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评论的基本论证方式有几大类?彼此有何异同?

(1)新闻评论的基本论证方式

具体有立论与驳论两大类:立论,是指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

(2)立论与驳论的不同点

驳论和立论都需要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都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过程。通常都需要“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3)立论与驳论的不同点

①论辩的直接目的不同:立论重在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驳论重在从侧面、反面,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驳斥对方论点。

②从论辩的过程来看,立觘包括“确立论点一组织论据一推理证明”三个步骤;驳论则包括“辨析错误一确立论点一展开开批驳”三个步骤。形成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

③一般而言,立论是目的,驳论是为证明立论的正确性,是证明自己立论的一种手段。立论有时在破的基础上进行,“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是议论重心,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确立自己的论点。

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驳论方法,指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面之一,就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在新闻写作中如何使用白描语言:在新闻写作中,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掌握与实际应用白描式的新闻语言。(1)多用动词,用准动词“白描”所要求的简洁而准确的线条勾勒,在新闻写作中主要是依赖“动词”实现的。动词在语言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因素,主要用于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西方新闻写作从来讲究动词的运用。在小少教科书中对此甚至有明确的定量要求。他们认为新闻文体是一种“简洁而注重动词的文体”。主张“必须根据这一简洁而注重动词的文体来调整自己的写作风格”。近些年来,在西方新闻写作中,动词的运用更加受到重视。在新闻写作时掌握多使用动词的要领,既能把人物和事件写“活”,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也能把环境和景象写“活”,使人如临其境,最终让消息或者通讯“立于纸上”。(2)多用子概念“白描”所要求的简洁与准确的线条勾勒,在新闻写作中还需要以具象化的概念支撑。子概念的特点就是具体、丰富而且形象。母概念和子概念,是形式逻辑中的专有名词。由于子概念的内涵总比相应的母概念内涵丰富具体,因此,多用子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多用子概念,即多用具体的语言去写作。真实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往往是生动的。(3)多用大白话“白描”所要求的线条勾勒,不仅简洁、准确、具体,而且要生动、传神、出彩。“大白话”具备这种语言的要求。“大白话”在这里是指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或者叫大众口语。大众口语生活气息浓,大都具有通俗明白、平易近人、生动形象的特点。用群众的语言写新闻,能为大多数读者喜闻乐见,还能使新闻具有独特的风格。当然,口语化不等于地方方言。有些地方报纸出现了滥用方言土语的趋势,这种苗头不好。语言规范化是干百万人在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为了在更大范围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不致产生误解,新闻语言首先必须以规范化了的语言为基础。使用规范化的语言不仅指要注意语法修辞的正确,也包括记者在写报道时要尽量使用普通话,而不要滥用方言。

