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符号是指报道用以展现客体的符号所表现出的特质。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符号系统,而具体到每一个报道,所采用的符号又有各自不同的组合方式,比如报纸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文字、照片、图表、线条、色彩能够灵活组合使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实录图像、打字幕、做三维动画资料、出主持人形象等使符号的运用更加繁杂多样。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评论员文章的形式①本报评论员文章,体现报纸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为主旨,通常是不署作者名或笔名。②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人称“超重型评论员文章”。③观察家评论,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
判断题 数字化记者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相比较,应该具备以下素质来迎接新的挑战:(1)把握全局的综合能力要强网络记者面对的是无限的信息资源。因为利用因特网他们很容易地就进入了全球化的信息世界,使得传统媒体的信息分割和新闻封锁,顿时化为乌有。新闻报道的“地球村”已经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记者需要具有政治家的头脑,要有比传统媒体的记者更强的对全局的把握能力与更敏感的思想认识水平。同时他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受众,如何选择与如何报道新闻,与此相关的新闻价值观念也要求比传统媒体的记者有进一步的提升,必须更加开放,更具有国际视野。在迅速到来的资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那种狭隘的、地域性的、种族性的、意识形态性的报道,以及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传播秩序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要求平等、要求理解、要求互相沟通,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因此,整个新闻传播事业都需要有一批国际型的记者能够超越20世纪的思维模式,进行全新视角的新闻传播。而网络记者首当其冲,网上新闻竞争的焦点是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如果你的新闻不能在更广泛的受众层面上打动人心,网络媒体就很难有生存的基础。(2)验证、过滤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要强网络的无限开放性,使得新闻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受众在接受传播时很容易遭遇“认识性遮蔽,,同时不少真实的信息又因信息总量过于庞大,而在消化不良的状态下消失。普通公众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核实或验证信息,网络新闻传播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因此,网络记者要比传统媒体的记者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背景、更加专业的分析能力。对网上的“信息海潮”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验证、分析,将是网络记者重要的业务素质和基本功之一。同时,为了作好受众的“外脑”,或者说新闻的导航员、信息的管理员,网络记者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学者的分析研究能力,在作跟踪报道、连续报道或者深度报道时,能够提供有穿透力的独到视角。加工、梳理信息的质量取决于网络记者的专业素质,他们的眼光与知识背景能够使新闻增值。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新闻,更需要对新闻的解读。专业的视角、专业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将帮助受众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3)在第一时效赶到现场直接采访的能力要强现场是新闻事实的发源地。零次信息、独家新闻、第一手材料,只有在新闻现场才能捕捉到。网络媒体对原创信息的需求,对新闻时效性的需求,都要求网络记者要有比传统媒体记者更强的现场采访意识与行动能力。现在,大力发展现场直播节目,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主要是电子媒体播报新闻的一个重要趋势。而网络媒体其快速传播的魅力,也在于同步性、现场感与参与性。因此,现场对网络记者的重要性,不仅是他们获取原创新闻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且在网上进行现场直播报道,也是与传统媒体竞争的一个有力武器。(4)运用网络与数码技术进行采访写作的能力要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记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首先要很好地理解网络这种新媒体,能够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无限的信息资源,去思考、采访、写作和策划。