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中央报刊发展演变过程:
1922年9月至49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发展/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历史沿革 1、 《向导》周报,1922.9——1927.7,上海 2、 《红旗》 1928.11——1930.8,上海 3、 《红旗日报》 1930.8——1931.3 上海( 《上海报》合并) 4、 《红旗周报》 1931.3——1934.3 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红旗日报》改名) 5、 《红色中华》 1931.12——1937.1(1933年2月第50期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35年11月复 刊) 6、 《红星》 1931.12——1935.8(1934.10长征,由于《红色中华》停刊,代为中共中央机 关报) 7、 《新中华报》 1937.1——1941.5(1939年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由《红色中华》改名) 1937年9月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机关报。1938年12月停刊, 1939年2月《新中华报》 (刷新版)创刊,期号: “刷新第一号” ,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8、 《解放日报》 1941.5——1947.3 +《今日新闻》 9、 《人民日报》 1948.6——至今 1948年.6月, 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在平山县创办,为代中共中央报。由1940年创办的《晋 察冀日报》和1946年5月创办的《人民日报》合并后重新编号出版的。1949年3月迁北平,8 月1日由代中央机关报转为正式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工人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五四时期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 、 《劳动者》等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 报刊,这些刊物,被工人看做自己的“喉舌” ,工人解放的“明星” 。这批刊物把宣传马列主 义与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二、中共成立后,以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工人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从1921年下半 年到1923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等地陆续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著名的上 海《劳动周刊》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机关报, 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 北京《工 人周刊》 工人报刊宣传报道中心是:向工人群众介绍马列主义,反映工人和工会的活动,号召工人团 结起来,进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在1921——1923第一次罢工运动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 织作用。1923年“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工人报刊多数被迫停刊。 三、1国共合作后,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工人报刊经过一年左右的沉寂,在1924 年春开始复兴。新创办了一批工人报刊,如广州的《工人之路特号》等。一些被迫停刊的工 人报刊也陆续恢复出版,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 。 2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中共转入地下,秘密出版《上海报》 (1929) “上海工人阶级自己唯 一的报” 《苏区工人》1932瑞金 四、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工人》1940,延安,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在为它写的《<中国工人> 发刊词》中指出《中国工人》应该成为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 建国后,1949年《工人日报》北京创刊,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报 共青团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于中共诞生初期 在中共成立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在准备建党的同时,开展了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陆续建立团组织。有些地方团组织办起了面向青年群众的报刊,这就 是中国最早的团刊。其中有四川成都团组织于1921年1月创办的《先驱》半月刊,广东团组 织1922年3月创办的《青年周刊》等。 在首批团刊中, 《先驱》是出版时间最长,也是惟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现在北京 出版,由于北洋军阀的查禁,迁上海出版,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机关刊 物。1922年5月,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1923年8月,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在上海创刊。 二、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团的报刊网络形成了。 1、一方面加强中央报刊,使之成为革命舆论的领导者及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建立地方报刊。中国青年》很快成为全国青年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刊物 2、十年内战时期: 《青年实话》 ,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1931,永丰,瑞金; 在国统区,团中央创办了《无产青年》 (1927.10——1928.10)后改为《列宁青年》 三、抗日战争: 《中国青年》1939.延安,由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宣传部主办。 四、解放后,1951年,北京, 《中国青年报》团中央机关报 简述清末民初我国通讯事业的诞生和发展情况 P139、P162 我国的通讯社事业和近代报业一样,首先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办的通讯社开始的。1872年,英 国路透社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是外国人在中国办的最早通讯社。 在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中, 1904年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了中兴通讯社, 是国人办 的第一家通讯社,主要向广州和香港的报纸发新闻稿。 民国成立后,新闻通讯事业真正发展起来,中国新闻事业增添了一种新的媒介,改变了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1911——1912,四家) 。1913年至1918年间,新创办的通讯社不下20余家。 这些通讯社一般规模都不大, 有的只有一两个访员, 用复写或油印方式向有限的几家报刊撰 稿。在经济上,大多靠官僚政客和资本家的津贴来维持,也有个别是自由撰稿人独立办的。 邵飘萍1915东京通讯社和1916年北京新闻编译社最为成功, 前者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 讯, “二十一条” ;后者以消息迅捷而闻名,每晚发稿一次,内容有本社采写的消息和翻译的 外电两部分,每日总有一二特殊稿件,颇得各报好评。 新闻来源主要是靠剪报和译报, 自采的新闻很少, 质量不高, 发行量少, 几份到几十份不等。 