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特征来看,通讯与消息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一个事件发生了,消息往往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何事、何时、何人、何地、状况、原因等,让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而通讯则往往在消息之后,将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细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它满足了读者在知晓新闻事件大致结果后探求深层原因和获知详细过程的衍生兴趣,也有利于人们较完整、较深入地了解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因此,详细、深入、完整是通讯文体的突出特色。
(2)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生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通讯具备吸引力的秘密,就是充满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它把人们熟悉的生活和不熟悉的新闻现场推到读者眼前,使读者去认识,去感知,并在感知中形成自己的体验。一句话,通讯比消息更多地触动读者的感官。
(3)通讯的文体较自由
消息的结构尽管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毕竟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结构方式:导语+主体。而通讯的结构没有上述消息类似的“格式”,没有导语和主体之分的固定结构,文体比较自由,有些类似于散文体,在表现形式上给予作者很大的创作舞台。各种笔法,各种结构,各种风格,都可以容纳在通讯这种文体中。可以从头到尾顺叙事实,也可以从尾到头倒叙事件;可以用白描手法再现人物、再现现场,也可以触景抒情、缘事议论。可以用序数将报道分为几个大段来写,也可以用小标题来分割段落;可以写对话体,也可用日记体。可用第三人称,也可用第一人称。另外,像时空穿插的“蒙太奇”手法,像评书段子一般的悬念设置,都是屡试不爽的“保留节目”。总之,通讯文体在表现形式上相当自由洒脱,它给记者建构了一个可纵横悠肆、飞转腾挪的创作舞台。
(4)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消息是信息型文体,要求速报。有些消息,如简讯,甚至无需提炼主题。通讯则不然。主题对通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通讯是作者有意识组织起来的文体。将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有粗有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没有一根主线把材料串起来是不可想象的。而主题的残缺、含混,也正是许多通讯失败的通病:中心不明、杂乱无章。因此,每篇通讯都必须有主题来统领素材。
从主题的角度来讲,文章中的每一个素材一—无论什么样的事实材料都是对主题有用的,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讯一旦完成,其结构是完整、严密、不容任意拆散的:有头有尾,环环相扣,其功能是以“整篇”为单位发挥作用。消息的“段落”在排版时可以根据版面的要求进行裁剪。而通讯一般不能任意砍去其中的段落,那样将使通讯的结构支离破碎,难以卒读,因为它破坏了通讯结构的完整性。
(5)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
从理论上讲,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是记者有目的的写作,都表现了作者的主体意识。通讯内容丰厚、题材广阔,它需要作者对素材的强有力的把握。选择什么事实,不选择什么事实,如何表现这些事实,完全受记者主体意识的支配,即思想的支配。在一篇具体的通讯作品中,作者的主体意识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有鲜明的主题;二是作者常常以真情为文,以情动人。
采写一篇通讯时,记者面对的往往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事实,如一个人坎坷的一生、一个事件的大小情节,一种社会现象的层层叠叠的因果链条。记者要向大众传播这些复杂的事实,必须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研究,即通过采访对事实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达到了对事物的较深层的认识之后,就要考虑到如何表达的问题一一根据时代背景、大众兴趣和媒体报道方针确立自己的主题,然后紧紧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来结构文章。因此,一篇通讯的主题、选材和结构方式,都不是简单“搬运事实”的工作,都需要作者的思想观照。
在阅读消息的时候,读者常常在一瞥之间就能辨别出最重要的信息,因为最重要的信息常常在导语中凸显。同样,在阅读通讯的时候,读者也可以一眼就看到作者的价值判断、观点和主张。通讯中作者的主体意识表现得非常鲜明,读者或者通过标题,例如:《洪水无情人有情》、《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同志骨灰撒放记》、《人民呼唤焦裕禄》,或者通过作者直截了当的议论就可以感知作者鲜明的是非、爱憎和褒贬。
(6)消息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通讯则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
消息文字要求简练明快,因此,常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而通讯的素材比较详细,因此多用详述、白描手法再现事实,强调事实的生动性和可感知性。
(7)与消息相比,通讯时效性稍差
