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新闻写作方法

1、写作:

从根基上说,最宝贵的语言因素就是简短、有力。

1、 了解受众是谁。

2、使用强有力的名词和动词,减少修饰词的使用,多用短句。

3、避开陈词滥调。

4、要具体。

5、当心被动语态的隐晦含糊。主动语态则是负责任。

6、别的办法都不灵的时候,要勤奋写作。

减少修饰词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文字简洁,避免多余字词。方法是用一个词代替一系列无用的形容词和副词;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词;要多用短句子,把复句变成并列的两个句子。

要准确 ;要具体,避开一般笼统;避免夸大、一般化、想当然、信口雌黄。

避免玩弄行话,要将专业术语转换为读者很快理解的文字。

入门——熟练——提升——再提升……任何一个记者在写作中都会遇到一个不断提升的阶段。有时候,他会发现,达到一个阶段后,再一次的提升异常困难,时间漫长,甚至有倒退的危险。这时候,除了保持大量优秀范文阅读外,惟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写作。

2、结构:

每个记者、通讯员都应该掌握它。

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去却可以写成悲剧。

1、 倒金字塔模式。

2、 非倒金字塔模式。

倒金字塔模式之所以没有被淘汰,是因为它特别适合消息的写作。它的优势在于读者可以随时放下报纸。

倒金字塔模式:导语-导语的补充和展开-按重要性排列下来的素材。这种结构的缺陷是 :枯燥 ;不利于记者创造性的发挥。

非倒金字塔模式有许多种,它适用于动态新闻 、背景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人物报道。

非倒金字塔模式是目前通讯写作的普遍方式。其中《华尔街日报》的方式是描绘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即 :独特面-过渡到主题-报道主题-回到起点。

3、导语

好的开头造成好的结尾;坏的开头造成坏的结尾。

要与读者一见面就交上朋友,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一、 通常导语越简短就越有力。

二、 导语总是用某种方式为读者开启下文。

三、 花一半的时间写导语是值得的。

四、 避开枯燥无味和一般化的导语。

五、 尽量少地以问题开头。

六、 要保证导语有意义。

导语通常指稿子的第一段,作为概念导语的开头,也可以是稿子的前三四段。

有一种说法,作者的责任就是精心写作导语。

通常导语越简短越有力,但也有长导语有力的例子。导语要根据采访内容来写作,但提倡短导语。

花多时间写导语的目的是,你可以花少时间走弯路,顺利写完正文。

导语中要注意调节好报道的节奏,该紧张的时候,导语不能过于舒缓 ;该平和的时候,导语不能过于紧张。

4、采访:

采访是撰写报道成败的关键。

1、 准备。

2、 怎样提问。

3、 如果可能,要进行回访。

4、 怎样建立长期关系。

5、 怎样保证报道的准确性。

准备要充分。

提问要有特点,不要问众人皆知的问题,可以旁敲侧击,可以委婉。

用自己报道的客观公正征服你的采访对象。

多方获取消息来源,注意观察,学会追问。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为社会主义服务与为人民服务是完全一致的。

判断题 能够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相同影像的镜头是____________(多棱镜或幻想镜或多影镜)

判断题 校对常用技巧现代出版物文字出错规律:1.形似字容易混淆。2.音同字容易混淆。3.义近字容易混淆。4.错分致误。录排时由于视觉失误造成“错分”,一个字录排成两个字,如将“腋”错分作月夜,将“好”错分作女子,将“硒”错分作石西。5.错合致误。同上理,将两个独体字错合成一个合体字。6.义连致误。一个汉字作为语素,可以同多个字分别组成不同的词。例如,“文”同“字”组成“文字”,同“化”组成“文化”,同“明”组成“文明”。心里想写“文字”,往往会下意识地错写作“文化”或“文明”。7.互倒致误。两个字组成词,两字互倒就成了别的词,例如人家―家人,感情―情感,办法―法办,爱人―人爱,校对―对校,书写―写书,统一―一统等等,书写和录排,都容易发生互倒致误。8.草字误判。作者写作,如果字迹潦草,录排容易误判致误。例如,“千斤鼎”误判作“4斤鼎”,“乃”误判作“13”,“设”误判作“没”,“析”误判作“折”等等。9.错用简化字。有三种错误:错用已经废止的“二简”字,错误类推简化,自造简化字。10.繁体字。11.专用名词错用同音字。专用名词,包括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用字是规定性的,“图们江”的“们”,“扬州”的“扬”,“株洲”的“洲”,“黄连”的“连”,“拓扑”的“扑”,“棉铃虫”的“铃”。写成门、杨、州、莲、朴、蛉就错了。

判断题 一篇报道中多次使用某消息源的话语时,第二次开始可以不用全称,只用姓名即可。()

判断题 基本栏——横排报纸的版心纵向等分为若干栏,称基本栏

判断题 简述融合媒介新闻产品设计的主要关注点。融合媒介新闻产品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包括:(1)将新闻编辑部所生产的多种新闻产品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看待,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设计新闻内容在这些产品上的合理分配,包括新闻报道的选题、角度、新闻信息量、新闻发布时间与频率、新闻表现形式等,应使不同新闻产品具有差异性、互补性,同时也要注意内容分配与不同媒介的受众需求相吻合。(2)设计不同媒介之间新闻内容相互衔接、产品相互推广的方式,以确保融合新闻在多种媒介上的传播能够形成合力,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同时将受众由一种媒介引向其他媒介,不断拓宽和巩固用户群。(3)重视在融合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用户资源开发,设计将大众媒介与社会化媒介相结合的路径和力一式,鼓励用户提供新闻内容,参与新闻传播活动。

判断题 微信公众号的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要有自己的品牌!”

判断题 为什么事件性新闻深受传播者和受众的关注?人类自有传播活动起,尤其是自从商业性报纸诞生之后,事件始终是传播者猎获的目标。为了报道新闻事件,无数的记者曾经赴汤蹈火,有些人甚至献出了生命。尽管当代有些新闻学者对媒体过分强调事件、强调“异常性”而忽视“非事件”性的事物提出了批评,轻视或无视事件,对于新闻传播活动来说是不可想象的。(1)事件本身具有明显的“变”——变动的特点,容易引起读者的关注。受众接触新闻媒体,关心新闻信息,其本能的要求是了解生存环境的安危、了解世事的变化。事件性新闻报道的“事”,是环境变化的一部分,所以,它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事件越大,例如战争、地震、洪水等,读者面越广,关心的程度越高,媒体越应着力报道。可以说,新闻媒体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传达“变”的信息,读者主要关心的也是“变”。因此,新闻媒体不能不投入很大的力量报道事件性新闻。(2)事件本身程度不同地都具有典型性的特点。具有典型示范、典型示警的作用。(3)凡事件都有其原始的戏剧性,对读者都有吸引力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各类新闻媒体都不能不把“事件”作为自己的重要的报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