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光圈的作用是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像差、调节成像质量。

微信公众号答题
由提供 分享 纠错 收藏

相关试题

判断题 1956年《人民日报》改革,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人民日报》(一)1948年6月,由原党的晋察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与晋冀鲁豫分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合并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创刊。实际上发挥党的全国性机关报作用。1949年3月15日,华北《人民日报》迁入北平出版。8月,中共中央决定该报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胡乔木、范长江先后任社长,邓拓任总编辑。(二)建国后,《人民日报》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开始日出对开6版,4版,后该出8版,并在各地出版航空版。这一阶段经历了由地方性报纸向全国性报纸发展的过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主要内容是:1报道评论国内外重要时事和重要思想、政策问题2介绍全国各地及首都的情况与中心工作,交流经验,开展各种思想与工作问题的讨论3刊登文艺作品和介绍文艺工作经验4发表读者来信回答1950年新闻总署划定读者对象应为干部、先进群众(三)1956年,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1)改版前:7月1日,正式改版,改版社论《致读者》1改版的原因和必要性: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等缺点,缺乏生动活泼的作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改版的目的、意见和重点:a,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b,期望读者给予帮助、批评、指示;c,重点内容: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2)改版后:1新闻报道方面,报纸新闻数量大增,经济新闻占主要地位。新闻报道的题材变得广泛,提倡报道社会生活新闻,把读者需要放在首位,打破对社会主义国家只报喜不报忧的框框。2言论明显改进,题材广泛,短小生动,表现了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自由、3副刊和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编发群众来信4版面处理也十分生动活泼,新闻、言论、图片有机结合。

判断题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就是包含特殊素质的新闻事实(即价值因素)在传播过程中以社会影响或社会效应方式(即价值表现)所反映出来的那种功能(即有用性)

判断题 通讯标题要求在读者未读新闻之前,就把主要的新闻事实告诉读者,即使没有时间或不愿读新闻的读者,也能从中获知一些简要信息。而新闻标题只要求通过某些提示或暗示吸引读者来阅读全文。

判断题 校对的基本方法校对基本方法有4种: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这四种方法是古籍校雠的基本方法,完全适用于现代图书校对工作,因而也是现代校对的基本方法。对校法对校法的特点是:“照本改字,不讹不漏”。对校的客体有两个──原稿和校样,采用比照原稿核对校样的方法,通过查找异同而发现差错。现代校对的折校、点校、读校、核红等技术,都属于对校法。发现了校样上与原稿相异之处,原则上依据原稿改正校样。本校法本校法的特点是:“定本子之是非”。现代校对的“本子”即原稿。本校的客体只有一个──改正录排错漏后的校样,采用通读检查的方法,通过文中内在矛盾发现问题,然后进行是非判断而发现原稿的差错。发现了原稿的差错,用铅笔在校样上标注,提出改正差错的建议,同时填写《校对质疑表》,向编辑质疑。校是非不同于文字加工,只管改错、补漏、删重,而不做文字润色。他校法他校法的特点是:“以他书校本书”。“他书”指其他的书。“改必有据”是校对改错的重要原则。在通读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又难以判断是非时,就得去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理校法理校法的特点是:推理判断。在发现疑问又找不到可靠根据时,即应进行推理判断,包括分析字词含义、进行逻辑推理等。上述四种基本校对方法,在实践中应当综合运用,以求得到相辅相成之效果,最大限度地消灭差错。

判断题 人类早期信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力是:人类的社会交往。

判断题 在电视画面组接过程中,运动镜头比固定镜头要长一些。()

判断题 风貌通讯在写作中应注意哪些方面?写作风貌通讯,应注意以下几点:(1)善于观察,突出见闻风貌的变化,主要来自观察。记者写作风貌通讯,必须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必须有作者的实地观察、真见真闻;二是必须有作者的直接感受、现场印象。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现实材料要多,且实而新;背景材料要少,且精而明。小要把真实、具体的事物、面貌作抽象化、概念化的交代和空洞的叙述,不要忽视一掠而过的见闻。②通常采用移步换形的描写方法,像带领读者去参观一般,娓娓动听地给人们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要在作品中交代“行”的路线。“行”,就是现场,就是动感,就是吸引力;“行”有起始和终结,以“行”为线索就能使文章顺而有序。(2)抓住特征,着力写“变”风貌通讯既然是写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变化、新面貌,就要善于写出动中之变,以作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娓娓动听地给人们作介绍。客观事物的状貌和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点滴不漏地介绍给别人。这就要在现状和变化之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其特征的东西来写。作者要善于抓住那些有个性、有时代气息的具体事实,生动地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让人们去获知和品味。风貌通讯,一定要透过自然风物、社会民情、历史地理的描写,反映出时代前进的步伐,使之洋溢着时代气息、时代精神。要反映时代气息,就有一个新旧材料的对比问题。没有对比,就说明不了变化。要注意运用背景材料一,作对比的描写、对比的叙述。包括:①纵的比较,即过去和现在比较。这种比较,是把过去旧面貌作为衬托,来突出现在的新面貌,从而体现出事物的变化。②横的比较,即面上的比较。单位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外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可以使新面貌更加鲜明突出。通过比较写变化,可以写场面状貌的对比,写具体数字的对比,人们心理状态的对比,人物群众语言的对比。(3)缘物寄情,感同身受风貌通讯以叙事为主,但可以较多地发表议论和抒情,使通讯叙议结合,情景交融,深深地打动人、感染人。作者要尽量进入角色,做到物我相融。一般来说,风貌通讯所介绍的风貌,是作者经过实地采访、自己感兴趣的,所以在向读者介绍时,会较多地带上主观的感受,感情色彩比较浓厚。作者不应是纯客观的记录者,而应是新时代、新生活和新风貌的讴歌者。要善于将现场见闻、历史事实、群众对话、个人回忆等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以唤起干百万人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热情。(4)知识丰富,文笔增趣风貌通讯,常常以旅行为经,以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知识为纬,作综合立体交叉的记叙。风貌通讯使各种人都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知识性、趣味性。谁不希望自己见多识广呢?一个人不能够做到事事阅历,处处亲临,那就要靠间接的传播。风貌通讯就担当着传播知识的任务。它又不同于课堂上的传授灌输,而着重于有声有色地介绍现场见闻。所以,知识又和情趣结合在一起,使人便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写风貌通讯文笔技巧要好,使文章有一种魅力。风貌通讯在写知识和情趣时,还要注意到真实性和科学性,要处理好知识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之间的关系。此外,写作风貌通讯还要注意把一些难懂的名词、术语化成通俗易懂的话向读者介绍,使文章更好地面向大众。

判断题 《苏报》和苏报案:《苏报》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舆论报刊1896年最早在上海由胡璋创办,内容低劣,1900年由陈范接办之后同情革命,渐成旗帜鲜明的革命派报纸。1902年《苏报》与革命性学校爱国学社合作,由学社师生每日为《苏报》撰写论说,从此《苏报》成为一份革命性报纸。1903年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连续发表十余篇富有革命色彩的评论文章,成为资产阶级的言论机关报,因发表章太炎的《革命军序》和邹容的《革命军》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1903年6月,《苏报》发表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被清政府勾结租借当局查封,章太炎,邹容等五人被逮捕,《苏报》永远停刊。之后邹容在监狱中被迫害致死,史称苏报案《苏报》虽然被查封,却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之后革命党人又在上海创办了多家革命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