对于重要的事件,人们通常用消息在事件发生后最短时间内抢先报道。随着现代化的报道手段和先进设备的普及,电视、广播所做的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更是将事实与报道之间的时差缩小为“0”,实现同时空转换。报纸上消息的时效也大为提高。通讯发稿较慢,是因为它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如要求更详细、更深刻、更生动、更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另外,通讯事实多、篇幅长,写作上也需要比消息史长的时间,同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等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阶段性结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才成熟。
这样,通讯的时效性往往不及消息。通讯中发稿最快的是体育赛事特写,往往和赛事消息同时发稿。因此重大体育赛事的采访往往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既要抓住重要信息写消息,又要盯住关键性的现场采写通讯或特写,这需要记者做充分的赛前采访准备和具备“倚马可待”的写作速度。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评论如何解决空泛的问题?空泛是议论的空洞浮泛,表现为评“老话题”,论“空道理”的大评论。新闻评论本是一种以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其特色的文体,应该言之有物、思想深邃、针贬现实、议论风生。解决新闻评论的空泛问题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新闻评论应依托新闻,重视时效性和新闻性,使老话题说出新道理如果评论不从实际生活感受出发,不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不以新闻事实和当前有新闻价值的重大事实为论据,违背新闻评论必须有新闻性、有新闻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新闻评论便沦落为一般的评论。譬如,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个老话题,但《北京日报》评论员文章《从根本上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根本利益相同、理想信念相同、道德标准相同、法纪相同这四个“相同”,从本质上来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使老话题说出了新道理,给读者以耳目一新之感。(2)理论联系实际,从新鲜、典型事实出发,就实论虚造成新闻评论空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论的是“空道理”。“空道理”,是指泛泛而论,无关痛痒,尽重复那些众人皆知的老话、现话、大话,不善于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新闻评论应从新鲜事实出发,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具体分析,用典型而有说服力的事实来进行论证,理论联系实际,彰显评论的现实针对性,就实论虚,因事抒感,由小见大。
判断题 阐述李普曼与拟态环境理论,并结合当前信息社会的特点,谈谈你对这个理论的理解: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李普曼认为,人们再也不是主要凭借直接经验去认识客观环境,而是通过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去把握它。“拟态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下、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在这整个的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大众媒介以其所理解的方式精心编织与描绘了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图景,而广大公众却在不曾意识到这个过程的情况下,欣然接受和认可这幅图景以及附着于其背后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意义与想象。由此可见,在李普曼眼中,公众是事实的“局外人”,他们接受信息的自由仅限于被媒体操纵的结构化的“拟态环境”中。(1)“拟态环境”由被媒介精英操纵走向公众参与构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包含两个预设:①在现代社会,公众仅凭自己的能力无法认识广阔的客观世界;②传播者与受众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基于以上两个预设可以看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实质是指在公众无知、缺乏理性和行动力的情况下,理性的媒介精英所操纵而构建的信息环境。但这个理论的成立是在李普曼取消了公众的理性主体和传播主体之后才成了顺其自然的逻辑现实。但“拟态环境”的理论缺陷首先在于把人类社会盲目简单化,其次还夸大了公众理性和行动力的缺失。人类社会是多样的、复杂的。李普曼简单地把一部分人想象为理性的人或另一部分人为非理性的人有失偏颇。人是社会和历史的行动者。无论是由理性控制的人,还是由欲望、情感所导引的人,都是片面的人。真正构成社会动力的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是同世界建立起来各种各样关系、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有生命的个体,不是接受少数“社会贤能”理性导引的“局外人”,而是自然潜能充分发展、社会关系高度丰富的交往主体。因此,人在传播领域也不能被简单的分为二元对立的传者与受者。在当代语境下,传者与受者还存在着信息互动、角色互换的关系。李普曼对公众理性认知能力消极否定,并持有“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成见,从而就消解了公众与少数“社会贤能”作为理性主体与传播主体的平等权力。历史地看,李普曼所指的媒介精英会极具理性、着眼全局利益的观点值得商榷。实质上,李普曼把“社会贤能”、“局内人”在某种意义上想象成了集中人类品德、理性与良知的代表。