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的定义 : 通讯与消息一样,是重要的新闻体裁。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段,具体、生动、形象反映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一中新闻报道形式,属记叙文体,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是报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新闻媒体最常 用的文体。
通讯由“通信”发展而来。在上世纪初,为弥补消息难以提供详情之不足,为满足读者知情的深层需要,作为消息补充开展开的“通信”兴盛起来。到了“五四”运动前后,演变成为现在的新闻体裁——通讯。我国的通讯写作,继承了古代纪实文学的实录精神和表现手法。但早期“通信”基本是详细的消息,文学色彩和政治色彩都不浓。从早期“通信”到现代通讯,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清朝末民国初,以名记者黄远生的北京通讯为标志。辛亥革命之初,黄远生居北京,上海的《申报》、《时报》等,都想从北京这个政治中心获取新闻,竞相邀请黄远生为撰稿人。《申报》从1912年起开辟《北京通讯》专栏,刊登黄远生的报道。黄远生的通讯,政治色彩很浓,夹叙夹议,生动活泼,风靡一时,在通讯体裁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已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风骨。
第二阶段:从黄远生之后到上世纪70年代。这个时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新闻通讯这一体裁得到迅速发展,写人、写事、写地方风貌,也工作中的新经验、新问题;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对话乃至独白,各种手法融于一体。这一时期的通讯,形式更加多样和完善,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最显著的特点是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抒情、评论色彩。虽有“左”的阴影,但总体上看,这个时期是新闻通讯体裁的成熟期。著名的代表作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第三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新观念、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开拓、展望,也需要回顾和总结。社会的变革,带来了新闻事业的变革。新闻通讯的体裁从内容和形式都有了重大进展。就形式而言,系列报道发展很快;就内容来说,探讨新问题一类的报道显著增加。这一类报道往往触及到社会深层观念、意识。比如《人民日报》关于深圳特区的系列报道《效率》、《工资》、《物价·货币》等,《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系列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光明日报》的《关于土地问题的通讯》,新华社的《第二个高度》等等,具有浓厚的哲理色彩和思辨色彩,被称为深度报道,正是时代特征的反映。
通讯与消息一样,许多新鲜的事件靠它来传播,许多重要的典型靠它来报道,许多精彩的场面靠它来描绘,许多迫切的问题靠它来探讨。通讯这种形式常常是抓住新近发生的典型事物、重要事件,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个人物、一种经验、一个问题,具体深刻,生动感人,引发启迪。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论述新闻评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新闻评论实践表明,在我国于70年后期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而进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新闻改革实践,新闻评论宣传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和进展,它的发展趋势归纳为以下几点:由大型为主向大与小结合。逐步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新闻评论以往长时间均以大型为重,人们习惯于以篇幅大小来衡量评论本身的价值。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评论开始逐步呈现一个明显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小型化趋势。这一趋势突出表现在专栏小言论的兴起并遍地开花。例如: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开办《今日谈》小言论专栏之后。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纷纷仿效,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小言论专栏。因此,可以说在小型化趋势中,小言论一马当先。除新性小言论之外,思想性或经济类的专栏小言论也日渐兴旺。总之,由以往的大“块头”言论为主,向大中小并举以中小型为主,逐步向小型化方向迈进,这正是新闻评论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2)评论与新闻相互结合的趋势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互为新闻媒体最基本的新闻手段,均有各自的写作特点、要求和任务,彼此缺一不可,也无法相互取代。不过,从新闻工作现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包括信息传播)正由彼此独立相互分离逐步走向互相结合的趋势。这种结合的关系和趋势已经和将会集中表现在两者的配合、融合乃至糅合等诸多方面。配合关系,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新闻评论,是依托或依附新闻报道而发表的。尤以编者按语最为突出。