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媒介的经营

总体概括:新闻媒介经营的范围包括:报刊的发行和节目播出,广告业务,多种经营,设备和物质供应。

1、报刊发行

报刊发行是报刊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报刊成败的基本标志。对新闻媒介的经营者来说,报刊发行是任何报社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吸引广告客户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报刊发行是任何报社社会效益的直接体现。

决定报刊发行量的因素有哪些?

发行的主要范围;发行区域的人口数量与人口的教育水平;报刊发行区域的经济发达程度;报刊本身的质量以及在新闻市场的竞争力大小。

目前报刊发行的趋势是:公费订阅逐年缩小,自费订阅逐年扩大。

2、节目播出

节目播出的直接目的就是追求收听率,收视率。视听率、收视率是电台、电视台经营的生命线。

决定收听率、收视率高低的因素有:节目质量(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时段安排、声音画面的质量、节目编排的技巧。

3、广告业务

广告是新闻媒介主要的收入来源,有的则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广告既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也是保证新闻媒介正常运行的血液。

广告定价——是以发行量(收视率)、受众质量、版面位置(电视播出时段)等因素决定的。其中发行量(收视率)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4视听费收入

世界各国视听费收入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的一个重要财富。视听费收入有三种主要途径:1)公共台的视听费(这是西欧和日本公共电视台最主要的收入);2)有线电视收视费(美国在世界各国拥有最先进的有线电视网络和完善的收费标准);3)卫星电视入网费。

5、多种经营

除发行,广告外,开展多种经营来增加新闻媒介的收入,已经成为世界各大新闻媒介发展的一种潮流——因为新闻媒介拥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广泛的社会联系以及庞大的受众群等等资源优势。

(1)、开展多种经营的好处:一方面可增加收入,同时又扩大了媒介的社会影响,和受众建立更深一层的联系。

(2)、西方多种经营的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杂志,书刊编辑出版;从外单位承接印刷业务,等等。

(3)、中国新闻媒介的多种经营相对较弱。

6、媒介经营的基本理念——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含义):是指企业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效应。

(1)、规模经济的好处:好处是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

(2)、新闻媒介集团化经营的好处: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经营成本;

人员可以合理流动和配置,增加从业者积极性;

资金可以合理调度,把资金投入到最急需最有效的方面;

在资料,稿件组织上共享。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梁启超(1873——1829)对我国新闻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杰出的报刊政论家,新闻思想家主编的10个报刊:(1)1895《中外纪闻》;(2)1896《时务报》;(3)1898《清议报》;(4)1902《新民丛报》;(5)1902《新小说》;(6)1907《政论》;(7)1910《国风报》;(8)1912《庸言》;(9)1915《大中华》;(10)1919《改造》《时事新报》《中华新报》等1、新闻思想: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的办报思想(1)梁启超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办报经验的基础上,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办报主张,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他是中国资产阶级早期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我国新闻思想史承前启后的人物。他一生发表的新闻学方面的专论在30篇以上,内容涉及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三大部类。他的许多新闻观点,对当时的报界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2)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并针对报纸如何发挥这一功能提出了四条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梁启超早期的办报主张,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急于冲破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3)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海外,接触了更多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新闻理论,同时总结自己的办报经验,比维新运动时期大大前进了一步,提出了许多全新的办报主张。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梁为《清议报》出版第100册而写的《祝辞》中提出的四条标准: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而当;4、报事确而速。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梁在《国内报叙例》等文章中,提出报刊要造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要导致以真理。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而煽动就是要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醒。

判断题 “无冕之王”一词出现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多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的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也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朋务的,记者很难或者根本不能摆脱这种格局。所以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西方记者自己也丌承认他们是“无冕之土”。

判断题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判断题 工作通讯、;工作通讯是指反映不同领域、各行各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办法、新经验、新矛盾、新问题或者新趋势的通讯。工作通讯因题材的特点而得名,与记人的人物通讯、记事的事件通讯、记地的风貌通讯不同,它以记“工作”为主。工作通讯在我国的新闻报道活动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作通讯都发挥过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类型的通讯在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还发挥着沟通各行各业、交流彼此工作方面的信息以及向受众直接传达各行各业政策层面、工作层面信息的桥梁作用。

判断题 简析新闻标题的表现方法一、态度层面的方法1.客观性方法:标题只叙述事实,不发表议论,不加渲染烘托,采取白描手法。标题信息具体实在,可信度高,易为受众接受,但要防止态度暧昧,是非模糊。特别适用于不宜表态、不便表态的事件、人物。2.主观性方法:标题对事实进行议论、渲染烘托,明显的体现出倾向性,常被称为虚题或虚实结合题。表现之一,发表作者的看法,评价和揭示事物的意义与本质,帮助受众认识事物的价值和内涵,给受众以理性的认识和思想上的思考。表现之二,流露作者的感情,显示对新闻事实的喜怒哀乐,以感染、打动和吸引受众。二、修辞层面的方法着眼于优化标题的语言和句子结构。1.形象方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让受众可以感受和触摸。多用比喻、拟人。要注意新颖性,形象的特定性及贴切性。2.强调方法。加强语气,突出内容,以加深受众的印象。多重复词语、变换语序和设置悬念。3.蓄意方法。曲陈其事,隐含其意。可以使标题增加灵气和内涵,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可巧用双关语和巧用标点符号。4.齐整方法。特指对偶方法,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层次清晰。分为正对,反对和流水对。要注意音韵,既要悦目又要动听,以强化语言的感染力。5.引用方法。借用他人的话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以增强标题的表现力。可以引用顺口溜、谚语、方言口语、诗词名句等利于表现内容的多种形式。引用时贵在出新,所以要博览群书。6.简练方法。简洁的标题容易被读者感知,减少读者的视觉疲劳,激发和延长其阅读的兴趣。炼意,即扼要,突出新闻的主要信息和信息的主要因素。炼句,句子尽可能化长为短,与扼要的内容相配。炼字,尽量去掉可有可无的字眼。

判断题 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外文报刊。1850年在上海由英商奚安门创办,前身叫《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路透社专电的特权,新闻来源广泛,以消息灵通著称,信息发布及时。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国关系发表意见,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政治上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英美侵华活动做辩护,仇视中国革命运动。

判断题 通讯按内容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

判断题 当代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①社会变革加剧使编辑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节。②媒介种类与数量的递增使编辑面对压力强大的市场竞争环境。③现代科技发展使编辑处在崭新的技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