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媒介融合与新闻生产的变迁

这是媒体单向传播走向终结、互动传播迅速崛起的时代。传统媒介必须要由单一的和单向的内容提供模式向多媒体、多功能、多样化、多向度的集成服务模式转变和发展。在这个时代里,全球新闻媒介的生态特点可以用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故事来概括:①关于新闻媒介衰退和倒闭的故事;②关于新媒介兴起的故事;③关于新闻媒介调适和改革的故事。媒介融合研究讲述的就是新闻媒介调适和改革的故事。

2000年3月美国通用媒体公司(Media General)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 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r)”,被美国新闻界普遍认为是媒介融合 成功的典范,开启了全球性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也是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 变迁的一种现实诠释。

一、新闻生产会向什么方向变化

2003年,美国迈阿密大学传播学院的格瑞森(Bruce Garrison)教授和杜培 根(Michel Dupagne)副教授深人坦帕新闻中心内部,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新闻 中心的主编、编辑、记者和技术人员进行调研,以便了解新闻生产会朝什么方向 发展变化。他们设计了三个问题:

(1)怎么界定媒介融合?

(2)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

(3)需要学习哪些新的技能?

在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中,资源(resources)作为一个重要的主题被新闻中 心的采访对象们反复提及,即媒介融合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对第二个问题的 回答中,许多人认为媒介从业者们的“工作”与“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媒 介融合使得原本的工作流程与角色任务都发生了改变。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 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全能、合作与实战。基于调査结果,两位学者认为:媒介 融合对新闻的影响主要在技术层面,其次在资源层面。新闻工作者角色变化取 决于资源因素、设备因素和责任因素。®

挪威奥斯陆大学传媒与传播学院研究员伊戴(Ivar John Erdal)也同样认 为,媒介融合已经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其中职业实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跨媒介生产改变了记者的日常工作方式;②媒介机构内部的多媒体组织结构、实践与观念发生了改变;③不同媒介平台的新闻采编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蔡雯在《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媒介融合的策略与方法》一文中,通过对坦帕新闻中心运作过程以及新闻报道案例的分析,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发生了四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在日常信息处理流程中,坦帕新闻中心的不同媒体平台之间通过彼此的编前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新闻信息分享与交流渠道,并且专门设置有多媒体助 理编辑职位,出席所有部门的编辑会议,通过这样的一个信息渠道,将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制度化。同时,因为不同媒介平台之间对于新闻的选择标准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媒介平台依然要保持自身独立的决策机制,也就是说新闻信息是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完全共享。

第二,在现场新闻报道中,坦帕新闻中心有专门的编辑部门负责为多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分配任务,而各个平台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是自愿的,不是由新闻中心强制执行。负责分配任务的办公室编辑除了传送新闻信息之外,还会对新闻信 息的采访和报道提出建议,如把记者派到什么地方比较合适,以及首先在哪个平台发布信息,等等。坦帕新闻中心的编辑部只起到了一个神经中枢的作用,既可以快速地传递信息,又可以直接调用采编报道资源,同时各个平台在执行中又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率先获取到第一手新闻信息的媒介平台可以 与新闻中心中其他媒介平台进行共享,进而将新闻素材转化为视频、文字、图 片等不同的新闻产品在不同的平台展开传播。这样的不同平台间的协调配合,一方面使得同一新闻素材的价值得到放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原有采编资 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单一平台因为采编资源不到位而错过突发性新闻报道的 可能性。

第四,在重大事件报道和公共服务领域中,摆脱了单一平台的单打独斗, 同一新闻信息在不同平台同时提供,克服了单一媒介平台可能出现的局限 性。例如,电视媒体虽然视听结合,但却转瞬即逝;印刷媒体虽然深人具体, 但时效性不足;而网络媒体又可能对部分年龄层次的受众不具有影响力。 因此,不同媒介平台的分工协作就可以使得媒体的影响力和服务功能都得 到全面增强。

同时,蔡雯还提出了媒介融合中“三栖”记者的概念。坦帕新闻中心电视台的摄影记者在带摄像机的同时携带照相机,报社摄影记者在带相机的同时携带 摄像机,两者都可以为两个新闻传播平台提供信息服务。这也是融合媒体背景下媒介集团对于全能记者这一角色的早期尝试和扮演。全能记者“往往一身多 职,拥有多方面技能,可同时为不同的媒体平台服务。《坦帕论坛报〉〉记者除了以 往的文字技能之外,还可以兼任摄影和摄像;而在电视台工作的记者除了具备影 像的技术之外,也要学会给报纸媒体提供文字信息”®。所谓“专兼结合,一身 多任”。

二、新闻生产发展变化的三个走向

数字化技术的革新导致了媒介发展的融合化趋势,而这种媒介融合的趋 势无论将其归类为媒介所有权融合、媒介技术、媒介组织融合,还是媒介资源融合,媒介融合最终影响的是媒介的新闻生产,是媒介企业中从业者的职业实践。

