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新闻选择标准的运用:A.要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新鲜、重要、显著、趣味)B.要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C.要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判断题 有自然光又有人造光的光源是混合光。
判断题 评论员文章一、规格。评论员文章是报刊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头评论。①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以升格为社论。②作为评论国际方面新闻事件的评论员文章,比之评论国内问题方面的评论员文章更有权威性。③评论员文章除了一部分以独立形式发表外,多数情况是依托有关典型或配合重要报道结合形势任务而发,在运用上比较自由、灵活。
判断题 消息的特征:以迅速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动态,内容集中单一,一事一报,简明扼要,时效性强。
判断题 随着智能手机与4G网络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全面进入移动化,人们的网络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时间的碎片化与社交媒介化的特点。在这种特点下,短视频比图文更易于吸引关注和传播。
判断题 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新闻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
判断题 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我国新闻工作五项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战斗性原则、党性原则。坚持这五项基本原则,既是中国新闻事业基本性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党领导下新闻工作长期积累的传统。一、新闻真实性1、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新闻报道的真与假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是否符合客观存在。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论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一个事件,必须注意它上下左右的联系。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中去抽取事实,而不是带着固定的观点到现实中找例子,或者孤零零地表现一个事件。但是,如果新闻所报道的事实“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段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也称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新闻真实性,不但要求每篇新闻都真实,而且通过连续不断的新闻报道所反映的整个现实的真实。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从整个现实出发,审时度势,决不漏报、瞒报重大新闻事件;力图做到新闻报道的平衡。//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本质真实”不能成为新闻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真实与真相。“离我们最近的是真实,离我们最远的是真相”。2、坚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3、我国新闻事业之所以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出于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责任感。具体来说有四方面:(1)、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2)、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共产党走。(3)、只有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4)、只有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5)、只有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4、新闻失实新闻失实表现的五个方面:①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当前新闻失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凭空捏造;②添枝加叶,层层拔高——这类失实大量表现在追忆杰出人物、先进典型的报道里;③要件残缺,隐瞒事实;④偷梁换柱,移花接木;⑤因果不符。新闻失实原因的分析:①非故意性失实(没有主观故意,原始材料失实)含义: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察觉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记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②故意性失实(主观失实)含义:明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原因比较复杂,有新闻队伍内部的问题,也有社会原因:1)、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党风严重不正,个别领导人想利用新闻来自我吹嘘,骗取荣誉;或掩盖劣迹,欺上瞒下;2)、记者,编辑队伍中的作风问题是造成新闻失实的突出原因。有些记者心浮气躁,急于成名,不惜弄虚作假博取知名度;有些记者怕苦怕累,不深入实际,靠电话、道听途说、想象编造故事;3)、面对日趋严重的作假,无论是党政主管部门还是新闻单位对此处理的轻描淡写,也助长了这股歪风;4)、这和传媒业竞争逐年激烈有关。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许多媒体不辨真假,以“新奇”新闻刺激读者。同时,网络新闻的崛起也为新闻失实推波助澜。新闻失实呈现的特点和趋势:一新闻失实趋向常态。二故意性失实的比例增大。三新闻失实入侵公共领域。5、炒新闻:对新闻真实性威胁最大,危害最烈的是炒新闻。炒新闻: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假乱真,以耸人听闻的新闻混淆视听。炒新闻的背后,必有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驱动。(1)、有些是社会上的职业骗子,专门造假新闻骗稿费;(2)、更需指出的是,有些新闻从业人员不顾职业道德拿人“红包”,搞有偿新闻。也有一些媒体实行所谓经济承包制,承包人拿了企业、团体的赞助款或广告费,不得不按他们的需要炒新闻。