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网络新闻评论、网络评论:网络新闻评论,即时评、政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和传统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的优势明显。首先是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充分体现它的草根性和民主性。它是来自人民、为人民的草根评论,广大受众是以主动而非被动的姿态,共享评论的发布、传播、交流的过程,成为评论的制造者和发布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迅速,受众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已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式,丰富和完善了原有的新闻评论的体裁和样式。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静物摄影主要通过构图、布局、光线、与影调及色彩的处理来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及外在特征。

判断题 中国互联网协会是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2001年成立。

判断题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是指《大公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仁之志趣》一文,提出了“四不”方针:(1)“不党”,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2)“不卖”,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3)“不私”,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4)“不盲”,指不“随声附和”夕、不“评低激烈,昧于事实”,以此形成它的特色。“四不”方针体现该报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

判断题 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判断题 专访的文体特征是什么?专访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文体特征:(1)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到现场去的。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而且一般来说,在正式的访问开始之前,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也就是说,他很明确要写出一篇专访。而记者在进行其他采访的时候,多数情况下,行动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即我要写一篇消息还是通讯。只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才面临“量体裁衣”的问题。但“专访”是个例外。(2)专访强调的是“专”。即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①“专”在采访对象上。它是专门对“人”进行采访的,而且是事先经过选择的“特定的被访问者”、“专门的采访对象”。即便有的专访是“记事”、“记言”,也是通过对访问与此有关的“特定的人”来完成的。②“专”在内容上,即突出专题性,回答“特定的问题”:突出专一性,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记言,都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些侧面,这些侧面是记者根据报道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专门选择的。③“专”在独家的角度上。专访所选择的被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有做专题的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当然,最好是独家新闻价值。(3)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访者的原谈话为主,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一般来说,专访有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专访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读者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以尽量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近距离交流”。(4)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记者“赤膊上阵”,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读者带入现场。当然,有时候也会隐去自己,但即便如此,文中也有记者的影子。无论直接出场,还是间接出场,记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他在代表读者向被访者提问。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主角的地位,起着引领和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的作用。(5)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因为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

