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国内报纸版面存在的问题
报纸这一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媒介为后来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提供了产品制作的模本,但新一代媒介成长起来以后,又会对其赖以脱胎的模本发起挑战。这种挑战的严酷性在于, 新媒介总是拥有比老媒介更全面的符号系统和更强大的传播功效:广播拥有听视性符号;电规又加上视觉性符号;网络不但规听符号兼备,而且还有强多的链接功能和无限的信息容量。在这些强多对手的冲击之下,报纸唯有更加努力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有可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因此,报纸的革新是永无止境的。
目前我国报纸版面设计中存在着一系列亟待改进的地方:
(1)编排思想的不稳定和版面形象的不确定
这主要表现在版面设计缺乏明确和稳定的风格定位,容易受市场因素的干扰。如一些机关报受晚报、都市报影响较多,脱离自已的性质和功能,盲目仿效一些在市场上比较走红的报纸的版面,结果导致内容与形式的不吻合,甚至于媚俗,有损严肃报纸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也有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近年来频繁改变自已的版式,报纸形象塑造没有明确的指向,版面的随意性说明报纸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2)报纸各部分的版面风格不协调
有些报纸近年来频频扩版,但各版组、各周刊以及各个版缺少统一的风格定位,任由各版主编自由编排,结果标题字体字号各搞一套,版头栏头缺乏统一设计包装,寻致报纸各部分的作用相互削减,整歌报纸无法确立统一的整体形象。曾有一家报纸的“人物周刊”仿效《南斱周末》的某块版面,与该报的其他周刊以及新闻版风格迥然不同,这种落差实际上破坏了报纸的整体形象。
(3)版面设计盲目追求感观刺激,形成“泡沫版面”
“泡沫版面”的特点是版面元素的使用过度夸张,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的价值不相称, 比如大量使用不含多少新闻价值的巨幅照片,内容并非很重要的稿件却做出了比报名字号还大的标题,还有一些专版大量使用非新闻照片装饰版面,照片的内容不报道内容毫不相关……这些做法实际上造成了版面资源的浪费,让读者感到故弄悬虚。
(4)版面设计无章法、无秩序
虽然主张版面讴计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但这不等于可以在版面设计上随心所欲,朝令夕改,让读者无所适从。版面创新成功与否,不能以编辑自已的感觉来判断,只能以读者的体验与评价为准。当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规,就会发现版面设计中实际存在许多妨碍快速有效阅读的因素:
①标题位置无章法。随意切断稿件下文的排列,造成阅读不便,浪费读者的旪间。
②字体字号运用无章法。不新闻稿件的报道价值不相称,读者不易领会编辑的报道思想。
③稿件排列无章法。不恰当的破栏使版面杂乱,既不美观也不方便阅读。
④照片、图表的规格与排刊无章法。扰乱整个版面的格局,甚至切断文章的排列,有些照片位置的不当还会造成读者的误解。⑤网纹使用无章法。如对照片说明、对稿件正文滥用网纹铺底, 很伤读者的眼力,实际是为形式而损伤内容。
⑥色彩运用无章法。主要表现为滥用色彩,标题、栏题、报头、照片、图表甚至正文都五颜六色,版面上没有重心也没有主色调,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妨碍了内容和思想的表达。滥用色彩还会寻致各部分相互冲突,造成不协调的版面效果,这显然不利于报纸品格和风格的塑造。
⑦线条、花边运用无章法。对花边在什举情况下用,直线在什举情况下用,幵无成熟的考虑, 直线的粗细也随心所欲。结果线条花边作为版面语言的功能不能得到恰当的发挥。
③广告编排无章法。在版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态没有规定和限制,一些报纸在新闻版的任意位置放置广告,甚至用新闻包围广告,或出现与报道内容相冲突的广告,既有损报格,也是对读者利益的侵害。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标题的分类:A按结构特点划分:单式标题和复式标题,复式标题课进一步分为引题、主题和副题;B按表意程度划分:实题、虚题、C按在版面上的布局与位置情况划分:通栏标题、栏目题、提要题、边题、尾题D按排列形势划分:一行式标题、两行式标题、三行式标题、多行式标题
判断题 分析采访对象及其心理特点一、采访对象的特点与分类(一)采访对象的特点1.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人口特征的角度个性差异的角度个人兴趣爱好的角度个人的人生经历的角度对具体的采访所持的不同立场启示:记者必须因人而异制定采访计划,从而确保采访获得成功。2.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启示:一方面,记者应当在采访前作更多的知识准备;另一方面,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问后,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倾听上。3.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启示:记者在采访中要巧妙地、千方百计地引导采访对象的谈话,使之合乎记者的采访目的。(二)采访对象的分类1.当事人:当事人通常就是新闻事实(事件)的主体,他(们)不但亲历了新闻事实(事件),而且对新闻事实(事件)有着较为深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知情人:知情人通常都不是新闻事件中的行动者,但对新闻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可能参与了新闻事件的策划。3.目击者:目击者是那些亲眼目睹新闻事实(事件)发生的人。4.有关人士:记者采访有关人士的目的,一方面是借用他们的言论表现出记者自身的观点和看法,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于他们的权威性增加报道的说服力和深度。二、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一)从个性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侧重于感性、理性。内向、外向1.理性外向型:有较强的理性思考能力,不容易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且善于与人交流。对策:记者的提问应简洁明确,不宜过多、过于频繁。2.感性外向型:很健谈,不会刻意隐瞒什么信息,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思维也比较活跃,容易谈一些与采访无关的话题。对策:设法保护对方谈话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努力控制谈话的主题。3.理性内向型:较为“内秀”,对问题的思考也很深入,但不善于与人交流,也不容易把自己的所想流畅地表达出来。对策:提出精彩的问题,并努力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4.感性内向型: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但不善与人交流,通常比较自闭。对策:注意调节采访的气氛,保证采访对象有一个好心情;同时又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分析导致采访对象紧张、不说话的原因采访原因、性格原因■如何缓解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采访对象想谈什么就让他谈,记者随声附合就行。记者主动说话,但不要迫不及待提问。(二)从社会心理层面分析采访对象1.热情地配合记者的采访对策:记者要保持清醒,在清楚了解对方的动机后,客观评价了解到的信息;注意通过其他渠道核实信息,保证新闻的公正性。2.消极地应付记者的采访对策:记者应当首先取得他们的信任,并采取各种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采访中,通过高质量的问题,了解事件的真相。3.借故回避记者的采访对策:记者应当充分理解这类采访对象的心态,使他们认识到采访的意义和价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经过预约直接去找采访对象。4.故意阻挠记者的采访对策:记者一方面巧妙地躲避采访对象的阻挠使事实的真相公布于众;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加强自我保护。
判断题 一般通讯和特写都应讲究时效性、真实性,写作上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
判断题 如何校对扉页扉页:包括书名、作者署名、出版社名。书名包括汉字书名和书名的汉语拼音。作者署名要列全体作者的姓名,包括主编、副主编、审阅、作者等。姓名与姓名之间空一格,不用顿号。出版社名:要求同封面。
判断题 采访: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像、录音、录像等活动。
判断题 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西方的解释性、调查性报道,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
判断题 含义论:含义论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提出的理论之一。含义论把行为当作内心理解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而呈现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的行为是从其内心对世界的理解出发的。而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则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不少研究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人员集体确定对社会现实的解释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即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这四个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判断题 DEE结构:DEE是指描写(Description)、解释(Explanation)、评价(Evaluation)。DEE结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新闻写作的惯用手法,因此,DEE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该结构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DEE结构的新闻作品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②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③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④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