所以,制止炒新闻,不仅仅是认识上的问题,还必须从新闻媒介内部管理上下功夫。6、合理想象和扩大宣传效果。1)、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批判: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已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以已知的事实去推测可能发生的事实,这是逻辑推理的任务,而这种推测也只有在得到事实证明后才能成立;用想象来写作是文学的创作方法,不能用在新闻上。如果“合理想象”可以成立的话,记者就可以凭他的主观想象来写作,人们就无法核对事实,就很难保证新闻真实。2)、扩大宣传效果对新闻中的事实添油加醋,追求事实的“完美”,借以“扩大宣传效果”,不管是处于天真的想法还是为弄虚作假作遁词,都是不能容许的。任何弄虚作假只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立即被揭穿,直接地败坏党的宣传工作的声誉;一是人们暂时被迷惑,收到一时的效果。但隐瞒总不能持久的,一旦真相大白,上当受骗的人就会更加失望和愤慨,人们只要上当受骗一次,就会对今后的宣传产生防范心理,这种戒心很难消除,千百次次的真实就会被一次失实所败坏。实践反复证明:靠弄虚作假来扩大宣传效果,其效果适得其反。要收到真正的宣传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坚持真实,坚持真理,才能赢得人心。二、新闻指导性1、含义: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新闻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党的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新闻指导性始终是道义上、思想上的影响,决不能把新闻指导性当作指挥权。2、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为①鼓舞②示范③论证④启发⑤解释⑥预测⑦警戒新闻指导性产生的社会效果包括:迅速地在受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立即收到明显效果;潜移默化地长期影响。新闻既天天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又经常有引发群众强烈反响的新闻报道,就能较好地产生新闻的指导作用。3、指导性要建立在新闻特点之上具有指导作用的新闻,称为指导性新闻。指导性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或者说指导性要寓于何处,目前流行的三种提法:(1)、寓新闻指导性于知识、趣味性之中。(2)、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3)、寓指导性于服务性之中。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哪里,指导性要寓于何处——新闻事业以向社会提供信息作为生存的依据,新闻事业最主要的社会使命是传播信息。因此,指导性新闻的基础在于信息,指导性要寓于新闻传播之中。完整地说,指导性新闻既要真实、及时传播大众共同关心的事实,又要体现一定的指导思想,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1)、指导性新闻要具备新闻的特点,包括事实必须完全真实,要有一定信息量,能引起大众的共同关心;(2)、体现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新闻中的事实必须统一,事实能无可辩驳的说明观点,令人信服;(3)、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取得最大的宣传效益。4、目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指导性新闻片面强调指导作用而忽略新闻的特点。——指导性新闻缺乏新闻的特点,只能削弱指导作用。严格地说,那些过时的,空话连篇的报道,根本称不上新闻,也就谈不上新闻的指导性。5新闻指导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操作要求1)革命战争年代的新闻指导性的基本特点是:报纸指导一切,重点是指导工作。2)计划经济年代新闻指导性的基本特点:是多侧面的印证:印证党和政府各种举措,方针的合理性。新闻指导性集中表现在鼓舞,示范和论证。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指导性除了继续发挥鼓舞、示范、论证等作用外,重点要在"解释"上下功夫。阐释信息的意义。围绕形势新变化,对党和国家每一项政策的出台进行分析阐释,帮助受众弄清发展趋势,权衡利弊得失,保持新闻指导性宏观上的舆论一致和微观上的多元表达。6、关于新闻指导性的不恰当做法:1)、图解政策的做法2)、公告式和命令式的做法3)、片面化和简单化的做法片面性、简单化具体表现在:1)在宣传某一党和政府的政策规定时,只有质的概念而缺乏量与度的把握,说了不少过头话;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3)脱离具体的条件,脱离历史的环境,简单肯定一切,否定一切;4)在典型宣传中,往往强调精神而忽视科学态度。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1、新闻事业的群众性的三层含义:(1)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2)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3)形式上:新闻和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2、新闻业依赖群众的需要存在,我国新闻事业和群众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3、满足群众需要是我们的天职。我国新闻事业既要满足群众需要,又要引导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4、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我国新闻工作路线:"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①各级党委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②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③组织广大党员和非党员群众为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④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四、新闻事业的战斗性1、新闻事业的战斗性:为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无所畏惧的斗争,为传播真理不倦地探讨。