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的新场域

一.新闻生产

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事实经过采写、编辑、发表等业务流程,是新闻专业组织制造的过程及结果;二是指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地加工赋予新闻事实以意义从而建构了社会现实。

新闻生产受新闻语境和新闻场域的影响

新闻语境是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条件下从事新闻生产的环境,包括国际形势、国家制度法规等。

新闻场域包括各级决策者、媒体性质定位及市场等。

二.新闻场域

场域是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一个新闻社会学研究范式。

“新闻场域”是结构的和充满了不同力量的对抗的动态的空间。

三.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场域

1、政府、社会与媒体

新闻生产者要平衡政府(或曰国家)的一元意志与社会的多元诉求之间的矛盾。

2、资本、公众与传媒

“二次买卖”理论

4、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

四.互联网新闻生产新场域

新变量“用户”的加入

“去中心化”

话语权向“用户”转移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文稿中最常见的语法错误误主要包括用词错误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逻辑问题、成分赘余、词语位置不当、指代不明等。

判断题 《红色中华》:《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最初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后来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联合机关报。该报在一般情况下也只有几个人;"1933年不1934年,是《红色中华》工作兴旺时期,人员多时有过10余人,除了编委会5人之外,管通讯来稿的1人,校对1人,发行1人,文书1人,以及几个机关行政人员。当时没有专职的记者,报刊上刊出的‘记者’实际上就是编委会的成员”。

判断题 评论结构:是评论的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包括标题、引论(开头)、正论(正文)、结论(结尾)四部分。

判断题 倒头:是一种特殊的双头条,即在版面右下方与头条同等规格处理的重要稿件。

判断题 核对法是指新闻编辑借助有关资料,发现和纠正稿件中的事实差错的改稿方法。它是新闻编辑修改稿件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编辑在修改稿件时需要针对自己拿不准的问题,找到相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核对。采用核对法改稿,对所用的资料有以下三点要求:①所用的资料要有权威性;②所用的资料是最新发布的;③所用的资料是直接的,而非转抄来的。

判断题 DV: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判断题 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的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判断题 慎用判断性的、情感性词语,避免出现倾向性的错误。可以适当以文学化的手法渲染事实发展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