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照片的文字说明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照片的文字说明应该包括三方面:

(1)读者应该知道的、但照片画面本身却无法全部传递的信息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发表的新闻照片,必须借助文字说明来解释画面;还有一种情况是,照片要配合文字报道一同发表,这时如果照片画面本身的信息量足够,而且照片的篇幅也不是很大,比如配合人物报道发一张主人公的照片,就可以不加说明。但如果这张照片不是主人公的近照,那就还需要以文字说明补充交代一下照片拍摄的时间背景。

(2)有关照片拍摄者或者照片来源的文字介绍有些照片是从其他新闻媒介上转载使用的,除了要标明拍摄者的姓名外,还应说明是转自于何处,或者是某某媒体为本报提供,这是对作者负责,也是对广大读者负责。

(3)专题报道的系列照片总说明

一般情况下,如果分说明比较详细,总说明就相对简练,如果分说明比较简练,总说明则应相对详细。因此,在编写系列照片的说明时,要统筹规划,全面考虑。编写总说明,要注意从全部照片中提炼和概括报道的主题思想,交代必要的背景信息,同时仍要注意生动活泼、言简意赅。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网络稿件的校对技巧①.网络校对常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继续,是出版工赖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道独立工序,它的根本任务是消灭出版物中一切可能存在的错误。因此,校对工序便成为确保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关节。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是对原稿负责(这里所指的原稿,并非指作者的投稿,而是指经过加工并发排的编发稿)。所谓“对原稿负责”,就是忠实地反映原稿上所书写和批注的一切内容,即通过校对,消灭校样上一切与原稿不符的文字、符号、标点、图表、版式等错误。“对原稿负责”是一切校对人员的主要职责。一般地说,校对人员只要做到对原稿负责就算完成任务了,然而,“对原稿负责”仅仅是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职责。一个好的、尽责的校对人员,不但能够准确无误地校对原稿,而且能够发现原稿上可能存在的差错,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帮助编辑或作者校正。在校对过程中,如果发现原稿有错误,这时,校对员最好不要迳自改正,而可以把原稿上的错误记录下来,甚至提出改正意见,让编辑或作者自己核定校正。这样做既能忠于原稿,分清职责,又有利于核定校正原稿中的错误。如果校对人员越俎代疱,有时就可能把本来不是错误的当成错误来处理,以致造成某些不应有的错误或损失。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工作,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个高级的校对员,其水平和待遇应与副编审相当。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校对人员的责任是重大的。一般地说,担任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的责任校对,应由大学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担任。只有这样的人才素质要求,才能保证校对人员完成其应有的职责。校样和校次。校样将铅排的活字版推到打样机上印出的纸样,或由照排机排出的版面(软版或相纸)的复印样,均称为校样。校样是专供校对人员用校对符号指示排版错误的印样。校次指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书刊分为初校、二校、三校和校红四个校次。必要时可增加校次。毛校样、毛校拼版后未经任何校对的校样称为毛校样。印刷厂的校对人员对毛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毛校,毛校一般仅进行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两次毛校。长条校样对于词典、工具书或某些尚未定稿的书、报,由于需要经常改动,这时,便可按规定的行宽和行距排成不合版面的长条,这种狭长的未经拼版的校样称为长条校样。长条校样也是一种毛校样。红样经过校对的校样称为红样,因校对人员常用红色墨水笔进行校对,故名红样。配样、改样印刷厂的拣字人员按照红样上批注的校对符号,查出错字和缺字,并把要补上的字一一找出来,以供改版之用,这一工序称为配样(查样)。印刷厂的改版人员按照红样的要求改正排版的错误,这一工序称为改样或改版。打样把排好的活字版放在打样机上打印出校样的过程称为打样。清样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称为清样。清样是相对于红样而言的,有时也把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称为清样。初校样、初校毛校样经过毛校、配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初校样(头校样、一校样)。出版社的校对人员对初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初校(头校、一校)。二校样、二校初校样经过初校、配样、改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二校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进行的较对称为二校。②、校对程序一般书刊大致经过三次校对就可以付型或付印了。这三次校对分别称为初校、二校、三校,合称为三个校次。印刷厂的毛校,责任编辑的通读以及责任校对的校红,均不计入三个校次之内。在这三个校次中,均须将校样与原稿一一核校。特殊的书稿也有四个校次以上的,但一般的书稿,经过三个校次也就可以了。应该知道,校次与改样次数不一定是等同的,以三个校次为便,在校改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校改方案:1.初校→初改(二校样)→二校→二改(三校样)→三样→三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三改。其优点是可以校改得仔细些,缺点是校改周期较长。2.初二连校→初改(三校样)→三校→二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二改制。这一方案能满足一般书刊的校对要求,又能缩短校对的周期,故为多数出版社所采用。3.初二三连校→初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较一改制。其优点是校改周期较短,缺点是遗留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以上所述的三个校次是就出版社的校对而言的。实际上,在整个校对流程中,除了以上三个校次以外,还有印刷厂的毛校,作者的通读或校对,责任编辑的通读等等。由此可见,一份稿件从拼版到付印,需要经过校对员、编辑、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一繁复而艰难的校对历程。按照通常的惯例,从拣排到付印的整个排版周期内,校改周期将占整个排版周期的三分之二左右,即校改时间比拣排和制型时间还要长些。由此可见校对的重要性和艰巨性。③校对原则各个校次及整理过程对校对均有不同的要求,这里仅列出一些通用原则,以资参考。1.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所著录的项目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这一项是相当重要的,决不允许有任何错误存在。2.消灭校样上一切错字、别字、缺字、倒字、横字、坏字、多余的字以及字体、字号上的错误。3.外文字母、科学符号和计量单位的字体(黑体、白体、正体、斜体)、字号、语种(英文、俄文等)、大小写、上下角标的用法是否正确。4.外文单词的转行是否符合语法规则。5.全书的标题层次是否统一,正文的各级标题名称以及正文页码是否与目次页上的著录一致,前言、附录、索引中是否有不妥之处。6.改正标点符号用法上的错误;改正数字、数码、时间、缩略语等用法上的错误。7.检查图表、公式、化学方程式、化学结构式是否有文字上的或符号上的错误,其版式上是否有伤大雅之处,并予以改正或调整。8.检查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次序是否与正文所标识的号码相吻合,参与文献的著录上是否齐全、正确和规范。9.检查全文是否有缺页缺段、缺图缺表或图表歪斜倒转等现象。10.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正线、反线、双线、注符、上接下转等版式上的问题,是否符合版式处理的要求;整个版面上是否存在拼行、统版的问题。以上所提出的十大校对原则,仅是校对工作中的一些通用原则。实际上,校对人员应该掌握的校对知识是相当广泛的。从这些校对原则中可以看出,凡本书中所论述的与校对有关的知识,校对人员都应该加以掌握,并做到运用自如。④校对方法校对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折校(又称比校)、对校(又称点校)和读校。其中,折校是最常用的。一般的科技书刊均采用折校或对校,只有文字稿才能采用读校的方法。折校(比校)将校样平放在桌面上(用压铁压牢),然后用双手夹持原稿轻折,压在校样上,一字一字地对比校对。双手夹持原稿的方法是这样的:用双手的中指(在原稿的背面)和食指(在原稿的正面)夹扶原稿,并用双手的姆指在原稿的正面慢慢推压移动。校对时,尽量将原稿紧挨着校样,先从左往右地校完一行后,再用姆指推压原稿,折向下一行进行校对。这种校对方法不但省眼、效率高,而且校对质量较有保证,故为多数校对人员所采用。折校的另一种方法是将原稿压平在桌面上,双手夹持校样进行校对。由于校对时需要在校样上进行改动,所以,还是上一种校对方法更理想。对校(点校)把校样平放在桌面上(用压铁压牢),先看原稿,后看校样,逐字逐句地校对下去。校对时,可用左手指着原稿,右手执笔指着校样,眼睛均匀地在原稿和校样之间移动。为了减少头部左右摇晃和眼睛疲劳,原稿与校样应紧挨在一起。默读时,一般以读七、八个字或三、五个词为宜,遇有较长的句子,可分次读完后,再在校样上将整个句子复校一遍。一般地说,对校比折校要多费些眼神。读校读校是两人合作进行的校对,即一人朗读原稿,一人看校样。读稿人要每字、每句、每个标点符号都朗读清楚,速度要均匀、有节奏感,同音异义字、罕见的字、另页、另面、另行、居中、接排、空行、顶格、缩格等等版式上的记号,也要正确地读出。看校样的人要聚精会神地听,认真地校对。这种校对方法不但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不宜采用。在以上三种校对方法中,如果以校对人数来分,折校和对校均属于单人校,而读校属于双人校;如果以校对时是否朗读出来分析,折校和对校均属于默校,读校当属于唱校。