在当下的信息时代,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自由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甚至变成制度设置,公众的信息渠道和交往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随之而提升的是他们运用理性关注世事的能力。李普曼“拟态环境”中处于20世纪初的可以被社会精英随意操纵的公众已为历史陈迹,代之而起的是有着交往需求和行动能力的公众。这些公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会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参与现代社会中“拟态环境”的构建。(2)“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趋向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理论的20世纪初是传统媒体独大的时代。那个时代,经媒体操作进行选择、加工的“信息环境”是具有内部统一性的即结构化的特征。在当代,公众参与构建冲击了“拟态环境”的结构化特征,从而出现了“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趋向。“拟态环境”的非结构化是指“拟态环境”内部呈现原生态、多样性、无序化的特征。在当今时代,公众接收信息的渠道里增加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及其地位的提升给信息环境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二是信息把关的弱化。网络是崛起中的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它是促使“拟态环境”出现非结构化趋向的主要动力。网络是一个自由的信息平台,甚至是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模拟。相对于传统媒体,公众可以在网络上更自由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他们已不满足于被动接受。他们会对当前的信息做出判断而有选择的接收,甚至会否定已有信息的真实性,动用网络的力量扩展交往范围或亲自行动起来去挖掘信息。如近年来“人肉搜索”的兴起及“躲猫猫”事件中网友们的亲自调查就是例证。另外,网络还是一个发布平台。公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布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这些行为既扩大了信息环境中的信息量,又增加了信息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海量在事实上弱化了信息的把关功能。把关功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信息内容的泥沙俱下,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过滤和加工,也使得信息的内容更加原生态。在信息渠道多元化和信息把关弱化的环境下,公众发布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其信息形式和内容也相对自由。他们不同于传统媒体受相对统一的新闻价值观和发布信息所固有的逻辑模式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的影响。因此,公众的信息呈现多元化、原生态的特征;但从另一个侧面看却显得这些信息不成一个逻辑整体。(3)“拟态环境”理论的重建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是基于个人经历及所处的特定时代赋予他的某些理论前见而提出的,但这些理论前见正是其时代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在那个时代,公众处在对媒介的未启蒙状态,当他们相信了媒介提供的那看似符合理性与逻辑的一切事实,会渐渐地形成媒介依赖,不由自主地越来越少思考,甚至不思考。这样就出现了一位美国作家所观察到的电视转播月食的可悲景象:人们本来把头伸到窗外就可以看到真实的东西,却宁愿在荧光屏上凝视它的“映像”。于是,人越来越异化,成了没有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在这种状况下,公众被媒介精英操作也就成了必然。历史地分析,李普曼只是从媒介的视角出发,塑造了一个“拟态环境”的媒介神话。在这个神话中,李普曼把社会精英塑造得能力非凡,而只把受众当作击而必中的靶子。现实中,受众有一定的批判能力和行动力。他们不会对“拟态环境”不加判断就全盘接受,更不会根据自己所不相信的媒介真实去做出下一步行动。在现代,李普曼所谓的被社会精英操纵的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已转变为公众积极参与构建的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这种非结构化的“拟态环境”内部呈现原生态、多样性、无序化的特征。
判断题 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生产新闻生产的新场域一.新闻生产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事实经过采写、编辑、发表等业务流程,是新闻专业组织制造的过程及结果;二是指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地加工赋予新闻事实以意义从而建构了社会现实。新闻生产受新闻语境和新闻场域的影响新闻语境是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从事新闻生产的环境,包括国际形势、国家制度法规等。新闻场域包括各级决策者、媒体性质定位及市场等。二.新闻场域场域是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新闻社会学研究范式。“新闻场域”是结构的和充满了不同力量的对抗的动态的空间。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场域1、政府、社会与媒体新闻生产者要平衡政府(或曰国家)的一元意志与社会的多元诉求之间的矛盾。2、资本、公众与传媒“二次买卖”理论4、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四.互联网新闻生产新场域新变量“用户”的加入“去中心化”话语权向“用户”转移
