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上讲,导语又有叙述式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提问式导语等。
叙述式导语
如:10月29日,由医学院承办的湖北省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沙市文星宾馆开班。副校长张万明出席了开学典礼。
描写式导语
它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事件的场景为主要特征。写作时常抓取某一生动形象、鲜明的色彩或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绘。但描写时应简洁而传神、力避过分雕饰。
案例:
4月3日,装修一新的艺术学院美术展览馆迎来了第一批客人,艺术学院美术系20多位教师创作的作品让在场的师生流连忘返,他们三三两两,或在作品前凝神沉思,似有所悟,或频频颔首,赞赏不已,徜徉在艺术的海洋里。
评论式导语
即对所报道的事实进行评论,揭示其意义。
如:本学期以来,校教学督导委员会30位资深专家尽职尽责地深入课堂听课,对上学期学生考试试卷进行了抽查,参与了考场巡视,对教学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教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教学督导,作为一种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有效措施,在我校开展得深入扎实,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比式导语
就是把有差别的事物相比较,将现在的情景与过去的情景相比,将此地之状况与别处相比等。
如:机动车停放有序,自行车整整齐齐;车辆在规定线路行驶,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9月27日,走进校园,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稳中有序的交通秩序,不再是人车混乱的场面。这是学校《道路交通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第一天出现的场景。
引语式导语
即引用新闻人物精彩而生动的语言来揭示消息主题。
如: “我们目前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找工作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快毕业了可以要求入党吗?”10月23日晚7点,在西校区14教400室,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梅平、党总支书记张依华等7名院领导正与400多名学生交心谈心,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种种疑问。
提问式导语。
即将有关问题通过一个尖锐而鲜明的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受众的关注。有时是设问,即要求自问自答。
如:如何进一步端正高校教师理想信念,净化课堂讲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我校“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上,校党委要求——扎实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相关试题
判断题 《大公报》是我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于天津。新纪《大公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莺等以新记公司名义接办。吴鼎昌独自投资并自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莺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大得当时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心。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大公报》在政治上拥护国民党政府,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手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能迷惑一般读者。在新闻业务和经营管理方面,锐意改进,推出不少有益于发展的举措,因而其事业蒸蒸日上,在全国取得越来越大的影响。1936年,该报上海版创刊,将其触角伸入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
判断题 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合理使用作品分为“引用”和“参考”。“引用”必须注明作品的名称、作者姓名、作品出处,“参考”则不必注明。()
判断题 网络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1.网络新闻的筛选①选题和组稿。通过广泛的收集各方面的有效资料,充分合理地运用作者的资源,确定网民最感兴趣,最能将“眼球”转化为注意力经济的选题。或者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约稿,让作者与编者在网上充分较交流思想,组织有价值的新闻稿件。②审稿。其核心是“把关”,在新闻报道中涉及专业知识、特殊数据等问题与有关方面联系,遵循传播的规律和新闻选择的原则对新闻稿件进行审核和筛选。2.网络新闻的内容的编辑①稿件文本、图像、音频的编辑(校对)。对文稿的校对,改错、删除、增添和改写。编辑符合新闻传播的相关图像和音频,是网络新闻多媒体化。②新闻提要、标题的制作。网络信息海量,出色的提要和标题能够是受众关注新闻,达到传播的目的。网络新闻编辑要制作出既不哗众取宠,也不华而不实却能吸引眼球的新闻标题。3.网络新闻页面的编辑①稿件编排。把稿件编排成符合受众阅读习惯,利于信息传播的新闻稿;②组织和设计页面。设计好放置新闻的网络页面,使之配合网络新闻的传播。4.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为特定主题或者事件组织和展示相关的、系列的新闻报道,是这些新闻形成传播的强势,极大的满足受众的相关信息的需求。5.其他编辑策划和编辑各种以电子形式为主的网络新闻杂志,代表网站编辑各种对新闻事件、新闻事实的评论。
判断题 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是()()()。
判断题 英文中书籍、报纸、期刊等出版物的名称和电影、绘画、雕塑的名称为同正文其他文字区别通常用斜体。
判断题 什么叫版面空间?其意义何在?(1)版面空间的含义版面空间是一个版面所提供的、用以表现编排思想和内容的空间。包含的主要因素是:①区域报纸是由若干个版构成的,每个版都是一个版面空间。这些版面空间因为版的顺序排列不同,在吸引读者注意的效果上也会不同。即使在一个版面空间中,还有上下左右不同的位置,这些位置对读者的视线吸引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报纸版面中不同的区域,强势不同。区域作为版面语言的一种形式,其运用主要体现在版序和区序两方面。②面积在同一块版面上,面积越大的图片越能吸引读者注意,面积越大的标题也越能给读者以视觉冲击。因此,版面编辑应该根据稿件的价值,在版面设计时注意以恰当的面积来表现其重要性。③距离运用版面空间表现稿件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对稿件的空间组合来完成的,这种空间组织就是利用距离的接近,使人们很自然地将某些稿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④形状稿件在版面上都是以一定的形状出现的,总体而言,稿件的形状有两类,一类是夹角都是90度的矩形,一类是夹角小于90度的多边形。矩形非常规则,结构简单,易于与周围的东西区分开,因此也容易引起人们注意。所以,矩形比多边形更有强势。在版面上,对重要的稿件应该考虑用矩形编排。形状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将相关的稿件进行归类。在版面上,采用相同形状编排一组稿件,也同样会达到这样的视觉效果,读者会将形状一样的稿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2)版面空间的意义版面空间能够帮助编辑表现编排思想,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它还包含着多种重要的因素,编辑是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利用,传递给读者某些信号和暗示,实现传播效果目标的。
判断题 前侧光立体感最差。
判断题 开元杂报:见于唐代人孙樵(桥,二声)《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一文,“开元杂报”是孙樵为行文方便而随意加的称呼现已无存。1内容:“开元杂报”记述的是唐开元十二年到二十三(724——735)的事,主要为皇帝与大臣的一些活动。2特点: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不是印刷品。3意义:“开元杂报”的存在,说明中国开始有报纸的时间,不会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为我国唐代进奏院状提供了重要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