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传播工具的特点:
三种传播工具特点
1、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特点:
1)记录性好,便于思考;
2)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来读;
3)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深度报道;
4)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新闻时效差;
5)受文化水平限制大,受众基础不如广播、电视广泛;
6)不如图像和声音逼真有感染力。
2、广播: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特点:
1)迅速及时,时效性强;
2)无远弗届,渗透性强;
3)对象广泛,群众性强;
4)一瞬即过,不易保存;
5)顺序接受,选择性差
3、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
1)现场感;
2)亲切感;
3)简洁明了;
4)长于动态新闻,短于深度报道;
5)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接收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
4互联网特点:
1)传播上的快捷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2)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的无限性;
3)传播的多样性和沟通的交互性;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选择消息源时,只看重消息源的头衔、名气即可。
判断题 印象派记事:黄远庸,反映政治事件的《国会观礼日杂感》,反映社交活动的《囍日日记》
判断题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维新派第一份日报,严复。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注重外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等城市设有特约记者;2本着“以通外情为要务”的方针,该报聘请了多名翻译,广译外国报纸的新闻与评论,大量介绍外国情况。在其旬刊《国闻汇编》上,严复发表了他翻译的《天演论》,在当时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租用。3消息“确而速,又极多极详”,社会新闻约占一半,也重视国内新闻,积极报道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想读者报道“戊戌六君子”殉难真相,为中国近代史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判断题 背景材料可用于(新闻的导语、正文、结尾)三个不同部分。
判断题 简析新闻梳理的准则一、有稿必检1.一般记者的稿件要检验,总编辑的稿件也不能忽略。2.基层通讯员的稿件要检验,领导机关的稿件也不能忽略。3.本报(台)的稿件要检验,转载的稿件也不能忽略。4.地方媒体的稿件要检验,中央媒体的稿件也不能忽略。二、有错必究。必须要有乐于和敢于负责的精神。三、有改必慎。修改必须有据,一定要准确无误,要有充分的根据。可依据公开的、权威的、新近的资料和来源。
判断题 每期报纸出版前,由报社领导人主持,编辑部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确立和协调版面的会议。编前会一般会由主编/执行主编根据近期发生的社会关注点,为下期报纸/杂志立下明确主题,然后将主题分解给记者,安排记者就不同方面进行稿件的采写工作。
判断题 电子邮件不能进行一对多的邮件传递,同一邮件一次只能发送给一人。
判断题 新闻背景在通讯员写作时也不可忽视,要紧扣主题言简意明。消息的背景主要是指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环境。背景材料主要有三种: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注释性材料。我们采写消息时要注意在以下情况下使用背景材料:1.报道较复杂的新闻事实,2.报道一项新事物,如一项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3.报道读者不熟悉的或时间间隔较长的事物。4.靠交代背景才有价值的消息。总之丰富的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消息本身的意义,以揭示其内在的含义。1、背景材料的作用(1)有助于突出、烘托、阐述、深化主题,增强说服力(2)可以提高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使消息大为生色(3)有助于增强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2、背景材料的运用(1)背景交代要为表现主题服务(2)背景交代要简明扼要(3)背景交代要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