判断题 试析《永别了,赵丹!》的写作特色。总的特色是:写法有新的突破,可读性极强。新闻标题《永别了,赵丹!》,既表现了深沉的感情与怀念,又提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字意清晰可读,字里行间饱蘸着的浓情对读者具有穿透力,它可以说是一道可读性极强的新闻标题。《赵丹》一文的导语精炼可读,没有任何枝蔓、赘语,只突出何时(今天)、何人(赵丹)、何事(遗体火化)等三个新闻要素,仅用8个字便准确地交代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读者最关注的事实。句短、段短是这篇报道在可读性方面的重要特色。除导语短外,正文分五段、结尾一段,每一段都是只叙述一个核心事实。五段正文所写的事实,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段与段间体现了相关事实内在的逻辑联系,每段用语精炼而饱含感情,每句短而意思完整。
判断题 不同新闻导语类型的写作要点如下:(1)叙述型导语与新闻报道要客观地叙述事实这个基本特征相适应,大多数新闻导语采用叙述型导语。叙述型导语包括直叙式、概括式、对比式等多种表现形式。①叙述式导语叙述式导语要求开门见山,把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②概括式导语概括式导语又称综合性导语。概括式导语对于所报道的内容应该取其精、提其要,使人一目了然。概括时的抽象程度不能过高,以免给人空洞的感觉。如果抽象程度较高,就应该补充点实实在在的内容。③对比式导语对比式导语是指把现在的情景和过去的情景相比较,或者把此时此地的情景与另一处情景相对比,使之相映成趣。它的特点是着眼于当前,讲过去是为了衬托现在,使消息中所蕴含的新闻价值充分显露出来。(2)描写型导语描写型导语以展示事物的形象或场景为主要特征。有些新闻事实具有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富有个性的细节,在写导语时若能抓住其中一点绘声绘色,给读者以某种现场感或生动感,那就成为一条描写型导语。描写型导语最常见的有见闻式和特写式两种。见闻式一般用于记叙、描绘比较大的场面,以叙事为主,穿插一些形象的描写。而特写式导语则抓住人物的表情或一些事物的局部细加描绘,给人留下特写镜头般的印象,使人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3)议论型导语新闻报道以客观叙事为主,因而一般不允许记者直接在新闻稿里滥发议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一切议论。议论有多种形式,运用得巧妙,既不违背新闻报道的要求,又能达到好的报道效果。议论型导语主要有引语式、设问式、评论式数种。①引语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是指记者自己不便出面议论,可以借助别人的口发表议论。在导语中,适当引用新闻中主要人物的精彩语言,往往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②设问式导语设问式导语是指记者故意在消息的开头提出某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然后加以解答,这就是设问式导语。设问式导语有一点议论的色彩,而又紧密围绕关键的新闻事实展开,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③评论式导语评论式导语是指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对此事实作出画龙点睛的评价,用以揭示其蕴含的因果关系或现实意义,这是评论式导语的特点。
判断题 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解。
判断题 一篇文章选取的关键词越多,揭示文章主题就越深,可供搜索、利用的概率就越高。()
判断题 简述全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与做单一新闻产品的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全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流程与做单一新闻产品的平面媒介的不同之处如下:(1)在线索和策划环节,新闻编辑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了发化。比如,通过网络获取线索和相关资料,通过舆情分析和网上热点发现报道选题显得更加重要。在现实工作中,新闻编辑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平台获取报道线索和新闻资料的做法,在今天已经非帯普遍。在策划方面,要将文字、图片、音视频、交互设计等多渠道的报道方案纳入考虑之中。(2)在采集和编审环节,新闻编辑根据记者采集新闻的方式和稿件形态的多样化,也相应要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如除了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编辑之外,还要完成音视频新闻编辑,要和技术人员合作完成互动式新闻的设计和制作,还要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新的线索或内容,以提高新闻报道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新闻采集和编审的过程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在新闻编辑部内部封闭性进行,而是会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类社交媒体与公众不断地交流和互动,以开放性的内容生产模式将用户提供的内容纳入到新闻报道中。(3)在发布和跟踪环节,新闻编辑同时使用多种媒体形态和信息终端,需要在新闻产品的定位与设计上更加精准,尤其是对使用无线移动终端的用户,还应该尽可能根据他们的地理定位、个人身份以及媒介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设计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内容推送。对新闻产品与服务效果的跟踪不分析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和可行。对媒体内部人员的业务考核和管理也能够比以往更加精确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