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理论的异同(1)可以认为属性的取舍、强调、排列也是框架的一种,但是框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属性的设置更加丰富。框架除了表现在具体细节之外,还是一种格式塔(整体的感觉),比如甘耐姆所说的感情属性、风格、语气等。1+1很可能会大于2,把一些属性加在一起,还可能产生某些“化学反应”,超过属性简单相加产生的效果。
(2)所以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并不能画上等号,框架效果所涉及的影响要大于属性议程设置的影响。
(3)此外,框架研究包含的内容也涉及新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结果的全过程。尽管如此,从属性议程设置的角度研究框架效果,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框架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信息传播的效果力一面。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试就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做一比较。新闻评论是整个媒体报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中外都是一样的:美国普利策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而在中国,更是将评论定义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权威性言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经济程度、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新闻评论呈现出很多差异。(1)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的原则差异①中国:党性原则在中国,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而新闻评论,又是各种宣传形式中最重要、最权威的一种形式,体现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报纸的立场、观点和它的党派性。新闻评论党性原则的主要表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唯物辩证法,对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正确地阐明观点和主张。②西方:独立性原则西方新闻界为新闻评论确定三项原则:保持独立性;为公众利益服务及在社会舆论中的领袖地位。独立性是其中的首要原则。普利策曾给《世界报》确定的原则:《世界报》永远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改革,决不向不公正与腐败现象妥协;永远同任何党派别有居心的宣传唱反调,决不从属于任何政党;永远坚决地保持独立性,决不畏惧向危害社会的势力进攻,不管它是富人还是穷人。《纽约时报》也有过“无私地服务于公众利益,不使报纸变成实现个人野心或党派政治的工具,也不使它成为个人或宗教偏见的喉舌”的原则。很显然,由于西方媒体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功能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其评论必然要坚持独立性。评论一旦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无原则地为某种特殊利益所驱使,那便谈不上“服务公众利益”,当失去读者的信任时,它在社会舆论中的地位自然也岌岌可危。(2)中西方当代新闻评论的作用差异①中国:舆论引导,宣传政策我国新闻评论的根本作用,是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舆论导向,它不仅反映舆论,而且影响舆论、引导舆论。纵观我国报纸上的新闻评论,由于它不同于任何个人与团体发表的谈话,而是既代表党委又代表群众的一种发言形式,因此是影响某种社会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新闻事业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舆论机关,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对舆论的导向作用不可低估。从微观角度来看,新闻评论的首要作用是宣传党的政策;其次,弘扬精神文明也是评论的一大作用。新闻评论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观点,宣扬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表彰先进,针贬时弊,批评错误言行,对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②西方:赢得读者,帮助读者纵观西方新闻评论的理论与实践,不难找出一条贯穿线,这就是“以读者为中心”。西方的政治体制及新闻体制是多元化的,各个不同的利益团体,包括如政党、企业集团、宗教和社会团体等,都有自己主办或控制的新闻媒介;即使是相对独立的媒介,也有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等观点以至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倾向性。这就形成媒介彼此之间在评论上的激烈竞争和对抗局面。此外,经济上的压力也大大促进带有企业性质的媒介对受众的争夺。因此,客观的环境使报纸评论不得不注重读者的政治倾向、利益要求及阅读趣味。但是,这种注重并非简单的迎合,而更着眼于对读者的帮助、引导和思想上的启示。西方评论界提出评论的重要职能,即帮助读者在阅读纷繁复杂的事件报道时理清头绪,特别是提供认识、思考有关问题的方法。因为评论能告诉读者事件的背景等,使模糊的事实变得清晰,并指出事件的意义。此外,评论还有一个大任务是帮助读者更新观念。有些陈旧过时的想法,或传统的思维习惯对人们影响至深,而且自己往往不易察觉,评论要慎思明辨这些会阻碍新生事物的旧观念。西方评论界把自己社会责任的实现首先寄希望于影响读者,而不是影响上层。同时,他们自觉地把激励思考、使读者能够持有独立见解的目标置于宣传己方观点之上,这或许是民主政体的一个侧影。
