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类题:类题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指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门类的标题,类似今日报纸中的专栏新闻的标题,但并非为每条新闻所作的题。它比无标题时代前进了一步,但表意仍然很概括、笼统、勉强,算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判断题 记者与所报道的人或组织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不与其发生经济利益纠纷。()
判断题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判断题 校对常用技巧现代出版物文字出错规律:1.形似字容易混淆。2.音同字容易混淆。3.义近字容易混淆。4.错分致误。录排时由于视觉失误造成“错分”,一个字录排成两个字,如将“腋”错分作月夜,将“好”错分作女子,将“硒”错分作石西。5.错合致误。同上理,将两个独体字错合成一个合体字。6.义连致误。一个汉字作为语素,可以同多个字分别组成不同的词。例如,“文”同“字”组成“文字”,同“化”组成“文化”,同“明”组成“文明”。心里想写“文字”,往往会下意识地错写作“文化”或“文明”。7.互倒致误。两个字组成词,两字互倒就成了别的词,例如人家―家人,感情―情感,办法―法办,爱人―人爱,校对―对校,书写―写书,统一―一统等等,书写和录排,都容易发生互倒致误。8.草字误判。作者写作,如果字迹潦草,录排容易误判致误。例如,“千斤鼎”误判作“4斤鼎”,“乃”误判作“13”,“设”误判作“没”,“析”误判作“折”等等。9.错用简化字。有三种错误:错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错误类推简化,自造简化字。10.繁体字。11.专用名词错用同音字。专用名词,包括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用字是规定性的,“图们江”的“们”,“扬州”的“扬”,“株洲”的“洲”,“黄连”的“连”,“拓扑”的“扑”,“棉铃虫”的“铃”。写成门、杨、州、莲、朴、蛉就错了。
判断题 蒙太奇:指对画面、声音、色彩等元素进行编排组合的手段,也就是电影中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声音和画面的组合结构方式。
判断题 新闻的“共同兴趣”是指新闻要反映社会大众关心的事实,而不是个别人关心的事实。新闻的共同兴趣是建立在受众对当前变动事实的共同关心的基础上,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提倡共同兴趣会把阶级性丢掉。任何一种大众新闻传播工具,不管宗旨、目的是什么,它想要存在下去,就必须考虑受众的共同兴趣。
判断题 采编合一:编辑人员在家是编辑,出去是记者,既采又编,采编工作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判断题 简述新闻稿件的修改一新闻稿件修改的内容:事实的订正、思想政治差错的校正、语言逻辑辞章的订正、润色二新闻事实的订正:1要求:真实、准确、科学、统一、清楚2事实订正的方法:分析法、调查法、核对法三观点的修改:1思想政治差错的修改;2政策差错的修改;3选取合适的角度,突出主题四语言辞章的修改:1订正:文理、语法的错误;错字、别字2压缩:使稿件简洁、精炼。3增补: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对必要的内容加以补充。4改写五根据报纸的特点修改稿件:1根据报纸的读者对象;2根据报纸的风格六改稿的程序与方式:1程序:通读全文-着手修改-检查性阅读2方式:a编辑亲自调查,与作者一起修改;b编辑对原稿提出修改意见,由作者修改;c直接由编辑修改、润色七改稿工作的注意事项:1不随意修改事实,坚持加工不加料;2尽量保持作者的原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