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技术整理中,对( )的情况需要进行调整。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用意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
A、璧有瑕,请指示王
B、子布、元表各顾妻子
C、若能以吴越之地与中国抗衡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单选题 电话、电报传播属于()的传播。
A、点对点
B、面对面
C、点对面
D、以上都对
单选题 近代新闻事业诞生的标志是()
A、新闻信的出现
B、印刷术的发明
C、手抄小报的出现
D、定期报刊的出现
单选题 “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的含义是()。
A、用朗读的方法校对
B、由一人包揽一种书的校对
C、检查图书成品的编校质量
D、通过通读,发现前后内在矛盾,进而作出是非判断
单选题 经营型报社的判别准则是()
A、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B、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C、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D、办报收入系数<0.8,且办报印刷收入系数<0.9 √
单选题 对新闻传播内容的选择,衡量的标准有新闻标准和()。
A、社会效果标准
B、政治标准
C、受众需求标准
D、收视率标准
单选题 电视记者在复杂多样的拍摄现场所应表现的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曾被总结为极富代表性的三字经验:
A、看,等,抢
B、挑,等,抢
C、看,等,拍
D、挑,等,拍
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是()。
A、这些论点似是而非,必须认真分辨,才不会上当。(似是而非:好像不对,实际上对。)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售价常常会随行就市。(随行就市:随着市场的行情确定价格。)
C、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计较:计算比较。)
D、据说“环滁皆山也”一句修改了几十次才确定下来,可见作者十分讲究锤炼语言。(锤炼:反复推敲,加以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