判断题 新媒体销售文案要引起受众的消费兴趣,需要给出一个能够促使人立即购买的理由。

判断题 《申报》及其成功经验:创办时期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创刊于上海,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日报。该报把盈利作为办报的首要目的。十分重视办报质量,在经营管理和业务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是近代报刊中商业运作的典范。业务上:1由中国人主持笔政,从办报人员到报纸样式都尽量中国化,以期为中国读者所欢迎。2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手段A重视新闻真实性,特派记者进行实地采访B重视新闻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最早发布中文号外C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最早刊登国际旅行通讯3加强报纸言论工作,广开言路,发表读者来信来论4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也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51876年,开始使用新闻图片经营上:1申报馆除了出版《申报外》,还利用其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优势,经营其他出版事业,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a、最早的文意期刊《瀛寰琐记》b、图画增刊《应还画报》,我国出版的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后《点石斋画报》;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2采用沿街叫卖,设立城市分销处,信局代寄送报上门等方式广大发行3向读者招刊广告《申报》的创刊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成了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2、发展(史量才接办)P172(报纸的企业化与商业性大报地位的上升)1912年史量才接办初期,7000份,十年后,5万份的大报,1925超10万份业务上:1《申报》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对于重要政治问题,一般只报道,少评论或不评论,用大量北京专电等政治新闻补充言论的不足2增设多种专刊、专栏,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3在欧美各国的首都,聘有特约通讯员,以增加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一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无暇顾及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发展,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再加上租界的特殊环境,率先向现代企业化报业方向迈步。《申报》在企业化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立广告推广科,四处招揽广告,并且服务周到,使广告成为赢利的首要来源2加强报纸发行,设报纸推广科,派人到全国各地征订3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成为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3、大革命时期在复杂的环境中稳步缓慢发展1《申报》曾辟多种副刊,1924年创办《本埠增刊》,每日出版,加强了同上海读者的联系2史量才致力于经营报业,取得显著成绩,1925年超过10万份4、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进步与改革“九一八”事变后,《申报》改变了先前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单纯营业的性质,转向爱国进步、要求团结抗日,批评国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的立场,在报纸和业务上进行了重大改革。1932年纪念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12项业务上1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在南京、汉口等29个城市设立分馆,增加各地通讯2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这项改革措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杂文的发展3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类读者的需要。它的副刊和增刊有综合性的、文艺性的、知识性的、各自特的鲜明经营上4出版书刊,《申报月刊》《申报年鉴》5兴办社会文化事业,有流通图书馆、新闻函授学校。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申报成为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5、“孤岛时期”1937年12月,《申报》因不接受日军检查而停刊。1938年10月在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也假托美商名义在上海租界恢复出版6、抗日胜利后——参《新闻报》7、1949,停刊《新闻报》二、1889年,丹福士因经济拮据宣告破产,美国人福开森买下《新闻报》,聘任汪汉溪任总经理,金煦生为总编,报纸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实际上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民国初年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以工商业和普通市民为主要发行对象,着重开拓经济新闻,1922年将经济新闻栏扩张为专版,重金聘请经济专家主持,报道金融、股票、粮食、花纱布等方面的市场消息,兼及国际经济动态,深受工商界人士欢迎。该报还注意适应市民兴趣,扩大社会新闻报道,设有《快活林》(1914年改名,创刊于清末《庄谐从录》)等知识性趣味性副刊、专栏多种(2)《新闻报》与《申报》并驾齐驱,也向在着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汪汉溪任总经理后,精于经营管理,报纸销量由1914年2万份增加到1920年5万份。1924年10万份。1922年,汪在国内报界率先在报馆设置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抄收外国通讯社电讯,即时译出,用“本报国外专电”电头,抢先刊发,增强竞争力。在开拓广告,加强发行和更新技术设备方面,与《申报》相同,但其广告发展速度和篇幅略高于《申报》。为了牟利,广告时常挤占新闻,一些低级黄色的广告也不时充斥版面。言论上,标榜“无党无偏”设有《新评》等小言论栏,用短评代社论。四、1929年,福开森将部分股份转让给史量才,报纸产权逐渐完全转为中国人所有,但也引起原来一些股东与史量才的股权风波。五、抗日战争时期《新闻报》在上海沦为“孤岛”后曾一度接受日伪的新闻检查,1928年9月请回福开森,以美商名义出版。《申报》《新闻报》挂上“洋旗”后,积极宣传抗日,揭露日寇侵略暴行,斥责汉奸叛逆行径,因为为日伪所嫉恨和迫害,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度被迫停刊,后被日伪改组为附逆报纸并回复出版。六、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抓住《申报》《新闻报》战时附逆的把柄,对其实行“党化”政策,将它们改造成国民党的准党报七、1949年停刊,后在上海复刊,现为解放日报集团《新闻晨/午/晚报》