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就是新闻媒介的揭露、批评报道,实行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揭露、打击一切的敌对分子妄图颠覆人民政权的阴谋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毒害人民等不法行为;(2)、大胆揭露在党政机关、司法部门、经济部门内职务人员利用职权贪污盗窃、索贿受贿、失职渎职、为非作歹的种种腐败行为及其造成的损失以及这些腐败行为给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大胆揭露社会上少数不法之徒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治安的种种劣迹;(3)、及时发觉和批评在党政机关,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以及思想理论界的错误倾向和错误思潮;(4)、鲜明、及时地提出和解决人民内部的各种问题。从而催人猛醒,发人深思,引起社会各方面着手研究、解决。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我国新闻媒介的战斗性是……1、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原因):A: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迫使违法乱纪者不得不收敛,或改过自新,促使问题得到很快解决。B:新闻的舆论监督能够把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和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有利于防止、克服腐败行为和一切不正之风。C:新闻的舆论监督有利于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D:新闻的舆论监督是衡量新闻事业党性的一个尺度,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介的根本宗旨。2、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和特点出发点: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重点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特点:权威性/典型性/紧迫性/重视社会效果3、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1)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2)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事实要核对清楚,不但包括主要事实和关键性情节,还包括有关的细节。包括对发生错误的原因所作的分析采取全面客观的态度。3)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适时就是批评的内容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发表,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批评,能够和一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或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相配合,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适量就是批评稿的数量要适当控制,不能再像过去搞政治运动那样,报上杀气腾腾,一派火药味。批评的数量不控制,也可能使人民群众产生一片黑暗的错觉。适宜指的是批评的内容要选择适宜于大众新闻传播工具,就是要引起群众的共同关注。所以,批评要力求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紧迫性。4)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5)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4、批评不慎表现的三个方面(1)批评不实引起新闻伤害;(2)批评失当引起新闻伤害;(3)新闻炒作引起新闻伤害五、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有三个方面:1)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领导,无条件地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决定。2)党的任何新闻媒介必须把党的纲领作为自己总的宣传纲领,无条件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3)在当今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党的新闻事业必须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去开展宣传报道。党性就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表现在: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组织上,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党纲、党章,服从党的一切决议,遵守党的纪律。1、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党的新闻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决定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成败与优劣,从而也影响到党的宣传工作的成败与优劣。具体说:1)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2)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立场;3)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4)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5)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指导、推动我国各项改革沿着健康道路发展。2、坚持党性原则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2)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3)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4)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统一。3、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一致的。(如何加强党的新闻工作:既要坚持党性原则,又要有高度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3、党性原则新闻制度【对新闻媒体定性---耳目喉舌;党管媒体;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扶植党委机关报】4、坚持党性原则和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是一致的新闻事业要发挥耳目喉舌作用,就要发挥这三性,原因:1、新闻事业具有自身的规律和工作要求2、在党的新闻事业中,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传播工具有不同的特点3、各新闻媒介为办出自己特色,获得影响,就要有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家4、中央的方针政策是适应全国的,各地必须宣传贯彻;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绝不是一帆风顺的