为此,拓展报道与言论的配合关系,有助于增强宣传的分量,有助于避免报道的负效应,正是体现了新闻宣传的客观需要,也促使了新闻评论自身增强了新闻性、挃指导性和说服力。评论与报道的结合,不仅表现在两种基本新闻手段之间的配合关系方面,还突出表现在两种基本手段即评论与新闻之间的融合关系,具体表现为评论与新闻性事实或信息有机地融为一体。这一融合趋向目前正突出表现在要闻版的小言论专栏上发表的小言论作品方面。至于糅合关系,则是上述融融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延伸和多层次展现。实践表明,在评论写作中,恰当地运用夹叙夹议的糅合艺术,将具体的事实和抽象的议论按文章逻辑的层次,通过叙议表达手段有机地联系和糅合起来,在叙事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又在议论之中穿插叙事,有助于让读者明白结论是怎样引发出来的,又是怎样逐步深化嫩的,有助于文章在阐明道理时有充足的依据,切实体现了材料与观点的结合,体现了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统一。这样,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因而产生积极的引导效应。综上所述,何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特别是一名跨世纪的新闻工作者,不仅应该具有新闻敏感,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评论意识,还应深入研究新闻与评论相互结合的艺术。唯其如此,才能适应现实和发展的需要。(3)由少数专业人员主持笔政开始向专群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新闻评论历来由主笔、编辑部资深编辑和评论员执笔者居多。然而,这种情况十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日趋加强,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不断强化会让“读者本体论”的开始形成共识,特别是经济体制转轨的新情况的出现而已有所变化,开始呈现出从以往封闭式的以少数专业评论工作者冷冷清清地主持笔政逐步向专业评论工作者同受众相结合、注重吸引受众参与的开放搞活的方向转型的发展趋势。新闻评论日趋群众化的发展态势,也给众多编辑、记者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编辑只管编稿,记者只管新闻报道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种压力也势必将会逐渐影响专业的评论作者或评论写作的专家里手,促使他们提高评论写作水平。言论群众化趋势的再一个标忈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等电子媒介新闻评论的兴起和发育,使得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可以身临其境地登台亮相,直接间接地参与评论者的行业,诸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专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午间半小时》专栏等等都已经这样做了并取得了广泛认同和成功,有的于最最近两年还连续获得了中央级新闻单位名专栏称号。(4)在说理论述上由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向互相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新闻评论的改革和发展趋势,还突出表现在说理论述方式上由以往的严肃抽象型的说教向生动形象型的访谈方式转变,也即有以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互相割裂而向相互结合方向发展的趋势。形象化趋势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①这是跟新闻评论群众化的趋势相辅相成的。②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随着连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好新闻好言论的活动的开展而得到推动和扩展。③由于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的兴起起,鉴于其可听可视,使得言论的论述在形象化和可感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促使着报刊评论适应并迎接这一挑战。进而逐步强化自身的形象感和生动性。当然,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从总体上说,还有个漫长的历程。不过,这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顺着这一趋向努力,将会促使新闻评论在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方面登上新的台阶。(5)声像评论的逐渐兴起因而呈现声响评论之间以及它与报刊文字评论之间互相争夺受众进而竞争共荣的发展趋势。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电子媒介的新闻评论与印刷媒体的新闻评论共处并存、、各显其能的大好局面。前者以声音或声像合一的方式制作和传播新闻评论,它与长期以来独领风骚的印刷媒体以文字形式进行写作和传播的报刊新闻评论形成了互相竞争的严峻态势。具体来说,广播评论也可以称之为有声评论,而电视评论,则由现场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论述语言诸要素所构成,可称之为视听结合的形象化评论,两者可以统称为声像评论,它们的共同特点:①传播速度快②传播范围广③受众极为广泛④富有现场感和参与性这是较之报刊通讯社的文字评论更为优越之处。不过,广播电视评论纵然有这些优势,但也无法替代报刊评论。这是因为以文字传播的报刊评论在容量方面,在保存性、可选择性、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深入展开说理论证从而在理论性、思辨性和深刻性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无论声像评论或是文字评论,作为新闻评论的两大类谁也没法取代谁。而唯有互相竞争共同繁荣并逐步形成合力,才符合发展趋势。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到,当今新闻评论宣传正处在印刷媒体与多种电子媒介共存并各显其能的历史新时期,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新时期,这就使新闻评论宣传面临着深化改革、发展繁荣的机遇同各媒介之间严重挑战相互并存的新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这一宣传领域开始呈现出小型化、新闻化、群众化和形象化的喜人趋向。
