《世界报》永远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决不向不公正与腐败现象妥协;永远同任何党派别有居心的宣传唱反调,决不从属于任何政党;永远坚决地保持独立性,决不畏惧向危害社会的势力进攻,不管它是富人还是穷人。《纽约时报》也有过“无私地服务于公众利益,不使报纸变成实现个人野心或党派政治的工具,也不使它成为个人或宗教偏见的喉舌”的原则。很显然,由于西方媒体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功能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其评论必然要坚持独立性。评论一旦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无原则地为某种特殊利益所驱使,那便谈不上“服务公众利益”,当失去读者的信任时,它在社会舆论中的地位自然也岌岌可危。(2)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的作用差异①中国:舆论引导,宣传政策我国新闻评论的根本作用,是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它不仅反映舆论,而且影响舆论、引导舆论。纵观我国报纸上的新闻评论,由于它不同于任何个人与团体发表的谈话,而是既代表党委又代表群众的一种发言形式,因此是影响某种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新闻事业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舆论机关,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对舆论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从微观角度来看,新闻评论的首要作用是宣传党的政策;其次,弘扬精神文明也是评论的一大作用。新闻评论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宣扬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表彰先进,针贬时弊,批评错误言行,对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②西方:赢得读者,帮助读者纵观西方新闻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不难找出一条贯穿线,这就是“以读者为中心”。西方的政治体制及新闻体制是多元化的,各个不同的利益团体,包括如政党、企业集团、宗教和社会团体等,都有自己主办或控制的新闻媒介;即使是相对独立的媒介,也有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等观点以至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倾向性。这就形成媒介彼此之间在评论上的激烈竞争和对抗局面。此外,经济上的压力也大大促进带有企业性质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因此,客观的环境使报纸评论不得不注重读者的政治倾向、利益要求及阅读趣味。但是,这种注重并非简单的迎合,而更着眼于对读者的帮助、引导和思想上的启示。西方评论界提出评论的重要职能,即帮助读者在阅读纷繁复杂的事件报道时理清头绪,特别是提供认识、思考有关问题的方法。因为评论能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等,使模糊的事实变得清晰,并指出事件的意义。此外,评论还有一个大任务是帮助读者更新观念。有些陈旧过时的想法,或传统的思维习惯对人们影响至深,而且自己往往不易察觉,评论要慎思明辨这些会阻碍新生事物的旧观念。西方评论界把自己社会责任的实现首先寄希望于影响读者,而不是影响上层。同时,他们自觉地把激励思考、使读者能够持有独立见解的目标置于宣传己方观点之上,这或许是民主政体的一个侧影。
判断题 写好评述式导语的关键在于: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发现新的事物以后,又能深入地进行分析研究,使自己的认识产生飞跃,以客观的新闻事实为基础,提出分阶段尚示提出的深刻见解,就能使评述式导语中的分析、议论具有新意。
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题 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很强,传播性很广,成为网民表达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平台,而网络流行语也成为网民宣泄和表达对社会公平缺失不满情绪的一种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