判断题 融合新闻生产的策划理论新闻策划理论也是融合新闻生产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朴素理论。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作当前的筹划。策划就是要找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来龙去脉,据此思考和探求通向未来的可操控的路径和手段,并采取对策。新闻策划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彩”。新闻策划的对象也不是新闻事实,而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策划理论不应该成为“制造新闻”的理论根据,而应该成为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增强新闻报道磁性、扩大受众接受范围的理论武器。一、新闻策划的概念及其言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介和记者在特定时期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而对某一新闻事实的报道过程和方式所进行的精心设计和谋划。新闻策划不是新闻的策划,而是新闻报道过程和方式的策划,一切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以客观存在为基础。刘海贵认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竞争、新闻改革的产物,且策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重大题材报道的成败。而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散与片断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这就是说,新闻策划并不是要改变新闻事实本身,更不是制造新闻事实,而是根据新闻事实充分地利用和协调媒体的采编报道力量,选择特定的报道角度,制定不同的报道策略,从媒体竞争的战略层面上,充分运用好媒体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资源,形成最佳的新闻报道效果。为了更好地说明和理解新闻策划,我们列举一个“穿越天门”的新闻策划案例。张家界偏居湖南湘西一隅。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使是湖南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那儿居然有一片风光旒旎的人间洞天。后来张家界一鸣惊人,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源于一个“穿越天门”的策划。其策划高手就是时任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叶文智。早在数年前,法国曾经举行过特技飞机穿越埃菲尔铁塔的活动,引得举世瞩目。也许正是受了此事的启发,叶文智1999年突发奇想:何不举行一次飞越天门洞的特技表演呢?天门洞是张家界独有的一个天然穿山巨洞,位于天门山上。海拔1261米,洞高127.37米,洞深279.42米,洞宽最宽处58米,最窄处仅28.03米,而且两边对穿,彼此可以遥望蓝天,属世所仅见。与埃菲尔铁塔比起来,天门洞更富有情趣.也更刺激,更有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埃菲尔铁塔作为已经拥有相当知名度的旅游景点,飞越活动无法增加它的无形资产,而天门洞尚属“养在深闺人未识”且有巨大旅游潜质的独特景点,通过穿越活动可以迅速为它带来巨大的知名度。为了论证其可行性.叶文智先后邀请国家地质测绘局的专家和国防科技大学航天系的专家、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民航机和战斗机均不宜做穿越飞行,只有航空运动型的飞机可以尝试。此结论虽然大大增加了穿越飞行的举办难度,却也启发了叶文智的思维:对啊,何不就请航空特技飞机?在穿越的同时还可以表演别的特技飞行,观赏度岂不大大提高?要做就做最大的,叶文智决定邀请国际航联(FAI)来张家界天门山举办“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同时进行穿越天门洞表演。再考虑到当时全世界都沉迷在迎接新千年的气氛之中,叶文智决定将两者结合起来,举行主题为“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的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有了绝妙的策划方案,还需要去落实每一个细节,特别是跑批文,涉及30多个部门,从市到省,从地方到中央,从政府到部队,从民航到体委,从国内到国外,叶文智和助手们跑了一圈又一圈。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1日,国际航联世界特技飞行大奖赛总干事Monnat先生亲临张家界荷花飞机场和天门山实地考察,最终同意于1999年12月在荷花机场进行世界特技飞行大师穿越天门洞表演。这样的重磅新闻自然是所有媒体都感兴趣的,一时间,包括海外各大通讯社的各种媒体都纷纷予以报道,天门山和张家界的名字被高频率地到处传播,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向张家界聚集。特别是到了临近比赛的日子,几乎每天都有新闻报道“世飞赛”和天门洞的筹办情况。与此同时,另类的声音也在响起:一是指责举办者没有考虑山区变化无常的天气,更何况飞机穿越近300米的山洞时洞口的侧风及洞内形成的涡流很可能引起航线的偏离和误差,一旦出现机毁人亡的情况,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恶劣影响;二是许多人批评这是拿自然资源在冒险,因为一旦飞机撞上山体,将对人类自然风光造成不可修补的损害。应该说,这些批评都有一定道理,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更何况以特技大师们的水平.只要不出现特别恶劣的天气,穿越应该没有很大的风险。此外,策划者通过专家们向公众介绍:即便飞机不慎撞上山体,以山体之巨,也无法构成实质性的损毁。事实上,此时的争议,正是最好的造势,同时可以形成巨大悬念,大大增加事情的刺激性,使人们想不去关心、了解都难了。大赛如期举行。来自9个国家11个代表队的15名飞行大师准时参赛,其中世界冠军及世界排名前10名的选手就来了6名,可以说是顶尖水平的角逐。经过3天的激烈比赛,很快就到了众人期待已久的压轴戏——穿越天门洞。此时,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进行联合现场直播,同步向世界报道表演实况。据估计,比赛现场有10余万人观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更是高达8亿左右。12月11日14时23分,匈牙利特技飞行大师彼得•贝森耶驾机升空,在绕着天门洞飞了几圈之后,飞机校正方向,突然一头钻进了天门洞,拖着长长的浓烟从山洞的另一边呼啸而出……围观者顿时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所有的飞机都穿越成功!