传统媒介的新闻生产流程可以这样描述:①编辑部挑选比较优秀的记者、编辑从事新闻采、写、编、评,摄、录、导、播;②经营部将新闻产品和受众卖给广告主 (加上广告);③传统媒介生产了一次性新闻产品,新闻产品被受众一次性消费。

但是,在网络空间和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产品不再是生产一次性产品,也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一个多车间的不断被生产、添加、转换、变形和再利用的复杂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新闻内容不仅是可以被无数次添加、转换、变形和使用的对象,而且应该被设计为可以存贮起来作为资源不断地进行生产和利用。 因此,融合新闻媒体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流程以适应这种媒介融合和媒介生态的变化,创建一个反映融合新闻生产需求的、更加灵活的新闻生产流程,使新闻生产流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它在信息内容上,应该由单一内容转变为集成内容,在新闻生产上,应该由一次性生产转变为多次性生产;在传播渠道上,应该由单一媒介转变为融合媒介;在服务受众上,应该由单一服务转变为整合服务和配套服务。

基于这些思考和观点,我们可以将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的变迁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

1.媒介资源运用的变迁

媒体新闻生产的过程就是对新闻信息采集、鉴别、加工、编辑、传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便是新闻信息资源,只有通过对新闻信息资源的 合理配置、高效运用才能真正实现媒介融合的最大优势。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 新闻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新闻线索的共享。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层次。在新闻生产中,信息资源的作用可谓至关重要。新闻生产的初期, 新闻线索是新近发生新闻事件的简明信号,获取新闻线索能够为整个新闻采 访的过程指明方向、明确报道思路。对于媒体记者而言,如果无法获取新闻线 索,一切新闻生产都无从开始。记者一旦明确采访思路和采访目标,就应争取

尽可能多地获取大量的新闻线索和信息,为随之而来的新闻采访做好充分的 准备。在整个新闻生产的过程中“获取和掌握新闻线索、信息越多,制定可供 选择的采访方案就越多,记者的活动选择余地就越大.那么决策就可谓达到了最优化”

因此,在媒介融合的新闻生产实践中,新闻线索是决定新闻生产质量和水平的“第一道关”。媒体编辑通过接触大量可能的新闻线索.如同淘金一般将真正 有潜力的新闻线索筛选出来。而媒介融合在新闻生产中的第一步往往也就在于 此,通过多平台、多信息渠道的高度融合,向编辑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闻线索以 供选择,并制订新闻采访计划和新闻报道策略。在美国坦帕新闻中心的实践中, 也同样是将不同平台间新闻线索的共享放在了第一位,通过不同平台编辑出席 彼此的编前会的形式建构新闻线索分享渠道,且各平台又通过多媒体助理编辑 将重要的新闻线索直接带人整个新闻中心的报道决策之中。如今中国许多报纸 和电台、电视台纷纷设立了新闻热线和电子信箱,一些报纸将各个版面的编辑固 定电话、手机号和电子信箱、QQ号都登在了版面上,同时还通过微博、微信同公众互动交流.某晚报甚至为新闻热线安装了36部固定电话。在许多新闻媒体上常看到这样的提示:“如果您有重要的新闻线索,请拨打新闻热线XXX X XXX,一经采用.您即可获得一定报酬。”目前,国内的“报料”价格少者几十元,多者已达万元。“沿海发达地区的南京、杭州等城市甚至已出现了一些 专门靠提供新闻线索养家糊口的人,有的城市甚至出现了新闻报料公司,似乎 有向民间通讯社发展的动向和野心。” 这意味着,专业记者和编辑部的功能将逐步转向新闻的核实、判断、解释。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和评论,大型数据库中的过往记载和草根记者的现场报道,本质上都展现了 21 世纪新闻信息来源的过剩,这些新来源都可以整合进未来的新闻生产流程而作为新闻素材共享。

(2)新闻素材的共享。如果没有新闻素材,一切的新闻生产就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新闻记者常常将缺乏新闻素材的新闻报道称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传统印刷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新闻稿90%的内容来源于新闻采访时所获取的新闻素材;以视听结合为特色的电视媒体则更是如此,没有了现场的声画效果,新闻产品的生产就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对于新闻生产而言,新闻素材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信息越多越好,材料越翔实越好,也意味着最终的新闻产品内容更全面、更丰富,也更客观。

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新闻素材获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来源于记者的亲身采访、现场观察,可以来源于新闻报料人的告知和提供,也可以来源于对相关资料的检索和收集,甚至可以来源于网络。媒介融合所强调的是媒介集团内部不同类型媒介从业者之间的素材在共同平台上的汇聚与共享,强调不同的记者从同一平台上获取的一个素材通过再次互动、连接、分享、加工成为不同类 型的新闻产品。比如,面对一则飞机坠毁的新闻素材,报纸、电台、电视台记者可以分别做成文字、声音、图像新闻,网站记者编辑则可以将整个过程做成动画来演示,同时还可以将一个个目击者、遇难者家人发送在微博、微信、博客上的新闻信息、图片和视频加以连接和整合成更加全面、立体的新闻报道,还可以将这家航空公司历年发生的事件加以回顾、总结,让人从中得到某种原因的暗示与启迪。甚至还可以将国内外以往类似空难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机型、国家等做成表格,与其他各种报道编辑成专栏。

