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理解新闻报道的“完整性”?你认为在写作中,应该怎样处理新闻报道“完整”与“简洁”两大要求之间的关系:(1)新闻报道的“完整性”的含义①新闻报道必须充分展示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不要有意无意地不回答(忽略或回避)受众关注的问题。简洁不是简陋,新闻报道不能“缺斤短两”。
②新闻报道需要处理好发掘重点与报道详实之间的关系。对于受众关注的情况一定要做充分的说明。
(2)处理新闻报道“完整”与“简洁”两大要求关系的方法
①两者在新闻报道中都有重要的地位,互不冲突,都不应偏废,都要重视和坚持。
②简洁是避免繁琐和庞杂。简洁不仅仅是一种文字使用的技艺,它建立在记者对新闻事实的选择之上,而选择依赖于判断。新闻写作的简洁,依赖于记者对新闻敏锐地捕捉,对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的识别,对最引人注意的新闻事实的确认。
③完整是指记者必须充分展示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这并不妨碍简洁的文字报道,两者兼顾,才是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在写作上应该达到的境界是:重点要突出,要素要完整,结构要清晰,叙述要简洁。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记者失德的最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
判断题 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是个体性为主的精神劳动。(√)
判断题 无论表现事件还是人物,通讯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是以下三种:(1)骨干事例一篇通讯必须有能够支撑主题的骨干性材料,又称骨干事例。即突出的、较有分量的典型事例,否则,通讯的主题根本就不能成立。在这里,“典型”与“骨干”有相通之处。骨干材料是通讯“说服力”的基础,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也是通讯内在逻辑的基本要求。骨干事例是通讯中的“干货”,它必须真实,必须带有权威性。在采写通讯的过程中,寻找骨干事例是中心的一环。如果找不到有说服力的骨干事例,或者骨干事例不多,则要考虑改变通讯的主题。(2)细节材料几乎在任何新闻写作教材上,细节材料都被列为通讯写作最具特色的要素。细节材料是再现型的材料,是指骨干(或典型)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化的对话。它们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富有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细节材料不是“告诉”你这一件事,而是将这件事“再现”给你看,他触动你的感官,使你“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读者从文章中切实“感受”到活生生的事实。感受到的经验容易让人相信,且难以忘怀。而新闻中的细节感染力最强的材料,往往成为通讯的生动性、可读性的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好的通讯读起来格外优美动人、富有吸引力的地方。文字报道中的细节材料虽然比不上新闻图片直观和电子媒体声画一体的原生态效果,但通过白描手法“再现”事实,也可使这种再现的材料通过读者阅读中的想象力触动读者的感官,使人仿佛听到、仿佛看到了新闻事实,从而产生一种心灵的体验。(3)一般叙述性材料除了骨干事例、细节材料外,通讯写作中也不可缺少一般性叙述材料。这种材料一般不是事例,也不细致生动,但它可以对人物、事件、风貌的背景和现在状态作概括性介绍和解释,使人了解一个大致的事实框架,“织”出通讯的一个基本背景和舞台,让骨干事例和细节材料有赖以展现的场所。
判断题 网络调查方法中的网上小组座谈主要用于对待某些问题的参考性态度研究。
判断题 述评新闻有四种类型(形势述评、思想述评、工作述评、事态述评)。
判断题 颗粒度指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判断题 构图是将形式因素综合运用以获取电视画面的形式美感的过程,它将决定电视观众能看到怎样的画面。
判断题 谈谈当代新闻编辑人员的素养。新闻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不仅应当通晓新闻业务,掌握采访、写作、摄影、编辑和评论的本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高度的责任意识、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执著的探索精神。(1)高度的责任意识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利器,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人员处于把关的地位,操有新闻报道的生杀大权。这就更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高度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①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要把经济效益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前者要服从于后者,而不能以牺牲后者来换取前者。换言之,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都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受众负责的精神。是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检验编辑人员是否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最显著的标志。②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赖以发挥良陛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国,大多数新闻媒体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出现的,新闻真实与否,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真实与否,又涉及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所以,编辑人员要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闻报道的真实性。③高度的责任意识,要求着力消除新闻报道的副作用。副作用是指随着主要作用的产生而附带发生的不好的作用。这种情况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编辑人员应该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从新闻的检验到配置,都要尽力消除其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2)广阔的知识视野①编辑人员要不断扩大关于报道对象方面的知识。这是编辑人员最常用、最急需的知识。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主流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把这一理论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全面地、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②对自己所负责的报道领域的知识,编辑人员一定要注意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力求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同时编辑人员应当不断关注新兴的知识,不能满足于原有的知识。③编辑人员还要注意了解周围媒体和受众的情况,应当动态地而不是静止地掌握受众的情况,以便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法不断适应受众的需要。④编辑人员还要懂得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交往的增加,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掌握外语的重要性。至于懂得计算机的一般知识,则是编辑工具电子化的必然要求。(3)执著的探索精神①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总体概念,其内涵的构成是多元的,又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以集合产品的形式向公众传播的。各类新闻内容如何整合,如何出新,都会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探索应当全方位展开,整体推进。②在探索中,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及时捕捉新闻的生长点,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③探索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高度的责任意识,广阔的知识视野,执著的探索精神,是当代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修养。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编辑人员所处的层级越高,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新闻媒体总编辑的综合素养应该为全体编辑人员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