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发展类型与建构
从媒介变迁史的角度,媒介融合不只是一种技术性描述,而是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对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强力渗透和影响,是一种新的文化养成。就像尼尔•波兹曼所言:“当一种有很大影响力的媒介进人一个文化时,结果并不是旧媒介融合:新闻生产的改变与坚守文化和新媒介的简单混合,而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化。”在新媒介同旧媒介的竞争中,新媒介往往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从电视对报纸、广播的挑战到网络对传统媒体的挑战,我们都能看到新媒介对原有传播媒介的冲击和对传播秩序的影响,甚至也看到了它对媒介生态和传播环境的破坏和伤害,当然最终我们也看到了新旧媒介之间的妥协与合谋。
一、媒介融合的主要类型
“媒介融合”所呈现出的是一种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向同一轨道靠拢和合并的变化趋势,也是一种各类媒介的传统边界日益模糊的发展状态,是一个将以前所有媒介形态并人一个新的媒介生产系统中的“方程式”。
(一)依据媒介融合的内容和形态划分
蔡雯在对媒介融合作了微观、中观和宏观分析之后,依据媒介融合的内容和形态将其分为: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
1.媒介内容融合
这是指分属于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生产,依托数字技术形成了跨平台和跨 媒介的使用,即利用数字化终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内容融合产品。融合内容 按照来源和介质划分为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按照形态 又分为文本、图片、影像、声音等。
2.传播渠道融合
这是指不同形态的媒介产品传播渠道的勾连融合和互联互通。具体来说, 传播渠道主要指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个信息传播渠道。各类文本、图片、影 像、声音等依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以数字化的形态不仅可分别经由电信网、 广电网和互联网渠道分发给使用不同数字终端(电视台、手机、电脑等)的受众, 而且三网可以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竞合共贏。
3.媒介终端融合
这是指将多种媒介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将新闻信息和服务传送给使用者或用户。媒介终端融合主要是信息传播终点处接收信息工具的融合,主要是指3C融合,即计算机、通信、电子消费终端产品的融合,具体产品包括计算机、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等。
(二)依据媒介融合的趋势划分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 Gordon)依据媒介融合变化的趋势将其分为五种类型:所有权融合(()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 、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ring Convergence)和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 Presentation Convergence)。®
1.所有权融合
也就是说,占资金优势的媒介集团旗下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企业,而这些媒 介企业能够形成彼此间内容上的共享、资源上的整合,甚至影响力上的相互叠 加。正如我们此前所说的,媒介融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这种所有权上的融 合早在网络媒体没有诞生的时期,就已经开始在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之间展开。 以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为代表的大型媒介集团甚至早已展开了产业链上、 中、下一条龙式的并购整合,横向纵向一体化的媒介网络有利于新闻集团这样的大 型跨国媒介企业,在集团内部充分资源共享、节约成本的同时,形成巨大规模效益。
在媒介融合发展之初,所有权的融合也往往是指那些大企业、大公司,如迪 士尼(Disney)、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维亚康母公司等。而常常被视为所有权融合典型案例的便是2000年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跨媒体合并。一家是在线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另一家则是具有70年历史,拥有CNN、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人物》杂志、《财富》杂志等著名媒体的老牌世界顶级媒体集团。当年这宗震惊世界、创美国历史的媒体行业的两强合并给予了媒介融合中所有权融合极大的佐证。
而今这样跨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整合,已经不再是那些大集团、大企业所独有,如美国佛罗里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the Media General company)、美国 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Dispatch Media Group),这些媒介企业无非都是一些 地方性的、区域性的媒介企业,但也就是它们将各自在同一地区所拥有的报纸、 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也就是说,媒介融合的时代,单一媒介类 型的单打独斗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结合与联盟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媒介融合:新闻生产的改变与坚守
2.策略性融合
策略性融合是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在内容上共享,如分属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视台之间进行合作,相互推荐内容与共享一些新闻资源。相对于所有权上的融合,策略性融合相对更为松散,不同类型的媒介企业之间不必有统一的管理和调配,不同类型媒介间只要构成优势互补、形成互惠互利便可能达成策略性的融合。