可见,建立庞大的巨量的新闻素材库、共享平台和功能强大的新闻素材抓取 工具,让融合媒介生产者可以及时、迅速地得到以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符号 表现的丰富的新闻素材,在极短时间内做适用于不同媒体的新闻,是提高新闻产 品质量和水平、提高媒体集团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3)新闻产品的共享。新闻线索、新闻素材的共享产生不同的新闻产品,各 种各样的新闻产品进人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成为其他媒体集团新闻生产的重要 参考,而且可以经过提炼升华成知识信息、决策信息甚至理论信息、思想信息。

在媒介生产的实际操作中,常常见到的是对不同媒介平台新闻产品内容的 引用。譬如,在电视媒体中引用印刷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或观点,或者在文字报道 中引用网络媒体调查的一些相关数据。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同一媒体集团内的 报纸媒体可以直接将电视媒体的新闻产品改编为文字新闻发表,使得报纸不至 于在某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中缺席,电视媒体也可以同其他媒介相互拷贝、相互改 编、相互作用、相互呼应。当下融合新闻生产的最新趋势,就是让记者携带并使 用各种采访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然后将采访 内容加工、编写成适合不同媒介使用的新闻文本发送到公共平台供本集团的不 同媒介选用。

同其他媒介相比,网络媒介作为综合性、集聚性的展示平台、传播平台,使新 闻产品的共享更为简单便捷,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的文本内容都可以直 接发送、拷贝到网络媒介进行再次传播、扩散,不仅可以解决网络媒体初期原创

内容不足的问题,提升原有新闻产品价值、摊低新闻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发挥跨 媒体平台融合的规模效益。

新闻生产中信息资源的融合,归根到底是融合不同媒体机构、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加强媒体之间、媒体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强化物质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联通,形成整合影响力和共同品牌效应。特别是不同媒介平台的从业者可能掌握或熟悉特定的新闻信息资源,同时也可能具备特殊的专业技能或具备多项不同媒介的职业技能,比如,有的报刊记者可能更加熟悉文字新闻领域的传播形态,擅长文字符号的思维和写作,有的电视记者也可能更为熟悉视频领域的传播环境,具有更强的图像思维和表达能力,都是相关领域的知名人物。

因此,新闻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表现为新闻线索、新闻素材、新闻产品的共享,但是作为新闻生产的生态链,人力资源的共享也属于融合背景下资源共享的范畴。这里所指的人力资源共享并不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更少地安排人员,通过全能型记者去完成不同媒介平台的采访任务的问题。而是说,不同媒介平台的从业者可以利用自身人力资本直接成为其他媒介平台新闻生产进程当中的生产力。印刷媒体或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可以成为电视节目中的评论员、 访谈节目中的谈话嘉宾;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也可以为印刷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新闻生产出谋划策。这一方面是融合媒体内部人力资源价值的再次挖掘,另一方面也是融合媒体从业者自身人力资本的再次提升。

2.新闻生产流程的变迁

为了增强新闻媒介中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确保新闻生产所需的资源要素能够在融合媒体内部顺畅流通并高效利用,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形成 一套适应融合媒体新闻生产需要的新闻生产流程。针对于此,西方媒体纷纷进 行各自的媒介融合实验,在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不少成功的案例。

(l)WRAL 的新闻生产流程。Capitol Broadcasting Company 旗下 WRAL 电视台的新闻生产流程是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较为成功的一个典型。WRAL 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地方电视台,这家电视台的新闻中心除了向WRAL-5频 道提供内容外,还向 WRAL. COM, WRAL FM.NEWS CHANNEL, FOX50, WIRLESS,NC NEWS NET等提供电视新闻节目,由它们编辑加工后对外发 布,这样就形成了以WRAL NEWS为核心的轴心产业链(如图1-1所示)

WRAL的媒介融合模式是将原有的新闻中心直接转变为多媒体新闻中心, 将WRAL NEWS原本为WRAL-5频道提供内容的采编中心转变为整个融合 媒体的新闻信息处理中枢,并为其他不同类型的媒体平台提供新闻生产的素材, 其他媒体平台再将新闻素材经过自己编辑部门的加工处理后进行发布和传播。

(2)融合媒体运作流程。这是来源于坦帕新闻中心试验成功的一种新闻生 产模式。坦帕新闻中心建立的融合媒体编辑室取得成功之后,得到了很多报刊 类媒体的青睐。《纽约时报》《今日美国M华盛顿日报》《洛杉肌时报》等一些美国 大报都已经把报纸和在线的编辑人员融合在一起,以实行各种资源的共享。融 合媒体运作流程的设计思路不同于WRAL新闻生产流程的思路,它不是利用传 统媒介平台来承担多媒体功能,而是另起炉灶建立一个凌驾于各个媒介平台之 上的融合媒体采编中心。美国通用媒体公司将旗下所属的印刷媒体、电视媒体、 网络媒体搬到同一屋檐下一坦帕新闻中心的同时,将三家媒体的编辑部门合 为一体,统管三家媒体的新闻生产,实现整体互动、上下联动。类似的还有 NBC,也是建立统一的新闻采编中心来分别向NBC和MSNBC提供新闻。《纽 约时报》也是将旗下印刷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团队集中在一个功能一体化的新闻 采编中心里。

