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记者站记者编制有哪些类型?
目前,记者站记者编制有三种类型:
(1)记者编制属报社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一级大报和某些省委机关报,其记者站的记者,编制属报社。记者站一般配备一至三名记者。
此种编制,从 50 年代一直延续下来。地区记者由报社派往。有些地区,报社一时派不出合适的人选,请地方党委推荐,经报社研究同意,调作记者,编制归报社。
(2)记者编制归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各部、委、局新创办的报纸,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的记者站,记者一般由当地有关部门遴选配备,编制属当地有关部门。这种编制有利有弊。首先,①记者福利工资、住房、办公用房,都比较落实;其次,②信息灵,记者对有关领导部门的决策、意图,了如指掌,工作也能及时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第三,③记者职称变动升迁,退休后的去向, 以及家属的安排等,都会得到较好地解决。④弊端:记者队伍不稳定,调动频繁;有些站的记者不专职;记者站之间的记者不能交流调动;批评难度较大。这一有利有弊的分析,大体上概括了目前不少行业报记者站的情况。
当然,也有例外,像法制日报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的记者站,记者由当地推荐,报社考察。记者户口在当地,但编制归报社,工资由报社发,这既解决了地方记者长期在外工作安心的问题, 又能在舆论监督等问题上有较多的主动权。
(3)双轨制
80 年代以来,有些省委机关报在地、市、州的记者站,在人员配备和编制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动。一部分记者站,仍按原来的编制,由报社派出记者到记者站工作,定期轮换,编制属报社; 一部分记者站则采取新的做法,由当地党委指定当地一两名同志为报社驻站记者,编制属当地,组织关系、户口、供给等均规当地管辖,报社只在业务上管理和指导,叫做合办记者站。这两种办法同时在一家省报实行,称作“双轨制”。四川日报社实行的就是这种“双轨制”。
相关试题
判断题 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有什么特点: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是指利用传统媒体或网上信息库所提供的现有的新闻资源,通过筛选、集成、配置、整合,进行第二次加工、深度开发等编辑手法,使其增加信息含量和提升新闻价值,重新改写出的符合网络特点的新闻报道。资源重组的网络新闻具有以下特点:(1)同类事件的综合一个新闻事件常因为孤立而单薄,不会引起受众的注意。但如果把类似的事件集中到一起,增加了信息的厚度,就有可能成为引人注目的新闻。2000年11月1日,“东方新闻”在滚动新闻中陆续报道了“一架新航波音747飞机在台北桃园机场失事”、“一架俄制安—26型客机在安哥拉的索里莫爆炸”等空难新闻。一两起空难事故在世界航空史上并不稀奇,可细心的编辑发现,从10月31日晚上11时至11月1日晚上11时,全世界先后有7架飞机发生了或大或小的事故。于是,他们对7条空难新闻进行综合,做出独家新闻《24小时内7架飞机出意外》。这条新闻被各网站纷纷转载,并登上东方网单篇新闻点击率排行榜的榜首。(2)对某一时段新闻的综合东方网在“东方新闻”的要闻区“今日关注”的固定位置,每周六推出一篇《一周要闻综述》,将这一周的新闻进行综合,编辑还在文中穿插进点评性的文字。在2000年11月第二周的《一周要闻综述》中,有“美国大选让世界看笑话”、“远华案首批案件公判振奋民心”、“上海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要启动啦”等重要新闻,从这些小标题中就可以看出评论的意味。时段新闻的综合并不固定在一周,可以根据受众的需要,灵活选择时段综合新闻。还可以通过网上投票,将一个月或一年内网民评选出的重大新闻进行综合。(3)同一事件的综合从2000年“常德特大抢劫案”发生之日起,东方网就进行了跟踪报道,随时挖掘信息,滚动发布。等劫案侦破后,该网将有关报道进行综合,推出了《常德大劫案全景报道》等系列综合报道。让受众通过全景式的报道,弄清这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
判断题 报纸娱乐版编辑研究一、几组概念:综合性报纸是指与专业报、行业报、企业报等相对应的概念,它包括日报、晚报在内,读者对象是广大的社会受众。狭义的党报指党委机关报,广义则包括晚报日报在内的所有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综合类报纸。不包括行业报和专业报。都市报是由党的省级机关报主办,既和机关报不同又和晚报有别的放映都市市民生活的新型报纸。二、报纸娱乐转般兴起的原因:时代背景:1经济发展是娱乐专版兴起的动力:a经济发展能带来政治环境宽松,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相当平衡的意识形态关系,大众文化利益的满足,大众日常生活的价值维度成为一种新的平衡制约力量,开始介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结构之中,文化管理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过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成为文化领域的原则和政策。b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人们经济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收入增加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能力,闲暇时间的增多扩大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空间,是娱乐文化得到空前发展。c经济的发展,域外文化大量涌进,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富裕起来的都市人渴望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丰厚的物质生活,还渴望各种信息,渴求更精彩的诠释人生。