事实上这样的媒介协作也并不为媒介融合时期所独有,报纸、杂志等印刷媒 体帮助电视台宣传推广电视片、连续剧,新上映的电影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做宣 传打广告,媒介战略合作的初衷正是为了推销各自的传媒产品。例如,报纸和电 视的合作者们就相信:交叉助销可以驱使报纸的读者去看电视、电视观众去读报 纸;电视观众可以知道明天报纸上的新闻故事,而报纸的读者又可从天气版上看 到电视台的最新天气预报;报纸记者能为电视台记者在现场播报新闻时提供更 详细、更深人的资讯;电视台记者携带照相机,而报纸摄影记者携带数码摄录机。 如果对于一次剪彩仪式,报纸只要一张照片而电视台只要20多秒的录影的话, 就完全没有必要派出两位摄影师了。
在网络新媒体诞生之前,这种不同类型媒介间的策略性融合并不涉及媒介 的内容生产,而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宣传推广。真正进人数字化视野的媒介融 合,才是数字化技术和信息传输手段的不同类型媒介间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3.结构性融合
这种融合及新闻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往往是一组团队同时向不同媒体提 供不同类型的媒介产品。《奥兰多前哨报》与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合作开设一个24小时本地新闻频道时,他们组建了一支多媒体编辑队伍,这群编辑大多具有广播背景,他们在两个新闻编辑部之间进行协调,与文字记者沟通,将报纸内容变换成电视新闻。这便是媒体因应需要而进行的组织结构性 融合。
在这方面,真正落实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理念并将它发展到极致的,是佛罗 里达州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Media General)。该集团将它旗下的报纸《坦 帕论坛报》(Tampa Tribune )、电视台(WFLA-TV)和互联网站(坦帕湾网站, Tampa Bay Online)全部集中在同一建筑物中,同一屋檐下,同一新闻室中,各种 媒体的采访人员互相配合、协调,合作采访新闻,甚至由同一名记者同时采访报
章和电视新闻,以及电子版的即时新闻,同样的资汛通过不同的形式,包装成适 合不同媒体的产品,扩大了市场,节省了成本,获取了较大的效益。
4.信息采集融合
这也可以称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技能融合。融合媒体时代媒介需求的信息变 得复杂多样,印刷媒体需要的是文字稿和新闻图片,电视媒体需要的是流媒体和 声画效果.而网络媒体需要的是你能获取的一切。这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层面上,媒介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这就是专业 记者向全能记者的一种转变趋势,融合媒介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规划中的未来记 者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可以在采访过后提供相关的文字稿、新闻图片,甚至完成 新闻短片的剪辑。与此同时,记者还要满足网络媒体时代新闻及时性的严苛 要求。
5.新闻表达融合
这也可以称之为新闻叙事形式的融合,主要指的是记者和编辑需要综合运 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新媒介中信 息的表达方式远比传统媒介复杂得多,而多媒体新闻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网 络的出现,使新闻叙事形式的融合成为可能。多媒体新闻传播形式融合了文字、 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形态的新闻叙事方式。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 时报》(S?. Petersburg Ti’mes )的网络互动特别报道(Online Interactive Special Report)制作了一系列优秀的多媒体深度报道,其中一篇关于圣彼得堡一条黑人 街道的报道集报纸文字、广播声音、电视图像及互动图表等多种陈述方式于一 体,使受众感官获得了全方位的享受。
二、媒介融合的金字塔模型
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生产和营销要素的并合、竞合、调和和化合,根据不同 的层次和融合方式,我们还可以将媒介融合分为机械性融合、物理性融合、化学 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并将其序列结构比喻为媒介融合的金字塔模型。
1.机械性融合
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最低层次的融合,它所产生的只是一种机械反应:
推一下,动一下。机械性融合不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和内在的动力,而是来自媒介 外部力量(如行政力量、某种压力等)的推动所形成的两个以上不同性质、不同介 质媒介之间的结合和并合。前些年,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许多报业集团、广电集 团或文化新闻广电集团等,在初期都属于这种机械性融合。它们大多只是名义 上的表面上的暂时合并,其实质仍然是过去那种十分松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的运营状态,并没有形成各种传播要素和媒介资源的有机整合、分工协作的整体 运营态势。一旦外部情况发生变化,极易回到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独家经营状 态。作为合作伙伴,它们相互利用推广自己的内容,如电视介绍报纸上的新闻, 报纸刊载电视节目等;或者利用自己的媒介不加改动地克隆(cloning)对方的内 容等;或者进行其他资源的简单交换与共享。
2.物理性融合
这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式由下而上的第二个层次的融合,其物理反应是指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物理性融合一般不涉及 物质原子或物质实体重组的变化。尽管在“资本融合”“技术融合”的推动下,原 有媒介的形态、体积或吸附过程、混合过程发生了变化.但是主流媒介的性质没 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传统媒介创办或合并了新 媒介、网络媒介,传统新闻媒体合并了出版社、杂志社,甚至网络媒介、新媒介等实 力媒介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传统媒介或媒介集团的收购或合并,但只要没有产生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综合体,那么这种融合就仍然是物理性融合。
