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简述新闻选择的意义和依据:新闻选择,指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下,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新闻事实、新闻作品的衡量与取舍。因为新闻和新闻报道的主体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所以实质上新闻选择就是对能构成新闻的事实的选择。

(1)新闻选择的意义

新闻选择对于新闻传播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是无须多言的。从新闻传播的数量看,大千世界每时每刻发生的事实,总比所有新闻媒介能够承载的新闻事实的信息要多得多,对无穷尽的事实除了加以比照和取舍,别无他法。从新闻传播的质量看,传播者和决策人总是以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作为选择新闻事实和新闻作品的首要依据,受传者也总是以自己特定的标准取舍新闻,从而使新闻选择成为不可避免。从新闻媒介的生存发展看,新闻选择是其维护自身机制、安身立命的根本保证。没有正确的新闻选择,新闻媒介既不能满足受传者的需求,又不能完成创办人赋予的使命。

(2)新闻选择的依据

在实施新闻选择过程中,传播者要受到传播环境和传播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传播环境包括媒介生态和传播生态两个方面。媒介生态指媒介生存与运作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国际环境,如经济的繁荣或贫瘩、政治的民主或专制、文化的进步或落后、社会的开放或保守、国际关系的紧张或缓和等。传播生态指新闻体制、法制、规章、社会心理等与传播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条件及交通、通讯、物资供应等同信息物化过程相关的物质条件。所有这些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规范着新闻选择的运作。

传播控制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政党、社会集团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制裁等手段的控制,也包括社会舆论与行业组织的监管,还包括传媒内部新闻自由体制的调控。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自拍器:又称快门延时装置。可用于自拍或慢速摄影。

判断题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政府采取的扼制出版自由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在17—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有过封建王朝的复辟,有过资产阶级的政权对封建阶级妥协,有过独裁统治,欧美各国政府都采取各种手段扼制出版自由,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出版物的事先检查制这是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政府最先采取的措施,防止报刊批评政府。1662年,英国议会制定出版法案,明确规定报刊发行许可证制和出版物必须受议会设立的检查官的检查。直到1694年出版法案颁布才正式废止。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于1810年恢复新闻事先审查,而德国从1819年开始重新执行书刊检查制度。这种事先检查制度使得报刊万马齐暗,也引发越来越激烈的反抗。英国在1695年,法国在1814年,德国(普鲁士)于1850年,俄国于1905年都先后取消报刊事先检查制。(2)取代报刊事先检查制,各国政府先后制定煽动法、诽谤法扼制出版物18世纪初期,英国国会可以随意确认煽动诽谤罪。政府或国会如发现可疑的出版物或作者,即可由总务大臣签发逮捕状,成百上千名报刊发行人、作者、记者遭到罚款、监禁,甚至判刑。白色恐怖弥漫欧洲的报界。(3)征收印花税、实行津贴制英国国会在1712年5月16日通过印花税法案,除了报刊税外,还征收广告税、纸张税。沉重税负使得报刊入不敷出,印花税实行不到半年,报刊就停了一半。德国、俄国都先后实行过印花税。直到1861年,英国才取消印花税,欧洲各国也陆续取消。与征收印花税相辅相成,政府以津贴方法支持、收买一批报纸,并把津贴列入政府预算。在18世纪前期,英国首相承认每年津贴给报纸5千镑,而“秘密委员会”说每年达5万镑。以上种种手段,都使得报刊在重压下苟延残喘,种类少,报价高,售量少,发展迟缓。正如恩格斯所描绘的:“诽谤法、叛国法和读神法,都沉重地压在出版事业身上……英国的出版自由一百年来苟延残喘,完全靠政府当局的恩典。”

判断题 通讯主题的提练要求做到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判断题 视觉新闻这一概念是新华社原社长、著名记者穆青于1983年9月提出来的。他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视觉新闻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凡有再现成分、有可视效果的新闻,无论通讯还是消息,都可以看做是视觉新闻。消息容易写“干”,强调视觉效果对消息写作更有现实意义。

判断题 试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以及对“左”倾宣传的纠正“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1947-1948)背景: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但是土改运动初期,土改宣传报道犯了不少右倾错误。“客里空”是苏联剧本《前线》中的人物,是个捏造事实、品质恶劣的记者。1过分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献”地;对土改这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出现一派“和平”土改的幻象。这些宣传报道不利于发动广大农民投身土改这场严肃的斗争。2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纸上的失实新闻报道也为数不少,不仅妨碍了土改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不信任。经过:1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自1947年6月起,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2《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号召,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自身也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察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一直持续到1948年春告一段落。意义:1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创造性的运用了“编者按语”这一编辑手段2克服了土改宣言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反“左”倾宣传在反“客里空”运动中,反对右的错误倾向的同时助长了“左”的倾向。致使土改宣传报道在1947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晋绥日报》等不少报纸宣传了“查三代”划分阶级成分的错误做法,片面强调走贫雇农路线,排斥打击中农和其他工商业者,对土改起了误导作用。这一情况迅即被党中央察觉并作了指示,解放区新闻机构于1948年春又普遍开展了一次对于政策宣传中“左”倾错误的检查运动。

判断题 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反映特定事物的事迹和思想风貌的通讯样式。人物通讯是最常见且影响深远的一种通讯体裁。人物通讯写作出现了许多经典,如:雷锋、焦裕禄、陈景润、孔繁森等等等等。人物通讯是弘扬时代精神,树立社会风范,反映社会面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报道形式。对于建筑单位来说,写好新闻通讯必须要实地考察,实地采访,实地体验生活,才能有典型可寻,有东西可写,有思想可阐发。人物通讯写作的对象:一、先进人物,典型代表先进人物是一个有着中国特色的名词,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模范典型人。报道先进人物,典型代表,让他们不同凡响的业绩、精神世界和人生道路,生动的展示在读者面前,能让读者得到感动和震撼,得到有益的启迪,成为学习的榜样。例如我们的“大姐书记”陈超英,她是如何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如何忠诚的履行职责,如何以切身行动感召身边的人等,都是可以成为报道的材料。二、弱势群体,平凡人物狭义的弱势群体是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比如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无钱上学的辍学儿童,以及因父母外出而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等。三、著名人物著名人物从来就是读者想了解的对象,他们的奋斗历程,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报道的题材。人物通讯写作表现人物的几种方法①用白描的手法刻画。这里说的白描,是指用人物的本来面目来表现他们的特点,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白描手法是描写人物的最好方法。A.肖像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等。我们常说的面由心生,人物的容貌、举止往往能显现他的特点。人物描写要注意使用平时的语言,切忌夸张。B.动作描写:人物的动作往往描写的越细腻越好,只要是这些细节与通讯的主题有关,读者越觉得可信赖。C.语言描写: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在揭示人物性格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作用。D.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心理描写要注意朴素真实生动,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无形的,转瞬即逝。②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其他人或其他事物的描述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形象、突出通讯的主题。虽然看起来没对人物进行正面描写,但是所有的文字和细节,都是围绕主要人物来进行。总之,写人物通讯一定要注意:所选人物必须是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放之四海而皆准,建筑单位亦然),而通讯的主题也必须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在企业里就是跟紧公司发展的主旋律。重在写人,突出他们的特点,把人物刻画的生动、真实、感人,但不能合理想象和无限拔高。

判断题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判断题 虚拟社区是为网络衍生出来的社会群聚现象,也就是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感情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个人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