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什么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从才能的角度看,应该如何加强记者自身的基本功训练?
记者由于其工作的特点,接触对象广泛,采访报道的面又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因此,对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记者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知识。
(1)记者既要是“杂家”又要是“专家”原因:
①记者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有广博的知识。
记者知识丰富,思想驰骋的天地就广阔,联想能力就强,同采访对象接触时共同语言就多,采写新闻时也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否则,知识贫乏,遇事一问三不知,提问题又不着边际,采访势必闹出笑话。
②记者还应该是个“专家”,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有比较精深的知识。
当代的记者一般都有大体的分工,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采访活动的范围,负责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报道。记者在自己的分工范围内,要努力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只有这样,记者才能在自己所负责的采访领域内,更及时、更准确、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我客观事物,作出高人一筹的报道。
(2)加强记者自身的基本功训练,应该仅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记者要学、要练的基本功是很多的,仅记者的才能这个角度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把握客观实际的能力;事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三是新闻业务技能的运用能力。
①记者的才能,首先就表现在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和把握上。记者要成为“消息灵通人士”, 就要深入实际,广交朋友,广开采访门路,增强自己的社交活动能力。新闻采访是记者的日常调查研究活动,这中间有许多学问,有觗许多拘役经验,需要记者结合实践去磨练、去掌握。但这访面才能的培养,先靠日常的采访锻炼还不够,还需要记者有意识地加强某些专题调查研究、蹲点调查研究等基本功锻炼。
②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是记者的一项重要才能。新闻报道也是一项难度很大的语言文字工作,它不仅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而且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要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就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锻炼。例如,语法、修辞、逻辑,这些基础的东西一定要弄懂弄通,掌握得扎扎实实。同时,要注意提高语言文字的修养,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③新闻业务技能的熟练运用,更是记者才能的集中体现。记者应该认真学习、精心掌握各种新闻业务工作的技能,尽可能地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例如,新闻写作的“十八般武艺”都要拿得起,懂得运用哪一种“武艺”来恰当地表现自己采访到的东西;对新闻从采访到传播的整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要尽量地熟悉,‘懂得其中的规律和要求;摄影记者、广播记者、电规记者还应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一一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在今天的“网” 上时代里,记者还必须学会使用计算机,懂得借助电脑、“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为新闻采访工作“增先添彩”。
相关试题
判断题 怎样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是否有新意?判断稿件所写内容有无新意可以仍以下三要点入手:1)、从稿件所写的亊实本身去判断凡是新近发生的、出现概率较小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变动,对读者来说含有较多的未知因素,因而具有新意。可以纵横两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上海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一稿,表明到1956年上海用人力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已经结束,,这同在此之前报道人力车大大减少的稿件相比,更具有新意,因为它表明使用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兴的时代已经开始。2)、从新闻媒介对变动的传播情况去判断稿件内容的新与旧,是从读者的未知程度来判断的,那么影响读者知与未知的重要条件就是新闻媒介的传播。某一内容传播越多,读者也就知之越多;反之,则越少。因此,凡是仍未传播或传播较少的,就含有新意。因此判断传播情况,一定要同读者实际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少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才能准确判断读者的未知程度,才能把握所写内容对读者来说是否有新意,以及新意的多少。3)、从外界环境的变动去判断有些事实本身并未发,但由于外界环境发生了发化,人们对这些事实存在的状态是否会改发,产生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即未知因素)。此时,重申这种状态不会改变就成了新闻。如亚洲金融凤暴之后,中国政府重申人民币不贬值。当旪,宣布这种“不变化”,有利于消除读者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正是新闻的功能所在。同时,环境有变,与此相关亊事物本身状态未变,这“有变”与“未变”形成强烈的反差,本身即含有新意。
判断题 当代信息社会“对物的消费集中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内涵:(1)鲍德里亚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2)购买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它的实用价值,而是为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消费传播体现出“差异化”特点,追求个性和与众不同,“风格传播”突出。流行性越来越强,流行周期越来越短。大众传播不断创造出新的流行语和流行话题,各种广告、公关和营销活动不断策划出新的符号和新的意义,把提供新的“概念”(消费意境)作为打开商品市场的主要手段。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大特色。(3)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出现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文化的象征化并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以及生活与娱乐领域也都充满了新的象征符以及新的象征意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追求新事物、新意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价值。“新”意味着“创造性”、“时代性”和“个性化”,而这些永远是人们追求的价值和目标。②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4)对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的评价。象征符的不断创造和更新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应该意识到,象征符过滥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
判断题 胶片保存时间长,温度高,灰雾度大。
判断题 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9
判断题 120胶卷拍12张,它的画面为6cmx6cm;拍8张时,为6cmx9cm。
判断题 作者的署名权是作者自己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上表明作者身份的权利,因此仅为作者所享有,不得转让。
判断题 几家新闻单位同时报道同一新闻应注意错开角度。
判断题 全党办报:全党办报的方针是在无产阶级党报工作实践中逐步总结和提出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行的号召党组织和党员参加党报工作的方针和优良的办报传统。1944年由《解放日报》在社论中首次提出,后毛泽东系统阐述了全党办报的思想。“全党办报”的内容包括:①党报是党的耳目、喉舌,党组织要领寻和指导的工作,要善于使用党报指导各地的工作;②党组织和党员要关心党报,要阅读党报,要为党报写文章;③党组织和党员负有推销党报,扩大党报发行量的责任;④每个单位都要办墙报,增加报纸的数量。这个思想,在党的早期办报活动中就有所实践和表述。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思想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工作路线。其核心内容是: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工作。群众路线在党报工作中的体现,概括地说,就是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办好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