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新闻观的核心是坚持党性原则。
判断题 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有哪些?人物通讯的采写特点主要有:(1)选择新闻人物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生活中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可引以为训的人很多。在新闻人物的选择上通常有两点要求:①能体现时代精神;②能对人民群众有启发、激励作用。选择的采写对象如果离时代的要求差得比较远,或者超前或者落后,都不能使广大受众与其产生共鸣,也就难以收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社会效果。人物通讯的采写对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他们或许是著名人士,或许是普通百姓,或许是先进人物,或许是反面人物。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他们的生活理念或人生教训切中社会话题,能吸引广大受众的目光,并可以从正、反面引导社会舆论的健康发展,为老百姓树立起一个认识世界和判断社会价值的坐标系。(2)凸显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其思想发展的过程。在人物通讯中,无论写先进人物的事迹,还是写反面人物的罪恶行径、写普通小人物与命运的抗争的故事,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再现其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描述新闻人物的人生曲线。只有写出人,才能影响人。人们欣赏明星的才华,赞叹名人的智慧,羡慕幸运者的机遇,景仰伟人的功绩,但欣赏、赞叹和羡慕却很难打动人心,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与能力、机遇不同的是,人的心灵具有相似性,是易于沟通的。无论先进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他们的精神追求、人生哲学是现实社会中的一面面镜子,能够照出各色人的心灵,或激励斗志、陶冶情操,或警示心灵、启迪思路。因此,这种精神、思想情感是最容易感染他人、震动心灵的。在人物通讯的采写过程中,既要下功夫去捕捉、挖掘典型事实,又不仅仅着眼于报道事实本身,而是通过事例去表现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轨迹。因此,在报道中既要讲故事,又要摆脱事实的过程线,追踪人物的思想线、心理线。对于反面人物的报道,不仅要陈述其犯罪事实的脉络,更要展示其犯罪的思想脉络和灵魂堕落的轨迹,以及作为一个“过来人”的反思和忏悔。只有这样,人物通讯才能使千千万万读者“以史为鉴”。“以人为镜”,起到有效的教育引导作用。(3)通过讲述和再现人的行为,表现人物的个性。读人物通讯,新闻人物的个性不可缺少。但表现个性却是一个难题。只有通过讲述人物的故事,把这个人物有代表性的谈话、行为和情节表现出来,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才能再现出来。因此,人物通讯中的故事性和情节感都比较强,要求记者在采集素材时,要特别注意捕捉以下材料:①人物的骨干事例;②凸显人物精神面貌的个性语言;③具有代表性的细节。(4)在社会生活的矛盾中表现人物。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会遇到很多矛盾。个人与集体的矛盾,工作和生活的矛盾,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矛盾。表现一个人物,常常要抓住关节点的事实,也就是矛盾点的事实,看这个人在众多矛盾中如何做出了别人难以做出的选择。一个人为社会的奉献,总要损失一些个人利益。如果一辈子做好事不动摇、不后悔,没有别人的干扰。没有两难的选择,便失去常人学习的基础,失去了正常人的“人味儿”。因此,抓住矛盾点表现人物,在与读者沟通心灵方面具有普遍的规律。
判断题 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是指利用传统媒体或网上信息库所提供的现有的新闻资源,通过筛选、集成、配置、整合,进行第二次加工、深度开发等编辑手法,使其增加信息含量和提升新闻价值,重新改写出的符合网络特点的新闻报道。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具有以下特点:(1)同类事件的综合一个新闻事件常因为孤立而单薄,不会引起受众的注意。但如果把类似的事件集中到一起,增加了信息的厚度,就有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闻。2000年11月1日,“东方新闻”在滚动新闻中陆续报道了“一架新航波音747飞机在台北桃园机场失事”、“一架俄制安—26型客机在安哥拉的索里莫爆炸”等空难新闻。一两起空难事故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稀奇,可细心的编辑发现,从10月31日晚上11时至11月1日晚上11时,全世界先后有7架飞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事故。于是,他们对7条空难新闻进行综合,做出独家新闻《24小时内7架飞机出意外》。这条新闻被各网站纷纷转载,并登上东方网单篇新闻点击率排行榜的榜首。(2)对某一时段新闻的综合东方网在“东方新闻”的要闻区“今日关注”的固定位置,每周六推出一篇《一周要闻综述》,将这一周的新闻进行综合,编辑还在文中穿插进点评性的文字。在2000年11月第二周的《一周要闻综述》中,有“美国大选让世界看笑话”、“远华案首批案件公判振奋民心”、“上海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启动啦”等重要新闻,从这些小标题中就可以看出评论的意味。时段新闻的综合并不固定在一周,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灵活选择时段综合新闻。还可以通过网上投票,将一个月或一年内网民评选出的重大新闻进行综合。(3)同一事件的综合从2000年“常德特大抢劫案”发生之日起,东方网就进行了跟踪报道,随时挖掘信息,滚动发布。等劫案侦破后,该网将有关报道进行综合,推出了《常德大劫案全景报道》等系列综合报道。