这一类型的融合媒体新闻中心有着相类似的结构特点:首先,新闻线索通过 各种途径直接进人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再由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决定采访报道策 略、角度等相关事宜,然后融合媒体采编中心直接协调采访报道资源,其后采访 者获取的新闻素材再通过编辑进人各个不同媒体平台的编辑部门,经过加工处理后进行多媒体传播。

在这个模式中,融合媒体采编中心是新闻生产的第一站。融合媒体采编 中心或者说融合编辑室是新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协调管 理型编辑和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共同主导完成整个编辑流程。“如果说传统 的媒介编辑是‘单兵种’作战,那么在融合编辑室里面就是‘多兵种、海陆空’协 同作战。” 0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就如同整个融合媒体的“大脑”和枢纽,通过数字 化技术建立的信息分享系统好比有机体中的“神经网络”,能够以最迅捷的速度 将新闻信息汇聚到大脑,并在大脑中做出决断和调配整个融合媒体中的所有采 编资源。

总的来说,融合媒体采编中心在融合媒体中主要承担以下五项功能:

第一,对新闻信息的价值进行判断和筛选;

第二,根据新闻信息特点制定相应的报道策略;

第三,调配新闻报道所需的各项媒介资源;

第四,协调各媒体平台之间资源的相互协作;

第五,编辑完成新闻产品并提供给适当的媒介平台。

为了完成这五项功能,融合媒体采编中心的编辑也要进行相应职能分工。 在西方融合编辑室内,一般会将编辑分为协调管理型编辑和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两种。协调管理型编辑又分为新闻流程编辑、资源管理编辑和故事生成编辑。 新闻流程编辑发挥着宏观管理融合媒体编辑室里的信息流动的作用;资源管理 编辑则相当于信息专家,具有高超的信息管理能力,负责全部档案、数据的收集、 分类和整理工作;故事生成编辑负责管理同一主题的多媒体信息流动。®最终 所有的信息汇聚到内容生产制作型编辑手中,生产成为适合不同类型媒体平台需要的媒介产品。

数字化媒介技术是新闻生产的精髓。在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整个过程中, 数字化媒介技术提供了所有融合得以实现的技术保障。从最基本的数字化办 公,到不同媒介的从业者.都在运用数字化设备来完成工作,进而数字化技术可 以将每个人的工作串联起来。文字、图像、音频、视频可以通过整个技术网络进 行共享;所有的新闻线索、新闻素材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分享;最终新闻产品编 辑、审稿、修改都通过网络完成。

如果将融合新闻采编中心比作整个融合媒体的大脑的话,那么数字化的媒 介就构建了这个媒介有机体的“血管网”与“神经网”。也就是说在整个新闻生产 流程中,数字化媒介技术都是融合新闻生产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可以说,融合 媒体中信息的顺畅流通,一方面是制度上的,另一方面就是技术上的。当然数字 化的媒介应用系统的开发更多的是软件工程师的工作,对于融合媒体从业者而 言,更多的是适应和掌握系统的应用。

3.媒介从业者能力的变迁

对于媒体的新闻从业者而言,融合媒体时代带来的最大变迁便是新闻从业 者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如果以前人们按照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新闻主播等传 统角色对媒介从业者进行角色定位和职能划分的话,那么当下不同媒介角色之 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并正在呈现出彼此边界交集、范围模糊的特点。融合媒介 的从业者过去在一个岗位上可以用一项技能干一辈子,现在从事一项工作可能 需要具备多项采编技能,独自一人采访新闻之后,带回来的可能也不只是一篇文 字新闻稿,还有新闻摄影图片.新闻音像,发到微博微信上的花絮、感想等。

融合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文字记者最好能够 替代摄影记者完成任务;摄像师最好能够顺便带回合适的新闻图片;甚至最好是 一名记者就可以应付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的各项内容要求。因此,“全能记者” 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也被形象地称为“背包记者”(Backpack),或称之为“超 级记者” (Super Reporter).因为他们是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具有综合素质的 新闻记者。这些全能型、高素质的超级记者的采访背包就像一个“百宝库”,背上 它就能独立作战,他们左手是摄像机,右手是照相机,胸口挂着手机,背包里还有 手提电脑、移动电源、录音笔、各种镜头、视频音频编辑设备、文件传输设备和生 活用品等。

