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简述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1)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在报业运作系统中,报纸编辑工作是报纸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设计和编辑报纸。可以这样概括,报纸编辑工作是指报纸编辑在报纸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2)报纸编辑工作的内容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①策划是指报纸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和制作标题;③组版是指配置各版的内容和设计报纸版面。(3)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报纸的主要职能是传播新闻信息。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同样包括策划、编稿和组版三部分,只是具体对象有所限定而已。①新闻编辑的策划是指对报纸新闻版面包括新闻性专版的整体设计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②新闻编辑的编稿是指分析与选择新闻稿件,修改和制作新闻标题;③新闻编辑的组版是指配置新闻版的内容和设计新闻版面。
判断题 新闻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历史评价:新闻自由思想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口号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历史意义。(1)新闻自由口号提出的背景17世纪初、中期,近代报刊在欧洲普遍出现,出版自由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随之而生。而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展开,则把出版自由问题推向了革命斗争的前沿阵地。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史上,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都提出过“出版自由”的口号。但是,纵观欧洲历史,为新闻自由而进行的最为持久、最早、最猛烈的斗争出现在英国。1643年6月,英国国会恢复了出版特许制度,并成立出版检查委员会。1644年8月,弥尔顿未经当局审查便出版了关于离婚问题的小册子,受到议会的强烈谴责,并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11月,他出版了自己的演讲词,即《论出版自由》。在这本小册子中,弥尔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在实质上也等于第一次提出了新闻自由的口号。(2)对新闻自由口号的历史评价①对出版自由(新闻自由)口号提出的历史意义,列宁曾在1920年说:“‘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因为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对僧侣、国王、封建主和地主的斗争。”这一表述已经成为人们反复引用的经典。如果从现在的角度看,这一口号具有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类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由专制统治逐步走向民主政治的时代,一个人真正开始成为人的时代。②施拉姆也曾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中评价《论出版自由》,认为它“在自由主义传统上写出了主张思想自由的光辉的论点”。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全面论述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原则,但提出了反对集权主义控制的强有力的论点,谴责了检查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作为他的论点的基础的假定是,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分辨好坏,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弥尔顿相信真理是肯定的,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并且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从弥尔顿这种思想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那就是让所有想说什么的人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③弥尔顿在倡导自由的同时,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但是避免谈到作为这种限制的基础的一般性原则。他要求的是那些虽然有分歧意见,但却是诚实的和认真严肃的人,应该享有不受政府检查的自由。认为罗马天主教徒和当时影响很小的新闻工作者不符合他的诚恳标准,所以拒绝给这些人以充分的自由。弥尔顿还在《论出版自由》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是所有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他说:“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总之,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对于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是西方世界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
判断题 假如你当了一名摄影记者的注意事项?如何表现现场感?一、注意自身安全二、在执法人员的配合下拍摄三、构图四、光线五、主题
判断题 简述通讯结构的特点。作为名词来讲的“通讯结构”,通常指的是通讯的表现形式,又称“通讯的骨架”。从外部形式的特征来看,通讯和消息的差异很大。(1)通讯的结构比较自由。通讯没有消息那种较固定的“格式化”的结构。作为一种写作体裁,通讯是一种发展和开放的文体,结构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模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的报道要求和记者的风格来安排素材,不同的报道内容也可以写成大体相同的形式。(2)通讯的结构较消息的结构复杂。由于通讯的内容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矛盾重叠,头绪繁多,记者要根据对新闻事实内在逻辑顺序和逻辑性质的认识,将复杂的新闻素材有机组织起来并给予符合审美标准的体现,因此,通讯的结构样式较多,驾驭起来难度较大。