“穿越天门”取得了巨大成功,张家界的美丽山水通过电视画面被推向了世界人民的视野。活动结束后,张家界的旅客接待量连续两年保持50%的增长率,景点收人从1999年的]2.6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9.7亿元,再上升到2001年的27.6亿元,可谓节节攀升。对此,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航协主席魏纪中及湖南省主要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家界市委书记刘力伟说:“‘穿越天门’活动,成就了‘世飞赛’无数个第一,第一次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举行,第一次与旅游促销结合,第一次与企业联手,第一次人类驾机穿越自然山洞,第一次与大型文艺演出及多种航空表演相结合……”对于这一非常成功的策划案,徐一化评论,就张家界黄龙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穿越天门,飞向21世纪”事件本身来说,它是广告策划;就国内外媒体对“穿越天门”事件的报道来说,它是新闻策划。这既是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的区别,也是它们之间的关联。因此,他认为:“党报要做好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一起抓”新闻策划因竞争而生,也因竞争而兴。融合新闻生产背景下的媒介竞争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种竞争跨越了不同的媒体平台,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地域范围,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使得新闻媒体在信息资源竞争上出现了“无差别化”的趋势。也就是说,随着传播全球化,大众化、草根化的出现和发展,一家媒体要想通过掌控独家新闻或信息资源来战胜对手,其机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渺茫。这使得“媒介的融合发展,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中心将逐步转变为媒体采编人员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与新闻专题的策划能力上面,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为广大受众提供恰到好处的解读与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这才是当今媒体在新的竞争形势下,争取主动权、话语权,争夺受众,获取优势的根本措施。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新闻策划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多种多样的融合新闻策划在媒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新闻策划被认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媒体由被动变主动,由劣势变优势的重要手段。新闻策划要遵循可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效性原则,还要根据主客观情况和新闻事件的性质,灵活地采用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新闻策划。根据不同的标准,客将新闻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新闻策划的运行时态,可以分为周期性新闻策划和联动性新闻策划;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状态,又可以分为突发性新闻策划和预知性新闻策划。下面主要介绍这两种策划的运作。1、突发性新闻策划这是指无法遇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策划,如地震、火灾、飞机失事、战争爆发等,都属于突发性的新闻报道内容。这类突发性新闻一般无法提前得知,通常是在事件发生之后立即策划报道活动。媒体迅速投入对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全面报道当中。这就如同战场上的“遭遇战”,媒体的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遭遇重大事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调度新闻采编报道力量投入对到当前的紧急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媒介度突发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复杂性、影响范围等不明,以及受到报道资源动员事件的局限,最初的报道规模通常不会太大,但随着各种媒介、各路记者的陆续到位,新闻事件开始逐步呈现和日益明晰,新闻报道的规模逐渐扩大,各种细节和真相也被逐一挖掘出来。因此,突发性新闻策划活动无法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而主要集中在新闻报道的中后期,体现为对新闻事件原因和后续等内容的深度挖掘。例如,美国的“9•11”事件,2010年11月15日上海高层居民住宅火灾事故,2010年8月16日黑龙江伊春市鞭炮爆炸事故,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特大动车追尾事故,2010年到2011年间河南和山西频繁发生的矿难,面对这些突发性重大事件,部分媒体记者虽然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但作为媒体根本来不及在第一时间组织策划全方位的新闻报道方案,只能在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后续报道中发挥新闻策划的效用。由于事出突然,且影响面广,不论是武装冲突、灾难报道还是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往往一哄而上。“除了报道真相之外,媒体竞争的核心更多地还在于策划手法的高明、观点表达的鲜明与独特以及深层原因是否触及等。”可以说,新闻报道策划的好坏不仅反映媒体对事件认识的深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其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以2008年9月爆出的三鹿奶粉事件为例,总体印象是都市报表现积极,全方位报道了整个事件,然而观点略少。《南方周末》除了有事实报道,而且有评论员文章《无良公关凸显媒体病变》,直指媒体弊病,指出媒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需要恢复其正常机能,做阳光媒体、干净媒体、专业媒体,重建社会免疫系统。2.预知性新闻策划这是指对能够预先知道的即将发生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进行的报道策划。