融合媒体时代下从业者能力的变迁是一种必然。“全能记者”作为融合媒体 时代的全新产物,对于媒介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这意味着记者不 但要写一手好文章,又要照片拍得好.还要音频、视频做得好.更重要的是,还要 能够根据不同媒介的要求来生产合适的稿件,应付这种挑战可谓是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全能记者”不仅对记者的知识结构、传播技能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对记者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一名“全能记者”一天起码要完成三到四篇稿件.其中有文字,有视频。这是平常记者工作量的三到四倍,每天工作时间都将在12小时以上,没有比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是很难胜任的。因此,对于融合媒体中的新闻从业者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将是个人精神层 面和物质层面的综合素质和各种技能的全面提升,以及为适应融合媒体新闻生产的高质量、髙效率和髙压力在身体和心理上的磨炼和改变。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意见领袖的产生1、去中心化——再中心化2、社会资本——新意见领袖的权力来源

判断题 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新闻述评是一种有述有评,评述相间的报道式样。①述评中的评,是记者对事物的直接评判,是褒贬,是就事论事的一种写法。②新闻述评对事实的要求比较严格,它的事实是多样的,可以任意调遣的材料,清晰地反映事实。

判断题 全能记者的立体解读“背包”与“记者”并不是第一次结合,事实上在老记者们的职业历程中他们就已经是打着背包走基层写报道的一群。那时的背包里装着的是换洗的衣服、采访的本子、记录的钢笔,就是这些简单的装备伴随着他们进车间下厂房、访乡村住农舍、走社区品生活,写下了一篇篇至今依然耐人回味的好新闻。今天的“背包记者”已经不再是相同的概念。2009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的章于炎博士描述了美国最为盛行的“背包记者”形象:“这些‘背包’记者拎起包就能独立作战,左手是视频音频设备,右手电脑包,可以随时传输文件.胸前还有照相机,手里还有录音笔……”®可见,同样是背包,融合新闻生产让背包里的东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先进的设备让记者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一、何谓全能记者“全能记者”似乎也不是一个新词,传统意义上的全能记者指的是那些新闻达人、行业翘楚:他们既可以写国内新闻,也可以报国际新闻;社会新闻他们信手拈来,财经、法律这些专业报道他们也无所不通;做一般新闻报道他们跑得比别人快、消息比别人准,做深度调查报道他们眼界又比别人远、思路比别人广。他们细致认真又干劲十足,没有什么他们完不成的报道,没有什么他们写不出的稿件。这也许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全能”,而今的“全能”则是融合新闻生产中的全能。这种全能成为融合新闻生产的普遍要求.他们学的是“十八般武艺'他们用的是各种高精尖数码设备,他们做的是采、写、摄、录、编一条龙的工作,而他们服务的是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多个媒体平台.他们是一群不一样的“全才”。除了“全能记者”之外,当下人们又赋予了融合媒体记者另一个更为响亮的称号——“超级记者”。而提到“超级记者”,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或许就是那些好莱坞电影中久负盛名的传奇人物。超人(Superman)克拉克•肯特和蜘侠(Spider-Man)彼得•帕克。同是美国大银幕中所塑造的正义与勇敢的化身,同是以不同的超能力挑战社会中的邪恶与贪婪,恰巧又同是记者的身份。影视片中两位英雄人物所具有的超能力恰与现实中i己者、媒体所掌握的第四种权力相映衬,他们所捍卫的是民众的公平与正义,他们所对抗的是社会的丑陋与罪恶。那么,融合新闻生产中的“超级记者”又如何呢?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又具有了怎样的超能力呢?蔡雯认为:“超级记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融合新闻’不等同于4超级记者’的个体行为,这是一个多人组成的跨媒体的‘超级团队’来承担的任务。他们懂新闻、懂技术、善管理、会策划;他们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能写稿、会拍摄,还可以为网站服务。”®“超级记者”是一群游走于各个不同媒体平台的力量,他们熟练地运用不同以往的庞大媒介机器,他们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他们时而是信息的生产者,时而是信息的推手,时而又是信息的点评者.他们以融合的能力引导着这个时代的走向。二、“背包记者”的“背包”秘密如果我们要由表及里地分析融合新闻生产下的全能记者,那么就要考虑他们同传统记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新老记者们“背包”里的东西不一样了,各有各的秘密。全能记者们不仅要给报纸写稿,还要为网络供稿,说不定要给广播电视台提供音频和视频新闻,闲时还要将花絮、感想和图片发送到博客、微博和微信。《新周刊》主笔闫肖锋就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记者获悉当天有一桩交易,他可以先给华尔街日报网站写个短稿,发个视频,以体现速度和时效。然后,他可以为报纸写一篇有深度的长文。因此,今天的美国记者采访,通常要配备音频视频录制设备等多种工具。”®事实上,全能记者最显著的不同,也是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先进的制作和传播设备开始的。1.数宇化办公设备电脑是数字化办公必不可少的,也是全能记者最基本的配置,外出采访时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只照相机、一只好手机是必需的。如果将全能记者比喻成一个单独作战的士兵,那么要强化士兵的单兵作战平台、提高单兵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那就需尽量为单兵配备尽可能完备的武器系统,而最基本的武器装备就是轻薄、便携的电脑等设备。