3.化学性融合
媒体化学性融合的实质是一种自我革命和全面更新.是将旧我分子打碎成旧我原子,然后旧我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我的媒介改革过程。它们在人财 物讯多种资源的推动下,可以是多种媒介形态经过化合、聚合、缩合而生成一种 综合性媒介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媒体集团经过分解、加成、取代而生成多种媒介 形态,还可以是一种媒介集团经过置换、交换、复分而生成新的更具实力、更具竞 争力的媒介集团。“化学性融合”是一种从微观到中观再到宏观层面、从战术到 策略再到战略高度的全面、立体、系统的改革,它不仅会打乱甚至会破坏旧的传 播秩序和体制,而且会伤害到一部分人甚至相当多人的既得利益,因此未必会受 到所有人的欢迎和拥护。当下,有的媒体集团将不同媒介的传播手段聚合、缩合 在一个大平台上进行综合运用和分享,有的媒介集团将不同介质的媒体记者采 集的内容汇总、发送到“多媒体信息中心平台”供集团旗下的所有媒体共享和选 用,都是媒体化学性融合的初级阶段。
4.生物性融合
媒介生物性融合是媒介融合金字塔模型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媒体人的观念、精神、知识、文化等各种要素的自然一体性,也是一种从媒介的传播科技、传播技巧到媒介形态、体制、制度的设计一体性。媒介生物性融合的结果不是 产生甲或乙,也不是产生丙或丁,而是产生既有精神内涵又有物质形态的融合 所有媒体功能的全新的“高级生命体”。媒介生物性融合的基本原则是媒介各 种要素融合后的生态平衡、循环、永续,是媒介融合全部运作过程中的和合、和 善、和谐。尽管传播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受众需求多种多样、变化无常, 但我们相信基于这些基本原则的生物性融合和生物反应一定会出现,它不仅 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与当今媒介形态完全不同的具有强大综合功能的 新媒介,而且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产生一种融合目前全部媒介的优点和功能的 新平台和新机制。
媒介融合中的机械性融合、物理性融合、化学性融合和生物性融合呈现出由 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排列形成的金字塔状,有的媒介融合也许永远停留在某个 层次甚至是机械性融合的层次,有的媒介融合也许能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层次 和水平,也有的媒介融合或许把金字塔模型的四个层次都经历了一遍,但只要媒 介融合是由下而上层级发展进步的,就是值得肯定的。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循环日报:我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1874,王韬,香港。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主办人和第一任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内容:1在业务上,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2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议论文体,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来汇编为《弢(涛,一声)园文录外编》于1883年出版,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3新闻占三分之一篇幅,以白报纸印刷,船期部分以士纸印刷,增出过时事月报,是香港最早的汉文晚刊日报。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授粉报纸,1895,康有为、梁启超,北京。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由康梁创办,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遭受守旧势力的疑谤和维新士大夫的欢迎。双月刊,木板雕印,随《京报》免费附送在京官绅。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机关报。所看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响。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除论说瓦,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内容,还有上谕等。1896年1月,强学会遭禁,《中外纪闻》一同被封。时务报:维新派上海机关报,1896,梁启超任主笔,上海1896年8月9日,由维新派官员黄遵宪带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笔,汪康年任经理。内容1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2《变法通议》自创刊起在报上连载二轮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最有影响的长篇论说。3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是梁在《时务报》上的第一篇论说。该文强调报纸对于国家“去塞求通”的重要作用。表明维新派对报刊宣传的重视。该报赢得了要求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也遭到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和嫉妒。后期,汪康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排挤出了梁启超,变成了洋务派的喉舌。知新报:维新派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1897年康光仁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澳门。由康有为和澳门巨商何廷光动议创办,康光仁实际主持,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内容:1编辑方针与《时务报》基本相同,但因澳门为清廷势力所不及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敢言《时务报》所不敢言。2戊戌政变后,歌颂为变法死难的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竭力为光绪帝和康有为辩诬,成为同封建顽固势力斗争的惟一报刊。190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
