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在欧美出版界,大部分书稿由版权代理人推荐给出版社。
判断题 循环日报:我国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纸,1874,王韬,香港。1874年2月4日在香港创刊,我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主办人和第一任主笔。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内容:1在业务上,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2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议论文体,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王韬的政论文章后来汇编为《弢(涛,一声)园文录外编》于1883年出版,被称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3新闻占三分之一篇幅,以白报纸印刷,船期部分以士纸印刷,增出过时事月报,是香港最早的汉文晚刊日报。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授粉报纸,1895,康有为、梁启超,北京。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由康梁创办,是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遭受守旧势力的疑谤和维新士大夫的欢迎。双月刊,木板雕印,随《京报》免费附送在京官绅。强学会成立后,《万国公报》转为该会机关报。所看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在京师引起强烈反响。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除论说瓦,增加了外电、外报选译和国内各报摘录内容,还有上谕等。1896年1月,强学会遭禁,《中外纪闻》一同被封。时务报:维新派上海机关报,1896,梁启超任主笔,上海1896年8月9日,由维新派官员黄遵宪带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笔,汪康年任经理。内容1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2《变法通议》自创刊起在报上连载二轮43期,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是最有影响的长篇论说。3梁启超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大力鼓吹多办报纸,是梁在《时务报》上的第一篇论说。该文强调报纸对于国家“去塞求通”的重要作用。表明维新派对报刊宣传的重视。该报赢得了要求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也遭到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和嫉妒。后期,汪康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排挤出了梁启超,变成了洋务派的喉舌。知新报:维新派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1897年康光仁于澳门。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创刊于澳门。由康有为和澳门巨商何廷光动议创办,康光仁实际主持,初创时为五日刊,后改为周刊、半月刊。内容:1编辑方针与《时务报》基本相同,但因澳门为清廷势力所不及在宣传报道上更为大胆,敢言《时务报》所不敢言。2戊戌政变后,歌颂为变法死难的烈士,谴责发动政变的后党,竭力为光绪帝和康有为辩诬,成为同封建顽固势力斗争的惟一报刊。1901年停刊,是出版时间最长的维新派报刊。
判断题 广播评论中的音响分为哪几类?在广播评论中,音响包括以下几种类别:(1)环境音响即现场采录的用以表现环境特色、交待环境背景的音响。其中包括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如风雨声、流水声、鸟鸣声、蛙噪声等等;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音响,如喧嚣声、汽笛声、车辆行驶声、机器轰鸣声、歌声、笑声、抽泣声、喘息声等等。(2)现场谈话包括记者的提问和采访对象的叙述、议论等。(3)后期解说包括记者或主持人在后期制作时录制的解说词和论述性语言。(4)资料音响主要是指为引出话题、交待背景、烘托气氛而选用的以前录制好的声音资料,包括昔日的讲话、音乐、歌曲及其他唤起人们记忆和佐证评论观点的音响。
判断题 照相机主要的附件有(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
判断题 新闻报道与评论不分,会增加报道不实产生的对新闻当事人的诽谤等侵犯他人权益的几率。()
判断题 简述改稿的一般程序。新闻编辑在对一篇已经决定要采用的稿件进行修改时,一般的工作程序是:(1)通读全文目的在于认识原稿。这种认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穿插稿件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各方面的情况;二是发现稿件存在的问题并设想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种认识是修改稿件的基础。认识越清楚,下一步修改就越顺利,质量也越有保证。不能急于求成,在未通读全文的情况下,就边看边改。这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容易改得不得要领,甚至歪曲原意。对于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长稿,即使通读一遍也未必能认识,需要多通读几遍。宁可先多花一些时间,而不要匆匆动手,免得以后返工,更费时间。(2)着手修改即把前一步设想的方案付诸实施。但第一步的设想只能是一个大致的轮廓,不可能一一都想得很具体,因此,在着手修改时,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思考,做到字斟句酌。修改要用不同于原稿字迹颜色的墨水,如果颜色相同,则用笔要不一样。如原稿是用钢笔写的,修改则要用毛笔。一般编辑和部组负责人的修改所用的笔或墨水也要有所区分,以便以后查对。在原稿上修改,改正的字可写在行间或四周的空白处。假如原稿改动很多,或几经修改,原稿已改得比较乱,不易认辨,需要重抄。校正小样,要采用标准校对符号。符号要用引线勾画到四周较近的空白处,引线不宜交叉或重复。(3)改后检查稿件修改完毕,必须从头至尾认真阅读,检查是否有在文理上、用字用词上的错误并进行校正。这种改后检查至少要进行一次,对于重要稿件,还要再检查第二次。整个修改过程,需要对原稿和修改后的文字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反复阅读来发现问题。阅读一般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略读,即着重注意内容,对某些细节,如用词不当、错别字、漏字、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暂不去推敲;另一种是点读,即卲逐字逐句地去进行阅读,不仅注意内容,而且不放过任何细节。修改过程中的阅读,应该根据需要灵活地采用这两种阅读方式,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开始通读原稿时,可以采用略读的方式;在作最后一遍的检查性阅读时,可以采用点读的方式;而在着手修改时,既要有略读,也要有点读。这样就可以发挥两种阅读方式的长处,提高修改的效率和效果。
判断题 报道角度,是指新闻报道的切入点、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选择报道角度,实际上就是选择揭示蕴藏在事实中的新闻价值的具体途径。它关系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否能够有夺目的光彩,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对于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客观变动,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表现,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
判断题 什么是论点?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它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体现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