要懂得如何制作各种文本,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频的、视频的、动画的等,并且能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地把它们有效地综合在一起。西方学者提出,网络记者必须成为一种“全能传播者”,或者说“内容工艺专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像传统记者那样的文字写手。当然“他们不必像程序员那样懂得那么多,但一定要了解各种程序语言的局限”。他们要善于进行多媒体、超文本的写作,哪一种文本形式能更真实、更准确、更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就用哪一种。网络时代记者的技术配备十分重要,实际上是一个移动的记者工作站。其装备包括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像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终端组成的数字移动通信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附属设各。技术优势可以保证记者采访、写作、发稿不受时间、地点、恶劣条件的影响,随时和编辑部保持联系,而且一身数任,能在现场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集新闻,调阅大量背景材料,用来验证、过滤信息的真伪,从而保证报道任务迅速、圆满地完成。(5)平等交流的能力要强由于互联网双向与多向传播的特点,网络记者要具备同受众平等交流的观念与能力。在双向交流与互动式写作中,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没有服务意识,这项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业务领域就无法开拓。平等交流的能力包括擅长做各种类型的抽样调查,以及时了解受众欲知、关心的事;擅长设置受众需要的“议题”,组织各种类型讨论;擅长做谈话主持人与受众进行直接的对话与沟通等。(6)较强的外语能力英语是目前互联网的通用语言。要想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掌握网络技术,英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与传统媒体的记者相比,网络记者的国际化首先表现在英文水平要高。他需要熟练地用英语阅读和查询网上的信息资源,要会用英语在网上写作、报道、发电子邮件,会用英语在网上进行环球语音和可视采访。
判断题 时评的特点:1)时效性强。有时与新闻同时发,同一天见报。2)选题范围广。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法律、民生、公德无所不包。3)观点新颖,思想性强。时评的观点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给人以深度理论思考。4)针对性强,主要针对重大新闻或社会问题发表评论。5)具有准确性、的特点。
判断题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有区别于其他文字写作的一些特殊要求。这些要求来自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播产品,需要满足大量、广泛传播信息的需要,同时这种传播是在与受众之间通过快速交流实现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播产品与读者观念、组合产品与版面观念决定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如下方面:(1)坚持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如果新闻不能坚持真实性,则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新闻真实性的具体要求: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准确无误;新闻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甚至动作都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如数字、史料、背景材料等,都必须准确,新闻中涉及任务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都必须是当事人所述。坚持新闻真实性,应注意以下方面:①注意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的辩证结合。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宏观也并非微观的简单放大。微观科学固然是客观科学的前提,但宏观科学更是微观科学的指导和保证。在很多情况下,单就某一事实而言是绝对真实的,但把它放到全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则失去原来意义上的真实性。以点代面、用一个侧面否定另一个侧面、片面性、绝对化等都会造成新闻的“总体失实”。②加强作风建设,消除“客里空”影响。“客里空”是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的剧作《前线》中一个惯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的前线记者的名字。后来成为记者浮夸作风的代名词。具体表现在:为追求生动感人,“合理想象”增加许多不真实的细节;“合理预言”,加大提前量;夸大其词,胡编乱造;见风使舵,强扭角度。③提高记者素质,增强辨别能力。有时记者本意并不想造假,但由于素质上的欠缺,或粗枝大叶,或真假不辨也会造成失实。