判断题 根据关于钱学森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问题”的文章写一篇评论,1000-2000字。附材料: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规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得是要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模式办学,都是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是。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大问题。最近我读《参考消息》,看到上面讲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情况,使我想起我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是在上个世纪30年去美国的,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麻省理工学院在当时也算是鼎鼎大名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一年就把硕士学位拿下了,成绩还拔尖。其实这一年并没有学到什么创新的东西,很一般化。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这里的学术气氛非帯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上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我记得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老师冯·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美国人叫“goodidea"这在科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没有创新,首先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个“goodidea"。所以马上就有人说“:卡门教授,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就不怕别亞人超过你?”卡门说:“我不怕,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所以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我本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子、原子核理论、核技术,边原子弹都提到了。生物系有摩根这个大权威,讲遗传学,我们中国的遗传学家谭家祯就是摩根的学生。化孜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亨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前我们科学院的院长卢嘉锡就在加州理工学院化学系进修过。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也不排斥。他比我大十几岁,我们后来成为好朋友。他晚年主张服用大剂量维生素,活到93岁。加州理工学院就有许多这样的大师、这样的怪人,绝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在他看来很一般,没什么。没有这种精神,怎么会有创新!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核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过去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那时,我我们这些搞应用力学的,就是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复杂问题。所以人又管我们叫应用数学家。可是数学系的那些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我们这些搞工程数学的。两个学派派常常在一起辩论。有一次,数学系的权威在学校布告栏里贴出了一个海报,说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讲理论数学,欢迎大家去听讲。我的老师冯·卡门一看,也马上贴出一个海报,说在同一时间他在什么地方讲解工程数学,也欢迎大家去听。结果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这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风气,民主而又能活跃。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学习真是大受教益,大开眼界。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没有大师,大学咋培养出创新人才?文目国昌钱学森晚年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忧虑、对一些大学的评价等,在媒体发表后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热议。这是一件大好事,它将进一步带动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办好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等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在讨论。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议来议去,好像真正落实下来的措施核办法不是很多。相反听到、看到的却是大学里楼房盖了多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多少、又扩招了多少学生等。至于说这个大学的特色是什么、有多少出类拔萃的教师、培养出了多少有贡献的人才等,虽也有点“动静”,但似乎很少、很少。这样就冒出了一个问题:办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今后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现在我们实在应很好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考虑这个问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似有警醒作用。