补充: 1、历史背景:社会状况、技术条件、需求、外国通讯社的影响 2、清末:1904年比利时远东通讯社,王幕陶创办 1911年广州展民通讯社,杨实公创办 3、1广州:公民通讯社 1912 2上海:民国第一通讯社、上海通讯社 3武汉:湖北通讯社 4长沙:湖南通讯社 1912 5北京:北京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 1920 1920年7月由共产国际组合中共上海发起组在上海创办, 简称中俄社, 1921年5月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杰。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沟 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 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 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共产国际的精神, 翻译俄文资料, 写成中文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中共 上海发起组成立后,中俄社成为它的领导机构之一。 《新青年》 、 《民国日报》上海都采用了 中俄社的稿件。 中共成立后,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 以华俄社名义发稿, 1925年停止工作。 国闻通讯社:1921年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先后在汉口、北京、天津设立分社。总社 设有广告部,北京分社设有英文部, 向外国报纸提供英文稿。1924年创办《国闻周报》 。1926 年新记公司成立后,国闻通讯社和《国闻周报》实际上成为《大公报》的附属机构。国闻通 讯社至1936年停办; 《国闻周报》出至1937年停刊。 申时电讯社:发起于1925年,时任《申报》的总经理张竹平联络《申报》 、 《时事新报》两报 部分编辑, 在工作之余将两报的各方专电加以编辑, 发给一些报纸采用, 这种办法受到欢迎, 采用者增多,于是在1928年正式成立申时电讯社。1932年,该社与110多家报社签订公告协 议,1934年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和董事会,在北京、天津、汉口、香港等地设有分社, 1937 年上海沦陷时停办。 红中社,1931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 ,1931年在瑞金成立,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机关通讯社。广播呼号为 CSR,每日发稿一二千字,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 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 经编辑后油印为“参考消息” ,供中央机关参阅。1934年10月随红军长征,途中新闻广播中 断,但抄报未停。1935年11月在山西瓦窑堡恢复新闻广播。1937年1月“红中社”改名为“新 华社” 。由于缺乏物资条件和人员,没有组建一个独立的通讯社,以出版《红色中华》报为 主,兼作些通讯业务,实行报、社合一的形式。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 1937年,为团结抗日计,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华通讯社。 抗战爆发后, 新华社发稿范围逐渐扩大, 每天的发稿量也由原来的一两千字增加到四五千字。 在抄收电讯方面,新华社编辑部把收到的国外电讯议程中文,编程《每日电讯》参考资料, 供中央领导以及各机关参阅。1938年, 《每日电讯》改名为《今日新闻》 , 1939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同属中共 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新华社改为独立的新闻通讯机构后,社 长先后由向仲华、博古、廖承志任社长。 除总社不断扩大外, 新华社还自1939年起开始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分社组织, 逐步形 成了以一个延安总社为中心的新华通讯社网络。至抗战胜利之时,新华社除总社外,在各个 抗日根据地已建立了9个总分社和40多个分社。总社人员由几十人发展到一百多人。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成立, 在当时是新华社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播稿由新华社广播科提 供,同新华社的文字广播相配合,向国外传播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况,宣传中共的各项政策与主张。
相关试题
判断题 专访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文体特征:(1)专访强调的是“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访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到现场去的。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而且一般来说,在正式的访问开始之前,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也就是说,他很明确要写出一篇专访。而记者在进行其他采访的时候,多数情况下,行动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即我要写一篇消息还是通讯。只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才面临“量体裁衣”的问题。但“专访”是个例外。(2)专访强调的是“专”。即非专不访:访专人、谈专题①“专”在采访对象上。它是专门对“人”进行采访的,而且是事先经过选择的“特定的被访问者”、“专门的采访对象”。即便有的专访是“记事”夕、“记言”,也是通过对访问与此有关的“特定的人”来完成的。②“专”在内容上,即突出专题性,回答“特定的问题”:突出专一性,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记言,都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些侧面,这些侧面是记者根据报道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专门选择的。③“专”在独家的角度上。专访所选择的被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有做专题的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当然,最好是独家新闻价值。(3)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实录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等。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访者的原谈话为主,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一般来说,专访有三个要素:被访者、记者、现场。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专访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读者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以尽量实现读者与被访者的“近距离交流”。(4)叙述角度一般是记者直接出场,主要以第一人称写作记者“赤膊上阵”夕,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读者带入现场。当然,有时候也会隐去自己,但即便如此,文中也有记者的影子。无论直接出场,还是间接出场,记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他在代表读者向被访者提问。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主角的地位,起着引领和控制问题与采访过程的作用。(5)专访的结构以问答体为主因为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多数专访采取了显形问答体。有些专访根据报道效果的需要,也可以处理为隐性问答的散文体。