判断题 产品摄影也是产品照片。主要用于产品的样本、说明书和商品宣传画等。
判断题 颗粒度: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判断题 什么是隐私?所谓隐私,是指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当事人不愿他人知晓或者他人不便知晓的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者他人不便干涉是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介入或者他人不便介入的个人领域。
判断题 即时通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信息的业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传递文字、图片、语音或视频,根据终端不同可分为PC即时通信和手机即时通信。
判断题 新闻报道题材的类型:消息、深度报道、通讯、新闻特写
判断题 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一、隐性采访的概述(一)隐性采访的涵义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的采访。(二)隐性采访的特征隐性采访是有条件的。出发点的积极意义。要冒一定的风险。(三)隐性采访的类型体验式采访:记者不暴露身份和目的,而作为社会普通公众去获取有关信息的采访方式伪装式采访:记者以隐去真实身份的方法,隐藏采访目的,以获取所需信息的采访方式。(四)隐性采访的重要手段——偷拍、偷录(五)隐性采访适用的新闻报道类型1.揭露或批评性报道2.亲身感受型报道二、隐性采访的方法和程序八条(一)寻找线索和线人1.新闻职业线人2.新闻事实的知情者(公开身份的知情者、匿名的知情者)3.记者的社会网络(二)在采访前确立某种假设⒈提出假设的重要性为记者提供明确的思路,指明调查的方向。方便记者与编辑部门负责人沟通。帮助记者判断线索的新闻价值。⒉对假设的初步求证在隐性采访过程中,对假设的初步核实应当尽快完成,以判断究竟有几分把握可以证明这个假设。3.证实与证伪(三)周密地考虑各种应当考虑的问题1.确定利害关系。2.安排采访的先后顺序。3.资料搜集。4.确定调查的价值。(四)确定被采访者之间的利害关系(五)贴身暗访1.假造一个不易被察觉并且便于进行暗访的身份。2.进入暗访的地区,寻找、接近暗访对象,取得他们的信任。⑴要对被暗访者显示出不可抗拒的利益吸引力。⑵要表现自己是“业内人士”,对这一行很精通。⑶要镇定自若,有时候还要欲擒故纵。3.套取所需要的情况,以证实自己事前的假设。(六)获取必要证据1.必要性证明报道的真实性应对新闻报道所引发的法律纠纷2.合法证据:采访笔记、录音、录像带以及照片、各种书证、实物证据、文件资料的原件、副本、复印件、抄件等。■采访笔记准确记录下可能作为直接引语的原话,并忠实表达采访对象的意见,保证采访笔记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应请采访对象在笔记上签字。■录音机和设想设备如果事关重大,应考虑用录音机和设想设备,录音和录像要比采访笔记更有可靠性■照相机对于现场场景以及无法带回的证物来说,拍下照片是最好的选择。它可以辅助采访笔记,增强说服力。■书证与物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和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事实的书面文件和物品。物证是指能够证明事实的物品和痕迹。(七)隐性采访中的观察1.记者观察到的细节可以在写作中赋予报道以无限丰富的色彩和质感。2.记者观察到的细节可以帮助记者去伪存真。3.记者观察到的细节可以让记者探知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及时作出应对。(八)对所获取的证据进行司法甄别A级证据(可信度最高)公开的资料、政府文件、档案馆记录、法庭调查报告、警方档案、传统媒体网站、网络数据库和重要的FTP服务器。B级证据(可信度略差)私人的、非公开的资料,在门户网站、商业网站搜索得C级证据(可信度最差)采访对象的口头叙述,来自聊天室和BBS的匿名信息。如何判断采访对象口述的可信度区分采访对象的动机。通过其他信息源求证。提供消息的人是否愿意说出自己的名字。如何鉴别伪证(1)采访对象陈述的情况是根据道听途说或谣传得来的,且多方查证无法证明属实。(2)采访对象提供的消息是通过自己毫无根据的分析、推测和想象得出的结论。(3)证词的明确程度不高,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或者证言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应有的细节。(4)证言本身自相矛盾,前后不能连贯,漏洞百出,或在两三次采访中证言不一致,出现明显偏差。(5)与科学公理和普遍常识明显相悖。(6)采访对象有幻象型性格,容易自我暗示;或有偏执型性格而极端自负;抑或性格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而陈述失实证言。(7)证据的内容与其他大多数证据的证明结果相悖,则多数伪证。(8)若一对相关证据的证明意义完全相反,则其中必有一伪。(9)几个采访对象的证词完全相同,甚至连遣词造句都分毫不差,要考虑串供的可能性。(10)经过鉴定和勘验,确认提供的证言和证据不符实。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风险(一)关于隐性采访是非的争论1.完全赞同记者使用隐性采访这一采访形式。2.反对记者使用隐性采访。3.对于隐性采访持中立的态度,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考虑使用。(二)隐性采访的道德界线(理解关于隐性采访在道德层面上的问题)1.在隐性采访中记者身份的扮演应有严格的限制✪记者不能装扮成国家公务人员借行使公务获取新闻。✪记者不应装扮成违法犯罪之徒。✪记者装扮不能改变其固有的自然性别角色,而深入到另一个性别世界中采访。2.隐性采访中严禁任何“诱导”3.隐性采访不能干扰公共生活和秩序(三)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1.隐性采访与侵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是一般人格权的核心,侵害人格尊严就是侵害人格权。✪镜头不能丑化采访对象,更不能出现带有侮辱性的画面。2.