他说: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此话虽短,但却深刻地道出了办好大学的实质。办好一所大学,无疑需要很多条件。诸如良好的生源、一流的设备、充足的资金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其中最重要癿是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有大师级的人物,此乃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办好大学的根本保证。师者,传道释疑解惑之谓也。然师有高下之别、大小之分。大师者,必是学术造诣高深之人,必是教授方法灵活之者。由这些大师来执教,授课之精细,究学问之高深,导研究之巅峰,效果俱佳自不待言。所以,中外一些大学都在聘请大师上不遗余力,招贤纳士,以壮实力。当年北大在蔡元培先生主政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着力聘请社会上不少知名教授来校任教,使北大声名鹊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也深谙此道,他说,他的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从世界各地请到大师级教授来校执教。哈佛大学在这方面更不落后,迄今已吸引来130个国家的5300多名一流学府的教授来校担纲。由此观之,力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当今时代之潮流、办好大学之要旨。师者,需名实相符,具有真才实学。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论及文章时曾言:“文章如金精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大师级教授也是如此,非自我标榜能凑效,它有一定的宏观标准。因而在聘任上务必要精挑细择,实行竞争上岗。这里,容不得“滥竿充数’,来不得迁就照顾,更不允许巧立名目,暗度陈仓。唯其如此,才能确保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相形之下,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如何呢?重学历、看学位,这一点是做到了,不具有学士学位就别想到教室讲课。但博士中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教授虽学问不错,但用在本校教学的时间斿闱不是很多,更别说给本科生讲课。还有一些人是“满天飞”,一个讲稿到处演讲,赚点钱财了事。如此情形,怎么能有大师级的教授产生呢?而没有这些大师级的教授,又怎么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大师级教授,为大学之所需。现在应把这个问题摆上日程进行解决。只有将之认真做好、做实,刌则大学才真正有望矣!当前各大学正处于竞争发展时期,是甘居中游,缓慢前行?还是脱颖而出,卓然而立?其中重要一条就在于是否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出大师级的教授。此举已成为当务之急、迫在眉睫之事,望各大学的校长们思而行之,着力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来。
判断题 互联网用户的发展现状一、规模(世界与中国,农村与城市)二、结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应用)从受众到用户1.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搜索引擎(云计算,搜索云,挖掘信息价值)协同过滤:优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或增加对用户而言有针对性的信息。(比邻浏览者,豆瓣)原因:1.人际2.分享3.现实与虚拟融合2.从接受信息到传播信息接近权,技术,互联网3.从消费商品到生产内容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UGC,又称作UserCreatedContent,UCC),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三、三个特征: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3.非专业人士创作或非权威组织创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1.社会驱动维度(信任,认同,共同远景...)2.技术驱动维度(技术接受,技术任务匹配,可用性工程【安全,隐私,可靠】3.个体驱动维度(好奇心,利他主义,外部奖励)4.口统计学特征对其有积极(内容革命、为用户创造分享等环境,利于原创性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和消极(版权、隐私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两方面评价四、从匿名群体到真实个体实名,共享,联通,互证五、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体验经济”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的特征:1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2用户的参与性需求提高3用户的情感性需求提高尼葛洛庞帝:未来的界面代理人可以阅读地球上每一种报纸,每一家通讯社的消息,掌握所有广播电视的内容,然后把资料组合成个人化的摘要。这种报纸每天只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
判断题 观众通过支付注意力的形式消费媒体提供的内容,媒体再将这些注意力以关注度的形式卖给广告商。
判断题 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
判断题 同题集中是将几篇有联系的稿件组合在一起,使之或相互补充,或相互映衬、比较。
判断题 非政治恶搞面临的危机是消费主义经济对其的收编,恶搞文化看似娱乐颠覆,但实际上却很快成为一种营销手段和生产方式。
判断题 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举例凯文·贝肯游戏or米尔格拉姆连锁信实验选一)实验内容: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想要描绘一个人与社区的人际关系网。他随机挑选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寄一封信给波士顿郊外的一个股票经纪人,条件是他们只能寄给自己认识的朋友,朋友再寄给认识的朋友,最终送达到指定目标那里。发现一个现象:要在两个素不相识的美国人之间送达信件,只要通过平均六个中间人就能完成。这个现象称之为“六度分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