(2)坚持时效性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字作品。有些新闻迟发一步,可能成为没有价值的旧闻。这由新闻自身的“一次性消费”特点决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时效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它既是传媒的资源优势,又是资本优势。拥有第一时效的新闻不仅产生社会效应,而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新闻姓“新”,时间性是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记者采访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新闻写作中体现时效性的方法如下:①新鲜。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最近点”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一点”,即新闻所报道的“何时”要素,是指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②快速。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最迅速的应该是“倚马可待”。在消息的电头里,抢发新闻的时间“单位”正在变小。③简短。把新闻报道——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写得短些、精粹些,对提高时效性有重大的意义。篇幅短了,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可以多发新闻报道,传递更多的信息;简短有助于突出新鲜的内容;简短还有助于快,新闻报道写得越长,所花费的时间也就越多,发稿自然不会快。(3)坚持可读性可读性,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让读者愿意读、喜欢读、读得下去。要把新闻写得“好看”。落实到新闻写作的行文中,可读性主要体现在要使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做到通畅,没有障碍,要使新闻报道尽量消除自身的小确定性与模糊性,增强其透明度,便于同读者的快速交流,使得他们容易接受。坚持可读性包括以下几点:①具体a.选题角度、报道内容要具体。b.新闻报道的叙述以及情节、细节也要具体。②生动a.在某些方面“生动”与“具体”是联系在一起的,越是写得“具体”就越容易生动。b.新闻报道一定要“见人”。c.新闻报道能否生动,结构也有很大的关系。③通俗通俗,是指要把新闻报道写得深入浅出,明白如话。a.解决“新闻官腔”的问题。不能把来自某些权力机关的新闻发布、领导讲话稿、工作简报之类的材料拿过来,不经采访,也不经任何文字消化加工与改写,就当做新闻报道原文照登。b.要学会“第二种翻译”。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的比喻或者老百姓熟悉的语言来讲述、表达或说明新闻报道中的内容。c.巧妙地处理新闻报道中的数字。全局性、易懂易记的数字能加强传播的力量,但堆砌大量数字会削弱传播的清晰度,因此要巧妙地处理好数字,使其内容通俗易懂。(4)坚持针对性针对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心中要有对象感,即明白这条消息或者通讯写给谁看;第二要明确为什么而写,你的报道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通过它要引导或影响读者到什么目标上去。这两层意思可概括为两句话:了解传播对象,明确传播日的。新闻写作的针对性精髓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针对性就报道内容而提出的写作要求,包括三方面:①加大信息量a.学会多侧面地进行报道,或称写“立体化新闻”。多侧面报道要求客观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透过多种角度,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报道,避免单向、直线思维模式。b.学会抓特点。特点越鲜明,差异越显著,其信息越大。学会使用新闻背景。无论是事件本身的直接背景还是相关间接背景,都能有效地加大新闻报道的信息量。d.用尽可能少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②加大知识含量a.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经验总结,它最大的特点是科学性。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看,加大新闻报道中的知识含量,即是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挖掘和展示信息背后的某种客观规律。b.知识含量的增加,不仅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质量上的增加,即在报道的选材、角度上都要比单纯信息的报道更深入一步。③挖掘思想深度读者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要了解发生的原因,要理解事实的“意义”。因此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其现实的针对性也越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也越大。