隐性采访与侵犯隐私权⑴隐私的要件:一是与社会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私事,即所谓“私”;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预,即所谓“隐”。⑵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⑶采访场合对隐私权的影响公共场合、非公众场合案例:迪特曼诉《时代》公司⑷隐性采访侵害隐私权抗辩事由抗辩事由之一:公众知情权。知情权即知的权利,也称作知悉权、了解权,其基本含义就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国家应当最大限度的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抗辩事由之二:基于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是一个正当的抗辩事由。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法律准许使用他人的肖像,准许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和活动公之于众。抗辩事由之三:公众人物。公众人物的一般理解应是著名、知名度高、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的人物。3.隐性采访与侵犯名誉权■新闻侵害名誉权有四个构成要件:①名誉受损的事实;②违法行为;③因果关系;④主观过错。■隐性采访侵犯名誉权的应对①严格把握真实性原则,做到内容真实。②公正评论:第一是出于公众利益发表了意见;第二,是基于一定的事实发表了意见;第三,所发表的意见一定要很客观,不带有个人感情上的色彩;第四,就是不具有恶意。4.隐性采访与侵犯肖像权注意:在记者拍照或电视台摄像的过程中,有时候画面背景的选择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侵犯不相干人的肖像权。隐性采访与刑事犯罪
判断题 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和李普曼被认为是传播学的创始人,他们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的产生。(1)拉斯韦尔(1902-1977)拉斯韦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曾有位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①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②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③他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最为世人所熟知。凭借其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这一句震撼学术界的话就是:“谁?说些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有什么效果?”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2)勒温(又译为卢因,1890-1947)勒温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他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1947年,勒温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这也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原因。(3)霍夫兰(1912-1961)霍夫兰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他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劝服》,前者中通过操纵变数以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性研究构成了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对传播理论的建设做出贡献;后者涉及一系列命题,引发了一系列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干重大贡献的渊源。他的理论和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4)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拉扎斯菲尔德是奥商美籍著名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美国士兵一一述评》(1949),《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示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他对传播研究另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5)李普曼(1889-1974)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也是美国伟大的专栏作家,在传播史上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李普曼与拉斯韦尔是同一类的学者,而且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他的《舆论学》一书最广为人知,是新闻史上最早对舆论传播现象做出系统梳理、总结与探讨的著作。他认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如“刻板模式”),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此外,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伪环境是新闻过程中高度把关的结果。他指出,每一份报纸都是一系列把关结果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