判断题 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可以对报道对象的事迹任意拔高。

判断题 全能记者的迷思与挑战“全能记者”概念被引人国内后,马上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强烈论争,正反双方的观点开始了激烈的交锋。正方观点,如蔡雯认为:‘‘那些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超级记者’‘背包记者’等,他们是‘融合新闻’在个体层面的标志。”郜书锴认为:“全能记者们不仅是文字记者,同时兼做摄影记者,同时还能摄像,采访内容不仅写成文字、拍出图片在报纸和网络上传播,也将制作成新闻视频传播。这些迅速专业化的全媒体记者,责无旁贷成为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但泼冷水的声音似乎占了大多数.譬如彭兰认为:“全能记者的思路固然没错,但是要让每个记者编辑都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集、加工的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要求技能的全面,必然牺牲技能的精通,是以降低报道的专业水准为代价的。”王朋进的观点则更为犀利,他认为:“全能记者首先培养有难度,其次工作量也大到让人难以胜任,再次受众的需求全能记者也无法满足,所以全能记者必然只是凤毛麟角,没有现实意义。”林涛也认为:“什么都会不等于样样精通、什么都带不等于踏实采访。”就此可见对于全能记者的质疑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①融合媒体技术易学难精;②全能记者工作压力大;③全能记者影响新闻多样性;④全能记者导致新闻浅层化;⑤全民记者挑战全能记者的未来。一、融合媒体技术易学难精很多媒体业内人士都表示一些基本的融合媒体技术其实并不复杂,譬如在采访的时候如何拍照、摄影、录音,经过简单的培训都可以顺利完成。对图片的处理、对视频的剪辑虽然相对复杂,但对在数码科技熏陶下长大的80后年轻记者也不是难事。但在实际应用中,会用与精通就成了两回事。技术不熟练将有可能导致全能记者在融合新闻生产中耗费大量精力,而且最终的产品还未必让受众买账。譬如,专业的电视台编辑剪辑一条新闻短片可能只要十几分钟,但是纸媒出身的全能记者可能就要花上数小时的工夫,效果甚至还很一般。同样,对文字记者而言,操作相机不是什么问题,但能不能拍出好照片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常常自己觉得拍得不错,最后效果一看不是构图不佳,就是主体模糊、画面不清。而让摄影摄像记者写大篇幅的新闻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想让全能记者做到“面面精通”非常不易。“美国最早开设媒介融合课程的密苏里新闻学院的麦克•麦金教授就认为,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因此,该学院所设立的媒介融合课程所培养的全媒体记者,并非‘全才’,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国内学者张志安也认为,“一般来说融合新闻报道需要记者掌握多媒体的报道技术、多平台的传播意识。但并不意味着始终‘一人包干’,依然需要分工合作”®。在实际的融合新闻生产中也是有相互协作的,譬如前方记者负责新闻素材的采集,后方编辑主笔负责对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产品。融合新闻生产中技能的易学难精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全能记者就没有办法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多学习、多锻炼始终是让技艺从入门到精通的不二法门。全能记者郭起豪在讲述经验时就曾经举例说:“对于纯文字记者的我,拿起相机还真是有些伤脑筋。于是我晚上读摄影类书籍,掌握人物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风光摄影及图片制作知识和技巧,白天跟着摄影记者实践练习。尽管有人对我拍摄的照片指指点点,但我还是坚持拍。渐渐地,只要遇上重大活动,我都会主动请缨,抢着去拍摄,改变只有文字报道的局面。”可见全能记者需要发挥学习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技能,从一个绝活发展成为两三个绝活,最终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二、全能记者工作压力大很多反对全能记者的观点都认为,相较普通记者而言,全能记者的工作强度已经过大,到了有可能严重影响工作质量的程度。譬如“全媒体记者的心力交瘁表现在体力的透支上,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随身携带,十几斤的重量背着跑路,一天下来,不累趴下的人可能是运动员”。再譬如,“按照一般的标准,一名‘全能记者’一天起码要完成三到四篇稿件,其中有文字,有视频。这是平常记者工作量的三到四倍,每天工作时间都将在12小时以上”。不可否认,这些现象都是全能记者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对一些从业多年的老记者而言,从专业性向全能的转变就更不容易,不仅要在文字水平不下降的基础上,掌握如何用摄影图片叙事,还要学习摄像甚至剪辑,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多年养成的习惯、积累的经验很难转变,反而给工作带来困扰。相反对一些年轻记者而言,他们原本诞生于数码时代,对于新仪器、新设备可谓驾轻就熟,但即便如此新的报道形式也常常使他们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但随着越来越多新科技的运用.采访设备的日趋轻便化,以及对于融合新闻生产工作从生疏到熟练,越来越多的记者从中找到了乐趣,也找到了新的成就感。例如,杭州日报社的全能记者张薇薇就表示:“在经过电视台两个月的锻炼后,制作视频新闻就渐渐从‘好玩’变成‘讲究’,而当越来越多的记者掌握了基本的视频技术之后,全能记者们也就可以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去筹措好的选题,不至于让全能记者为了数量而疲于奔命。”因此,全能记者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可能也是全能记者发展初期的一个阶段性问题,一方面全能记者对于新技术、新设备的熟练程度不如专业记者来得娴熟,为了达到相同的产品效果可能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全能记者的队伍依然不够壮大,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能够承担融合新闻的报道采访任务.大量的任务只能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使得现有的全能记者们为了丰富媒体内容而疲于奔命。三、全能记者与新闻多样性全能记者的构想是媒介企业以最少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得到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全能记者的职能则在于能够在新闻采访中获取多种不同形式的新闻素材,经过加工后可以满足融合媒体不同媒介平台的需要。这也就造成了全能记者一体化的信息采集与多样化的新闻产出之间的固有矛盾。“媒体定位的精准化和受众需求的碎片化要求新闻内容生产的差异化。然而,在精力有限的前提下.‘超级记者’往往落入多能不专的窠臼,以技术的全面性代替了内容的高品质。”