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题
判断题 列宁主要阐述了党报的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
判断题 常用字体字号:字号是校报常用字,正文一般为方正报宋5号字。诗歌正文一般为小五楷书。还有许多需要大家平时积累,以把这个教程补充完善。还有更多需要涉猎的请学习团里的教材《排版基础知识》一书。
判断题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3)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
判断题 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旬刊,主编为梁启超。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办的第一个机关报。1901年因报馆失火停刊。该报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所谓“主持清议”就是宣扬改良的君主立宪和归政光绪;所谓“开发民智”就是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文化科学知识。
判断题 阴影下的色温比阳光下的高。
判断题 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过程和意义。(1)范长江西北采访的过程@1935年7月,范长江正式开始了西北之行。他自四川出发,足迹遍布川、陕、青、甘、宁5省区,行程6千多公里,南起成都,东至西安,西经西宁止于敦煌,北由宁夏而终于包头,历时10个月,到1936年夏结束。②仅1935年7月9日起,《大公报》陆续连载长江“旅行通信(十九)’《成渝道上》等通讯,9月20日起,开始以第四版连载《成兰纪行》,一直到1936年6月12日载《祁连山北的旅行》为止。这些旅行通信深刻揭示了西北地区的弊政,反映了西北人民悲惨的生活,并在《陕甘形势片段一一民间传说的故事》、《成兰纪行一一“苏先生”和“古江油”》等通信中首次透露了红军长征的真实信息。③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范长江以其特有的敏感,预想到中国的政局将发生重大发化,为弄清真相,他冒着生命危险,突破严密封锁,从绥远赶赴西安,并前往延安采访一个星期。仅1937年1月至4月,他根据陕北采访的材料,写成《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西北近影》与《陕北之行》等长篇通讯,以后辑入《塞上行》一书。(2)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意义①这些旅途通信深刻揭示了西北地方的弊政,反映了西北人民悲惨的生活,并透露了红军长征的真实信息。②打破了国民党的长期新闻封锁,向读者热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与中共领导人的一些情况。③具有轰动性的西北采访活动奠定了范长江在中国新闻界的地位,他因此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负胜名的记者。
判断题 清样:大样上的差错改正以后,再打出来的样张就是清样。
判断题 简述媒介批评的内容和方法:(1)媒介批评的含义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2)媒介批评的内容①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a.文化层面。这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与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传播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等。b.本体层面。这是媒介批评的基本范畴。这方面包括传者和受众研究、传播工具研究、传播的内容研究、传播的效果研究等等。c.现象层面。这是指大众传媒生产的产品,传播给受众的各种信息——新闻节目、天气预报、经济信息、文艺节目、商品广告、流行歌曲和时装表演等等。②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节目、通俗音乐、商品广告等的批评。(3)媒介批评方法①以评判(evaluation)作为求知的方法。大众传播媒介不是一套“客观的”或中性的事实,而是社会成员主动的创造,其中隐含着信念和目的。因此,在批评大众媒介时,分析和阐明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指导和解释生活的意义。②以解释(interpretation)作为求真的方法。大众媒介产品是意识形态的产品。但大众媒介文化产品的表层往往经过了精美的“包装”,使特定的意识形态被掩埋。批评家揭示与剖析表层信息背后的意义和内在的涵意。目的在于使一般的受众从“意义的消费者”,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③以批判(Criticize)作为求善的方法。本质上,媒介机构是工业与商业的组织,以工厂装配线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目的是扩大利润。批评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批判,以否定性的思考,透视媒介中的物化关系,激起受众独立判断能力,使其避免沦为商品化媒介下的牺牲品。