目前,在新闻现场记者用电脑直接完成文字稿的写作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很多网络新闻的报道几乎就是与新闻现场同步,全能记者不停地敲打键盘、同步摄像,将现场的新闻信息以文字和影像的形式即时滚动上传到网络平台。2.专业化的信息采集设备照相机、摄像机、采访机、微电脑、录音笔、闪光灯,全能记者抵达新闻现场要做到的不仅是能采、能写,还要做到能拍、能摄、能编、能评,没有专业化的信息采集设备,全能记者就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009年,南方都市报全媒体第一批12台佳能5DMarkII器材的到位,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流媒体从以往的小型作战开始向全面铺开转型,从每周一期的视觉周刊同步上线流媒体,向主动寻找新闻源,拍摄当下热点的流媒体节目过渡。”®媒体采购专业化的设备开销固然不低,但是带来的是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新闻产品,尤其是网络新闻进人读图时代、视频时代,受众对于图片、视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的设备变得必不可少。3.—体化的信息采集设备专业化的设备固然可以带来好的新闻效果,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设备本身给全能记者造成的负担太重。一台专业的单反相机原本重量就不轻,再加上可能要另配的相机镜头、三脚架、充电设备等,同时由于设备价格不菲不得不随身携带,以至于当全能记者单独承担采访任务时很可能不堪重负。因此.国内外媒体都将智能手机作为了全能记者的标准配备。美国坦帕新闻中心创立之初就要求全能记者在采访时使用黑莓手机采集新闻信息,国内很多媒体更是将iPhone手机、三星手机作为全能记者们的时尚装备。于是乎在紧急情况下录音、拍照、摄像、编辑、回传都可以随手完成。今后,类似谷歌智能眼镜和微软智能眼镜都可能运用于新闻采访和信息发送。谷歌智能眼镜(GoogleProjectGlass)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智能眼镜,其外观类似一个环绕式眼镜,其中一个镜片具有微型显示屏的功能,产品具有智能手机所能提供的各类服务.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微软也获得一项眼镜实景放大技术新专利,通过局部透明的头盔式眼镜,该专利可以在眼镜镜片中显示实际场景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详细的实景信息,从而带来更好的外部视觉体验。(如图6-1所示)4.传统设备亦不可或缺而今,高科技的数码产品几乎将全能记者武装成为一个IT时尚潮人,iPhone手机做采访录音、单反拍照、便携DV摄像,于是笔和纸成为最不容易被用上的设备.几乎被遗忘了。更重要的是,相比髙科技数码产品的便携易用.做笔记所需的速记、简记甚至记者所必需的脑记技能也都几乎被新生代的全能记者们所忽视。然而.面对采访的一些特殊情况.最传统的方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最传统的设备也是最可靠的设备。譬如,在遇到一些不配合的采访对象时,这些高科技的采访设备反倒成了累赘。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采访对象的逆反情绪直接导致采访失败,另一方面可能造成采访对象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言谈过于谨慎,反而影响采访效果。而传统的脑记、笔记,则更能让记者在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促进对方打开“话匣子”,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笔者在做记者时就曾亲眼见到这种场景:一位年轻记者一到采访现场,未经当事人同意就用iPhone先给他拍照,然后就要录音、录像,这种不尊重对方的行为,导致对方非常反感,最终采访也以失败告终。可见,全能记者在提升了自身装备水平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采访对象需要一个心理接受的过程,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注意人与人沟通的细节,而不是盲目地将这些设备施展出来。.5.“背包’’之外的秘密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新闻信息可以及时传回,类似3G、WIFI、卫星通信等高速信息传输设备也成了全能记者的标配。也就是说,全能记者不管置身何处,都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将采集的新闻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编辑部。购买箱包电视直播设备、移动直播设备、卫星新闻采访车、电视转播车等,是许多电视和网络媒介进行大规模、长时间、全景式的新闻直播报道的必置设备,也是当今社会媒体应对突发性或危机性新闻事件、提高媒体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不远的将来,无人机也将加人新闻采访队伍。据阿根廷《文摘报》2013年3月1日报道: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宣布,它们正在研究将无人机用于新闻报道和无人机新闻实验室,这两个跨领域项目的研究目的是制造出能够在记者无法进人的地方完成新闻报道任务的无人机。项目发起人、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新闻与大众传媒学院马特•韦特说:“当前,新闻记者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观众对网络上独家视频报道的胃口越来越大,而这些视频所需成本不低。其次是从自然灾害到华尔街抗议活动,记者亲临新闻现场都受到限制。”这些因素让无人机成为新闻报道的理想选择。伊比利亚美洲新闻基金会新闻伦理学专家哈维尔•达里奥•雷斯特雷波认为,无人机将为新闻报道带来很大便利。无人机可以将记者从最耗时的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将更多精力投人到新闻的分析、求证和提炼工作中。最新的机器人已经用于新闻报道写作。近年来,《福布斯》杂志等媒体的编辑室已开始使用美国叙事科学公司(NarrativeScience)发明的同名软件来报道经济和体育新闻。