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述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是什么?不同类型的策划有什么样的特点?

A、一、取信原则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是报道策划首要原则。
B、二、立异原则报道策划的生机和魅力在于立异,在于出新。
C、三、应变原则  报道策划要讲究灵活性,随机应变
D、四、集思原则在集体策划中,要充分发扬民主,重视不同意见包括反面意见,以利于方案的周密和完善。一、阶段性报道策划对一个时期的报道作总体上的部署与安排,通常形成书面方案。这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策划。新闻媒体的报道要做到高潮迭起,必须首先做好这类策划。主要任务:阐明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确定报道要点和重要选题,根据竞争态势,提出创新举措和创优项目。二、专题性报道策划专题性报道是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所作的系统报道,往往最能体现新闻媒体的报道特色和水准。因此,这类报道策划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值得研究和探索。•        常用报道对象:庆典、活动、比赛、会议等•        优点:相关经验丰富、资料齐全•        缺点:相关报道太多,很难突破、受众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        专题性报道策划首先要选准题目。选题要对准社会生活的热点、实际工作的重点和受众关注的焦点。三、即时性报道策划 事件或信息的突发性,往往意味着其很有新闻价值,媒体可能会竞相报道。这就需要即时策划,以利于在竞争中取胜。•        常用对象:灾难、事故等•        优点:受众关注度高•        缺点:即时性报道策划很受时间制约,难度不小•        需要把握政治因素、受众需要、舆论引导•        这类策划既需要功力,更需要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是对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检验和考验。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虚假失实新闻对媒体与受众之间信任关系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就可消除。()

在采访方式中,最有利于了解各方矛盾、焦点所在,有利于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是()

A、个别访问       

B、召开座谈会

C、新闻发布会       

D、非集体采访

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

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     

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C、尽量采访到核心消息源         

D、报道中需注明消息来源

新闻教育适应新闻事业而产生、发展考查点:新闻教育史187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新闻专业课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开设新闻学院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新闻研究会,聘请徐宝璜、邵飘萍为教师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开设新闻系1924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学科1929年复旦大学设立新闻系1949年新中国设立华东新闻学院、北京新闻学院1978年我国招收第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记者和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

A、创造性思维活动      

B、顿悟性思维活动

C、思想认识的突破      

D、思想认识的飞跃

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1、(信息)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第一个目的便是获知信息。没有信息,新闻媒介就没有作用。2、(宣传)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强大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3、(舆论监督)实施舆论监督。新闻媒介是“第四势力”。4、(知识与娱乐)传播知识,提供娱乐5、(赢利)作为企业,赢得利润像西方的私营媒介及我国的新闻媒介都将广告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媒介自负盈亏。大量的广告收入可为媒介带来利润。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都可以发挥上述五种作用这是由新闻事业的特性决定的。但新闻事业的特性也限制了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发挥作用的范围。

要避免虚假失实报道,媒体必须要建立顺畅、完善的采编对接制度。()

请就以下材料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评论文章。附材料:木子美在网上声名鹊起,不知道木子美的网民恐怕不多了,2003年6月19日起,木子美在“博客中国”网上开辟了一个小空间,发表私人日记。在日记中,木子美记述了与不同男性之间的性爱经历,并把日记冠名为《遗情书》,木子美由此一炮走红。10月中旬以来,《遗情书》的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至11月11日,由于访觚问量过大,“博客中国”的服务器和程序已经无法承受,11月12日凌晨,著名网评人方兴东在网上发表文章:《11月11日遭遇“木朐子美冲击波”,访问量突破10万》,围绕木子美,网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示例如下:从木子美现象看公众窥私欲2003年,一个以“木子美”为笔名和网名发表性爱日记的女性网络写手迅速走红。10月中旬以来,其在网上发表的日记《遗情书》,访问量每日增长6000次以上,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人网页之一。木子美成为了网络中一个炙手可热的字眼。无疑,木子美的行为对人们传统的性爱观和道德底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颠覆。她的这些日记触动了公众的神经,而木子美却在一片骂声众依然故我,越走越远。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或许木子美现象的确对人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但从产生的社会效应上看,木子美现象却指向希腊神话中酒神狄俄尼索斯夜夜笙歌寻欢作乐的结果。事实上,就木子美现象而言,如果仅仅对《遗情书》进行道德谴责是无力的,因为木子美走红的背后,潜藏着的是公众对他人隐私窥探的恶癖。如果没有这种种强烈的窥探他人隐私的欲望,如果没有期望通过这种依靠“性”而博出位的网站的支持,如果公众对木子美现象持以‘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许木子美的《遗情书》根本不会有继续公开展示下区的动力。木子美之所以成为一种现象,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木子美现象构成了我们这个开明社会中一个奇特的人文景观,显然是很有意味的。而由于公众窥私癖导致的人气飙升,也标示着这个社会还有相当数量的人群在观念上的堕落,或者说于木子美的观念趋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当唤起整个社会的警觉。整个社会的浮躁与虚火,会让许多方面失去立身之本。网络在追求点击率,报纸在关注可看性。当基本的规范都没有时,宽容的尺度也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