让受众通过全景式的报道,弄清这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判断题 报道的定位包括以下内容:媒介定位,在编辑学范畴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媒介的服务对象是谁,二是媒介为这些服务对象做什么,即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1)媒介的受众定位受众定位,即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作出决策。媒介的受众定位,实际是要发现那些信息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从而为某种媒介产品创造出市场需求的受众群体,以便针对这种需求进行产品决策。(2)媒介的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所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媒介产品的决策。功能定位是媒介实现传播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向睦规定。媒介的功能定位要以受众需求和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为基础。(3)媒介的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的关系媒介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相互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图2-2所示。}受众定位—(受众需求分析火媒介主办者意愿~功能定位~媒介产品设计、生产图2-2媒介受众定位与功能定位关系图①功能定位是在受众定位的基础上,考察受众的信息需求,结合媒介主办者对媒介的角色期待而确定的,它最终是受众的客观需求与媒介主办者的主观愿望相结合的产物。②媒介的受众定位则需要借助于媒介的功能定位才能对媒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最终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受众定位只是决定了媒介为谁而办,功能定位才能决定媒介给受众什么。
判断题 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等节目为例,试分析新时期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426(1)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体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和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它在触及时事、反映诉求、表达主张、弘扬正气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上更是一枝独秀,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赞誉。(2)电视新闻评论除具有新闻性、思想性、群众性、科学性等一般评论形式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①多种传播符号凸显优势电视新闻评论可以运用多种传播符号:报道词声音、同期声、字幕、照片、图表、图像等,因而可充分显“形象化评论”的特色,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评论手段更加丰富多彩。②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a.电视直观性强,信息代码少,受众可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b.由于画面本身会“说话”,电视评论记者有时无需再做文字上的描述,保留现场声反而更加重要,可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电视比报纸更具有“眼球吸引力”,因而电视评论受众面更广。③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a.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b.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c.电视图像有可视性,形象感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采用“面对面交谈”形式,产生“自己人效应”,可充分吸引观众;同时电视评论可引入多种评论者的同期声(包括现场采访中的议论评述),使证据更为真实可信,更具有强大的说服力。(3)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1995年12月30日播出一期题为《仓储粮是怎样损失的》的节目。节目一开始,演播室大屏幕画面呈现出粮仓的外景,然后由主持人先说开场白。在随后的画面中,粮库员工打开仓库的大门,只见老鼠在仓库里乱窜。大量的小麦已经霉变、虫蛀。特写镜头下,霉变的粮食已经变色,并且开始结块,虫蛀的麦粒已经变成粉末。在主持人画外音之后,镜头聚焦于一位粮库的职工,只见他用手抓起粮食,边看边说:“完了,完了。”痛惜的神情溢于言表。在节目的最后,记者采访在这一事件中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淮阳县县委书记李华亭。(4)面对上百万斤粮食霉变、虫蛀,造成降级、降等甚至成为一堆麦糠的巨大经济损失,李华亭的回答和神情都十分不以为然,为其塑造了一个十足的官僚主义者的形象。同期声与现场采访的画面的有机结合,使这一官僚主义者的典型跃然屏幕。也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到仓储粮食损失的原因、官僚主义的表现和危害。
判断题 综合新闻的特点是(既有全面情况概括,又有典型事例的说明)36
判断题 长焦距镜头视角窄、景深小。广角镜头视角广、景深大。
判断题 无产阶级记者传达上情,反映下情,就是在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