这种软件可以用来分析市场行为数据或棒球比赛计分等信息,从中找出趋势,写出的新闻与真人创作如出一辙,每天都在各大网络媒体上产出报道。尤其在体育报道上表现抢眼,机器人在比赛结束“那一刻”写出来的总结性报道很快就成了各个网络媒体体育板块拥有最高点击量的文章。叙事软件公司创始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表示:“当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公司需要更高效地使用、理解手中的信息并使之转化为财富。叙事软件通过人工智能平台创作出叙事连贯和使用方便的报道,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信息。”三、全能记者的能力素质博客、微博、微信、草根报道,以及“众包”商业模式和计算机写作的文章的确都在为新媒体传播做出贡献,但是它们在挖掘重要新闻时却不可能取代职业记者。如果大量重要工作由业余人士或机器来做,那就不能成就精彩的新闻报道.而没有精彩的新闻也就不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作为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全能记者,其装备的提升只是表面的.融合新闻生产中记者能力的提升才是生产精彩新闻的根本。这其中既包括了作为新闻记者的基本能力,譬如正确的新闻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严格遵守、对新闻时效性的不懈追求等。同时.作为融合媒体时代下的全能记者,他们操作更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向不同的媒介平台供稿,还要适应新时期受众挑剔的眼光。因此,作为社会真相告知者、精彩新闻生产者和社会变动解释者的记者或全能记者,他们的角色不能被归结为可以被取代的一群下岗者,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全职全能记者,去报道某些地方的某些不想被人报道的事件。1.技术全能融合新闻生产中的全能记者之所以被称为“全能”,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是技术上的“多面手”。在融合新闻采访中他们不但要运用传统的纸笔,还要拍照、摄像。对于全能记者而言,这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新闻信息采集中的多种数字化设备的熟练掌握。这看似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能力,但是在新闻采访的实际操作中却并不容易。因为,全能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所承担的职能,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同时还是新闻摄像,对各种采访设备的运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时进行、相互统一的。全能记者需要在新闻采访时,甚至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既获取文字新闻所需的素材,又获取图片、视频和音效等多媒体新闻素材,缺一不可。南方都市报的一线全能记者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制作《苦涩的孝道》作品时,素材来源于一次突发新闻采访,记者经过一天的拍摄,基本的图片框架已经建立。但采访后却发现,缺少很多声音和视频元素。于是,记者又数次前往那个城中村补拍、补录视频、声音、环境图像等元素。”因此.全能记者的技术能力并不仅仅是懂得如何使用设备.还要懂得如何兼顾各个设备的不同特点,重视新闻采访中静态与动态细节的捕捉。全能记者在新闻的后期生产中同样也需要技术能力的支持。他们不仅要掌握简单的数字化办公软件,作为摄影记者他们还要有专业的图像处理能力,作为摄像他们又要具有视频的剪辑与编辑能力,甚至他们还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用于网页新闻的编辑与上传。更为重要的是,各种不同的数字化设备与技术之间其实是融会贯通的,在特殊情况下,全能记者还要有综合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全能记者郭起豪就曾经介绍过自己在没有3G和GPRS信号的四川灾区是如何将新闻稿传回编辑部的故事,并感慨:“幸亏平时对智能手机的熟练操作救了场,没有耽误报道。”2.意识全能当然作为全能记者,仅有技术上的全能显然是不够的。全能记者所要提供的新闻信息不再是面对一家媒体一种平台。融合新闻的生产是要求制作出来的新闻产品一部分可以在传统的纸媒作为新闻发表,一部分可以作为网站的内容发布,还有视频、手机报等多渠道、多平台。因此,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就必须有一种融合媒体意识,“要认识到不同读者群体对于媒介会有不同的选择,同一条新闻,以报纸的特点应该怎么亮相,在网络或者手机上发布又应该呈现出怎么样的一种形态”。譬如,在报刊发表的新闻稿可能更加严肃、更具深度;在网络发表的新闻内容可以提供更多的原始资料,可以范围更广.更加活泼;而手机报就更强调信息的简短、易读、易懂。记者对受众的理解也要与时俱进。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思维方式上,今天的受众具有更强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已不再将主流媒体视为唯一的、可靠的信息来源,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直线的。在行为方式上,他们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新闻生产者和提供者。在信息接受上,当下的网络浅层阅读正逐步取代过去的纸媒深度阅读,视听写画的多任务(Multitasking)正逐步取代一个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的单任务.“用事实说话”的铁则受到拷问。“研究表明,带有情感的新闻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更容易被人们记住。记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反而会使读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这样的新平台上,带有个人感情的报道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人称。