如香港回归、奥运会、航空母舰首航、神舟飞船升空等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非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等,都属于可以预先知道的新闻报道内容,因而可以提前进行新闻报道策划。在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策划中,最多的是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的策划,非事件性新闻或活动策划相对较少。由于可预知的重大事件“已经有明确的发生时间或者时间段.整个事件的大体安排和走向都是已基本明确的或预知的新闻事件”。因此,对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策划往往在数月甚至一两年前就开始筹划和运作,提前为报道设计详细的采访报道流程、各种人力资源的整合协调、大型采编设备的购置和试用,以及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等等。最为典型的就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的报道,媒体往往在奥运会开幕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关注运动员的集训与备战,而对即将展开的赛事更是有详细的时间表和参赛选手信息,甚至媒体对运动员的夺金概率都有着相对明确的预测和把握。这时,新闻报道就不再是一场“遭遇战”,而是一场经过长期运筹帷幄的“有备之战”。所有的采编报道力量严阵以待,各类人力物力资源准备就绪,部门间分工协作也已经全部就位,只等事件发生。新闻策划使得新闻媒体对于这些可预知的重大新闻报道有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媒体可以根据新闻事件可能的发展进程合理地安排和谋划新闻采访报道的流程,使之能更加有效地捕捉新闻现场的信息资源和各种细节,而不再是将重点放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后续深度报道当中。新闻策划除了可以按报道对象来划分以外,还可以按照策划的重要性程度和运用的资源规模进行划分。一类是对那些社会民众高度关注的重特大新闻的报道策划,“新闻单位负责人、其他相关人员共同策划,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展开大规模的战役报道。另一类是新闻题材的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一般由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策划,展开‘局部’战役”。当下,不管是哪一类型的新闻策划,或大或小,或宏观或微观,或重现场或重深度,融合新闻生产的介人都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变化和可能性。三、融合新闻策划的新变化和新优势从媒介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策划其实就是媒体管理者针对不同类型的重大新闻报道对媒体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调配,其中包括媒体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财力资源,也包括新闻生产所需的信息资源、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传播科技助推下的媒介融合不仅包括上述资源融合,而且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从而为融合新闻生产的策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1.融合新闻策划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成为常态在日常融合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往往自然而然地伴随着持续不断的新闻策划。融合新闻采编中心的编辑们对新闻素材进行梳理、编辑、筛选、判断和加工,或者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和需求,对采访报道人员、报道对象、采访地点和时间等进行资源整合和调配,或者根据记者采访新闻素材协调共享、切割、加工,不同媒体将生产的不同类型的媒介产品根据市场分析和定位发送和传播给特定的受众,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策划协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考虑兼顾媒介集团旗下的每一家媒体平台的特色和需求,每一家媒体平台又要在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做好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让丰富的媒介资源全部发挥出最佳的效应,进而达到最佳的新闻传播效果。2.融合新闻生产意味着媒介的采编能量得到充分释放在传统的媒介生产中,原本单一的媒体(报社、杂志社、广播台、电视台等)只能生产一种类型的媒介产品(报纸、刊物、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等),媒介融合之后融合新闻生产使得单一的生产方式逐步消失•随之而起的是综合的生产方式的逐步崛起,新的媒介企业具有了全能的立体的生产能力和手段.新闻记者也具有了复合性的多技能的新闻采写编评摄播的本领.新型媒介集团的新闻生产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无限放大,释放出无比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将以往的新闻策划比作筹划打一场战役的话.那么融合媒体则能够连续不断地策划进行一系列立体的和全覆盖的新闻报道活动.而且乐此不疲、习以为常。与此同时,融合新闻生产可以调用多媒体平台的优势,让不同的媒体平台拥有不同的优势,指向不同的受众,获得不同的传播效益。譬如.网络媒体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印刷媒体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据优势,而电视媒体则在视听结合的呈现效果上超越其他媒体形式。这就是说,融合新闻生产中的新闻策划可以有效地利用不同媒体平台的资源优势,将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进行有效结合,以最合理的媒体组合形式,通过最佳的传播方案将新闻信息迅速及时地发布和传播出去。因此,融合媒体不但在新闻策划报道资源的调配上拥有一般媒体所不具备的全媒体动员能力,而且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上拥有多媒体平台所形成的“和声”,从而可以轻易超越单一媒体平台的单一传播效果,而获得立体的、综合性的传播效果。3.不同媒体平台生成的内容产品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在融合新闻生产中,各媒体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汇集,也可以极大地提高新闻策划的丰富性和质量水平。