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创新扩散理论中的“创新”:创新是被采用的个人或团体视为全新的方法、实践或客体。这个定义的关键之处在于,创新与否是相对于特定群体而言的,并没有客观的标准。对于某些群体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物或实践,对另一个群体而言可能就是全新的。
一个创新能否被大众接受,取决于几个因素:①相对优势;②兼容性;③复杂性;④可试验性;③可观察性。
换言之,如果一个群体主观感觉一个创新的价值越大,它就越容易被该群体接受。具体而言,一个创新和它所取代的事物相比优势越大,与现存的价值观、潜在接受者过去的经验和需求冲突很小,复杂性不高,可以通过试验进行考察,并且人们可以直接观察结果,那么这个创新就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创新在扩散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者们发现有时使用者还会对创新进行再发明,改变其最初的用途、方法、价值或使用环境。过去人们常常把这种“误用”看做是一种错误,现在人们越来越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这些行为。
相关试题
判断题 选择同一题材的消息与通讯加以比较,试谈通讯的强势所在: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下面就两篇报道的比较,谈谈通讯的强势所在:材料一: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人民网网友纷纷献花留言表达对8名海地地震牺牲民警的敬意与哀悼。“中国维和警察的英烈们,你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你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你们无愧头上的国徽,你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中华民族的历史将有你们光辉的一页,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家人,祖国会照顾他们的。安息吧,英烈们!一路走好!”“你们走了,就那样无声无息。为了维和事业,你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你们是我们的自豪。你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中国警察的光辉形象。英雄,一路走好!”“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为了祖国重托,为了世界和平,远离亲人,远离祖国。一腔热血,书写忠诚的永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天崩地裂中,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热爱世界人民的美好心愿,写在2010新年开始地球村的天空!”“浩气留国外谱世界和谐,忠骨归故里愿祖国平安。历史瞬间铸就永恒,死难同胞精神永存!”“惊悉我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人员在地震中有8名同志不幸牺牲,内心万分悲痛,在此向烈士们表示沉痛哀悼,同时向他们的家人表示最衷心的问候!希望你们要节哀顺变,坚强振作起来,我们都是你们的亲人,人民烈士永垂不朽!”“是什么让你们走的这么匆忙,我们的英雄。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本性,是全体华人向往和平的担当。英雄们,安息吧!作为大国,我们应该培养国民的世界责任感,颂扬国际主义大爱。”(文章来源:人民网)材料二: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人民网北京1月19日电据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和《军人优抚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民政部、公安部政治部分别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等8位同志为烈士,并按规定予以抚恤。公安部表示,维和公安民警是代表国家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广大维和公安民警始终牢记使命,烙尽职守,很好地完成了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文章来源:人民网)通讯的强势分析:通过对以上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相对于消息而言,通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强势:(1)通讯报道的事实比消息详细、完整、富于情节,可以满足读者欲知详情的需要。相对于《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这篇消息,通讯《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更详细、深入、完整,这是通讯文体的突出特色。(2)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比消息更形象、更生动。它以感性的素材还原生活的原始形态,使这种文体更具感染力,把人们熟悉的生活和不熟悉的新闻现场推到读者眼前,使读者去在认知中形成自己的体验,比消息更多地触动读者的感官。《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只列举8位维和警察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壮举,报道简单,远不及通讯《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形象感人。