判断题 通讯与消息功能的区别是:(1)消息以最简洁的语言、抢眼的文体结构快速传递着最重要的信息,符合现代社会快速传播的需求。从理论上说,它应当是信息社会最理想的文体。通讯虽然也传递信息,但它篇幅长,时效稍差。(2)通讯的魅力在于它的可读性。可读性是指具有可感受性。通讯的可感受性往往比消息强烈。通讯这种载体在传播过程中更类似文学作品,即它有两条传播的信道:既像消息那样传播信息,还有一条看不见的信道——情感的传播。(3)新闻现场本是一组组画面,只有用照相机或摄像镜头才能逼真地“记录”下来。在通讯写作中只能用描述性文字来再现现场画面。但现场是一种三维空间,再逼真的描写也难以再现这种空间结构。要使读者从这些白纸黑字中“读”出新闻的现场画面来,“读”出记者身临其境的感受来,必须借助于读者的想象力。这种连续的传播依靠记者和读者在两个符号系统之间不断转换才能完成:现场画面——记者——记者的现场感受——通讯中的描述文字——读者——读者想象中的现场画面。(4)按照接受美学对阅读活动研究的成果,描述性语言本身比说明和解释性语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它远不够“逼真”。但是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魔杖恰恰是记者在通讯中常用的描述性语言。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引起读者阅读时思路的“阻断”,形成作品中的“空白”,而正是这种读者认为该有而没有的“空白”,激发起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意义的空间,因此,读者就在阅读过程中参与着作品的创造工作。因此,一些优秀的通讯作品之所以感人,其魅力正在于这种与读者的独特交流方式。通讯的功能已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范围,而进入审美教化的层次,它既为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也使读者在审美中提高认识、引发思考、提升心灵、陶冶情操。
判断题 荣誉是社会组织给予的一种正式评价,主要是积极评价,但也可能是消极评价。()
判断题 利用特写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可以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跳跃感。
判断题 DC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我有一个劝告:相机不要轻易借给别人!特别是那些不把东西当东西的人!请千万以及一定不要拿纸巾,眼镜布等纤维制作的东西去擦拭镜头!(很多人竟然都不懂这个,暴汗!)请用专业的镜头纸或打磨的专用布,并且还不要太用力,要必须轻轻地拭去镜头上的灰尘及油污!镜头是脆弱的,不管你多么小心,擦多了都会损坏它,所以少量的灰尘可以暂时不去理它,切记!认真呵护你的相机牢记相机的保养要则:大多数数码相机用户都忽略了说明书上注明的“数码相机是一种精巧、易损坏的光学装置”。几乎没有人会阅读说明书后面的使用说明,警告用户不要在雨天、烟雾、结冻的天气里或爆炸空气中使用相机。数码相机厂商都非常希望用户能在一种理想环境下使用数码相机,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更不能掉落在坚硬表面上。在你外出度假或出门散步之前,带好备用电池和数码储存卡,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会碰到一个绝好的拍摄机会。把备用电池放在家里或锁在汽车里是很不好的习惯。许多摄影师都买了钥匙链夹子,把储存卡放进去,然后系到相机带上。数码相机装上胶片和充足电的电池就能进行拍照,但除此之外,它还需要保养,保养的形式多种多样。把相机放在包里首先,你需要一个结实、好用的摄影包来装相机、数码存储卡、电池套件,再奢侈一些还需要辅助镜头或小型便携式三角架。摄影包的领先厂商如Tamrac、Lowepro和Domke使用高质量的原材料,更好的防震保护和极佳的背带和金属硬件。这些装置都已减小了尺寸,更适合于放置数码相机。如果你想购买新款摄影包,最好找稍大一点的。如果你买的摄影包在每次取东西的时候,都要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拿出来,那你肯定不会喜欢,因为这样的话会错过许多很好的拍摄机会,而且也烦人。要买摄影包的时候最好把相机和附件带上,看一看哪种摄影包最适合你。如何背挎包也非常讲究。调整好摄影包上的带子,不要使相机离你的身体太远,否则它会从你的身上弹起,碰到别人或撞到其他物体。最理想的办法是,摄影包挂得稍高一些,这样你手臂可以防止它受碰撞,而且还可以防小偷。保持相机干净镜头上的污渍会严重降低图像质量,出现斑点或减弱图像对比度。而手指碰到镜头,这是不可避免的,灰尘和沙砾也会落到光学装置上。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对相机进行清洗的原因。清洗工具非常简单:镜头纸或是带有纤维布的精细工具、镜头刷和清洗套装。千万别用硬纸、纸巾或餐巾纸来清洗镜头。这些产品都包含有剐擦性的木质纸浆,会严重损害相机镜头上的易碎涂层。清洗纸不使用时,把微纤维清洗布放在原容器里,以保持干净。微纤维布非常耐洗,可定期与衣服一起洗。尽量不要使用棉织T恤衫或其他纤维,因为粗砾可能会渗进去。清除镜头上尘土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经常使用镜头。如果你的相机有一个镜头盖,可以用一根带子、橡皮带或“镜头固定”装置将它固定在相机机身上。冷热天气也会影响相机。如果相机原来在空调房间,而后马上放在一个较热、潮湿的环境下,镜头和取景器上都会有雾点出现。这时需要用合适的薄纸或布来清洗。如果你带着相机从寒冷、干燥的室外进入室内,最好先把相机放在包里面预热一下,然后再拿出放在屋子里。并且要小心镜头,看它是不是“出汗”了,如果出汗了要立即擦干净。专业摄影人士的一条建议非常简便,也许你会不相信:随身带一个塑料拉链锁袋子。在非常潮湿或尘土的气候里,你可以在侧面挖一个小洞刚好放得下相机镜头然后把相机放在袋子里,不让雾气、湿气和尘土进入,会延长它的寿命。最后,不要把相机放进湿度较高的汽车后坐,汽车内部就像火炉一样,会使塑料变形,电线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