判断题 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提问,是记者运用对话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一、采访提问面临的诸多难题1.记者的采访活动有着强烈的目的性,每次都有所不同,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2.采访对象的情况极为复杂。3.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线索,也随时可能冒出新的问题。二、提问的类型(各自的有缺、用途)1.开放式提问所谓开放式提问,指所提问题比较笼统,采访对象的回答范围广泛、发挥余地较大的提问方式。优点:采访对象可以很随意地回答,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对于记者来说,这种提问也比较省力,且问完后,有一定的喘息时间,缓和采访的气氛。缺点:不利于挖掘关键性材料。用途:一般主要用于访问的开头,以便形成融洽自如的采访气氛,在采访过程中也可作为一种过渡和调节的手段。2.闭合式提问所谓闭合式提问,指所提问题比较具体,采访对象的回答范围狭小,指向性强的提问方式。优点:比较尖锐,锋芒毕露,容易从对方的回答中得到实质性的材料,深入采访往往是要靠闭合性提问完成的。缺点:气氛往往比较严肃、紧张,记者提这类问题较吃力,必须事先掌握大量的材料。用途:一般适于层层追问、深入突破、证实事实等。三、提问的方法1.正面问。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2.侧面探。记者不便从正面提出问题,而是从侧面入手,或者绕个弯子,提些表面看来与访问内容无关的问题,以引发采访对象谈出真实情况的一种提问方式。3.反面激。从逆向提问,通过一定强度刺激的问题,激起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变成“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4.设问法。记者提出一些假设性问题,或者明知故问,以使采访对象放松戒备,或引发采访对象思考、回答,从而获得或证实原已初步掌握但又没有肯定的情况。四、始终掌握采访提问主动权(一)明确提问目标1.新闻文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2.记者新闻价值观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3.不同目标受众群体对确定提问目标的影响。(二)创造良好的对话环境用合适的方式拉近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把整个对话有效地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三)通过追问挖掘事实的新闻价值五、审时度势地问出精彩问题(一)不同采访题材所要求的不同提问方法采访题材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提问可以使正面的、直接的,只要循序渐进、理顺逻辑即可。采访题材不符合采访对象的利益或价值观:采取旁敲侧击甚至利用采访对象谈话漏洞进行提问。旁敲侧击抓住采访对象谈话的漏洞(二)针对不同阶层的采访对象的不同提问方法1.平视强势群体:在进行采访时,记者要消除面对强势群体的紧张感,提问宜直接、切中要害,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尖锐和敏感的问题,以得到对方的尊重。2.尊重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记者的提问应当以尊重关怀为基调,问题委婉、谦和,避免提过于尖锐和敏感的问题。3.与一般群体的沟通:面对这些群体,记者提问宜直接明确,多用交流切磋的口吻。六、采访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注意提问的逻辑性(二)提问力求简洁明确(三)提问有具体的指向性(四)采访提问的引导艺术(五)避免说外行话新闻采访中的倾听方法倾听:去听,去理解,为随后再现采访对象提供的基本信息做准备。一、采访中仔细倾听的作用1.了解事实真相2.发现新闻线索3.提供写作思路二、采访中倾听谈话的原则1.注意力高度集中2.全面地倾听3.耐心地倾听三、怎样成为职业倾听者1.做好倾听准备2.倾听观点3.倾听支撑事实4.评价对方的发言5.倾听没有说出的话或说出一半的话6.鼓励并指明方向7.显示你正在倾听四、因人而异的倾听1.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2.对想说而说不出3.对思维活跃、爱跑题者4.对出于某种原因讲一半留一半者5.对给采访设置障碍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一、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方法的内涵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采访方法。二、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具体功能(观察的作用)1.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2.获取生动的细节,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3.加深对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4.观察不受条件限制,有时是采访的唯一方法。三、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一)现场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概貌2.观察现场事物的“动态”和细节(二)人物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观察人物周围的环境2.观察人物的外貌3.观察人物的动作4.观察人物的无声语言四、观察的注意事项(一)明目的(二)多请教(三)抓特点(四)选地点1.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2.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3.避免听觉刺激对视觉的干扰。4.注意动观与静观相结合。(五)善用脑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本节谈到的记录,真正的含义就是笔录,而不是由其他设备代为进行的记录。一、记录是采访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采访中关于当场记录的争议:1.当场不记。2.当场少记,事后多记。3.访问时记得越详细越好。结论:所谓少记不是不记,而是记要点,记精粹的话,记生动的话;所谓事后多记,就是在采访结束后,抓紧时间尽可能详细补记,以备遗忘。二、新闻采访中记录的作用1.为整理采访对象的谈话要点奠定基础2.可以记录记者随时产生的灵感和思路3.可以记录记者观察所得4.可以记录记者非正式采访时的所见所闻三、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1.记要点。新闻事实的关键材料或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之处,包括:事件的起因、转折及产生的后果,人物及其活动的典型细节,工作的主要经验及教训,重要的背景材料等。2.记易忘点。时间、地点、人名、单位名称、数字及各类业务的专用术语等。3.记疑问点。采访对象所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符,或与记者掌握的、旁人介绍的有出入,使记者产生疑问。4.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采访对象思想的“闪光点”和能反映其心声、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话语。注意:人物思想和有个性的话语,记者应当逐字逐句如实记录,不能经过记录走样、变形。5.记观察所得。采访对象的神情、装束及环境布置等,如手势、相貌、动作变化、服饰、环境布置陈设及天气等自然环境。6.记记者的联想。在听采访对象叙述时,针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记者常会产生一些联想,必须及时简录在所记录的同类材料旁。四、新闻采访中记录的技巧1.快速有效地记录2.抓住要点进行记录3.适当的总结4.善用录音设备五、记录的注意事项1.行与行之间的空白要留的宽一些。2.字迹应尽可能工整。

判断题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判断题 2017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强调,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