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上限效果”指的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个假说?

(1)“上限效果”假说的含义

“上限效果”假说是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的。这个假说的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播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艾蒂玛等人为“上限效果”假说提出以下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的“上限”。换言之,大众传播传达的不是“高、精、尖”的知识,而是某一范围、某种程度的“一般”知识,无论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不可能从大众传播中得到超出这个程序或范围的知识。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受众中的“先驱部分”(即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在感受到自己的某种知识已经充足的时候,就会自动减慢或停止对这种知识的追求。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即如果受众个人的知识程度已经高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他们便不会再通过大众传播去寻求知识。

(2)对“上限效果”假说的评价

①艾蒂玛等人所指出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是在人的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这个“上限”是否存在则是个疑问。

②因为,尽管个人对特定知识追求在一定阶段上会出现“饱和”或知识量增加的停顿,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就会开始对新知识的追求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必须带来知识总量的增加。

③此外,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也早已大大打了折扣。因此,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的观念是很幼稚的。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报道要快的表现是一及时适时;

判断题 编辑策划:是将编辑方针具体化、实践化的系统计划与打算,即编辑根据新闻规律,对新闻报道运作的各个环节、报道什么和怎样报道所作的具体、细致的设计,它追求良谋和创意,旨在优化报道效果。

判断题 三角架在慢速摄影或多次曝光时用来稳定照相机,防止震动。

判断题 选择新闻稿件的一般思路是新闻价值的判断、社会效果的分析、报纸取向的把握、对稿件的(适用性分析)

判断题 为了节省工作时间,如果全稿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内容修改,只需在发稿说明中向排版人员交代清楚即可,不必在文稿中逐一修改。

判断题 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

判断题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判断题 金字塔结构的概念和特点:金字塔结构——是按新闻事实发和始末,即依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事实的开始和结束,就是新闻的开头和结尾。它适用二前后时间跨度比较小或者有比较完整、曲折的情节或生动细节的新闻事件,多用于非事件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