判断题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于1991年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才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1994年做第一次修订,1997年1月又作了第二次修订。

判断题 电视摄像机的标准镜头是指镜头焦距接近摄像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判断题 简析新闻与宣传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新闻、宣传两词常常并用,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新闻和宣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①宣传和新闻一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②宣传活动和新闻活动都是从人类一诞生就开始了。因为人类一开始就聚众而居,必须宣传一种理念来凝聚内部,协调行动,教育下一代。③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利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得尤为普遍,两者的联系尤为密切。必须强调的是:当人们把新闻与宣传结合在一起或者利用新闻做宣传时,一定要尊重新闻传播信息的基本要求,不能把新闻当作宣传品—只有宣传味,没有新闻味。(2)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基本职能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其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由此引出其他一系列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他们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人们为了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地追逐信息,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获取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的意图去行动。换言之,宣传是为了“收买人心”。而新闻发布者(如果他们没有宣传意图的话)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3)传播的方式不同一条新闻信息的传播从来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都成了“明日黄花”,它们可以证实第一次传播的可靠性,但已不是信息。在一张报纸上,决不可能重复刊登内容一样的一条消息。但宣传却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了解和理解,往往用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一种观念。(4)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信息传播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①真实。不容许有任何夸大或缩减,当然更不容许凭空捏造。②全面。构成一个信息的各种要素必须齐备,一个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必须周全。③客观。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信息,只能尽可能地按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叙述。④公正。不管是多数人意见还是少数人意见,是赞成还是反对,是令人喜悦还是令人沮丧,都要如实传播。⑤及时。时效是新闻的生命。⑥准确。最准确的语言是数学语言,在信息沟通中,一切凡是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都要用数学语言,而不是模糊的语言。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求真实、典型,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观点的正确。在宣传上,凡是能够证实观点的所有材料,只要是真实的、典型的都可以用,不管是新近的还是历史的,是新鲜的还是人们所熟知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判断题 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赌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判断题 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17

判断题 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是一个链态的线性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是封闭的。

判断题 媒体应当建立常规的更正与答辩机制,这符合马克思有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