(3)通讯的文体较自由。通讯有些类似于散文体,在表现形式上给予作者很大的创作舞台,各种笔法,各种结构,各种风格,都可以容纳在通讯这种文体中,相当自由洒脱。《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直抒胸臆,是情感的真情流露。(4)通讯的主题鲜明、结构完整。通讯的结构完整、严密,不容任意拆散。而消息可以是信息的罗列,尽管有内在的逻辑性,但不及通讯的主题鲜明。(5)通讯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主体意识和个人风格。《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比(K8位海地地震遇难中国维和警察被批准为烈士》更能以情动人。(6)通讯多用详述和描写手法表现事实,消息则多用概括性手法叙述事实。《网友悼海地地震牺牲民警:不朽的生命伟大而光荣》中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但消息只是运用叙述一种手法。
判断题 尽可能采访到被批评对象,尊重其辩护、辩解的权利。若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14
判断题 专访新闻写作的技巧:新闻改革带来的重大变化是专访,尤其是人物专访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新闻宣传的一支新生力量。“专访”这种形式的出现和发展,给各新闻媒体增添了新貌,为人物新闻写作和宣传,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专访”,即新闻记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进行专题访问所写的报道,一般是记者采写后独家发表的,故日“专访”。“专访”既然是一种新闻体裁,其写作就必须遵循新闻写作的一般要求,如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严守真实性、实效性原则等。同时,记者的新闻价值观以及采访能力的强弱,无疑决定着一篇专访的优劣。其中,专访新闻写作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选准“新闻人物”或代表性人物专访的“专”字,是指被访问人物的特殊性。特殊是指专访所写的人物应该是“新闻人物”或特定条件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采访对象选得准不准,是一篇专访成败的关键,要是采访的人物选得准,文章即成功了一半。有代表性的人物,它的概念比“新闻人物”要来得广泛,包括不具备“新闻人物”特点的人物。例如要赞扬甘当配角的精神,要发一篇关于这方面的专访,写谁呢?具有甘当配角精神的人物很多,这里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的标准是这里指的“代表性”。因此,“代表性人物”可以是指众多的人物中最突出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带有一定新闻因素的人物。(2)访问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①谈话原则a.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开始谈话。采访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在走进采访对象房间时,首先要打量一番,有时可以发现采访对象的爱好所在,再以此打开话题。像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那样,寻找采访对象与自己的经历或亲朋中某些人的共同之处展开话题,也是一种好办法。b.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围绕你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被你抓住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行。c.前一个问题与后一问题要有逻辑上的联系,即要符合采访对象思路的逻辑发展,否则易把采访对象思路打乱,而引起烦躁情绪。d.采访提问要注意张弛结合,在连续提了若干个严肃的问题后,适当改换一下话题,提一个轻松活泼的话题,然后再转入严肃的提问,这样有利于调解气氛,也可以打开思路,发现自己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有价值的内容。e.在采访一些对专访至关重要的内容的时候,不要仅仅因为采访对象坚持说“无可奉告”就轻易放弃。可以设法不断改变提问的角度,诱使对方回答或者根据其拒绝回答的情况给他设想出一个令其为难的结论,并问他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在这种情况下,采访对象非开口不可。②倾听的原则a.记者在专访时应该避免对采访对象作长篇介绍,应该避免为一个问题纠缠辩论不体。b.要敞开思想去接受各种不同的崭新的思想观点,甚至包括你所反对的那些思想观点。c.要尽量避免频繁的、不得要领的打断别人的谈话,要给采访对象以充分的时间阐述他自己的见解或对某个问题的解释。d.要注意采访对象话中有话,注意被精心掩盖着的那一层意思。这可以通过观察采访对象的表情,他那吞吞吐吐欲说又止的神态以及某些经过斟酌而特意使用的词句来发现。③观察的原则话要讲得好,讲到点子上,问要问得巧、问得准确,都要借助于观察。例如,观察采访周围的环境,看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东西作为话题,帮助采访对象打开话匣子,使谈话进行得热烈、自然、融洽。还可以观察对方的衣着、神态、表情,看有没有值得留意的地方,并通过这种观察来充实与改进提问,确定提问的广度和深度,克服谈话采访中临时遇到的困难。