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和步骤
一、新闻采访的基本任务
(一)拿到事实
预约采访或“三包”采访(错)
依赖网络解决采访(错)
到一线采访,拿到关键性的事实
(二)拿到真实的事实
与事实相关的知情者对报道的真实性的检验
社会实践对新闻报道的检验
(三)拿到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四)拿到典型的事实
典型的事实必须是真实发生的。
典型事实一般都是感性的事实。
典型事实是蕴含理性的感性事实。
典型事实是有代表性的事实。
选择典型事实的误区:虚构,夸大(夸大事实法、人造平原法)
(五)迅速地获取事实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要依靠各方面的熟人和朋友帮忙
要有比较强的交往能力
要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新闻采访的十个步骤
1、获得新闻线索
2、明确采访目的
3、进行背景调查
4、拟定采访计划
5、采访预约
6、与采访对象见面:打破僵局
7、提第一个问题
8建立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9、提出敏感问题
10、结束此次采访
第一步:获得新闻线索
第二步:明确采访目的
“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谁能为你提供该信息?”
■为什么表明采访目的那么重要?
扫除对方不信任的障碍。 帮助对方知道你需要什么。 表明你是来倾听、了解的。
正常程序→表明自己需要何种信息→找到合适采访对象
特殊程序→找到合适采访对象→表明自己需要何种信息
第三步:进行背景调查
只有通过背景调查——回顾以前发生的一切——才能找到带你走向新领域的问题。
报道的性质决定所需调查的种类。(人物专访)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采访都要求大量的访前调查
第四步:拟定采访计划
在见到采访对象时,再次解释采访目的 。
怎样和首次见面的采访对象打招呼。
记下提问的问题。
让对方举一些例子、轶事和总结性的评论。
策划好你的倾听。
考虑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出乎意料的回答和话题的以外偏离。
第五步:采访预约
别人没有义务接受你的采访。
预约过程:表明身份,解释你的需求,提出采访要求,安排时间和地点。
第六步:与采访对象见面:打破僵局
■如何打破僵局:
谈他感兴趣的话题
问他最近在忙什么
从环境中找个闲聊的话题
谈共同的熟人
■见面后的前四分钟
第七步:提第一个问题
第八步:建立轻松和谐的采访氛围
谈话应该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谈话越不正式,收获越大;倾听越认真,得到的回应越热情,收获越大;好奇心表现得越突出,提问时准备得越充分,收获越大。
■如果采访进行的不顺利?
原因:1.忽视了前面的步骤2.没有把采访的目的解释清楚3.没能让采访对象意识到该采访任务的重要性4.在最初的四分钟,采访对象把你当成了不值得信任的人
解决:1.谈话的最初要全面具体地解释。
2.双方的和谐可能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出现的。
3.建立在共同兴趣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和谐是采访的核心所在。
第九步:提出敏感问题
敏感问题和令人难堪的问题一般放在采访后半部分提出
■提出敏感问题之后的感情恢复
如果处理小心谨慎,双方的信任不会受到损失。
充满人情味的安慰
第十步:结束此次采访
主动按时停止谈话,如果对方意犹未尽,可适当延续一小会儿。
表现你想终止的意图,再核实一下做过的记录。
询问采访对象要不要再做什么补充,或者有没有什么“最后的想法”。
留下你的名片。
索要采访中所提及的资料。
告别——谢谢您的合作。
■采访步骤——个案展示(ppt20--32)
■需要牢记在心的一些问题
在访前的调查中,记者要做充足的准备,并就可以提问的领域进行思考。
要敢于想象完美的报道模式,并为此去挖掘信息。
采访双方要做充分的交流。
报道的精确度至关重要,小细节也很重要。
报道的思路往往在采访中产生。
不要忽视采访笔记的重要性。
重复对方刚刚说过的话能够促进深层次的调论。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判断题 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判断题 观察:观察又称“用眼睛采访”,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活劢,它是人们获得经验知识的方法。采访中的观察是指记者对客观事务所进行的一种察看体验活动。观察对于新闻采访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次成功的采访都离不开记者的观察。新闻采访对记者的观察有几点要求:要敏锐、要独特、要准确、要抓要害、要抓特点、要深刻。
判断题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作者是(柳永)
判断题 四维空间是指三维空间与时间组成的整体
判断题 编辑可以根据版面的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任意删改。(×)
判断题 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和观察家评论等。
判断题 谈谈你对报纸版面中出现的大标题、大图片的看法,举例说明。报纸版面中出现的大标题、大图片是一种既有利又有弊的版面编排方式。这种编排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标题显赫,照片增大,线条粗黑,色调浓重,醒目夺人。这一方式能构对视觉构成强烈的刺激,国外有学者称之为“拳击式示现”。20世纪中后期电视的出现对报纸重视图片的运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照片提供给读者的固定形象对于那些习惯了电视图像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二是照片在报纸版面上多起来、大起来,并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1982年美国诞生了一家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CUSAToday),在版面上大量采用大幅的彩色照片,而且每天出版整版的彩色天气预报示意图,以一种“快餐式”报纸的活泼新颖的形象在西方报坛独树一帜。国外的一些报纸较早地采用了这种编排方式。中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北京青年报》。该报将版面确定为浓重型,有些重要的正文和标题增加色块,配以底纹,形成黑白灰的强烈反差;新闻照片增多加大;稿件之间用黑粗直线分割,淘汰花边花纹。这些编排元素变革的结构,一改版面视觉形象,造就了“浓眉大眼”的独特风格,能够引起读者的无意注意和视觉兴奋。该报改为大报后,依旧保持了这种色调浓重的编排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如果处理不当,会带来令人压抑和虚张声势等负面效应。因此,对这一编排方式的使用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