判断题 时间顺序式结构概念:时间顺序式结构又叫编年体式结构。它没有导语,只是自然而然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作。事件的开端,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结束,消息就收尾了。因此它适合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其适合写现场目击记。
判断题 望远镜头能使主体在画面上的成像比例小。
判断题 作者发表的论文不标注关键词,文章数据库就不会收录此类文章,受众也就搜索不到。()
判断题 人本主义与融合媒介发展媒介是用以满足人的需求的。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也是如此。没有媒介生产,媒介消费就没有了对象和前提;反之,没有媒介消费,媒介生产就缺乏动力和目标。媒介生产与媒介消费是互为前提与手段的关系。媒介的一切生产活动其实都是围绕着受众的消费需求展开的,无论这一消费需求是传播者主观想象的,还是经过实际调査和科学验证的。1957年马斯洛就根据需求的不同层次,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严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传播学者舒尔茨根据人际传播标准,提出在信息沟通中人有三类需求:维持和谐关系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在大众媒介中,受众的需求说到底是一种信息需求、精神需求,这一需求通常可以再细分为十大具体需求:求真、求善、求知、求新、求美、求和、求乐、求安、求慰、求富。”这就是说,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从来就不是被动的,他们主动地寻求信息,他们花钱订报、买杂志、打开电视、选台,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且他们是积极的选择者,是由他们最终决定通过何种传播渠道来获取满足。受众对于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为了揭示受众在传播渠道选择中的规律,根据经济学中的“最省力法则”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选择或然率公式: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也就是说,受众对于某种传播渠道获取需求满足预期的可能性越大,而费力程度越低,那么选择某种传播渠道获取信息的可能性也就越高;相反预期的报偿很小,而费力程度很大,那么选择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某一传播渠道想提高自己被受众选择的概率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提高分子值,即增加受众可能得到的报偿;一是降低分母值,即减少受众需要付出的努力。虽然离施拉姆的公式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但选择或然率公式至今依然有较强的应用性,对于媒体的内容设置、广告的投放都有分析和指导价值。我们也可以根据施拉姆的选择或然率公式来分析融合媒体是如何围绕人的需求来发展的。一、让更多样的信息可以获取按照施拉姆的选择或然率公式,任何一种传播渠道要提高被受众选择的机会,途径之一就是提高分子值,也就说尽可能提供大量的受众需要的信息,让预期的报偿保证提高。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他们面临的是自身特点所造成的局限性,拫纸无法突破版面的限制而无限制地向受众提供信息;广播电视无法突破频道和时段的限制,一个频道一天只能提供24小时的信息量,而一天中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视率最高的“黄金时段”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以广播电视为例,据受众抽样调査显示,中国电视的黄金时间是每天18:30〜22:00的三个半小时,广播的黄金时间在每天早晨6:00〜7:00的一个小时。因此,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用有限的版面和有限的时间吸引最多的受众选择,途径显然不是尽可能去任意丰富产品内容,而是尽可能找到一种能够迎合最广大的受众需求的内容。于是都市报上必然提供的是大量的本地社会新闻,因为最广大的受众选择都市报就是为了能够了解本地的社会状况,而不是专业性的知识。在电视的黄金时段,往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和影视剧作品,因为只有这些内容才最有可能将尽可能多的受众吸引到电视机面前。传统媒体的另一局限性在于,它天生不可能生产和丰富同自己媒介异质的产品内容,印刷媒介除了提供文字和图片供受众消费外,不可能同时提供音像、动漫等视听结合的媒介产品;广播电视虽然可听可看但又往往无法传播深度文字信息,音像信息传输转瞬即逝,内容往往缺乏深度。融合媒体是多种传统媒体的结合与延伸,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隔阂,各种媒介渠道的功能得以相互交融,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融合媒体中.文字不但可以与图片相互搭配,甚至可以和视频、音频一同发布;而图片新闻也可以配音乐、配文字,传统媒体中不可能逾越的鸿沟在融合媒体中轻易被打破,进而受众满足的报偿也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因为自身特点造成的局限性。以电视为例,电视与网络联姻之后,受众可以通过网络任意时间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掌握了收看的主动权,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频道与时段的限制。更关键的是,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之后,拥有了海量的存储空间,可以允许融合媒体将一切信息存储下来以满足受众的需求,这在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空间局限.原本在传统媒介中无迹可寻的分众、小众内容产品,在融合媒体中都可以得到充分满足。因此,融合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其实是将人的预期满足报偿不断提高的过程.