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指导方针:
1(1)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2)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
2“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1956,好的地方学,缺点不学 (2) 刘少奇的几次谈话
一、重点《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
二、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 (1) 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 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进行大胆改革。(2)1956年7、8月,第四次全国广播会议结束后,广播工作改革全国展开。改进新闻报道, 增加新闻节目的次数和容量,强调时效性。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允许批评。 办好文艺广播,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听众需要。 (3) 非党报《新民报》积极参与改革,提出改进报纸工作的三个口号“短、广、软”生 动通俗、深入浅出。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接近生活、社会新闻加重,总编辑赵超构亲自 撰写“小言论”(4) 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研究,1956.王中《新闻学原理大纲》 “商品性”(5)关于中国报纸的传统问题,全面继承,不仅继承解放区党报,还应借鉴非共产党进步 报纸
三、新闻工作改革的收获和意义 (1)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 (2)明确了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继承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3)改革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发行量增加 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右倾机会主义。全盘否定建国后学 苏联的历史必然性和收益方面, 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上, 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 地继承与学习。 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后,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改革,因反右扩大化等原因而中途夭折,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 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积累了初步经验。
相关试题
判断题 编辑方针:就是编辑对出版物的内容与形式所做的总体设计,是编辑一家出版物所应遵循的总的准则。
判断题 开元杂报:见于唐代人孙樵(桥,二声)《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是孙樵为行文方便而随意加的称呼现已无存。1内容:“开元杂报”记述的是唐开元十二年到二十三(724——735)的事,主要为皇帝与大臣的一些活动。2特点: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不是印刷品。3意义:“开元杂报”的存在,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为我国唐代进奏院状提供了重要旁证。
判断题 某记者参加某企业举办的产品发布会,收了该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这不属于新闻伦理的失范行为。
判断题 微信公众平台体系下的服务号中,消息直接显示在好友对话列表中,拥有高级接口能力,可以依据接口开发出更多优质功能。
判断题 记者微博上转发其他媒体发布的新闻不受约束。()
判断题 意见的沟通过程需要不断地有人自觉介入。良好的舆论需要能够对某些社会矛盾、社会事件进行自觉关注,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广度的人
判断题 记者可以就争议性的新闻或与公共政策节目有关的报道发表个人观点。(×)
判断题 《黛安娜葬礼隆重举行》一文的写作特点如下:附材料:黛安娜葬礼隆重举行[路透社伦敦(1997年)9月6日电]黛安娜王妃的灵枢今天上午被安放在炮架上,由来自皇家卫队的六匹黑马拉着缓缓地行驶在伦敦阴沉沉的大街上。她的儿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跟在她的灵枢后面。步行跟在黛安娜王妃灵框后的还有查尔斯王储、菲利普亲王和黛安娜的弟弟斯潘塞。数百万哀悼者等在道路两旁,看着送葬队伍通过。当送葬队伍经过白金汉宫时,身着黑色服装的伊丽莎白女王和其他皇家成员低头志哀。随后乘车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参加葬礼。黛妃的灵枢上覆盖着褐紫红色和金色的皇家旗帜,上面摆着白色鲜花。在送葬队伍从肯辛顿宫到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两个小时的路程中,哀悼者中有人向黛安娜的灵枢投掷鲜花。有人哭喊着:“黛安娜,我们爱你。”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新闻素描,是描写性消息的典范。该文通篇描写,细致地记录了戴安娜王妃葬礼的场景,较为完整地向读者再现了送别戴安娜王妃这一富有新闻价值的事件。(1)文章结构灵活,没有照搬倒金字塔机构,而是按照事件现场进展的时间顺序行文,读者对事件过程的接收更直接,不需要再经过时间的调换。(2)注重典型细节的描写,较好地传达了葬礼现场特有的气氛。比如,“六匹黑马拉着缓缓地行使在伦敦阴沉沉的大街上”、“身着黑色服装的伊丽莎白女王和其他皇家成员低头志哀”、“有人哭喊着戴安娜,我们爱你”,等典型细节的描写,将葬礼进行过程中浓重的哀悼氛围表现出来。(3)用自然、准确的文字再现事物本色,尤其是用白描手法,将现场的色彩准确而全面地再现,诉诸视觉,给读者以更直观的感受。比如,“黑马”、“穿着黑色服装的”,以及“灵枢上覆盖着褐紫红色和金色的皇家旗帜,上面摆着白色的鲜花”,这些现场色彩的再现,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来自现场的视觉冲击,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