判断题 影响景深的主要因素?(1)光圈的大小:当镜头焦距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焦距的长短: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3)物距的远近: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被摄体离相机越远景深越大;离相机越近,景深越小。
判断题 校对表时应注意的问题1.完整的表题由表序和表名两部分组成,也可只有其中之一。表题一般排在表的上面,有时也可排在下面。表题的字号、字体要小或轻于正文文字而大或重于表内文字。2.表题的排法。表字与序号之间加半个字空,序号和表名之间加一个字空。3.表内字和线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间,一般不小于1/4个字。4.表内文字可以与正文文字用同一字体,但字号要小于正文。如正文用小5号宋体,表内文字就可以用6号宋体。5.表内文字如需转行,总字数为奇数时,下行应少排一个字,但应与上行同宽。如有数字应个位数对齐,或小数点对齐。6.对于列少行多或行少列多以致全表平排会大大超出版心范围的表格,可以采取两种办法处理:(1)列少行多的竖表转栏排,即把竖表转成两栏或多栏来排,中间用双线隔开,各栏均排上表头。行少列多的横表分段排,即将横表截成两段(或更多)上下顺次排,中间用双线隔开,每段均排上表头。(2)表头互换。对于列多行少的表格,可以改行为列、改列为行,并以互换表头来解决排版问题,反之亦然。7.表格跨面或接排。较大的表格需跨两面或两面以上接排时,常采用和合表和续表的排法。续表即上一面未排完需接排到下一面的表,不论横竖,从单面或双面开始都可。接排面要加“续表”或“表×(续)”等字样。表末和表首无论在单面或双面,都须加横线(粗线)。表题和表头在单面上靠订口,在双面上靠切口。每面都必须排表头;如在表头之下有一栏数码,转面排时可重复数码栏头而略去表头,以节省地位。8.表的框线和表的边线通常用反线,表格的其他部分都用正线。9.表格的地位应紧排在有关文字之后,尽可能排在一面上,不可以先见表后见文字。注意:全书表格的版式一致,如表题、表头、表文的字体、字号等,还要注意表的顺序的连贯。
判断题 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总括:电视频道专业化,电台频率专业化是世界广电业发展的潮流。1、频道专业化频道专业化最早从美国开始。第一个真正成功的是美国媒体巨头特纳开设的全新闻频道CNN。2、电台的频率化电台的频率专业化大致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始,频率化是电台在受到电视台的挤压,听众大量流失的情况下的被迫之举。90年代,电台的频率化受到听众的欢迎,收听率开始回升。3、中国的频道,频率专业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广播频率化:广播以珠江经济台成立为标志率先打破了综合台一统天下的局面。经济台,文艺台,交通台等系列台模式逐步风靡全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电视的频道专业化,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以有线台的开播,财经,音乐戏曲,影视,生活时尚,体育等专业频道的相继问世为标志。4、广电从雅俗共赏走向雅俗分赏,从综合走向专业,从大众化走向小众化,不是广电想当然的自发设计,而是市场经济成熟和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广电业面临两个主要的市场: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两者均表现出分化趋势:*1)在短缺经济年代(即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以供给为主导,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性往往被忽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产品供应量日益丰富——市场转而以需求为主导,消费需求差异拉大——使得企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转而对媒介和媒介信息服务,节目制作的专业性要求也提高。*2)技术的进步为专业化提供可能:以数字压缩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浪潮方兴未艾。技术为广播电视的多样性和专业化提供了可能和基础。正是由于有强有力的市场驱动,使频道专业化成为不可阻拦之势。5、中国的频道(频率)专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两高一低”:1)、同质化过高(频道,频率设置雷同,叫得响的著名频道一个也没有);2)节目回放率过高;3)专业化程度低——要改变目前的状况,需要采取一系列举措,从体制创新,理念更新,赢利模式改变到频道的进一步整合等等。
判断题 在新闻摄像中,跟镜头所表现出的摄像机追随人物和事件的画面造型效果是客观性镜头。
判断题 统一式标准:统一式标题是指结构相一致,标题字数相等或相近,并在版面上以相同的字体字号整齐排列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新闻标题。统一式标题适用于主题有共同性的稿件群组,集纳编排,使其成为版面上相对独立的一个部分,这些稿件之间相互联系,表现特定的编辑思想。
判断题 提炼新闻主题应注意两点:一是一条新闻一个主题,二是新闻主题一定要从新闻事实中挖掘、提炼出来。
判断题 通讯与其它体裁的区别:1、以严格的真实性与文学相区别2、以报道的客观性与评论、调查报告相区别3、以较强的时间性与回忆录、人物传记相区别4、以叙述描写的形象性、故事性、细致性与消息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