判断题 事件通讯写作:(1)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2)特点:(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v注意事件的现实性和典型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考察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群众生活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所以需要精心选择,以新闻性为基本前提,而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意义更关键。v强调事件的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介绍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件的始末,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相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感染读者。v评论性。事件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入出作者的爱憎分明。(3)写作要求:1、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的全貌,但又不能从头到尾,事事俱现,记流水账。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在事件高潮处(即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之处),应调动一切表现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要防止平铺直叙和平均用力,要做到详略得当,高潮迭起。所以作者就应分析手头占有的材料,明确哪些是高潮,哪些是铺垫。2、在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而写好关键人物,有助于把事件写活。所以事件通讯除了报道事件之外,还要有情有景、有细节、有镜头、有联想。一定要抓住具体、生动、形象的人物活动来写,注意人和事件的关系,采写事件中的人物命运,思想感情。在涉及人物较多的事件通讯中,人物常是以“群像”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也就是说,通讯应当努力去挖掘众人身上共同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涉及人物较少的事件,则应该注意集中笔墨写好其中的关键人物。注意问题:事件通讯毕竟是以事为主,以事件发展来结构作品的。所以,在写人时应注意:v只能围绕事件来写人,不能脱离事件另外表现人物;v只能在事件发展中去动态地表现人物,不能中断事件发展线索去静止地表现人物;v还应注意,事件通讯写人一般都是简笔勾勒,不能像人物通讯那样去对人物做过多的精雕细刻,把握好“以人记事,以事带人”的关系。(3)安排好结构(要求脉络清晰,易于读者接受和理解)事件通讯的结构一般分为纵式和横式两种类型:1、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2、横式结构,是指用空间变换或按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
判断题 新闻主题是指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新闻主题与一般文章主题的概念基本相同,通俗地讲,即指作品拥有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解决或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
判断题 广角镜头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为动感弱,物距越远越弱。
判断题 通讯的选材:(一)材料的主题性通讯主题确立后,作者就围绕主题选择能够表现主题的事实材料。选择通讯素材,是一种思维的结果,是作者通过新闻价值标准过滤事实材料的结果。选择的每一个典型事例,都是想让读者顺着一个个事实达到作者对事实本来面目的认识。一些通讯之所以失败,在于选材和要表现的主题错位,一个事例说明这个主题,第二个事例又说明另一个主题,几个事实所标明的意义之间缺乏逻辑关系,又没有高层次的一个主题作为统领,横七竖八,不成体系,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路径,让人难辨方向。(二)材料的典型性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作为通讯选材必须具有典型性,以一当十,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材料的典型性即材料的代表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所选材料较一般事实材料突出,有特点,有特别之处;二是所选事例无论大小,都不是社会中的个别现象、个别事件,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事件。因此,在通讯的选择中,首先要分析一下事实材料有没有特别之处,是不是比一般的事实材料突出;第二要考虑一下事实材料的存在有无普遍性。符合这两条,事实材料无论大小,均具有典型性。(三)材料的生动性是指一般人没有接触过,或熟视无睹却含有深刻意义,能使人感到新鲜别致的材料。也就是生活中鲜为人知或不大引人注意、不一般化而实际上含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事物。只有选择这样的材料,才能表现出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吸引人,发人深思,令人振奋。采写通讯要注意避免用那些早已被人用滥了的陈旧的、一般化的材料,要避免雷同。(四)材料的细节性细节材料是通讯写作最具特色的要素,指典型材料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化的对话。它们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富有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文字报道中的细节材料虽然比不上新闻图片直观和电子媒体声画一体的原生态效果,但通过白描手法再现事实,也以使这些再现的材料通过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想像力触动读者的感官,使人仿佛听到、看到新闻事实,从而产生一种心灵的体验。(五)材料采集的渠道1.现场观察现场材料很多来自作者的悉心观察和记录。能够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采访的概率是很低的,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对于大多数预知性事件,完全有可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做充分准备,并及时赶到现场。2.体验式采访体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体验式采访可以使作者获得、加深理解和感受,增强记忆。有经验的记者常常会千方百计接近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共同生活,参与采访对象的工作,在现场访问中体验,在体验中观察记录,所得的不仅是详细的事实、材料,而且有作者因体验获得的感受。3.访问要得到生动的材料,如果已无现场采访的话,靠访问当事人来获取材料是必走的途径。这不仅要求有很强的观察和现场捕捉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判断题 客观报道:客观报道是一种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的新闻报道方式,要求在写作中尊重客观实际,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来如实反映真相。也指新闻写作寓褒贬于叙述事实之中,用客观的形式表达意见。我国新闻研究界经常用恩格斯的话解释这一报道方式,即“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
判断题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判断题 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举例凯文·贝肯游戏or米尔格拉姆连锁信实验选一)实验内容:196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想要描绘一个人与社区的人际关系网。他随机挑选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寄一封信给波士顿郊外的一个股票经纪人,条件是他们只能寄给自己认识的朋友,朋友再寄给认识的朋友,最终送达到指定目标那里。发现一个现象:要在两个素不相识的美国人之间送达信件,只要通过平均六个中间人就能完成。这个现象称之为“六度分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