譬如,传统报纸媒体提供最具洞察力的深度分析,电视媒体提供最为直观的视频画面,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通过及时高效的互动机制采集到最为丰富的受众反馈和社会舆论信息,这些信息还可在媒体内部进行深度加工,有的切割成短小精致的媒介产品,有的改编成不同主题的系列产品,更多的被原封不动地存贮在媒介数据库,同媒介全部产品一起供公众浏览、下载和分享,新闻生产者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策划和生产思路,进一步制作和生产出更加丰富的信息产品以满足受众不断增长的需求。4.融合新闻受众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新闻策划作为一场有指挥、有调度的媒体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要、吸引受众关注。如果融合媒体的传播内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要,符合他们的欣赏习惯和接受特点,是受众迫切需要了解的难点、热点和疑点,那么融合新闻媒介就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就会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媒介单向传播走向终结和媒介综合传播逐步兴起,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融合新闻媒介的异军突起,告知了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让受众离不开的媒介才算是真正好的新闻媒介。网络和新媒体同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即可以精准地知道受众的地理位置、工作特点、经济地位、心理需求和信息偏好等,因而可以弥补传统媒体收集受众反馈信息迟缓、分析受众需求不准确等缺憾,媒介融合中的大数据统计可以迅速将受众讨论、反馈、需求和社会舆论加以量化,接着新闻策划者可以根据受众数量、质量、接触媒体频次、接触时长和接触稳定性等量化数据,准确地锁定受众目标,指挥媒介实施精确定位、精准传播,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实现预期目的和传播效果。四、融合新闻策划的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新闻策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的高级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而且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即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上。”在新闻策划中,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①报道的事实是不变的,事实的报道是可变的;②报道的事实是发展的,事实的报道是可测的;③报道的事实是客观的,事实的报道是能动的。®融合新闻的策划是一种对客观存在新闻事实所作的采访、写作、编辑、传播上的能动性的预先谋划和设计,它不是凭空肆意的安排,更不可能脱离客观实际去做漫天想象。融合新闻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做细致的分析、精心的谋划和合理的安排。所以,融合新闻策划必须有一个相对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新闻策划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复旦大学刘海贵教授认为,新闻策划的运作流程为目标锁定、制订方案、落实措施、目标矫正四个基本步骤。贵州大学林涛认为:“新闻策划应该充分考虑到,确定策划项目、选择媒体与策划机构、确定策划人、拟定策划书、策划实施五个步骤。”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郑京湘从业界的角度出发认为:“重大新闻体裁的策划大体要经历,选题研判与确定,策划内容结构规模与版面包装,收集资料并形成完整的报道计划,记者采访,形成初稿,与编辑沟通,稿件见报,反馈总结,八个步骤。”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传统媒介新闻策划流程的认识,其实融合新闻策划的运作流程同上述流程在基本要素上大同小异,但必须思考融合新闻生产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趋势,新闻策划需要通过媒介组织重构与流程再造发挥更大的作用。1.重构全媒体全流程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在现代传播科技建构的地球村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移动媒介等新型媒介组成的信息网络渗透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新闻生产面对的新闻事实和信息生态变得日趋复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不一而足,所需处理的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直接提升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复杂程度”。新闻资源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闻进人传播渠道的门槛也越来越低,纯粹的独家采访和独家新闻已变得十分稀有,新闻同源化、同质化、浅层化现象已经司空见惯。除此之外,网络空间中复杂多样、参差不齐、真假难辨的巨量信息资源也十分突出地呈现在融合新闻报道的视野之中,挥之不去,不招却来。以往按部就班的静态的单一媒介的新闻策划流程和反应滞后又相互分割的新闻采编机制,已经跟不上媒介融合的步伐,难以适应多媒体的融合新闻生产的最新需要。因此.基于新媒介和网络传播科技的融合新闻生产呼唤重构全媒体全流程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使得新闻策划和编辑中心能够对融合新闻生产实施动态的、实时的监控和管理。从实地新闻采访、占有信息资源,到对信息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甄别新闻的真实性,分析挖掘新闻价值,再到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处理、编辑、发送、反馈和后新闻产品的运营和再生产,等等,都必须以一种全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思考,重建符合时代要求和具体实际的立体的全面的融合新闻策划机制加以应对。2.建构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往往是以个体(编辑或记者)意志为主导,采编经验比较丰富的人的意见往往处于主导位置,因为他们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决定了他们有把控重大新闻报道的能力和手段。但是,在融合新闻生产中,新闻策划往往是一个集体的头脑风暴过程,是一个充分激活和调动编辑部内来自不同媒介的全体人员知识积累和采编智慧的过程。