受众的任何预期都可以通过融合媒体的渠道得以满足,这时候融合媒体渠道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受众首选,并且越来越多地挤占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二、让信息更容易获取和传播施拉姆公式中传播渠道被选择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信息获取的费力程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获取信息的费用,即为了获取那些本来不知道的部分的信息,人们得花费额外的成本。例如.要知道当下城市中PM2.5指数,我们要在城市安装相关的测试设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要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我们可能还要发射气象卫星:这些都意味着庞大的信息费用的存在。信息费用既然是一种成本,那么在经济人自私本性的驱使之下,人们就会有动力去降低信息的费用。在信息费用的降低上,从受众角度岀发和从传播者的角度出发意义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通过让信息更容易获取,也就是施拉姆所说的降低信息获取的费力程度,进而降低受众的信息费用,但同时这其中又有一定的区别。1.受众层面的信息费用降低对于受众而言,获取信息的成本来源于几方面。首先就是为获取信息所支付的费用,经济学中信息和普通商品一样,是稀缺的,因此它也有价格。既然有价格,也就可以给掌握它的人带来收人,所以它是一种资产。从这个角度来讲,受众从融合媒体获取信息的成本并不低,受众不仅需要为此购买相应设备,还需要为掌握相应的设备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学习。这样的成本远高于受众在街角买一份报纸获取信息。而另一角度是受众从融合媒体获取信息所支付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容易获取和传播信息是“新媒体”的主要优势之一,在发布信息、引起对话和分享知识方面,“新媒体”都占有优势。超文本和搜索引擎是“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两种特征,它们使信息的获取非常便利。两个因素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当下“信息鸿沟”或“知识鸿沟”不断加剧。新闻媒介总是系统地向某些人群传递信息,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又总是比其他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媒介技术越发展,信息获取费用的差距也就越大,获得更多信息的群体和获得更少信息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也会日益增长。这种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数字鸿沟造成的国内分化将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实及趋势,会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2.传播者层面的信息费用降低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媒体,融合媒体初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例如设备购置、员工培训、系统采购等,但是随着融合媒体数量的增加,各方面的成本都在逐步降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章于炎(YuyanErnestZhang)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运用“朴素理论”(SimpleTheory),其中包括机遇规模经济理论(TheoriesofScaleEconomics)和范围经济理论(TheoriesofScopeEconomics),高质量的新闻业可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并增强媒介机构的竞争优势,®进而也可以使信息生产费用得以降低。另一方面,如何让受众更容易选择自己的媒介,这里所谓的“容易”,在经济学的角度,就是传播者的信息生产费用较低或受众消费信息费用较低的意思。因此,不管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在融合媒体时代,媒介的营销推广都必不可少。媒介直截了当地告诉受众,如何通过我们的渠道获取信息、获取哪些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满足受众的哪些需要。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与联盟形成了强大的媒介品牌影响力,在这种影响力的号召下,受众更容易消费有品牌保障的高质量信息产品。传统的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媒介集团在媒介融合之后正好通过旗下的不同媒介、不同平台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推广来不断放大原有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整个融合媒体的品牌形象。除此之外,融合媒体还通过“以本伤人”这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与对手竞争的方式来降低信息费用,拉低门槛,抢占市场份额,将市场中的其他竞争对手淘汰出局。但无论如何,媒介间的竞争始终是一场“内容为王”的博弈,尤其是在受众花费较高信息费用的时候,他们对于信息的预期及满意程度直接决定着融合媒体的发展与生存。三、让大众传播满足人际传播的需要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的过程。人际传播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活动。当下,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功地将线下的人际传播搬上了网络,博客、微博、人人、豆瓣一类的网站在线上构建了庞大的虚拟社交网络。而融合新闻也将传统的新闻媒体搬到了线上,于是新闻成了网络社交媒体的重要内容,进而媒介融合中的社交功能已经开始成为融合新闻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媒体之所以能够如此迅猛地发展,而且成为当下媒介发展的一种趋势,不仅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大众媒介的需求预期,而且因为它也满足了人们对于人际沟通的需求。普尔将媒介融合称为一种功能同一化的趋势。当下融合媒体不但承担了大众传播的职责和功能,而且开始满足人们对人际传播的需要。