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简述评述型导语的长处。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的长处有二:

(1)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玄,深奥;玄妙。此处指新闻事件深层的、一般不易为读者所注意、所了解的含义。通过导语中的议论,在消息的开头就将其昭示给读者,可以使读者一接触新闻就获得某种启迪,从而对消息全文产生兴趣。

(2)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公正的评判才是对艺术的尊重。当电视导演程捷就自己的创作日前在北京举办研讨会时,一种求实、不虚张的评论作风令记者感叹:良好的风尚需要大家创造,更值得在文艺界提倡。这条导语的首句和末句都是“评”,都是直接议论,它们可以引起共鸣,可以令读者对导语之后的“如何”以及“为何”产生兴趣。

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评述型导语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②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这是由导语空间狭小、文字讲究所决定的。

③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了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灰卡的发光律是19%。

判断题 追踪采访:追踪采访,是指为了回答报道给读者留下的悬念、根据读者提出的问题、对读者提供的新闻线索进行的采访,也是着眼事物新变化、新发展的一种采访。追踪采访不是简单获取信息的那种采访,它是记者沿着事物发展轨迹所作的一种深层次的采访,一种弄清底细的采访,一种寻求新答案的采访。追踪采访写出来的报道,具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一般采访写出的报道。追踪采访是采访深入的一种表现,仅采访环节而言,着眼点在追踪,追个水落石出。

判断题 数字化生存即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的体验和感受。尼葛洛庞帝

判断题 怎样深化通讯的主题?深化通讯的主题主要有三条经验:全局意识、历史感和关注人的心灵。(1)深度来自全局意识有些事情,乍一看没有什么新鲜之处,影响似乎也不大。要确定这些题材的通讯主题的深度,必须把这些题材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衡量,深入研究其在全局中所占的地位,它是否有利于或者有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它们的代表性、典型性如何等。近年来,新闻报道中的批评报道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因为事实复杂、头绪繁多,记者往往使用通讯这种体裁反映问题、探索原因、总结经验、梳理思路。而这类通讯常常需要运用“全局性的视角”和根本利益的标尺来观察和研究问题。(2)深度来自历史感很多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看问题离不开全局意识。但是很多人的全局意识仅仅局限在“空间”的概念,即把新闻事实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和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深化主题,而“时间”这个思维的角度常为人所忽略,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时盲”。很多事情如果只从当前的状态来看,往往感觉小出它的意义所在,一且把它放进流动的历史长河中来考察,历史的逻辑便赫然显现。(3)深度来自展示人的心灵世界上“比大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人的心灵之海是至宽至深的。一个记者,若能将他的笔游弋于人们心灵的海洋,探索人生课题,抚慰受创伤的心灵,启迪心智,往往可以在读者渴求的心田中激起回响,使人感到“深刻”的震撼,从而产生精神上的动力。因此,凡是写人或与人有关的通讯,都要在开掘人物思想深度上下功夫,方能取得读者的回应。而我们看到的有些通讯,却忽视了这一点。作者虽然在事实收集和表述上下了不少功夫,但写出的人物仍然让人感到影影绰绰、模模糊糊,“活”不起来。什么是“活”呢?是心灵的激荡,心灵的感染力。没有心灵的感染力,人物立不起来,主题也难以深化。

判断题 通常感光度高的胶片比感光度低的胶片曝光宽容度大,颗粒性粗。

判断题 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深度报道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西方的解释性、调查性报道,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

判断题 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新闻有五要素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新闻。

判断题 百度是元搜索引擎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