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媒介的发展趋势与意义:(1)新媒介是相对于铅字出版和报纸、地上波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

传统的大众传播过程是一个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虽然也有读者或视听众来信来访等反馈渠道,但这种反馈是迟延的,而且是通过其他通信系统(邮政、交通、电话等)进行的。与此相比,新媒介的传播系统通常本身即具有双向渠道。

②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传统媒介的功能大多是单一的,例如报纸仅供阅读,广播仅供收听,电视虽然可以声画文字并茂,但人们却不能用来进行信息传输或处理。新媒介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③媒介资源的丰富化

这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数字化指的是在电子信号的传输方式上,用数字压缩方式来取代传统的信号模拟方式。数字化以后,不仅信息的保真性更强,传输质量更高,而且能够大幅度节约电波频率资源。

④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传统媒介的传播活动大多圈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之内,而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则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条件。

(2)新媒介发展趋势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②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③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则把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总之,新的媒介技术和工具,正在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事件中保持中立立场,是符合马克思“一般的公正”原则的。()

判断题 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这个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其特点包括:①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②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③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④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

判断题 通讯的抒情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判断题 在新闻敏感问题上,无产阶级新闻观与资产阶级新闻观有何异同?西方记者的新闻价值观和判断新闻的标准与我们不尽相同,但强烈的新闻敏感是西方记者的长项之一。资产阶级的新闻观认为新闻敏感是“天生”的,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新闻观;相反,无产阶级的新闻观认为记者的新闻敏感是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新闻观。(1)新闻敏感问题上,资产阶级的新闻观①美国有影响的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他著的《新闻学原理》一书中讲到,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但在新闻敏感的来源上,却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他把“新闻鼻”(资产阶级新闻学著何把新闻敏感称作“新闻鼻”)看成是“天生的”:“新闻觕者需要有一种天生的鉴别力,判别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另一方面,他又说“新闻想”是可以用训练及经验来培养的。②一些新闻学著何则干脆认为“新闻嗅视”是记者的“第六天性”,“这种嗅视对于某些有天才的人几乎成为一种天性”。把新闻敏感神秘化,陷入了唯心的泥潭。(2)新闻敏感问题上,无产阶级的新闻观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新闻观来观察,新闻敏感并非记者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出来的。在中外记者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做记者的时候,就连新闻的基本知识也不具备,可是经过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终于成为具有很强新闻敏感的记者。这个事实有力地否定了新闻敏感是“天性”的论调。

判断题 网络媒介素养1、网络媒介素养的含义网络媒介素养,或称“网络素养”,包括接触、理解、参与、使用、批判、和创造全新质态的媒介,针对这些新媒介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对海量信息的理解和批判能力,对现实与虚拟空间的传播与应对能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参与能力。2、网民素养的内容网民素养是指上网者在接收、发送、传播信息时综合呈现的能力和素质,包括价值观、态度、或心境等的修习涵养。1网络基本应用素养2网民的信息生产与消费素养3网络交往与协作素养4网民的社会参与素养3、网络道德伦理素养网络伦理原则:(前两个是基本原则)1无害原则(PrincipleofNonmaleficence)2知情同意原则(PrincipleofInformedConsent)3公正原则(PrincipleofJustice)4尊重原则(PrincipleofRespect)

判断题 “同学们纷纷表示:‘他平日里非常乐意帮助同学,他是我们的好班长。’”此句的引语使用没有错误。()

判断题 灰卡可以测得准确的曝光量。

判断题 数字化记者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相比较,应该具备以下素质来迎接新的挑战:(1)把握全局的综合能力要强网络记者面对的是无限的信息资源。因为利用因特网他们很容易地就进入了全球化的信息世界,使得传统媒体的信息分割和新闻封锁,顿时化为乌有。新闻报道的“地球村”已经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记者需要具有政治家的头脑,要有比传统媒体的记者更强的对全局的把握能力与更敏感的思想认识水平。同时他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受众,如何选择与如何报道新闻,与此相关的新闻价值观念也要求比传统媒体的记者有进一步的提升,必须更加开放,更具有国际视野。在迅速到来的资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那种狭隘的、地域性的、种族性的、意识形态性的报道,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传播秩序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要求平等、要求理解、要求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因此,整个新闻传播事业都需要有一批国际型的记者能够超越20世纪的思维模式,进行全新视角的新闻传播。而网络记者首当其冲,网上新闻竞争的焦点是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如果你的新闻不能在更广泛的受众层面上打动人心,网络媒体就很难有生存的基础。(2)验证、过滤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要强网络的无限开放性,使得新闻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受众在接受传播时很容易遭遇“认识性遮蔽,,同时不少真实的信息又因信息总量过于庞大,而在消化不良的状态下消失。普通公众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核实或验证信息,网络新闻传播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因此,网络记者要比传统媒体的记者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背景、更加专业的分析能力。对网上的“信息海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验证、分析,将是网络记者重要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之一。同时,为了作好受众的“外脑”,或者说新闻的导航员、信息的管理员,网络记者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学者的分析研究能力,在作跟踪报道、连续报道或者深度报道时,能够提供有穿透力的独到视角。加工、梳理信息的质量取决于网络记者的专业素质,他们的眼光与知识背景能够使新闻增值。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专业的视角、专业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将帮助受众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3)在第一时效赶到现场直接采访的能力要强现场是新闻事实的发源地。零次信息、独家新闻、第一手材料,只有在新闻现场才能捕捉到。网络媒体对原创信息的需求,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都要求网络记者要有比传统媒体记者更强的现场采访意识与行动能力。现在,大力发展现场直播节目,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主要是电子媒体播报新闻的一个重要趋势。而网络媒体其快速传播的魅力,也在于同步性、现场感与参与性。因此,现场对网络记者的重要性,不仅是他们获取原创新闻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且在网上进行现场直播报道,也是与传统媒体竞争的一个有力武器。(4)运用网络与数码技术进行采访写作的能力要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首先要很好地理解网络这种新媒体,能够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无限的信息资源,去思考、采访、写作和策划。要懂得如何制作各种文本,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频的、视频的、动画的等,并且能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地把它们有效地综合在一起。西方学者提出,网络记者必须成为一种“全能传播者”,或者说“内容工艺专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像传统记者那样的文字写手。当然“他们不必像程序员那样懂得那么多,但一定要了解各种程序语言的局限”。他们要善于进行多媒体、超文本的写作,哪一种文本形式能更真实、更准确、更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就用哪一种。网络时代记者的技术配备十分重要,实际上是一个移动的记者工作站。其装备包括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终端组成的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附属设各。技术优势可以保证记者采访、写作、发稿不受时间、地点、恶劣条件的影响,随时和编辑部保持联系,而且一身数任,能在现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集新闻,调阅大量背景材料,用来验证、过滤信息的真伪,从而保证报道任务迅速、圆满地完成。(5)平等交流的能力要强由于互联网双向与多向传播的特点,网络记者要具备同受众平等交流的观念与能力。在双向交流与互动式写作中,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没有服务意识,这项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业务领域就无法开拓。平等交流的能力包括擅长做各种类型的抽样调查,以及时了解受众欲知、关心的事;擅长设置受众需要的“议题”,组织各种类型讨论;擅长做谈话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与沟通等。(6)较强的外语能力英语是目前互联网的通用语言。要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掌握网络技术,英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相比,网络记者的国际化首先表现在英文水平要高。他需要熟练地用英语阅读和查询网上的信息资源,要会用英语在网上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会用英语在网上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