全能记者原本应该是不同媒介内容的提供者,但是在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他们提供的内容往往没有太多的差异性,甚至很多只是小修小改就在不同的媒体平台发布了。譬如,印刷媒体的新闻报道和网络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的区别往往仅仅是换了个标题.有些甚至就完全相同。而图片新闻也是如此.图片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和报纸上的图片新闻完全是一个模式。全能记者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出现这样同质化的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确有部分全能记者任务重、压力大,不得不疲于应付,对于那些要求尚不规范的网络媒体平台就直接采用传统媒体的内容。再如,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所采集的新闻素材根本就是相同的,一些重要性不大,没有挖掘潜力的新闻素材,要做多样化的内容生产也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在一些新闻生产情境中,全能记者已经形成了不变的采访套路、固定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模式,新闻生产的思路已经受到了束缚,再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完成融合新闻生产,已经无法突破自己已有的思维框架,最终会造成千篇一律的同质化报道。因此,融合新闻生产不能仅仅是全能记者的个体行为,他必须要有一个“超级团队”作为支撑。例如,“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在西方一些传媒集团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有如,“学者布拉德肖在研究了融合新闻生产流程后认为,在西方融合报道中有六种生产者角色:渠道整合者、移动记者(全能记者)、数据发掘者、多媒体制作者、网络专家、协作编辑”。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超级团队”,在整个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成员间形成不同的知识领域,让他们可以通过彼此间的不断交流、分享,提升团队智慧,进而保证高质量的新闻生产。四、全能记者与新闻浅层化全能记者的诞生源于融合媒体对新闻的浅层要求。也就是说,“在一些一般性报道中,报纸可能只需要一张照片,而电视台也只需要一段很短的录像,网络只需要300字左右的报道,这时候没必要分别派出一名摄影记者、一名摄影师、一名文字记者,只需要一位‘通才’记者去完成照片、录像、文字报道的工作”。对于融合媒体来说,全能记者的存在显然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对于融合新闻生产来说,全能记者的存在提升了多媒体平台新闻生产的效率,可谓皆大欢喜。但是,对全能记者们而言,这样的设置意味着直接将他们定位在一般性报道当中,而这类报道的特点就是没有太大新闻价值,没有深度挖掘的潜力,不需要过度重视,也不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记者参与。进而,融合新闻生产中全能记者并不是被委以重任,更多的是去做那些不需要广度、深度和高度的一般性新闻报道。于是乎在媒体中看似那些全能记者们任务很重、担子不轻、疲于奔命、产出也很丰富,但最终可能收获的都是一些缺乏分量、浅层化的新闻产品,这里一篇几百字的“豆腐干”新闻,那里一些可有可无的新闻小图片、小短片零散地分布在各个媒体平台。当然,媒体这样的安排也有其原因。譬如,一般认为记者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承担文字新闻的深度报道,又要拍出高质量的新闻图片,还要提供专业水准的新闻片,压力实在太大,一个人无法完成。有这样的观念在,也就不难想象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全能记者是怎样被误用的。事实上全能记者对于人力资源的节省、对于融合新闻生产效率的提升,都不是全能记者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全能记者应该是记者发展的大趋势,这样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一名记者就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让融合媒体中的各个媒体平台都不至于在大事件中因人力没有到位而“缺席”。另外,一些无法团队作战的重大选题或重大事件也是全能记者展现自身价值的关键舞台。五、全民记者挑战全能记者除了对全能记者能力的质疑以外,还有观点质疑全能记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有观点认为,“当下是一个全民传播的时代,大家都很全,大家都是什么都会,这种情况下越是全民传播,就越需要专业的记者,最后还是专业的记者获胜.市场细分原则同样也适用于记者职业的竞争”®。也就是说,全民传播时代的普通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全民记者,全能记者的所谓能力其实普通人也可以达到,只要有一部iPhone手机,任何人都可以拍照、摄像.而网络技术如此发达,也可以轻易地使普通人变成传播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全能记者没有“绝活”,不能拿出独家的、专业的新闻报道,那么他们将被数不清的全民记者、草根记者所取代。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任何行业如果失去了核心竞争力都必将遭到淘汰,全能记者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强调什么都会,而又什么都不精,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是媒体所不可或缺的,那么意味着任何一个新人都可以随时将你取而代之。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于全能记者的观点都认为,全能记者应该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新型记者。“在采编实践中,还是擅长写作者着重文字,擅长摄影者着重摄影,擅长摄像者着重摄像,擅长解说者着重解说,擅长合成者着重合成。记者原有的长项需要更长,原有的弱项需要加强,在精于一两项的基础上,多学本领,全面发展。”这也许正是当下全能记者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公民记者、草根记者固然可以报新闻,他们可以有先进的采访设备,也可以有强烈的作为传播者的热情,甚至他们还可能恰好置身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但是他们未经过新闻的专业训练,缺乏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他们需要真正记者的专业思维和理性判断去引导,需要媒体系统化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因此,全能记者需要认准优势,长项需要更长,弱项需要加强,通过不断的努力武装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盲目学习、贪大求全。