融合新闻策划也不再只服务于某一个媒介平台,而可能同时服务于多个不同的媒介平台,而不同的媒介平台对于新闻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要求,甚至对新闻内容生产的思路和风格都会有相应的规定和描述。在融合新闻生产的后半段,新闻产品往往又与新媒体技术加工、美化和包装紧密结合,比如新闻内容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表达,通过何种介质传送,传播给什么样的对象,这些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反应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这些影响和效果又能给媒介带来什么效益,等等,都需要通过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来完成。建构以编辑部为中心的新闻策划运营机制,旨在形成科学的宏观、中观与微观结合的新型全媒体编辑体系,以及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结合的新型信息传播体系,媒介集团通过赋予全媒体编辑相应的职权,让编辑部直接在总编辑的指导下,在选题策划、指挥调度、稿件取舍、检验把关、时空搭配、资源整合、关系协调、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起关键的、核心的作用,从而使整个采编传输流程决策迅速、信息畅通、调度灵活、高效合理。同时,为保证编辑部充满活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和竞争力,还要对编辑部人员实行严格的竞争上岗、流动换岗制度,使得编辑部活水长流、创意不断,不仅将编辑部建成媒介的新闻策划中心、融合中心和调度中心,而且要将编辑部建成媒介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创意的生产中心和输出中心,以及媒介的人才培养中心和轮训中心。3.构建从新闻策划到发送全流程全方位的控制评估机制在传统媒介的生产过程中,新闻编辑对新闻稿件的控制和评估,往往是记者交稿后才介人的,这种事后介人式往往被讥讽为“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如果被推倒重来,记者还有抵触情绪,有的甚至甩手不干,导致编辑比较被动。因此,必须变事后干预为事前介人,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变短程监控为全程监控,变领导管理为集体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既包括新闻策划、选题确立、人员调配、资料准备、启动运行,也包括各部门协调、全方位跟踪、多资源整合、受众意见收集、传播效果评估等。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新闻策划方案的控制与评估。新闻策划建立在预见新闻事件的基础之上,而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可能与预见中的不尽相同.且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又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也就要求新闻策划要有极大的灵活性,要能够适应新闻事件的任何变化,否则就有可能导致整个新闻策划陷人困境甚至无法完成。融合新闻编辑策划管理中心的主要工作通常包括:①组织日常策划会、选题会或采前会;②对策划好的不同选题进行分工,将编辑与记者进行配对,共同完成采访编辑过程;③编辑部对各个选题采访过程进行监控,根据了解的情况,变换采访策略,调整报道思路,改变报道手法;④根据前方情况.调度版面或时间,准备背景材料.制作相关图表,收集链接资源,必要时配发相应的言论;⑤根据新闻事件和内容特点制作成适合在不同媒介发表或发送的文本和产品;⑥对发表和发送的新闻产品进行效果追踪.收集受众反馈意见,实施修复、删除、撤换甚至致歉等补救措施;⑦对收视率、阅读率、点击率、评论率、转发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存贮;⑧整理受众信息偏好、接受习惯等各种情况,用于指导下面的新闻传播;⑨对编辑和记者进行考核评估,并同收人、奖励、晋升等联系起来。只有通过对新闻报道从策划到发送再到反馈等全流程进行控制和评估.新闻产品质量才会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价值才会不断提升,传播效果和效益自然也才会越来越好。4.打造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融合新闻生产要突破现有的限制和流程.就要在网络传播与新媒体技术运用和所有媒介形态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整合和重构,打造全新的、全媒体的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首先,媒介集团内不同媒介公司之间的平台要联通和整合.要打破以往部门与部门之间、媒介与媒介之间、编辑与经营之间的隔阂与界限,实现跨部门、跨媒介之间基于共同愿景和利益的合作与协同;其次,对融合新闻生产(采写编评、摄录播管)的全部过程进行融通和整合.新的平台不再是一报一网一台的新闻生产者各行其是,而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打破原有的媒介体制框架和组织形式,对不同的媒介新闻生产流程进行评估、打散重组;第三,鼓励、支持媒介集团内不同媒介、部门、个人开通官方的或个人的微博、微信和博客,或者建立网站或网页,同正规的新闻传播平台相呼应,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互动的传播网络。建立全媒体新闻传播与信息互动平台.还要以动态新闻生产观促进内容产品升级,延伸新闻生产链。编辑部的核心业务要从版面制作转到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闻内容创造上来;要在文字精致化、图片优质化、文稿多样化上下功夫,为平台提供多种多样的新闻产品,实现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的数字化传播;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还需要新闻生产线上各种资源整体联动,从而不仅可以满足新闻滚动播发的需要,而且对同一新闻内容能同时制作出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例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就建立了滚动新闻部,编辑不断与在现场采访的前线记者连线,将最新消息在网站等多个平台上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滚动发布,然后再作为素材进行新的整理和加工,形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供不同媒介选用。在新闻策划的实施中,必须有这样互动、控制和评估的过程,新闻策划的指挥中枢要时刻控制着整个实施进程的走向,并不断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及新闻报道的效果展开评估,对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新闻传播效果出现的偏差及时寻找对策,实施修正,以保证新闻策划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