2竞争是娱乐版兴起的内部原因。3读者需求是娱乐版兴起的外部诱因。娱乐版是90年代读者心理需求的产物,是特定时期社会心理的沉淀与升华。文化原因:1社会转型中扩大了的媒介空间出现,扩大报纸版面、调整版面结构,增加娱乐专版,是报纸对新的传播空间的一种回应。社会转型期媒介空间的出现带来媒介娱乐功能的彰显,报纸娱乐专版兴起正是报纸对社会转型期媒介空间出现的一种应答。2多元文化要求媒介自我调适。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起和盛行为报纸娱乐专版的产生和流行找到了依据。三、报纸娱乐专版兴起的意义:1娱乐专版填补了读者私人生活空间。2娱乐专版缓解了人们的心理压力,成为推动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3娱乐专版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提高了报纸的竞争力。四、娱乐专版的内容分析:1新人介绍;2新作推介;3明姓及明星近况追踪;4对某一重大娱乐时间的介绍和评;5对娱乐界纠纷的报道。五、娱乐专版的编排特点:1用固定的、不固定的栏目构成了版面的基本面目,具有较强的专栏特色。2版面力求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3标题大胆采用修辞格;4正文排列上错落有致,动中有静。5图片和装饰线在娱乐版中大量运用。6大胆留白,增加版面空间。六、当前娱乐版存在的问题:1真实性问题。2内容通俗与庸俗问题(追星、猎奇)。3低级趣味。4编排上,强烈的刺激感官出现原因:1主观原因:a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政策水平是影响娱乐专版的主观因素。b编辑的文化素质影响娱乐专版的文化品位。2客观原因:a为适应所谓的经济效应;b为了适应少数读者的心理需求;c港台地区对娱乐报纸的影响七、娱乐版的发展走向:1娱乐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a娱乐专版的出现是报业市场化的必然规律;b娱乐专版的出现是报纸对大众消费群需求的应答。c娱乐版的出现是当代社会文化现象使然。2娱乐版的发展措施:a增强信息含量和思想含量,力求“有用”和“必读”:1)增强娱乐版的新闻性和思想性;2)确立大娱乐观念,开拓新的传播空间。b掌握好娱乐的“度”:1)在“娱乐”和“宣传”之间找到报道的平衡点;2)要区分而不是煽情;3要温情;c注重文化品位,提高文化含量;d加强策划,焕发生机;
判断题 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判断题 《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1948年9,10月间,中共中央在其所在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办由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日,刘少奇作了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主要内容如下:①新闻事业在联系党和群众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②强调新闻工作者应该对党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即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精神。③刘少奇提出了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以下四个主要条件:a.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b.要独立地做艰苦的工作;c.要有马克思列宁卡义的理论修养;d.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判断题 凹透镜分平凹、凸凹、双凹三种。
判断题 媒介融合的特征:一.、技术化与全能化。1媒介融合首先是技术的融合。2媒介融合整合不同媒介功能。二、集约生产与全民写。1.变单一的内容生产为集约化生产2.变传媒组织的内容生产为全民生产。二、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1.内容融合实现内容增值2.渠道融合打造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
判断题 人物通讯,是具体而形象地报道各种人物的事迹、经历和思想的一种新闻文体。
判断题 新闻背景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背景是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消息添加背景的原因①交待新闻背景,是消息写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往往是一事一报,如果不交待必要的背景,只孤立地反映事实,有时很难说明问题。一篇新闻作品能否成功,一半取决于新闻背景交待得是否充分、其安排穿插是否巧妙。消息主体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要由背景材料协助完成。②新闻背景在阐明新闻事实、传递信息、揭示新闻主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运用新闻背景说明、解释对象,令新闻通俗易懂。②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③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过程。④以背景语言暗示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⑤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增加可读性。⑥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⑦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