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写作的区别

A、从前面所说就可以看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比如传播媒介不同、传播方式不同、阅读方式不同(前者更随意更方便)、受众不同(前者阅读群体更年青化)、形式不同(新媒体多是文字、图片、视频为主,有时还有表格图)、创作方式(新媒体更便捷更有时效性)等等,内容上更是有很大区别。下面我们重点分析内容上的不同。为了更有说服力有权威性,下面以人民日报报纸和“两微一端”报道“两会”为例进行分析比较。
B、(一)写作风格不同1、表达方式。传统媒体语言相对来说严肃刻板。新媒体写作则更加活泼生动,大量运用网络语言,表达则偏向口语化,是“看了啥,说了啥”,使读者容易理解。总的来讲,新媒体平台改变了传统新闻过去以单向传递信息,灌输观点为主的话语方式,构建起媒体与读者协商式对话。实际上,现在传统媒体已经受到新媒体影响,在表达方式上向新媒体靠拢,更年轻化、一些网络语言也常有出现。9.3-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厦门举行,人民日报客户端的报道金砖不行了,成色不足? 三大事实怼回去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有啥看点,一图带你了解2、句式。新媒体写作上立场更鲜明,情感更充沛。如在行文中大量使用祈使句。如“当谨记”“注意了”“提醒”更敢于亮出观点,获得关注和共鸣。3、碎片化、浅阅读。新媒体文字更短小精悍。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文字以短小精悍为主,更多时候是作为图片或视频说明出现。可见,新媒体写作不是把传统媒体的信息内容直接复制,而应该顺应新媒体阅读需要来写作。
C、(二)写作要求不同1、结构。传统媒体比较严格、中规中矩,是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背景),而新媒体写作基本上没有这些要素,没有规定第一段是导语,是不是倒金字塔结构,只要求把事情说清楚,写得有意思、写得大家爱看。2、标题。传统新闻标题以简洁为标准,流传着“不超过13字为宜”的说法,更有学者认为标题应该控制在10字以内。新媒体写作则往往并不推崇短标题,而人民日报“两微一端”的标题则以中长标题为主,大多数标题为14-28字之间,其中尤以19字、22字标题最为常见。新媒体想要得到受众的关注,标题常富有耸动性,甚至有“标题党”的情形出现。如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常用的“刚刚”体、“提醒”体。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多选题 怎样认识导语在消息中的地位?

A、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在消息中,导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B、(1)开门见山,尽快地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读者接触媒体,尤其是接触传统的印刷媒体——报纸,首先是为获取新闻,了解新的信息,而且他们的阅读行为匆忙,他们总是希望在有限的时间之内,立即抓住新闻中的要害。

C、(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记者辛苦采集的信息能否为读者所接受,关键在于能否让读者将新闻作品读完,而导语是吸引读者的关键。导语精彩、内容与形式俱佳,可引导读者耐心地甚至兴味盎然地接着读,否则他们会另有所爱。

D、(3)为全篇定音。导语为一篇之首,它确定写作重点,抓住材料的要害,材料的取舍便有依据、准绳。导语决定消息的基调,消息的主体部分应按这个基调展开叙述。

多选题 关于出版物发行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信息流使供求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

B、商流需要在经营者与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

C、物流是根据出版物商品交易的需求进行的

D、资金流是出版物发生了物理转移的必然后果

E、商流和资金流在每次具体的发行活动中必然发生,但信息流和物流并非如此

多选题 在企业对新媒体文案的岗位要求中,出现率最高的关键能力有哪些?

A、文案能力

B、创新创意能力

C、审美能力

D、学习能力

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网络舆论的的主要特性:()

A、丰富性

B、商业性

C、互动性

D、及时性

E、专业性

多选题 戈公振创办的《图画时报》

A、用形象的新闻来“彰善阐恶”

B、用形象的新闻来“揭示本质”

C、用形象的新闻来“引导主流”

D、是我国第一份报纸的摄影副刊

E、是我国第一份使用新闻照片的报纸

多选题 彩色放大时,鉴别照片色彩还原情况主要观察()

A、以画面红色的还原      

B、以画面绿色的还原

C、以画面蓝色的还原      

D、以画面肤色的还原

E、以画面灰色的还原

多选题 开展互联网出版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等。

A、拥有一批计算机硬件设计人员

B、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C、取得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D、拥有一定数量的复合型出版专业技术人员

E、建有独立的网络服务器机房

多选题 关于校样通读的说法,正确的有()。

A、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

B、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

C、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

D、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

E、通读过程中,有时需查核原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