同时还应当在观察中把采访对象和其他人加以比较,掌握他的性格特点,并在提问中进一步发掘其个性特征,使采访进行得更深入。(3)准确而巧妙地运用“引语”(或同期声)作为一篇专访,要注重谈话纪实。一般而言,专访的主要内容是谈话,在报道中要把谈话内容体现出来。直接引用的被访人物的话,即“引语”(或同期声),是专访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语”(或同期声)能使文章活起来,能够真实地传达出被采访人物的思想和情感。(4)恰当运用背景材料在运用背景时要紧紧围绕中心主题。做到用得活,用得贴切,用得精当。“专访”一般要给受众介绍一位人物,或让人物谈出一些见解,为使人物给受众留下一个印象和人物对一些问题的见解能为受众所接受,适当的背景交代是必要的。正像作家理由比喻的:摄影记者搞的是平面摄影,文字记者搞的是“全息立体化拍照”。那么,背景材料可以说是“景深”了,它能使人物有立体感。要想巧妙地运用好背景,首先要占有大量的背景材料,这样才能有选择的余地,才会出“精”。背景材料的运用,一定要剪裁,精选,实在没有合适的,宁可不用。要善于分散穿插,力求动静结合。
判断题 通讯主题要求深刻,是指挖掘出事实的意义
判断题 胶卷感光度越高,颗粒性越细。
判断题 好稿件是磨出来的在自己写完一篇文章后,切忌不经过认真修改,就急忙给编辑部发出。把本应是作者完成的东西留给了编辑。俗话说好事多磨,对通讯员来说,要写出好稿件,就要有一股磨劲。这种磨劲表现在写稿上,主要是精心修改稿件,会改稿才能写好稿,好稿件是经过反复修改磨出来的。写作首先要思考语言,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不常见的。一篇稿件从采访、从思考语言到表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是边用思维,边用语言组织。这时文章难免有些片面,出现语法逻辑等毛病(这些问题下面还要讲)。这就需要修改,所谓修改,包括对原有内容的补充和修改,也包括文字表达上的调整与完善。文章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鲁迅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稿件的修改,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最适当的词句,要适应情境、题旨,创造意境。我们应该学习名家,对自己作品那种认真修改,仔细推敲、精益求精的精神。文章要想做到深(思想深)、强(指导性强)、活(文字生动活泼),就不能孤立、片面的在文字上打转转。好稿件需要不断的改,不断的磨,但并不等于说只要舍得泡时间就行了。修改的具体方法:1、自改:1)事实是否真实,2)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3)阐述是否有片面性,4)主体是否突出,有无本末倒置的错位现象5)语言是否流畅,6)数字、时间是否有错。2、互改:文章写好后尽可能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这就需要放下架子,并虚心听取意见,对稿子反复推敲,进行修改。
判断题 (1)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的区别①新闻述评中的评,是记者对事物的直接评判,是褒贬,是就事论理的一种写法;解释是以充分的背景为依据的客观的加工过程,其中有一部分是评论,而发议论(述评)是一种受论点和感情影响的主观加工过程。②解释性新闻是运用事实表达观点;新闻述评则允许超越、跳出事实,直接说话,是署名言论。③新闻述评对事实的要求更严格一般的评论中,事实只是为论点服务的论据,未必是新近发生、发现的,也未必是完整的。分析性新闻虽然要以大量事实说明见解,但是,它的事实往往是多样的、可以任意调遣的材料;新闻述评因其兼有报道与评论两种职能,报道是手段,评论是目的,报道是评论的依托。总体而言,新闻述评不能不清晰地反映事实。(2)解释性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大背景意识写作解释性消息,记者必须善于调遣和使用大背景,即将新闻事件放到一定的历史之中去观察、分析它产生的必然性,这是背景选材的大时空观。大背景即全局性背景,解释性新闻的背景性事实反客为主,用以让释新闻事件的整体,焦点集中在背景分析上面。②用背景事实自身的逻辑力量说明新闻事件产生的必然性解释性消息也应注意客观色彩,不提倡记者直接发表议论,要求用背景性事实及事实自身所显示出来的逻辑关系来说明问题。③巧妙开篇,引人入胜解释性消息的基本特点是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开头的切入方式具体如下:a.立即开讲,一开始就以解释的姿态切入;b.提出问题,设置悬念;c.先将奇异的场景再现出来,引起好奇,再进行解释;d.以橱窗式导语开头。
判断题 提要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20世纪末期,出现了新型的提要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提要题的内容从以往比较全面地概括新闻事实和观点发展到有侧重、有选择地对部分内容加以概括,甚至只对引出新闻事实的某些现象加以揭示,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正文。以提要题制造悬念是一种大胆的突破。有些新闻的提要题,非但不“提”正文之“要”,甚至有意不从正文中选择内容,而是用看似扯得较远的话来引出正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形式从过去单纯的平铺直叙发展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抒情、设问等,在结构上讲求灵活多变,富有层次和节奏感。(3)提要题的版面位置从固定于标题和正文之间发展到灵活多样。总之,随着版面的不断创新,标题的版面形式,包括提要题的版面形式也在不断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