第三人称毫无疑问是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但人们发现,用第一人称讲新闻,会使受众感到更有人情味,感到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进行交流。”同时,文字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也有各自不同的新闻意识,因此作为全能记者需要熟悉和适应这种不同新闻意识下的融合新闻生产。3.风格全能融合新闻生产时期对全能记者的能力要求还来源于受众,“网络创造了新的传播方式,个性阅读受重视,感性内容受追捧”®。与传统媒体时期不同,一方面,受众原本狭窄的信息获取渠道被网络所拓宽,受众的视野开阔了,选择也变得日趋多样化.对于新闻报道的口味、兴趣也在逐渐改变。另一方面,融合媒体时代受众本位更加明显,精准化营销、个性化服务理念日趋深人行业运作。因此.融合媒体就要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定制性的服务,需要的将不仅是分门别类的新闻,而且要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产品的风格。在这一时期全能记者如果还是固守一种风格.不但会形成对自身多样化发展的束缚,也可能最终失去受众。“记者作为先进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应当先于受众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紧随时代变革与进步的步伐。”®全能记者更应如此,不仅要培养属于自己的领地,拥有自己的风格,有精通的领域,培养自己的个性化受众,而且要能够为不同的媒介平台打造不同风格的报道。譬如,针对印刷媒介的新闻报道可以更多理性;针对视频报道可以更多人情味;而针对网络报道可以更活泼,更具乐趣。不同媒体平台的多样化报道风格并没有一个定律可以去遵循,这就要求全能记者对于新闻报道风格不能失去不断尝试的热情与勇气,不能失去不断学习和借鉴的能力。多关注同行们的大胆创新,多留意受众的喜好兴趣,同时加强摸索与尝试不失为拓展报道风格的好方法。四、全能记者“全能”在哪里“全能记者”“超级记者”这些响亮名头的背后,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记者们到底有哪些非凡之处?“肩上扛着摄像机、胸前挂着照相机、口袋里装着手机、背包里是无线上网本、手上拿着录音笔……他们既是记者、编辑,也可能是播音员、主持人;既可以为报纸工作,也可以是电视台、网站、电台的记者……多么神奇的一个职业,他们什么都会,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简直就是万能记者,记者中的战斗机。”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的陈国权教授不无讽刺地描述了万能的“超级记者”。但是,事实上这些恰恰是全能记者的“超级”所在,他们就如同好莱坞电影中的超级英雄们一样无所不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而除此之外,全能记者的“超级”还体现在他们的超级影响力和号召力上。全能记者是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单兵作战平台”,他们以个体战斗在新闻一线,他们全方位的“作战武器”让他们掌握最丰富的一手新闻素材,他们独一无二地置身于新闻现场,他们的亲身体验与记者身份,让他们掌握了最权威的新闻话语权,他们成为现场唯一的报纸供稿员、新闻播报员、评论员。他们的文字稿、图片被报纸网站的受众所阅读观看,他们制作的视频、音频被电视广播所采用,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全能记者们个体的声音通过整个融合媒体平台被放大、强化,他们亲历的故事被受众所记忆、接受、传播,甚至他们本身也成了新闻的一部分。这些都使得全能记者有着超过传统记者的社会影响力,而这种社会影响力还可以通过全能记者在微博、博客、论坛等网络空间与受众之间的私人互动再进一步扩大,让全能记者成为记者中的明星,真正的超级记者。五、全能记者的传播特点全能记者是传统新闻行业融合化发展下的产物,是融合新闻生产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新闻从业者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调整与强化。综合而言,我们可以将全能记者的传播特点归纳为以下三方面。1.快速反应,速度第一融合新闻生产诞生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改变传统新闻生产中的周期性延迟。全能记者更是为了解决新闻时效性问题应运而生的,他们在接到新闻线索后可以单枪匹马赶赴现场,抵达现场后他们的设备可以保证新闻素材第一时间传回编辑中心,供给时效性最高的网络媒体使用。譬如,坦帕新闻中心对于全能记者的要求就是在抵达新闻现场后,首先用黑莓手机拍摄新闻图片发给旗下新闻网站。同时,全能记者所携带的移动办公设备也可以保证以最快速度向其他媒体平台提供新闻素材。2.能力全面,产品丰富传统新闻记者往往专业性较强,媒体中文字记者只负责采写文字报道,图片由专业摄影记者提供,视频摄像、声音采集、编辑剪辑这些工作更是有不同媒体平台的区分。全能记者则能力全面,不仅什么都能干,而且可以为不同媒体平台提供相适应的产品类型,一个新闻事件不同媒体平台共享一名全能记者,这正是全能记者的优势所在。3.角色多样,综合影响新闻采访、摄影、摄像都由全能记者一人承担,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全能记者还要承担新闻产品的后期制作,编辑的角色也可以由全能记者完成,甚至很多网络新闻的发布工作也是由全能记者一步到位。与一系列工作相伴的就是全能记者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融合媒体所带来的全方位、全覆盖的巨大影响力。

判断题 镜头的相对孔径是指镜头的光孔直径与焦距之比。

判断题 快节奏段落中,镜头长度可短些,以造成紧迫感

判断题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判断题 f/4的光圈要比f/8的光圈通过的光线少!

判断题 倾听的重要性:1.倾听可以获取新闻线索2.倾听是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途径3.倾听可以获取采访对象的个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