以网易新闻为例,一条“陕西4房姐’被警方控制”的置顶新闻,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积累了数百名网民的跟帖,更有数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民参与互动,其网友互动讨论的信息量远远超出了这则新闻本身。这些当然不是大众媒介所能承担的新闻传播职能,而是融合媒体与人际传播社交网络进一步融合之后的新功能和新趋势。让大众传播满足人际传播的需要,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过程。1.从新闻发布到网民讨论与传统媒体的受众不同,网络受众不仅仅是接受者与旁观者,他们还更多地积极主动加入传播的过程之中,有时他们主动提出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和意见,有时则对传播的内容提出解读和看法,有时则将自己认为有价值或有趣的信息放到网上传播。融合媒体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欲求,来源于受众作为人的自主性和互联网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融合媒体与人际传播、社交网络建立融合点的关键在于,给受众以参与新闻生产互动的空间和机会。从媒介守门人的角度来看,开放受众互动评论的机会和空间自然是有利有弊,精彩的评论可以激发受众更高的参与热情,也是对融合媒体最好的宣传和推广。但是,具有破坏性的、骚扰性的评论.同样也会对媒体、对其他受众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为此,如何控制和引导受众互动和评论,成为融合媒体在满足受众自主性需求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议题。2.从网民讨论到新闻转发同参与评论相比,转发分享是融合媒体与社交媒体新的融合点,将融合媒体新闻发布平台直接与社交媒体平台建立链接也是当下媒介融合的简单做法。受众在微博、QQ空间、微信的文字、图片下面设置新闻链接,或者将自己看到的新闻转发、分享到微博、博客等社交媒体平台,并且辅以评论.甚至号召粉丝们对相关新闻话题集中讨论,这其实与小范围的阅读小组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同样都是一种社交活动,而新闻、小道消息从来就是群体社交活动中最永恒的话题。对于融合媒体来说,这样的分享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原理就如同苹果公司任由购买iPhone的消费者疯狂抢购、大排长龙一样,当各大微博、论坛、网站都开始热议这种狂热的购买欲望时.这就成了最好的广告和营销手段.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购买欲求就都被调动起来了。新闻媒体也是如此,当全社会都在流传分享关于陕西“房姐”的相关新闻时,最淡定的受众也无法置身事外了,被激发起来的受众开始主动寻求相关的信息以满足需求。3.从网民发帖到新闻生产有网友于2013年3月在新浪微博发帖:“#网友晒幸福感:月人万元经理不如高校老师#目前流行一种新的工资计算方法:工资不等于月薪,也不等于年薪,工资等于时薪!武汉一位髙校老师月人4000元工作80小时,算下来,时薪50元左右。私企销售经理工资上万,工作320小时,时薪只有31元左右。在月薪和时薪之间,你选择哪一个?”接着就有媒体网友微博评论:“这种算法只能说明他不了解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又有高校青年老师(“青椒”)跟帖:“我们都是8小时上班24小时工作。”很快就有了83人转发、34条评论。这引起了纸质媒体的注意,某报纸于3月3日做了2/3版《大学“青椒”压力调查》,引起社会反响。网民发帖引起传统媒介报道和评论的案例很多,比如一则《中国在南亚的战略:以孟加拉为基点耗死印度》帖子,被印度智库网站“南亚研究中心”转发和评论后,印度《经济时报》又以“中国战略家说分裂印度”为题对此进行报道,引起印度国内轰动和两国口水战。中国媒体也曾将网民发帖内容延伸做成新闻误报。2009年1月,“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在曼德海峡迫使印度4基洛’级潜艇浮出海面”被中国媒体广泛报道,但事后证明这是一条网民杜撰的新闻。而印度海军官员却称:“这是中国海军对印度的一次心理战。”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焦点,中国网民的举动也屡屡被南海周边国家媒体关注。比如,由于越南两次三番挑衅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引起一些中国网民愤怒,于是有网民为泄愤竟然炮制出了所谓的“中国进攻越南计划”,引起越南的高度重视,数家媒体和电台纷纷报道。中国著名军事专家戴旭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说,中国对待南海和边疆问题上有官方的立场,也有民间的立场,互联网是民意的体现。了解对方民意并非坏事,但媒体不应被这些纷纷扰扰的“网络新闻”而左右,给双方民间情绪的怒火添油加醋。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20亿,稳居世界第一位。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网民的意见表达也曰趋活跃和开放。美联社记者曾向中国同行坦言,怎么发现中国新闻,答案之一就是——上网!比如邓玉娇刚刚获释,美联社记者就已经同步发出了评论,称赞中国网民成为推动社会反腐的重要力量。4.从网民加工再到新闻生产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的自主性并不止步于评论、转发和发声,他们也愿意在新闻信息的基础上加工创造,进而引发新一轮的新闻生产。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舰载机指挥员在起降过程中的手势动作引起中国网友的浓厚兴趣。航母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蜷缩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代表“允许起飞”信号。起飞指挥员帅气、干净、有力的“起飞手势”成为最大亮点,于是乎“航母Style”在中国成千上万的网民中开始流行,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模仿并热情追捧。于是由新闻引发的、网友互动创造出的新的新闻生产点诞生了。这样的例子在网络时代很多,官员的一个微笑、一支香烟、一块手表由于突然激活了受众的好奇心、窥探欲,进而在网上寻求更多的新闻信息,这种寻找经常是官员们一落千丈甚至成为阶下囚的重要诱因。其实,新闻引发网友的再加工、再创造进而形成新的新闻生产点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网民的智慧大爆发开始常常是“无厘头”或是偶然随机的新闻事件,但网络受众自主性需求却是一种客观存在和真实呈现,融合媒介需要满足他们,也必须满足他们,因为受众的这种真实、客观的需求正是新闻生产的不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