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1、新闻媒介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信息,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但是新闻失实、信息污染也干扰误导了受众。人们对当今世界的了解绝大多数来自新闻媒介,使人们轻信新闻媒介,被失真信息误导。如SARS 果子狸。
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被人与电视等媒体的交流所取代,可导致人们之间的感情冷漠。如世界杯期间“足球寡妇”。
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媒介在丰富人们见闻的同时 由于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节目无法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思考、消化、分辨,降低了人们的思考能力。
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人们无限的欲望。
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作不同的空间比较,即现实的横向比较,赋予人们改变现状的迫切感,加快了社会前进的节奏。同时也诱发了个人不切实际的求名、求利、求享乐的欲望。
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新闻媒介输送信息,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同时,新闻媒介尤其是广播电视不少节目污染了社会空气,这在西方社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如美、英、日大量调查显示,电视中的黄色新闻和色情片、凶杀片泛滥成灾 直接导致犯罪率的上升。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拍摄点是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判断题 目击新闻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件。这种消息的题材,有时是可预见的,有时带有偶然性。
判断题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南京人民广播电台。
判断题 现代校对的其他方法现代校对实践还有其他校对方法,主要有:人机结合校对;过红与核红;文字技术整理。这些校对新方法和校对的四种基本方法一起,构成现代校对方法系统,必须综合运用。人机结合校对校对软件查检常见错别字及成语、专名中的错别字辨识率高,速度快,是校对的得力工具。但是,计算机校对的本质决定了它只能处理可以形式化的问题,而文字的形式符号是一个十分有限的形式系统,自然语言更不可能彻底形式化,所以校对软件查错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校对。正确的做法是人校与机校结合。人机结合校对需要找到优势互补的最佳结合模式。鉴于计算机校对误报率高,错漏多的一校样宜由人工校对,二校再用机校,机校后不改版,由人接着三校。三校的任务是:先对机校报错及改错建议逐一判断,然后通读检查一遍,发现并改正机器漏校。三校后再改版。这种“二三连校”模式,有利于人机优势互补、缩短校对周期。也可以在编辑加工之前,先实行机校,将机校的报错与改错建议作为加工时的参考;三校之后再用机校,清扫残留差错;然后,由人工通读检查。这种“清源净后”的人机结合模式,也可收到人机优势互补之效果。过红与核红二校样应一式三份,一份(通称正样)由校对人员校对,另两份(通称副样)分送作者和责任编辑校对。“过红”即将作者和编辑在“副样”上所作修改的字符,誊录到校对员校过的正样上。如果正样改动少而副样改动多,也可将正样誊录到副样上。誊录时,要注意副样上的修改是否合理,若有疑义则应提请责任编辑解决。如果副样上增删较大,导致版面变动,则要精心调整版面,有的还要增加校次。过红由责任校对或责任编辑负责。核红即核对上校次纠错的字符是否改正,有无错改。核红的技术要领是:第一步,核对上校次改动的字符,至少反复核对两次;第二步,如果发现应改而未改的字符,除了重新改正外,还要搜检上下左右相邻字符有无错改,以避免邻行、邻位错改;第三步,比对红样(上校次校改样)与校样(改后打印样)四周字符有无胀缩,如有胀缩,就要对相关行及其上下行逐字细查,找出胀缩原因,改正可能存在的错误。二校、三校和通读检查,均应先核红后校对。文字技术整理简称“整理”,是现代校对的必要程序。其作用有三:(1)弥补版式设计的疏漏;(2)改正排版造成的技术性错误;(3)防范多人交叉校对产生的文字处理和版面格式的不统一。文字技术整理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工作。整理的内容有如下10项:(1)核对封面和书名页,使书名、著译者或主编者姓名、出版单位名称、出版日期等完全一致;(2)根据正文标题核对目录上的标题和书眉上的篇名、章名,检查文字是否一致,页码是否相同;(3)检查正文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占行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级标题字体、字号、占行和位置是否一致,书眉双页、单页上的标题是否符合规范;(4)检查插图的形象与文字说明是否相符;(5)检查图表、公式与正文是否衔接,图表、公式的编序形式是否正确,序码(应连续)有无缺失或重复;(6)检查表格和公式的格式是否规范,表格转页、跨页和公式转行是否符合规范,公式的变形是否正确;(7)检查正文注码与注文注码是否相符,参见、互见页码是否准确;(8)检查前言(序)、后记(跋)、内容提要等指示性文字,与正文内容是否相符;(9)如系全集、文集、套书,要检查是否成龙配套,版式、体例是否一致;(10)解决相互关联的其他问题。整理工作必须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个校次校后均应做整理工作,终校后应由责任校对进行全面整理。
判断题 (1)“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含义①新闻价值即对新进发生的事实(包括观点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事实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一事实的新闻价值判断会有所不同。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在共同不知的情况下,人们对相当多的事实具有较为相同的价值判断。由于有这样的共同判断的基础,所以便存在一些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认同的、比较一致的新闻价值标准。这种对新闻的共同认识,是新闻价值理念得以成立的基础。②宣传价值即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并且能够体现传播者的主观意图(思想、观点、主张)的素质。包括与媒介所持政治主张和价值标准的一致性、典型性、普遍性、针对性、时宜性这五个因素,合称宣传“五性”。新闻宣传价值是新闻选择标准之一。新闻宣传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的,能够证明或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2)“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①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相互区别、相互联系事件或报道,会出现四种可能:a.有新闻价值而没有宣传价值;b.有宣传价值而没有新闻价值;c.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d.既没有新闻价值又没有宣传价值。②“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区别a.传播的内容不同。新闻所传播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这是一种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信息;宣传所传播的是思想观念,是宣传者对客观世界的观点、态度和主张。b.传播的出发点不同。新闻价值的目的在于满足受众;而宣传价值的目的在于满足媒体。c.传播的归宿不同。新闻价值的归宿在于作出判断;而宣传价值的归宿在于产生影响。d.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价值的实现一般只需要一次传播;而宣传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多次传播。
判断题 编前会:在每期报纸出版之前,由报纸的值班总编辑,编委或总编辑主任主持,各专业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版前协调会。
判断题 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如下:(1)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在报业运作系统中,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和编辑报纸。可以这样概括,报纸编辑工作是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2)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①策划是指报纸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③组版是指配置各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3)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同样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只是具体对象有所限定而己。①新闻编辑的策划是指对报纸新闻版面包括新闻性专版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新闻编辑的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修改和制作新闻标题;③新闻编辑的组版是指配置新闻版的内容和设计新闻版面。
判断题 癸丑报灾:癸丑报灾,是指1913年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国民党报刊以及反袁报刊被全部查封,对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民力报》等,采取禁止在租界发行的办法,使其被迫停刊。此外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大量记者被杀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到1913年,全国报纸只剩139家,与1921年初的50多家相比锐减了300多家。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称之为癸丑报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