判断题 编辑策划: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的系统计划与打算,即编辑根据新闻规律,对新闻报道运作的各个环节、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所作的具体、细致的设计,它追求良谋和创意,旨在优化报道效果。

判断题 好的评论标题应该是怎样的?从近期报刊上找几个比较好的评论标题,说说好在哪里?(1)好的评论标题应该具备的条件好的标题,实际上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是画龙点睛之笔,一眼就把读者钩住,使人们非把评论读下去不可。好标题最基本最简单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或者叫题文相符、贴切,让人叫得响、记得住。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①新闻评论标题在依据、形式、句式等方面,都与新闻标题有所不同;②评论标题要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③新闻评论标题要求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强调立意要高,观点要明。(2)近期报刊上较好标题分析《谁买了逾九成火车票却不坐车?》是刊载新华网评论板块的一篇网评。这篇评论主要是针对这样的新闻事实:"1月30日是春运第一天,深圳火车站发出的首趟L252次列车开往武汉,可搭乘旅客1000多名,车票早就售罄。可计人不可思议的是,实际卜只有100多名乘客卜车,卜座率仅8%。对此,铁路部门解释称九成旅客错过了乘车,原因可能是请不了假或者其他不明原因。”作者针对社会热点发表评论,该标题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主题的集中体现,是画龙点睛之笔。一个问号一眼就把读者钩住,使人们非把评论读下去不可,希望与作者一同探寻事件产生的原因。

判断题 重大事件专题通常围绕有关事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跟进,在随时介绍时态发展的情况下不断补充新的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