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
1、受众定位就是确定媒介整体和所设栏目明确的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为谁服务的问题。包括一家媒体的整体受众定位和各个版面、频道、栏目的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
2、功能定位和受众定位是媒介经营策划的两大支点。功能定位主要是着眼于媒介性质,受众定位是客观性的存在,是传播活动的起始点和归宿,是不以任何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的制约。受众定位最终决定着媒介传播的成败得失。
3、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在正确定位的总体指导原则(宽窄适度,范围适中)下确定核心受众群。定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这个宽窄适度的“度”,就是确定适当的核心受众,以核心受众群为中心,再力图扩大至边缘受众群落,争取把潜在受众不断变为现实受众。
4、核心受众的确定主要要考虑的是以下几方面的要素:
(1)、受众区域定位。地域是第一位的因素。
(2)、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
(3)、受众的年龄定位。
(4)、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5)、性别、民族等。
总:媒介核心受众定位的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地域,身份和职业,年龄,文化教育程度这四点。它们是任何时候,任何媒体受众定位所必须考虑的决定性要素。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在新闻报道中,观点可以被描述成事实呈现给受众。
判断题 《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提出了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和有立场。
判断题 通讯特定具有(材料集中和报道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46两个特点。
判断题 新闻记者不得假扮公安、纪检、法官等公职人员去进行暗访。
判断题 135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
判断题 BAT是指互联网公司的三巨头,B代表百度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头条。
判断题 新闻编辑工作的当代性特点。新闻编辑工作发展到当代,其性质和过程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发化,但在编辑环境、编辑取向以至编辑工具方面却显示出一些不同的特点。(1)编辑环境复杂化编辑环境是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当今时代,编辑环境充满了变数,出现了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①从国际上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的主流,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一体化趋势。同时,国际产业结构加速重组,产业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当代科学技术广泛、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流通、组织结构、活动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②从国内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另义方面,中国已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现阶段既是一个逐步走向辉煌的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和困难丛生的时期。人们面临着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③与社会环境一样,人类的生态环境也今非昔比。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粮食短缺,能源枯竭,资源匮乏,已成为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环保报道热”已见端倪。当代编辑环境互动和变化的广度、力度和速度都在加大、加快,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催生出无数新闻事实,给新闻媒体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闻源,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编辑人员判断和把握新闻的难度。新闻编辑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编辑取向优质化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越来越成为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当今时代,大众传播业空前繁荣。发达国家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尤其是网络媒体向国内外同时扩展和渗透。在中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数量都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十几倍。面向市场以后,千方百计争取受众和广告主,以求生存和发展,造成绝大部分地区被多级、多种、多时段新闻媒体重合覆盖。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不断被新兴媒体所瓜分,竞争空前激烈,在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面对优胜劣汰的严峻现实,新闻报道粗制滥造无异于自杀。惟有实施精品战略,优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提高新闻的有效供给率,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讲许新闻媒体纷纷确立质量兴报、质量兴台的方针,尤其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进入21世纪,这种呼唤和追求的势头有增无减。可以预见,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报道优质化的取向将愈益明显,对新闻编辑工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3)编辑工具电子化20世纪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改变了新闻出版业的面貌,当代新闻编辑的工具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化,进入了电脑操作的新阶段。随着电子出版系统的问世和不断改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系统陆续从单纯的激光照排向采编全过程的计算机化迈进。在中国,新闻界“网上客”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记者、编辑继“换笔热”之后,又掀起了“上网热”,即通过互联网了解新闻信息。互联网已成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的新闻来源。编辑工具电子化为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也给岗位职责、操作方式以至工作语言带来了一系列发化,对编辑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判断题 新闻标题艺术化1.借用。借用古诗词、流行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创作标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用“拿来主义”,合理运用,“山寨”标题。案列:知否,知否,绿消红瘦(主题)连阴绵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副题)(1999年3月11日《钱江晓报》)该报道主标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仿用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仿写既切合新闻的内容,又将娇花淋雨后的可怜之态现于笔端。这样一来,使得标题显得更加灵动,既契合文意,又颇具新意。“宁波昨日‘玩具总动员’”(主)“国际玩具展览会开幕盛况空前”(副)人口普查今起“登门入户”(主)普查时间至本月29日严格保密被调查人信息(副)2.趣味。蕴含幽默的成分,不仅给读者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还能激发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兴趣。案列:冼东妹:把陪练“摔”成了老公(《广州日报》2008年8月11日)中国“难”足再次恶搞(白岩松2008年8月13日)3.动感。新闻是流动的,新闻标题更是流动的,让新闻标题像一幅鲜活的“动态画”,及时有效地反映时下变动着的事物。动感的标题,更易抓住受众的眼球。案列:突破——(引)小将何雯娜“蹦”出金牌(奥运之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